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幕僚之中说起了。

  绝大部分时间,贾似道都是在府邸里面署理政务,很少到大内去,可最近一段时间,贾似道时常到大内去。

  四爷的身份,是无法进入到大内去的,更是不可能进入到皇宫之中。

  牵涉到四川以及吴邵刚的事宜,四爷是最为关心的,他需要探听到实际的情况,快速禀报给四川方向,让吴邵刚能够快速做出决定。

  终于,焦急的四爷,等到了机会。

  回到府邸的贾似道,一边揉着脑袋,一边吩咐管家,让几个幕僚到厢房去,这里面就包括四爷,得到了消息之后,四爷迅速赶往了厢房。

  四爷是第一个进入厢房的幕僚,看见贾似道正在看着手中的文书。

  贾似道抬头,看见了进来的四爷,微微点头,示意四爷坐下。

  很快,其他几个幕僚也进入到了厢房,管家关上了厢房的门。

  贾似道终于抬头,看着众人,慢慢的开口了。

  “近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我不多说,云川节度使吴邵刚,此人真的令人难以捉摸,率领大军攻陷了京兆府路、临洮路、庆原路以及凤翔路等地,让朝野振奋,可转身又与蒙古鞑子商谈,竟然同意了暂时不驰援襄阳府城,这令朝中大人愤怒,我思索其中的原因,想到的是吴邵刚自保,希望保全自身的实力,可吴邵刚不想想,若是朝廷遭遇到危机,吴邵刚岂能自保,有些话,我不想说出来,希望诸位帮忙我分析一番。”

  贾似道说的很明白,话语之中隐含的意思呼之欲出。

  话语刚落,一名幕僚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魏国公,属下以为,吴邵刚难道想着造反吗,或者是隔岸观火,看看朝廷与蒙古鞑子谁能够取得胜利,若是谁取得胜利了,就归顺谁。”

  贾似道看看这名幕僚,没有开口,脸上也没有多少的表情。

  幕僚的话语还没有说完,看了看贾似道之后,再次开口了。

  “魏国公刚刚说到了,吴邵刚率领大军收复了京兆府路等地,属下认为,这不过是吴邵刚想着扩充自身的实力,期望得到朝廷或者是蒙古鞑子的重视,刚刚属下也分析了,认为吴邵刚有可能造反,这一点属下不是特别的相信。”

  这名幕僚开口之后,其余的幕僚纷纷跟着开口了,大致的意思都是如此,认为吴邵刚要么就是想着造反,要么就是观察局势,等待时机,不过绝大部分的幕僚,都是认为吴邵刚观察局势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只有四爷没有开口,贾似道看了看四爷,没有专门开口询问。

  商议进行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贾似道挥挥手,示意诸多的幕僚退下。

  四爷站起身来的时候,贾似道再次对着四爷挥手,示意四爷留下来。

  其余的准备退出去的幕僚,看了看四爷,眼神有些特别。

  四爷倒是无所谓,他知道自身没有发表意见,贾似道一定是想着刨根问底的。

  四爷之所以不说,不明确的发表意见,就是因为与其他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就是因为掌握了贾似道的心思。

  贾似道是谈判的高手,鄂州之战、两淮之战等等,贾似道都是派遣使者前去商谈,为何坚持要商谈,贾似道肯定是有自身想法的,在得知吴邵刚与蒙古朝廷谈判的时候,贾似道会换位思考,探究吴邵刚的心理,其实贾似道的第一句话就显露出来了矛盾,他弄不清楚吴邵刚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刚刚那么多的幕僚提出的意见,贾似道其实都是不满意的,因为这些幕僚没有详细分析吴邵刚为什么会与蒙古朝廷谈判。

  “四爷,说说你的看法,实话实说,不必有什么遮掩的地方。”

  “魏国公,属下仔细看了吴邵刚与蒙古朝廷商谈的时间,有一点属下觉得很是奇怪,这份协议签署的时间是六月底,而从节度使衙门收到的奏报来看,七月初合州御前诸军就开始进攻京兆府路了,也就是说,刚刚签署了协议,吴邵刚就领军收复了京兆府路。”

  贾似道的精神一下子提起来了。

  “嗯,说的不错,我怎么一直都没有注意到啊,接着说。”

  “还有一点,属下也很是疑惑,蒙古使者前往京城而来,没有其他任何的事情,仅仅是送蒙古朝廷与四川方面签署的协议,要知道蒙古大军正在进攻襄阳府城,他们倾尽全力,就是想着攻陷襄阳府城,按说吴邵刚不驰援襄阳府城,对于蒙古朝廷来说,是有着莫大好处的,如此重要的事宜,忽必烈为什么要告诉我大宋朝廷。”

  贾似道频频点头,脸上显露出来冷笑的神情。

  “说的不错,四爷,若不是听你的分析,我都要上当了,看来吴邵刚与蒙古朝廷签署协议,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蒙古使者怕是还没有离开四川的时候,合州御前诸军就行动了,蒙古朝廷受骗了,肯定是不舒服的,也觉得吴邵刚不会听命蒙古朝廷,那该怎么办呢,就将协议送到京城来,让朝廷对付吴邵刚,如此蒙古鞑子就能够两头得利了。”

  “魏国公分析的是,属下也有这等的看法和想法。”

  “四爷,还是你了解我啊,整件事情,我总是觉得有不对的,地方,偏偏朝中那些大人,整日里就知道呱噪,甚至还有人说要派遣大军,前去四川擒获吴邵刚,这岂不是正中蒙古朝廷的意,其实这商谈的事宜,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些时候是为了能够迷惑对手,四爷,你说是不是这样。”

  “是的,属下也是这样想的。”

