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汉王封坛拜将待韩某于落魄之时,而今汉王临难,韩某怎能不救?吾之军马即汉军也,这便点军出征河南以御强楚。”韩淮楚大义凛然把话一说,陈平与众将都放了心。
楚军有四十万之众,按蒯通的意见分兵一半去救还是嫌少。韩淮楚将汉军七万军马调拨了五万五千给那前将军曹参,自己只留下一万五千儿郎。
军队中的赵人本就信不过,于是韩淮楚将赵籍士卒全部调到那五万五千之列。
汉军退守荥阳,依仗南山之险与荥阳之固抵御楚军的进犯,这个地带并不利于骑兵发挥。于是灌婴的五千精骑留在河北,用来攻打那井陉。
楚军的第一批战船即将打造完毕,若是任西楚水师畅通无阻开到上游,从北面攻打荥阳,那南山防线就是摆设。而汉军的水师并不能开到那绵蔓水,还在黄河与汾水中游弋。韩淮楚便把那五千水师调到荥口,准备在黄河水面与楚军决一死战。
这里韩淮楚藏了点私,把那自己一手玉成的五十对夫妻留了下来。一来攻打井陉需要渡过那绵蔓水需要熟悉水性者担纲,二来那骆甲夫妻一死一离,他实不忍心将他们留下的这些兄弟姐妹送到那只会吃败仗的刘邦身边而遭遇不测。
救兵如救火。分拨完毕,韩淮楚即刻出城外与那南下的汉军将士送行。
旌旗猎猎,军威凛凛。汉军这支队伍自跟随他出征河东以来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士气高昂。那一个个即将出征的汉军将士脸上都挂着豪迈的神色,却不知道他们要面对的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命运。
韩淮楚一盅盅酒敬过众将,最后一个走到那带队的曹参面前,也递上一盅。
“宁秦侯好走,本帅在这里听候你旗开得胜的消息。”韩淮楚声音有点哽咽说道。
那曹参双手捧过,满饮此盅,将酒盅在地上重重一摔,高喊一声:“出征!”
汉军的队伍迤逦南下,韩淮楚望着那一个个离去的弟兄,禁不住泪眼朦胧。
待那队伍去尽,韩淮楚把手中扣着的一枚蜡丸一捏,揉成碎片。
那蜡丸中藏着一绢,原想趁着敬酒偷偷给那曹参。绢上用墨笔书字,写道:打不赢就跑。
若不是他身为三军统帅,韩淮楚是多么想把这句话告诉给每一位出征的汉军将士。只是这句话任何人都能说,偏偏他这个韩大将军却不能出口。
一阵疾风吹来,暴雨如注,泼洒在韩淮楚身上。疾风暴雨中,仿佛隐隐传来一阵呜咽。
第十三章 苦行头陀
井陉之战,千古以来后世多少兵家奉为战例经典争相仿效却又画虎不成反类犬最后尸骨无存,又有多少文人骚客在那古战场追忆凭吊那兵仙战神韩信一颗大智大勇的英雄虎胆,不惜浓墨重彩来称颂这一场战争奇迹。
有诗为证:
狠石惊沙灌莽丛,韩侯战垒乱山中。左车已作贲军将,东向居然名士风。古庙灵旗思易帜,断崖飞鸟忆藏弓。我来立马传餐地,绵蔓奔流夕照红。
本书井陉大战正式开场。
※※※
却说韩淮楚正在雨中凝望汉军队伍的远去,忽听身旁一人长声嗟叹道:“师弟资兵救那汉王,却不知何时能灭赵国也。”说话之人却是那军师蒯通。
一旁宣平侯张耳也失望地叹道:“如今河北汉军只剩一万五千,连防守都是困难,谈何去攻灭赵国?张某复那王位,恐怕是遥遥无期也。”
汉军吞并太原雁门代郡三郡,说是开疆拓土,那也要手中有实力来守住这块地盘。没有实力,这开拓的疆土就成了热山芋。
一万五千军马,要罩着河东、河内、太原、雁门、代郡这么大一片,若是那赵军趁机来攻,如何去应付确实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更何况还有一个意图不明的燕国,一个对中原有染指之心的匈奴!
