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扎的蒙古鞑子,要是我猜测不错,可能早就朝着利州西路与利州东路靠近了。。。”

  贾似道还没有说完,赞誉的声音就出现了。

  贾似道颇为自得,在军事部署方面,他没有什么能力,掌控朝局这么多年,有关军事部署方面的建议,几乎就没有一件,这也是贾似道深为不满的地方,更是无可奈何,现如今他的分析,得到了幕僚的赞同和响应,怎么会不高兴。

  坐在稍远地方的四爷,听的非常仔细,他说不清楚内心的感受,只是觉得奇怪,既然蒙古鞑子已经展开了京西南路的进攻,那么驻扎在京西南路的朝廷大军,就要毫不犹豫的抵御进犯的蒙古鞑子,可今日的商议,好像是推翻蒙古鞑子可能进攻襄阳府城的意思一样,难不成蒙古鞑子不进攻襄阳府城了,朝廷就可以不管了吗。

  军事上面的事宜,四爷不熟悉,也不可能提出什么建议,他只是以本能来判断,既然朝中都知晓忽必烈是异常骁勇的,那就不会做奇怪的事情,既然蒙古鞑子已经展开了对京西南路的进攻,那么其目标就很有可能是襄阳府城。

  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这些幕僚会不明白。

  为什么没有谁提出来这方面的担忧。

  四爷想不明白这些,索性低下头,闭上了眼睛,仔细听众多幕僚的分析,这些听到的话语,他都是要整理出来,送往四川而去的。。

  a



第三百五十章 防御策略


  蒙古鞑子在京西南路展开进攻,剑指襄阳,此事在早朝公开之后,引了一定程度的恐慌,枢密院以及兵部都认为应该迅驰援襄阳府城,保证京西南路的安全,击退蒙古鞑子,皇上在知晓此事之后,好像不是很在意,甚至可以说不关心,只是将目光看向了贾似道,不过作为最终的决策者,贾似道好像是很安稳的,没有丝毫惊慌的神色,缓缓的说出暂时不用驰援襄阳府城,静观事态变化的话语。? ?

  贾似道高度的冷静与从容,让不少官吏放心了。

  不过贾似道还不是特别的放心,毕竟他的从容与镇定,很大程度都是装出来的,万一蒙古鞑子进攻的重点就是襄阳府城,那还是要派遣大军驰援的。

  贾似道也想到了四川,想到了吴邵刚,不过他知道,这个时候要求吴邵刚派遣驻扎在四川的大军驰援,恐怕是做不到的,毕竟开封驻扎的还有蒙古鞑子。

  从吕文焕奏折抵达京城的那一天开始,贾似道就高度关注襄阳与四川的局势了。

  四川方面很是平静,没有任何的奏折,襄阳方面的奏折骤然增多了。

  襄阳方面的情况开始源源不断的抵达京城,抵达枢密院。

  贾似道的神经高度绷紧,每一份从襄阳来的奏折,他都要亲自过目,而且是第一个过目,负责呈奏奏折的枢密院官员,已经掌握了规律,只要是从襄阳方面来的奏折,不管是牵涉到什么内容,都是第一时间送到后乐园,贾似道的府邸。

  蒙古鞑子的进攻没有停止,他们继续朝着襄阳府城的方向推进,先后攻陷了古城,牛镇和邓城镇等地方。

  到了这个时候,不要说贾似道,就连朝中低等的官吏,也知道蒙古鞑子进攻的方向就是襄阳府城了。

  这让贾似道高度紧张了,他明白襄阳府城的失守意味着什么。

  第一路驰援的大军,八月底从建康府城出,赶赴襄阳府城驰援,尽管只有一万军士,可也让驻守襄阳的吕文焕放心了不少。

  襄阳府城的地形很是特殊,三面环水,一面环山,蒙古鞑子若是想着进攻襄阳府城,必定要依靠水师,而朝廷水师的战斗力是很不错的,在6地上面作战,朝廷大军不是蒙古鞑子的对手,可是在水面上作战,蒙古鞑子不是大宋水师的对手。

