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兴华夏-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谢邓大人救命之恩!”李向天赶紧向邓世昌拜了下去,邓世昌和气地笑笑,伸出手扶起了他。
“你平日里是做何等营生的?”邓世昌又看了他一眼,问道。
虽然是随口一问,但李向天的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
“回大人的话,小人原是做马帮生意的,后来因为路上遭了匪患,折了本钱,只好改做跑海的生意,刚刚略有起色,这一次却又……唉!真是一言难尽啊!”李向天满脸痛苦之色的说道。
“难怪,我见你身子骨甚是强健,你女儿也似久经风霜,想是吃了不少的苦。”邓世昌叹息了一声,望向黄峥嵘的目光充满了慈爱之意。
“来,思竹,拜谢邓大人救命之恩。”李向天向黄峥嵘招呼道。
黄峥嵘来到邓世昌面前,双膝跪地,恭恭敬敬的拜了下去,当她要再拜的时候,邓世昌伸手将她扶了起来。
邓世昌又打量了一下这个女孩,女孩羞怯地垂着头,不敢看他。
不知怎么,这个女孩给他的感觉,总是有些怪异。
“大人方才听到小女名字,似有惊讶之意,不知何故?可是大人亲族之中,有和小女重名的?”李向天虽然知道这么问可能会引起面前有着赫赫威势的邓军门怀疑,但他急于知道李思竹的下落,是以还是大着胆子冒险问了一句。
“那倒没有。”邓世昌站起身来,随口向身边的一位红衣海兵伍长问道:“我记得林大人的义妹,是叫这个名字,对吧?”
“大人说的是,林大人的义妹,正是叫李思竹,我在林大人家中见过,是个大大的美人。”伍长笑着答道,“据说是林大人姑母的养女,已经指给了林大人做如夫人呢。”
听到伍长的回答,李向天心头剧震,他知道不能再问了,便仔细的将这些信息牢牢的印在了脑海当中。
“你们随我来,等上了岸,我资助你些盘缠,带女儿早些回乡里吧!”邓世昌对李向天说道。
“多谢恩公!”李向天做感激涕零状哭拜于地,心中也是一块大石落地。
他知道,自己的这条命,到现在算是保住了。
而更让他感到欣喜万分的,是知道了李思竹的下落!
从刚才得到的信息中,他已经能够判断出,那个李思竹,便是他苦苦要找的人!而且她现在不但好好的活着,还即将嫁得贵人,终身有靠!
想到这里,李向天禁不住又悲又喜,他一时间真情流露,眼泪大滴大滴的掉落下来,让对面的那个“小李思竹”惊讶不已。
不多时,中英两国官兵搜索全岛完毕,没有再发现别人,邓世昌于是下令收队,和琅威理一道各自返回了军舰上。
当中英两国舰队回到大沽口港时,岸上人头攒动,聚满了围观的人群,而在人群之中,赫然站着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
此时的威妥玛,看着一艘艘入港的军舰,不知怎么,心中的不安感觉越来越重。
直觉告诉他,这一次英国舰队的示威演习,并没有达到他预想的效果。
果然,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便是英国舰队在停泊时,全都停在了一侧的位置,没有一艘军舰愿意和本来是舰队旗舰的“奥狄莎”号同泊!
不久,两位英国舰队司令菲尔德和兰博特全都上了岸,看到两位舰队司令的脸色都很难看,威妥玛更是心惊不已。
“发生了什么事?”威妥玛迫不及待的问道。
菲尔德和兰博特对望了一眼,都没有说话。
威妥玛的目光落在了孤零零的停泊在锚位上的“奥狄莎”号铁甲舰上,问道:“‘奥狄莎’号出了什么事?”
菲尔德和兰博特异口同声的说道:“‘奥狄莎’号上出现了逃兵!”