  “嗯,看来我该提心吕文德等人了,不要总是想着算计吴邵刚,这朝中的波澜,还不是他们在背后掀起来的,明明知道是蒙古朝廷的离间计,为了个人的利益,不管不顾的想要算计吴邵刚,若是朝中大人都是这等的心思,那怎么了得。”

  说到这里,贾似道站起身来。

  “四爷,辛苦你一下,今日帮忙拟一份奏折,将先前的意思全部都说清楚,特别是要揭露蒙古鞑子的险恶用心,奏折说的越是清楚越好,我要让朝中的大人看看,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四爷走出厢房的时候,脸上显露出来了笑容。

  其实四爷很清楚吴邵刚的心思,那些幕僚说的很对,吴邵刚就是有造反的心思,刚刚贾似道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吴邵刚为什么敢于和蒙古使者谈判,这等重大的事情,应该是要禀报皇上和朝廷的,可是吴邵刚没有做。

  贾似道应该明白这里面的意思,换作以往,贾似道怕是早就要动手了,可现在的局势不一样,朝廷和贾似道都需要吴邵刚,需要吴邵刚在四川稳住局势,需要四川驻扎的大军出动,搅扰蒙古朝廷,正是因为有了这等实际的需要,朝廷和贾似道都不敢得罪吴邵刚。

  与其说贾似道相信了四爷的判断,还不如说贾似道选择到了一种最好的妥协方式。

第三百六十八章 必要的耗费


  吴邵刚早就回到了成都,李思琦去了长安府城,全面负责京兆府路、临洮路、庆原路以及凤翔路的全部事宜,而驻扎在这一带的大军人数达到了五万人,由张炳辉负责指挥,任谁都能够看得出来,吴邵刚根本没有固守这一带停止继续进攻的想法,否则大军早就撤回来了。?? ?

  秋收之后,接二连三的事情都来了。

  主要还是缺乏钱财的事宜,让节度使衙门精疲力竭。

  应该说吴邵刚是兴致勃勃的兵,开始迈出实现梦想的步伐,且以最快的度占领了京兆府路等地,可是临到头来,他才觉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京兆府路等地太穷了,也可以说被蒙古朝廷压榨的已经没有了营养。

  蒙古朝廷不仅仅是在京兆府路一带大肆的征收钱粮,而且还在这一带大规模的招募青壮,强迫青壮进入到军中效力,导致京兆府路等地失去了任何展的能力,绝大部分地方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孺,就连种地的人都是不够的。

  蒙古朝廷还在京兆府路等地,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因为这一带历来都是传闻民风刁蛮,故而蒙古朝廷所采取的办法,也就是野蛮的高压政策。

  杀了很多人之后,这一带终于安宁下来。

  安宁的背后,是官府肆无忌惮的盘剥,是百姓陷入到赤贫之中。

  尽管说吴邵刚曾经在长安府城等地实地的走访,可他了解的情况,不及万一。

  派遣到这些地方的官吏,应该说都是精英,所有官吏都在云川学府培训过,也都在节度使他们或者是府州县衙门做过事情的,能力是很不错的,可这些官吏,抵达了地方之后,拼尽全力做事情,也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吴邵刚说过的话语,也是真理。

  现在吴邵刚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军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接连拿下京兆府路、临洮路、庆原路以及凤翔路等地,原来蒙古朝廷压根不在乎这些地方,甚至算是彻底抛弃了这些所谓的边缘之地,只是将此地当作进攻四川的中转地点。

  李庭芝与郝经等人,面对如此的现实,都提出了相同的建议,那就是暂时放弃治理这些地方,大军继续征伐河南路等地,若是觉得继续征伐存在困难,时机不合适,那就退回来继续治理四川和云南等地,不要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京兆府路等地。

  李庭芝和郝经等人的意见完全统一,这是很少见的情况,吴邵刚也不得不陷入到思考之中,偏偏这个时候,负责治理京兆府路等地的李思琦,也写来了信函,建议不要给与京兆府路等地过多的投入,这一带地方遭受到太多的蹂躏,短时间之内是难以恢复的。

  这里面隐含的意思,吴邵刚很清楚,那就是不要因为救助京兆府路等地,而拖累了四川和云南等地,拖累了大军,毕竟吴邵刚的实力也不是那么的雄厚。

  一段时间,吴邵刚陷入到苦思之中,思考是不是放弃对京兆府路的治理,维持原状,这个思考是必须的,节度使衙门的底子不雄厚,若是投入京兆府路等地太多,很有可能拖垮节度使衙门,导致吴邵刚所有的梦想都化为泡影。

  十一月的时候,大都传来情报,蒙古朝廷再次派遣使者前来四川,且使者是张文谦。

  蒙古朝廷的这个举措,再次引了争议。

  李庭芝认为,蒙古朝廷没有派遣大军征伐,而是继续派遣使者前来,本就说明了很多的问题,按照忽必烈的性格,失去京兆府路等地,必定是暴跳如雷,立即派遣大军进攻的,可人家没有这样做,这就更加的说明了,京兆府路等地过于的贫乏,不值得蒙古朝廷去争取。

  郝经,甚至是刘秉忠,都是这样的认识。

  在节度使衙门,暂时放弃治理京兆府路等地,已经形成了共识,只是吴邵刚暂时没有表意见,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

  终于,身为蒙古使者的张文谦,抵达了成都府城。

  尚未在官驿安顿下来,张文谦就被带到了节度使衙门。

  马上就是春节了,成都府城已经展现出来节日的气氛,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众人脸上都是舒心的笑容,这一切的景象,都被张文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进入节度使衙门,张文谦也在观察,衙门里面井然有序,官吏走路都是小跑,显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