  让人奇怪的情形,在十一月底开始出现了。

  蒙古鞑子在占领了古城,牛镇和邓城镇等地方之后,居然停止了进攻。

  不过蒙古鞑子也没有歇着,他们开始在牛镇、邓城镇等地构筑堡垒,囤积粮食,同时开始大规模的训练水师。

  更让人感觉到不安的是,蒙古鞑子的一路兵马,开始朝着宜城的方向移动。

  稍微能够看懂地图的人,都明白了蒙古鞑子的意思。

  襄阳府城的北面是樊城、牛镇和邓城镇,南面是宜城,东面是枣阳,西面是房州。

  也就是说,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面,蒙古鞑子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襄阳府城的包围。

  至此,蒙古鞑子的战役部署,完全显露出来了。

  蒙古鞑子进攻的战略目标就是襄阳府城,所采取的战术办法,就是先包围,断绝襄阳府城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在完成了所有的部署之后,最终对襄阳府城动进攻。

  贾似道以及其幕僚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

  要说贾似道判断错误,这不算什么,毕竟贾似道不熟悉军事,可其麾下的幕僚,也出现了低级错误,这是难以容忍的,可惜贾似道好像忘记了这件事情,压根没有追究麾下的幕僚,而是将矛头对准了枢密院以及兵部,认为枢密院以及兵部的官吏,没有能够很好的分析局势,导致朝廷驰援襄阳府城的军士太少。

  贾似道一言九鼎,枢密院和兵部的官吏不敢顶撞,只能够承担这个失职。

  不过内心有鬼的贾似道,也没有怎么追究枢密院以及兵部的官吏。

  到了这个时候,如何应对蒙古鞑子的进攻,如何解除襄阳府城的困局,才是最为重要的事宜,其余的事情可以放到后一步再说。

  关于如何驰援襄阳府城的商议和争议,在十二月初开始。

  提出来的建议很多,最多的还是调遣驻扎在四川的合州御前诸军驰援襄阳,另外就是再次抽调建康府御前诸军、镇江御前诸军的军士驰援,至于说鄂州御前诸军、江州御前诸军以及荆南府御前诸军,更是当仁不让,必须全力抗击蒙古鞑子的进攻。

  朝廷所属的十路御前诸军,此次几乎全部都牵涉到了,唯一没有调遣的,就是殿前三司所属的大军了,这三路大军是护卫京城的,轻易不会调动。

  枢密院和兵部收集了诸多的建议,归纳之后,形成了基本的意见。

  十二月二十日,后乐园,中院的厢房。

  枢密院和兵部的官员,正在给贾似道禀报他们商议的驰援襄阳府城的意见。

  这个时候,襄阳方面的局势稍稍缓和了一些,蒙古鞑子已经停止了对四处的进攻,进入到了训练和休整的阶段,江州御前诸军所属的近两万的军士,已经抵达新城,护卫襄阳府城的南面和西面,水师也是严阵以待,环绕襄阳府城部署。

  近半年的时间,贾似道的确操心了很多,以至于面部都显得有些苍老了,局势一步步的演变,对襄阳府城愈的不利,朝中提出的驰援襄阳府城的建议,他都是知晓的,对于调集几乎所有大军驰援襄阳府城,贾似道是嗤之以鼻的,不说其他的地方,单单看两淮,若是从两淮抽调大量的兵力前往襄阳府城驰援,一旦蒙古鞑子忽然改变进攻的方向,进入到两淮,结局恐怕会变得更加糟糕,甚至不可收拾。

