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兴华夏-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彩玥低头迈着小步走了过来,林义哲一把搂住了她,也给了她一个长吻,然后便扶着她们,上了架子床……
微风吹动,烛焰微摇,映出幔帐后面颠鸾倒凤的男女身影。
幼小的林冠臣似乎被什么声音惊醒了,他躺在小儿床上,转过头,透过围栏的空隙,眨着瓦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父亲在母亲胸前吸吮着的影子……
第二天天明,林义哲早早地来到了码头,沈葆桢和夏献纶率船政全体官员来给林义哲和洪钧及日意格率领的第一批留法幼童送行。林义哲看着站在面前的30名留法幼童,心中一时间感慨万端。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这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应该是明年的1872年向美国派出,而因为自己的关系,这个日期被提前了将近一年,留学的国家,也由美国变成了法国。
1870年“天津教案”后,林义哲便大胆提出了他的“留学教育计划”。对此,曾国藩非常赞同,并立即与李鸿章联合上奏清廷。二人在奏折中提出:“由政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得到了清廷的批准,并在上海成立了“总理幼童出洋肄业所”,由曾国藩的幕僚容闳、陈兰彬和日意格等人负责此事。英法美等国驻华公使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纷纷表示愿意接受中国留学生。
在选择留学国上,清廷颇花费了一番心思,在林义哲的建议下,最终选择了和中国“政体相近”的法国,而不是英国和美国。
根据当下的切实需要,这第一批留学生主要学习科技、工程等办理洋务急需的学科。考虑到语言问题,最终决定选10岁到16岁的幼童出国。
按照计划,首期留法幼童名额为120名。从1871年起每年派30名,至1874年派完,预计留学时间15年,经费一律由朝廷支付。尽管待遇优厚,但在招生时却仍然应者寥寥,让容闳等人着实费了不少脑筋。
在这个时代,国人多视出国留学为畏途,尤其是法国,距离中国万里之遥。在当时的中国人心目中,都认为那里是“蛮夷之邦”,可能是因为圆明园那把大火的关系,甚至有谣言说法国人会把中国人的皮剥下,“安在狗身上”。而且把这些十来岁的幼童送出国,一别15年,还要家长签字画押,这更让父母们难以接受。保证书一般是这样写的:“兹有子某某,情愿送赴船政局带往法兰西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俨然一纸卖身文书。尽管容闳使出了全身解数,还是招不齐。无奈之下,容闳只好返回老家动员乡亲们报名,同时在附近县市活动,结果还是没招满。后来他到香港招了几名,才勉强凑够数。
现在第一批幼童共30人,3名为江苏人,安徽、山东、福建各1人外,其余的全部是广东人。在招齐人之后,他们先被送往船政学堂学习,这一次林义哲出使法国,幼童们便随他乘座招商局提供的“伏波”号运输舰一同前往。
看着这些面色黑瘦一脸怯生生之意的孩子们,林义哲知道,中国的未来,便寄托在这些孩子们身上。
而原来历史上留**童的惨淡结局,他绝不允许重现!
饯行宴毕,所有的留法幼童全部上了“伏波”,“威远”舰也已补给完毕,林义哲洪钧依依不舍的告别沈葆桢等船政官员后,上船启程。
“威远”舰汽笛长鸣,驶向港外,林义哲凭栏远眺,突然看见了在远处的江岸边抱着孩子的陈婉和彩玥的身影,身子不由得一震。
陈婉和彩玥也看到了林义哲,不约而同的向他挥舞着手帕,林义哲看到她们怀中的孩子也跟着她们一起,挥动着稚嫩的小手,眼泪险些夺眶而出。
他努力抑制着眼角的泪水,死死的盯着妻儿所在的方向,直到“威远”舰渐渐驶远,她们的身影再也看不见为止。
林义哲深吸了一口略带咸味的海风,望着碧蓝的海天一色,张开了双臂。
新的征程,已经开始!