不多时,天津直隶总督署的府衙里,一个人飞步走了进来,递过了一张纸,薛福成接过后看了一眼,便急匆匆的来到了后堂,将电报交到了李鸿章的手中。
“呵呵,英国人这一回的脸,丢得可是大啊!”李鸿章看完了电报,开心地笑了起来。
“那威妥玛再来谈判,只怕便不会向先前那般神气了。”薛福成也笑了起来。
“也许他今日便会找上门来,先将这个消息用电报发给总署,再给福州那边也发一道,知会林鲲宇一声。”李鸿章想了想,说道,“给郭筠仙也发一份。”
“是,我这便去办。”薛福成点头应道。
薛福成拿着信纸便去了设于府中的电报房,将信纸交给了电报员,并低声嘱咐了几句,电报员点头答应,先将信纸上的内容译成电码,然后便用电报机发了出去。
看着电报员娴熟的动作,听着电报机发出的轻快的咔嗒声,薛福成的心中满是欣喜之情。
现在想要传递重要消息,中国人已经可以用电报这种快捷的手段了!
想起这电报线还是托了日本人入侵台湾的福才得以举办起来,薛福成又禁不住发出了深深的叹息。
中国远有两次鸦片战争的教训,近有日本侵占琉球入侵台湾的警示,使清廷不得不从战略的高度筹划海防。位居京畿重地,首善之区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筹建海军,购造舰船,建设基地,培养海军人才的同时,开始了兴办电报的通讯革命。
初设电报,与火车在中国的初始遭遇一样,受到种种困扰阻挠。这其中固然有维护国家权利的值得推许的一面,但也表露了国人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排斥西方近代文明的愚昧态度。在一般人眼里,电报架线,也会像火车那样震动山川神灵,破坏庐墓风水,都是难以容许的。
深谙国情民风的李鸿章,“于创办电线之初,颇虑士大夫见闻未熟,或滋口舌,是以暂从天津设起,渐开风气”。天津为直隶总督权力覆盖之地,举办阻力较小,成功把握很大。既便如此,他仍请谕令电线“经过各地方官妥为劝谕,随时照料保护,务使稍有阻挠破坏,以期事在必成”。试办初成之后,李鸿章在奏折中汇报了首次架设电报线的情况,“所有坟茔、树林、民房、均经让出,沿途舆情,毫无惊扰”。其实并不尽然,之所以让出坟茔、树林、民房、线路绕远,经费增加,实在是迫不得已,因为发生过舆情哗然,民众惊扰,民众甚至地方官阻挠架线,割断电线,砍断线杆的事件。李鸿章回避此节,是为了堵住反对的顽固派的口舌,获得朝廷嘉许,为大规模举办电报打通道路。中国自办电报,不仅需渐开风气,也因缺少操作经验,需逐渐试办,稳中求胜,这也正符合清廷的意旨。早在1874年下半年,李鸿章于津沽塘试验性的架设了一条电报线,起自大沽,经北塘以达天津,长度近百里,连接各海口炮台,兵营,这是一条纯粹试验性质的军用电报专线,“号令各营,顷刻响应”。线路虽短,意义非凡,试办成功,使当事者信心倍增,趁热打铁,大展宏图。
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奏请架设南北洋电报,线路由天津陆路,循运河以至江北,越长江,由镇海达上海,总线支线全长3000余里。工程自二月开工,五月即宣告竣工,速度之快,堪称罕有。津沪线是中国第一条长途陆路电报线,建成开通后,便“南北内外消息瞬间可通”,加之随后架设的苏浙闽粤线,打通了政治中心北京,北洋中枢天津与对外经济中心上海,南海重地广州之间的通讯壁垒,使南北洋贯通一气,呼应灵便,具有极其重要的国防军事价值。