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矿工雄风-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达到了,那么通向地中海和苏伊士的通道也就打开了。英法驻扎在苏伊士的十万守军,如果不撤走,必定是中华帝国下一个包饺子的对像。
    
    中华帝国参战的地面兵力总计有110万,大洋舰队,海军陆战第一军,空军第一飞行师,三个装甲师,二千门大炮,一万挺重机枪。
    
    担任伊朗防线突破任务的是60万东北集群和二个装甲师,现在被撕开的口子,已扩大到一百公里了。装甲车、铁血骑兵军、第一飞行师负责占领德黑兰。山地军从西印度省出发扫荡伊朗高原的一切敌对武装。二个海军陆战师和第三装甲师的任务是攻占巴格达,控制整个两河流域。
    
    第一天,所有部队的任务都完成得非常漂亮,伊朗防线几乎全线崩溃。海军那边也不用担心,以三个陆战师,一个装甲师去占领防卫空虚巴格达,几乎等同于无人之境。唯一有点让人担忧是进攻德黑兰的部队。
    
    德黑兰距阿什哈巴德有一千多公里,是一次真正的千里奔袭。这么远的距离,对我军来说是一次考验。
    
    ……
    
    按照中俄两国制定的联合作战计划,在同一天,70万俄军越过边界,进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等多瑙河公国,最终攻占伊斯坦布尔、安卡拉,控制土耳其。
    
    英法两国的主要兵力都用来防守中华帝国,对俄国这个曾经参加过布鲁塞尔反华会议的国家,缺乏警惕。以有心对毫无防备,以七十万大军对弱小之敌,想必进展顺利吧。
    
    ……
    
    下午二点多,突击德黑兰的装甲车忽然停了下来,并且以公路为核心,围成了一个巨大的防卫圈。
    
    现在正是伊朗最热的时刻,火辣辣的太阳,拼命的将热箭射向地面,一壶水倒在沙地上,只转眼的功夫就化成水蒸汽消失了。
    
    第101号装甲车,后车门忽然打开了,十二个人从车门里陆续走了出来。
    
    “班长!”一个青轻的战士,挥汉如雨的问着旁边一名同样青轻,但显得老气的士官。“车队怎么在这个地方停下来了?”
    
    “装甲车没油了!”班长扫了一眼这个战士,“我们需要在此加油!”
    
    “加油?”战士向四面望望,满眼都是黄色的沙石,要不是中华帝国的装甲车开来了,这个地方,根本看不到任何活物。如此荒凉的地方,哪来的油?
    
    “这里哪来的油?”其他的战士也疑惑起来。
    
    “嘿嘿!”一名圆脸的战士,阴森一笑,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你们知道我们脚下是什么吗?”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班长知道这个圆脸战士,平常就他鬼主意多,一些秘密的军事行动,在别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往往能够猜透上级的意图。此人样样都好,就是有些爱卖关子。
    
    “班长,你看我嗓子直冒烟!”圆脸战士,眼盯着班长的军用水壶说道。
    
    “你!我早就跟你说过,叫你少喝点水,路程还远着呢!”
    
    “班长,你放心,我敢打包票,我们马上就有淡水补给了,您的水就先借我应应急吧!”圆脸战士,一边说,一边伸手去摘班长的水壶。
    
    班长用他铁钳一般的右手,抓住这圆脸战士伸来的手腕,稍稍一扭。
    
    “哎哟!”圆脸战士发出一阵痛苦的呻呤,右腿半跪了下去,“班长你快放开啊,我的手都叫你扭断了。”
    
    “你小子就爱卖关子,快说,你想到了什么?要是说得有理,我就给你水喝。”
    
    “班长,你难道没上过地理课?不知道我们脚下埋的是什么吗?”
    
    “石油!”班长听他这么一提醒立即明白了。
    
    “去!少来这里搅和,我们现在要的是柴油,可不是什么石油!难不成现在就开采、钻井、建石化厂,生产柴油?”有个战士在一旁插话道。
    
    “哎,我也没说要靠脚下的石油补给啊,我说的是此次战役的目的,为中华帝国争夺工业血液!”
    
    “哪们我的补给来自那里?”战士们问道。
    
    圆脸战干用手往天上一指,“天上!”
    
    “天上,笑话!难道玉皇大帝给我们送补给来……”班长一句话没说完,猛的想到了中华帝国的飞艇,转口说道:“哈哈,我明白了,真有你的!给!”
    
    圆脸战士得意洋洋的接过班长递来的水壶,拧开盖子,仰头猛灌,甘甜的水沽碌沽碌的倒进了口里,顺着他干渴的喉咙,滋润着他同样干渴的身体。把旁边的战士羡慕得直流口水。
    
    “大家都不要愣着,剩下的水都喝完吧,我们马上就有补给了!”
    
    “万岁!”战士们一阵欢呼,纷纷掏出水壶开始了牛饮。
    
    还真被这名圆脸战士说中了,刚喝完水,北面的天空就出现了大片的黑点,伴随着轰隆隆的响声。等到经过装甲车队所组成的圆形防守圈上空时,无数洁白的伞花在空中绽放开了,纷纷扬扬的落到地上。有几个伞包还正好落在101号装甲车的旁边。
    
    “兄弟们,拣补给去!”班长大手一挥,战士们就迈开了大步,欢快的向伞包冲去。
    
    伞包补给种类很多,有弹药、饮用水、食物、还有装甲车所必须的柴油。每个伞包不多不少正好50公斤,一个战士就可以很方便的扛着走,看来,后勤部在这方面是动了脑筋的。
    
    装甲车队欢腾了半个来小时,补给就收集完毕了。只是补给有些太多了,不少装甲里面装不下,不得不用绳子绑在车顶上。装甲车开动起来,摇摇摆摆的有点像老爷车。
    
    整好队型,装甲车继续出发。
    
    此时,天空是中华帝国的大片飞艇,地面是威风凛凛的装甲车,空地一体,好不威风。
    
    只有那个圆脸战士觉得有点奇怪,因为他发现不少飞艇返回了,猜测着这些飞艇回去的目的。
    
    “难道,后面还有部队?飞艇承担着后面部队的补给任务?”
    