船舱里,洪钧挥笔记下了日记:“……今日离闽赴法,取齐留法幼童同行,留法幼童共三十人,乘‘伏波’轮,以粤省人居多,盖该省风气之先,优于内地……黎明开行,辰刻出马尾,在船舱远望,但见烟水茫茫,渺无涯矣,海天空阔之中,唯见帆樯沙鸟数点而矣……行至海中,舟甚荡,从者若半呕吐,余亦觉不适……”
当远在北京的李鸿藻得知洪钧在福州停留时竟然和林义哲一道前往拜谒周开锡的坟墓并刻碑记铭后,沉默了半晌,虽然他认为,这应该是洪钧出于对同僚的同情悲悯心使然才去的,但他的心中还是隐隐有一种不妙的预感。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百三十八章互相吹捧
红彤彤焰腾腾一轮晴日射在“威远”舰的甲板上,把个柚木甲板晒得是焦热滚烫,一脚踏上去直灼得人心里发紧。
林义哲此时正和舰上随行历练的学员们一起站在“威远”舰的主桅杆下,看着进行每天早上例行的爬桅杆训练。
“威远”舰建成之后,没有即刻外调,除了因为要运送他这个出使法国的“交涉事务大臣”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沈葆桢想要将这艘新锐的战舰,作为船政水师的训练舰,供学生实习所用。
事实上,从这一刻起,将新颖的军舰作为练习舰,以使中国海军学员能够直接接触最新的舰船技术,成了中国海军的一个传统。
这一次“威远”舰载着林义哲等人前往法国,其实也是中国海军第一次进行这样的远航,因为机会难得,所以带了十名船政学堂刚刚毕业的学员,让他们和水手们一同历练。
而中国海军师法英法海军,因此将“爬桅杆”这项源自帆船时代的古老传统列为海军军官军人气质养成的必备科目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你们哪一个先上?”贝锦泉向学员们问道。
“我来!”林泰曾举手出列,站在他身后的林义哲微微一笑——自从登舰的第一天开始,自己的这位堂弟就以自己的干练和果敢俨然成为了这个学员小队中的第一人。在每天的爬桅杆训练中由他第一个上,已经是条不成文的规矩了。
“很好,林!”法国教官伯努埃尔向林泰曾露出了一个赞许的笑容,在学员登舰的第一天,他就对“威远”舰上的全体学员——福建本省的和外省的,发出了这样的的训诫:“这是一艘蒸汽动力的军舰,但锤炼一名海军军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你们用尽可能少的外力帮助去征服海洋!”
“记住!只有像磐石一样的男人,才有资格驾驭风帆训练舰!”
而林泰曾则无疑是舰上的十余名学员中表现最出色的之一,这也为他在那位挑剔的法国教官眼中赢得了足够的尊重。
一切都和平日里相同。
林泰曾沿着桅杆支索,身手敏捷的攀爬到了距甲板29米高的半空中,这是整个攀登桅杆过程中的最难点,桅杆在此有一处90度的转折,必须先仰面攀爬4米,然后再垂直攀登约20米,才能到达桅杆的顶端。
习惯性的做了一个深呼吸,林泰曾开始沿着与甲板平行的桅杆转折处仰面爬行。
而就在此时,海上突然起了变化,大片大片的乌云从海天交接处浮现,旋即急速向“威远”舰所在的海域冲来,早晨晴朗的天空霎那间变得昏黄一片,而海面上也突然出现了阵阵涌浪,“威远”舰在海浪的扑打下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横倾,而主桅杆也随之剧烈的摇摆起来。
“林!回到主桅上去,把自己固定好!”