韩淮楚看了张耳一眼,说道:“如今之势,只有扩军一途,收魏、代之士以御赵军。”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赵军扩军备战,韩淮楚也扩军备战先把声势闹起来吓唬吓唬对手再说。
※※※
征兵的年龄在上放宽到五十岁,在下放宽到十四岁,早就超过了韩淮楚心目中的年龄极限。但十天过去,扩军的成绩非常可怜。也是那五郡历经战火兵源枯竭,五个郡三千余里土地上,只“蚁聚”到三万号人。
这就是秦末诸侯并起战火纷争不断必然带来的恶果:人口锐减,适龄入伍者稀缺。韩淮楚对此也是无奈。
有一点韩淮楚略觉满意,这三万人中竟有一万五千人是从河内征来。原来是他攻克河内之初见魏军中颇多老弱病残,便发放路银遣送回乡。这批人在行伍中过惯了,回乡无所事事,见了汉军征兵告示便来应征,只求能混口饭吃。
老弱病残总是比那连弓箭都不会射的新兵强,至少不用从头教那些“闻鼓而进闻金而退”。既然要攻打赵国,用魏人去打赵人总比用赵人去打赵人强。汉军吞灭赵国三郡遭到敌视,很明显的例子,三个郡招收的新兵只抵得上一个河东。
既然是闹声势,韩淮楚也学那当时的作法,灌一下水,号称十万大军。
怎么灌水?譬如一个军侯手底下应该有一千士兵,现在四五百人也可以挑选一名军侯,造一面将旗。那营寨本来只用占地十里,现在就搞他个二十里。只要是马,哪怕是身高不足五尺的羸弱瘦马,不管他三七二十一,牵到军营里来再说。
只是韩淮楚自己心里清楚,手中到底有什么牌可出。
于是乎韩淮楚调动军马,把汉军老卒及一万五千魏籍新兵调到榆关(在井陉西面出口),加紧操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而将赵籍新兵用来镇守各州各府,防备燕国与匈奴。
这些事情只须安排那军师蒯通去做就行了。在汉军调兵遣将的同时,韩淮楚与那“赵奸”张耳戴上纳米材料做成的面具,乔装打扮,已悄悄来到那古老的井陉道上查看战场地形。
哪知这么一去,却遇见极为难缠的敌手……
方今乱世各路英雄均有用武之地,天下高手几乎已经悉数崭露头角,这位高人又是从何处冒出?
原来他并不是中土人士,而是来至恒河之滨的天竺。
※※※
却说那有着古老文明的天竺国人,一开始并不信奉那佛教,而是尊崇三尊大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神。那三尊大神各司其职,主宰那西方世界倒也太平无事。世间信徒无数,香火鼎盛,是谓婆罗门教。
那婆罗门教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祭司),刹帝利(王族、武士),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及商人)和首陀罗(奴隶)。等级制度森严,不可逾越。婆罗门高高在上,受万民崇拜,就是那掌管政权的王族武士也要礼敬三分,供给各处庙宇布施不断。
在这种君权向神权低头的畸形的制度下,一场危机不可避免地终于发生。
江山轮换,一百余年前有月护王创立孔雀王朝,定都华氏城。是时沙门方兴,但影响甚微,并不能撼动那婆罗门教的主导地位。
月护王死后传位瓶头王,灭十六国,继续扩张政策。瓶头王病重弥留之际,其子阿育王回国争位,杀兄弟九十九名,成为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
那阿育王继位之后继续征伐,灭国无数,满手腥风,基本完成统一天竺的夙愿。当这一年他征服羯陵伽国,俘敌15万人,斩敌10万,战场上死伤数十万,那真是血流成河,积尸成莽。