  兵部侍郎禀报情况的时候,贾似道半闭着眼睛,用力的揉太阳穴。

  终于,兵部侍郎的禀报完毕。

  贾似道睁开了眼睛,看着众人,面带讥笑的开口了。

  “枢密院和兵部提出的解决襄阳府城危局的建议,我怎么听着这么熟悉,其一是抽调合州御前诸军驰援,那我就要问问了,驻扎在开封府城的蒙古鞑子,尚没有丝毫的动静,一旦四川兵力空虚,他们趁势进攻四川,你们怎么应对。”

  “其二是抽调建康府御前诸军驰援襄阳府城,我也要问了,若是蒙古鞑子放弃了襄阳府城,转而进攻两淮,你们准备怎么应对。”

  。。。

  训斥了枢密院与兵部的官员之后,贾似道站起身来。

  “依我看,还是要告知吕文焕,驻守襄阳府城,主要是依靠他们自身,这大战尚未开始,我们就派遣大量兵力驰援襄阳府城,说得过去吗,再说驻扎在襄阳府城的有近三万人,驻扎在新城的军士有近两万人,近五万的大军,还有水师的驰援,难不成打不过蒙古鞑子。”

  “枢密院和兵部还是好好想想,真正有什么好的办法了,再行禀报。”

  厢房里面很是安静,没有人开口说话。

  近二十天的商议和争议,被贾似道最终的决定终止。

  贾似道的权威,已经到达顶点,他做出的决定,不会有任何人反驳,就算是有人想到了其中的问题,也是不会开口说的,一来说了没有任何的作用,二来说了还要得罪贾似道。

  贾似道应该是忘记了当年的鄂州之战,那个时候朝廷大军的兵力方面,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可是面对蒙古铁骑,溃不成军,城池接连失去,现如今的朝廷大军,战斗力比起鄂州之战的时候,只有下降没有提升,他们面对蒙古铁骑,怕更不是对手。

  至于说朝廷水师强悍,人家蒙古鞑子已经开始训练水师,大规模的建造战舰了。

  要知道新附军之中,可是有不少原来就属于水师的军队,只要有强悍的战舰,这些军士稍加训练,就是强悍的水师,完全可以对抗大宋的水师。

  更为奇怪的是,不管是贾似道,还是枢密院和兵部,甚至包括朝中诸多的官吏,没有任何人提及主动进攻的事宜,悉数都是防御。

  蒙古鞑子已经搅乱了整个的京西南路,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不是能够战胜蒙古鞑子,主动进攻是很有必要的,至少能够扰乱蒙古鞑子的部署,让其不可能安心的构建堡垒和训练水师,枣阳、光化、古城、房陵等城池,已经成为了蒙古鞑子固守的城池,这就让蒙古鞑子有了栖息的地方,有了根据地,若是集中兵力进攻蒙古鞑子,可以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城池,蒙古鞑子的兵力不可能集中驻扎在某一个城池,选择力量薄弱、特别是新附军驻扎的城池进攻,让蒙古鞑子不得安宁,才是最佳的主动进攻办法。

  其实这个建议,曾经有人提及,但很快被斥责的声音淹没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襄阳府城,其余的地方没有谁关注,驻守以及驰援襄阳府城的兵力本来就是不够的,这个时候还分兵进攻其他地方,岂不是自取灭亡。8



第三百五十一章 埋头发展

  

  朝中一片的折腾和惊慌,四川与云南却是特别的平静。

  这一年气候很好,风调雨顺,官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以及百姓的劳苦耕作,粮食得到了丰收,已经备战的节度使衙门,也乘势收购了不少的粮食,悉数都储存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准备,因为粮食得到了丰收,老百姓家里都有了余粮,不管是不是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至少不担心饿死了。

  地方稳定,自然就会吸引百姓。

  从六月份开始,京西南路一带的百姓,开始陆续朝着四川方向逃难。

  刚开始人不是很多,毕竟从一马平川的京西南路,来到山高林密的四川,这是需要勇气的,而且路途的遥远,对前途的不确知性,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可是进入到八月,来到四川的人开始猛增。

  从八月底开始,京西南路不少的富户和商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