林泰曾的脚下传来了值班军官急促的喊声,在这样的突发情况下,向上和向下攀爬都会遇到最大的风险,而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立刻回到桅杆的垂直部分,用身上的安全绳把自己牢牢的绑在桅杆上。
“冷静!”林泰曾的身上开始有冷汗流出,他手脚并用的开始向桅杆的垂直部分返回,而恰在此时,异变陡生,一股劲风扑面而来,林泰曾险些从桅杆上掉落,但他丝毫没有畏惧之意,在甲板上的水手和学员的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向着大海直直的跃了下去……
看到这一幕,林义哲一时间也是一颗心悬到了嗓子眼。
“真是奇险无比啊!”看着林泰曾游鱼般跃出海面,洪钧禁不住惊叫出声。
“陶士兄这回知道这水师训练不易了吧。”林义哲笑着说道,又看了看海面,此时海上风浪还不算大,一些水手们正忙着救林泰曾上船。
“着实不易。”洪钧点头道,“今日方知,人心,技艺,皆需讲求,二者缺一不可……”
洪钧说着,脸色突然显得有些发白。
“陶士兄可是不舒服么?”林义哲关切的问道。
“想是头一次出远海,不太习惯这风浪。”洪钧强笑了一笑,说道。
“那陶士兄赶快回舱歇息一会儿吧。”林义哲道。
“嗯,那我先告辞了。”洪钧冲林义哲摆了摆手,一个亲随赶紧上前扶住了他,二人一步步的走向了船舱。
在结束了训练之后,林义哲便和日意格一道去探望洪钧。
当林义哲和日意格走进洪钧的舱室时,看到洪钧带着一个一身短打的长随,正站在桌前奋笔疾书。
“陶士兄。”见写字的洪钧聚精会神的样子,林义哲微微一笑,便先对着他拱起了手。
“鲲宇来了,呵呵。”洪钧颇为自得的放下笔,向林义哲和日意格拱手为礼。
“正写着字,没看到鲲宇老弟和日大人过来,未曾远迎,见谅见谅。”
“陶士兄客气了。”林义哲一副笑容可掬模样,“你我此番有缘同行,也算是相交一场,又何必如此拘礼呢?”
“鲲宇老弟是为兄的上官,礼敬同僚,这个道理为兄还是懂得。”洪钧笑道。
洪钧这一会儿明显是刻意修饰过,一身靛青葛纱袍拾掇得干干净净,在腰间系一条玄色带子,一条梳得一丝不乱的大辫子又粗又长。随便搭在肩上,看上去颇为精干利落。只略显灰暗的脸色,和这身打扮稍微有些不太协调。
林义哲走到了洪钧面前,他低下头微微打量了下洪钧刚刚写好的那幅字,“陶士兄在练字?”
“呵呵,正是。”洪钧一笑,“这会儿没事,正好练练。”
“哦……”,林义哲微微点头。随即突地一笑,说道:“久闻陶士兄乃是李师傅的高足,那这字自然就是好的。只是不知能否请陶士兄写幅字给我?”
日意格有些奇怪地看着林义哲,不明白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这样一个要求。
他当然不会知道,林义哲是在测试自己的“洗脑”效果。
“举手之劳。”洪钧点了点头,“傅亘,”他回头招呼了下那个贴身长随,“替我铺纸磨墨。”
“不知鲲宇想要个什么字?”洪钧问道。
“你我二人此次出使,经历难得,陶士兄可否能以此拟一楹联?”
洪钧略一思索,便执起笔,在那雪白的宣纸上奋笔疾书起来。而随着那宣纸上的字渐渐增多,一副盈联赫然而就。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得生于尧舜之世;忠心君事,不避险难,跨海离父母之邦。”洪钧自幼习的是颜体,此时略带草书意味,一气呵成,气势雄浑,望之宛如苍龙,当真称得上的是一笔难得的好字。
“此联便是你我二人现下之写照。”洪钧道,“他日若有人敢讥议我等,便以此联应之。”
看到此刻俨然个人英雄主义爆棚的洪钧,林义哲在心中暗暗好笑。他不由自主的想象起来,如果李鸿藻等一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