这杀人魔王忽然震撼,忏悔自己所造杀孽。而主张“梵我一如”的婆罗门教并不能给他精神上的支持。这时便有沙门高僧点化,阿育王被感召,决心皈依沙门,彻底改变统治策略。
阿育王禁止杀生,主张和平手段统一国家。奉沙门为国教,亲自礼佛,向沙门捐赠大量的财产和土地,造舍利塔84000座,整理编纂沙门经典,大开辩经大会弘扬佛法,被沙门奉为护教法王。
有国王的支持,这一下沙门地位直窜直窜,很快压倒了原先的婆罗门教。原婆罗门信徒纷纷改弦易辙信奉沙门。好在那阿育王礼佛的同时,并没有亏待婆罗门众祭司,该布施的布施,该供给的供给,倒也相安无事。
及至阿育王之子十车王与孙沙姆婆罗蒂当政,对那沙门礼敬更重,却对所谓“神权在君权之上”心生厌恶,干脆就把婆罗门的供给断了,让那些祭司们自生自灭。而沙门信徒更众,婆罗门严重失宠。
东方不亮西方亮。眼看婆罗门在天竺国势衰,便有婆罗门教大祭司伏龙寺莲花主教向众僧号召:走出天竺将婆罗门教传播四方。门下众弟子于是纷纷出走他国,传播那婆罗门教义。
有一苦行头颅名叫金刚智,乃是莲花主教座下第三大弟子,武功在众弟子中却是最好,一身梵天龙象功已练到第八层。人也最聪慧伶俐,过目成诵,十岁之时就把那厚厚的婆罗门教经典全装入脑中。精通十国语言,辩才无碍,与那沙门高僧辩经说法天花乱坠口若悬河,常把一众秃头辩得哑口无言。被视为莲花主教传人。因中土乃是上邦,那莲花主教故遣他来中土传经布道,开拓这一大片海外市场。
那金刚智先泛舟东去,来到最近的南越国,受到南越武王赵佗礼待。那赵佗信奉黄老,对那婆罗门的几尊大神不感冒,出于礼节好歹捐了点银子,在南海象郡各建起一座神庙。金刚智在南越国传经布道一年,收下数十余名弟子,也受南越人尊敬。之后沿途北上,来到了中土最大的西楚国。
这里的西楚霸王可不是那国泰民安无仗可打的赵佗,成日里忙于对付各路反贼,对这化外之邦来的布道者压根就不屑与接待。那金刚智打听到西楚国奉墨家为国教墨者在此地倍受尊崇,顿时凉了心,又用他一双天足徒步来到中土第二大国——汉国。
那汉王刘邦对儒者都是那个态度,还能对这邪魔外道态度好得了?他老兄当时正在寝宫内由美眉洗脚,听门卫说了金刚智来意,就笑道:“那头陀若是将寡人这盆洗脚水喝了,寡人就捐他一座庙。”叫那门卫把一盆洗脚水端出宫外。
金刚智一听,面不改色端起那盆洗脚水一口喝下。对于他这等宗师级的苦行僧来说,只要能传经布道,刘邦的这点恶作剧实在算不得什么。
这下刘邦该捐银子建庙了吧?哪知汉国大荒又要备战银根短缺,刘邦心里舍不得花那银子,想了老半天,终于说道:“这样吧,城西有个土地庙,把那土地搬下来换上那头陀所供奉的什么什么湿婆神,梵天把他打发了事。”
城西的土地庙,还没有那金刚智所来的伏龙寺一座偏殿大。那刘邦当初要回绝了金刚智也就罢了,偏偏要搞这恶作剧。既然人家喝了他老兄洗脚水,就该给人家盖一座像模像样的寺庙,偏偏又像打发叫花子。
这下惹恼了金刚智。他那土地庙当然是不会接受,当即发下毒誓:不灭你这汉国,下世身为首陀罗。于是这位苦行头陀一怒之下来到中土第三大国——赵国。
※※※
金刚智既要灭掉汉国,为何不去找那正与汉军战得火热的项羽,而是要来赵国呢?原来他想得清楚,楚军势力大,去楚营未见得会被看重。而赵军疲软,若助赵国那赵歇一定感激奉为上宾。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也,还是为了传经布道。
金刚智来到赵都襄国,正逢黄河以北太原,雁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