    ……
    
    装甲车每加满一次油可以行驶300公里。每当装甲车上的油快用完时,就在地上围成一个圈,接收飞艇丢下的补给。当第四次接收补给时,时间已过去了二天,距德黑兰仅30公里的路程了。
    
    为了养足精神,装甲车队在此处休息了一夜。
    
    当黎明降临的时候,装甲车内的广播响起,混编装甲车队司令的战争动员:“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你们好,经过二天一夜的长途奔袭,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又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休息了一夜,最后战略决战的时候到了。
    
    在这二天二夜的时间里,中华帝国的铁血军创造了无数奇迹!
    
    在这二天二夜里,铁血军东北集群已将号称坚不可摧的伊朗防线,给肢解包围了;在这二天二夜里,铁血军的第一飞行师将号称欧洲最强的英国飞行部队给全歼了;在这二天二夜里,太平洋舰队陆战军以及第三坦克师所组成的登陆部队,已经从波斯湾登陆,攻占了巴格达。
    
    现在轮到我们再创奇迹了,只要再攻占前面的城市,那么我们就可以为整个中东战役划上圆满的句号!
    
    铁血军前进!
    
    前进!为了胜利!
    
    前进!铁血军的首长们正看着我们!
    
    前进!全国人民正盼着他的子弟兵凯旋归来!
    
    ……
    
    话音刚落,300装甲车和几十艘飞艇就隆隆开动了。他们向着德黑兰,向着英法在伊朗的最后据点,前进!
    
    英法对这个总后勤基地的防卫不可不重,足足驻扎了一个师的部队。但这儿距伊朗防线实在是太远了,任何人都不会想到,这儿会被中华帝国突袭。而且这支突袭的部队仅仅在二天内就兵临城下了。
    
    伊朗防线被突破的当天,英法驻德黑兰的部队,就收到了中华帝国会突袭德黑兰的电报。英法联军为此,紧急修建了大量的简易工事。但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英法草草修建的简易工事,挡不住装甲车和飞艇的联合突袭,无数的英法士兵在刀枪不入的装甲车面前,东奔西跑,鬼哭狼嚎,吓破了胆。
    
    一些站在高处,装甲车打不到的敌人,则由第一飞行师解决,二百多架飞机,轮流出动,用密集的弹雨收割着英法士兵的生命。
    
    在巷战中,装甲车借用二战时的经验,不走巷道,专门从德黑兰的土坯房屋中穿过,突然出现在敌人街垒的侧面或是后方。惊慌失措的英法士兵,不是投降就是在逃跑途中被子弹追上打倒在地。
    
    车载步兵们,忽然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这仗打得也太容易了。自己呆在装甲车的闷罐子里,受过了二天一夜的颠簸煎熬,好不容易来到德黑兰,盼着有场大仗可打,结果仗没捞着,反成了俘虏看管员。
    
    这些步兵们的任务就是跟在装甲车的后面,不断的接收着英法联军的俘虏!
    
    西方人,当俘虏,当得绝对优秀!你既使只用一个人,看管一百个俘虏,也不用担心他们会逃跑或者攻击看守。“绅士”一样的俘虏,让战士们省了很多事,同时也让英法士兵们的伤亡大大减少。因为任何人都不好意思,向着这些乖得像小白兔一样的“绅士”们开枪。
    
    日中时,装甲车队已全线冲到了德黑兰的市中心,在他们身后留下了一大片残垣断壁。残余的英法士兵,终于崩溃了,开始大股大股的逃跑,跑不掉的大队大队的投降。
    
    日落时分,枪声远去,德黑兰这颗“山脚下”的“明珠”,在被西方列强奴役二百年后,终于被中华帝国铁血军给解放了。
    
    四天后,骑兵军气喘吁吁,满身尘土的跑来了。
    
    骑兵军代理军长白一辉,看着眼前装甲师的士兵们正悠闲的围坐在波斯地毯上,横眉一张,骂道:“日!残渣也不给我留一点?”
    
    看来他头上的那个代理二字,暂时去不掉了。
    
    在得到德黑兰已失的确切消息之后,在伊朗防线的一些负隅顽抗的英法士兵,绝望的放下了手中的枪。
    
    此次中东战役,中华帝国重拳出击,同时打出了二张王牌,飞行师和装甲师,仅三个小时就摧毁了伊朗防线,仅二天就攻占了巴格达,仅三天就攻占了德黑兰,仅一个星期就全歼了英法十五万大军,打死三万俘虏了十二万。为中华帝国修筑塔巴线(即从塔什干经德黑兰到巴格达的铁路线。)提供了十几万青壮劳力。
    
    此次会战在世界军事史上,俱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次将陆战变成了,由装甲师和飞机主导的现代化战争。
    
    中华帝国的军队打得顺风顺水,仅一个星期就结束的了战斗,但俄国就没那么幸运了。先期打了敌人一个突袭之后,奥斯曼帝国各邦联合起来,在英法的帮助下,集结了十万左右的兵力,成功的阻住了俄军的进攻。特别是法国的飞艇部队给了俄国以极大的伤害。
    
    伊朗会战给束后,摆在中华帝国面前的有二种选择,一是西进攻打土耳其,二是南下出兵埃及攻打苏伊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