此两条长途电报线,其经营管理模式为官督商办,虽不在北洋官局之列,但却是李鸿章所举办的最为为重要的事业之一,对中国的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两条线路的成功架设,探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雇聘外国电报公司施工的工程模式,建立了工程资金概算模数等,为电报在中国的推广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电报这一次之所兴办成功,主要原因,便是日本入侵台湾的刺激。日本入侵台湾之后差不多一个月,北京的大清朝廷才获知详情,而如果不是林义哲料敌在先,及时率船政水师出征阻止,消息到达北京时,只怕台湾已经被日军占领了。
在得知消息传递得如此迟缓后,两宫皇太后勃然大怒,下令兴办中国的电报事业,李鸿章抓紧时机奏请架设电报,两宫皇太后马上批准,恭亲王和文祥以及醇亲王等朝廷重臣也都全力支持,调动大量人力物力兴办,是以仅在短短数月之内,电报便大功告成。
当然,在得知兴办电报的消息后,一些清流言官们照例表示了反对,但由于台湾之役给朝野上下的巨大刺激,士林清议这一次也出现了分化,不再是一边倒的反对之声。一些人表示赞同,更多的人保持了沉默,是以中国的电报事业得以迅速的兴办起来。
第四百五十八章背后一击
就在薛福成将电报发出之际,威妥玛正乘着马车,在前来直隶总督署衙的路上。此刻的他,并不知道,英国舰队的“丑闻”,已然为中国人所知晓,而是盘算着怎么尽快逼迫李鸿章答应自己的条件。
上个月时,李瀚章、薛焕将查办滇案的最后结论奏极清政府,确定杀死马嘉理及阻止柏郎的都是滇缅边界深山密林中的“野人”。在钦差大臣审讯时,格维讷曾派有他的随员去旁听,他在给威妥玛的报告中,说李瀚章等的结论毫不真实,威妥玛据此就滇案本身大肆刁难。早在滇案发生后,他就一再专横地硬说该案是一个名叫李珍国的边吏所指使,随后又把责任推到云南巡抚岑毓英及其他地方官身上,其目的是要说成这件事与中国地方政府有直接关系。此前他多次向总理衙门咆哮说:“马嘉理被杀及柏郎被阻,其根由在朝廷大吏均以攘外为心,所以李珍国是奉宪谕,岑毓英是奉旨,今唯有问之中国国家如何去攘外之心,如何保其将来。”要求“岑毓英以及各官各犯,必须提京审讯;李瀚章、薛焕查办不实,亦应一并处分”。“中国如不照办,是国家愿自任其咎,自取大祸。”其恣肆狂妄,达到新的高峰。到五月底,威妥玛除了就滇案本身继续纠缠外,更再度追问优待公使及整顿税厘两事的切实办法。总理衙门这时已得到了李鸿章的报告(也就是林义哲的处理方略),断然拒绝将岑毓英等提京审讯等一系列无理要求。威妥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括了一下之前的各种要求,列为八条,向总理衙门提出以此作为免将岑毓英等提京的交换条件,也被总理衙门断然拒绝。
为了诱迫清政府答应,威妥玛又调整了要求,称八条中暂不包括优待公使问题,所着重要求的是:一、总理衙门应奏述滇案的发生及钦差大臣查办经过,奏折内须说明何以英使不能接受那种查办的结论,出奏前,折稿须经英使阅看;二、上项奏折及相应的谕旨须列入告示,张贴全国,以两年为期,英国官员得随时要求由中国官员陪同赴各地察看张贴情形;三、中国内地如发生涉及英人生命财产的案件,英国得派员观审;四、应谕令云南当局派员协同英国官员调查滇省边界贸易情形并商订贸易章程;五、英国得派领事驻扎大理或云南其他地点察看贸易情形,以五年为期;在重庆亦同;六、华商洋商都可请领税票(半税单);中国须在沿海、沿江、沿湖多开口岸,如大孤山、岳州、宜昌、安庆、芜湖、南昌、温州、北海、水东等;中国如同意这些要求,英国愿商议调整鸦片入口税;中国如同意“口界”免厘,英国还允许通过国际协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