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无赖帝师-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赫几乎已经忘记,自己小的时候,最喜欢跟在爷爷的身边,听他说些莫名其妙,却又十分有趣的话。

    可后来,爷爷的年纪大了,似乎变得越来越爱唠叨,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也要在自己耳边絮叨很久。

    渐渐的,他再也不喜欢和那位老人相处了,那些童年从老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在他自以为日渐成熟之后,也变得索然无味,甚至早已有些落伍。

    十六岁那年,爷爷走了,他很难过,却也只是仅此而已,流过几滴眼泪,日子还是像往常那样继续。

    时至今日,他已记不清爷爷的样子,更不记得爷爷对他说过的那些话,甚至早已忘记,每年下雪的时候,爷爷都会带着他,去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爷爷,爷爷,你说的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我怎么听不懂啊。”孩子稚嫩的嗓音再次响起。

    老人轻轻的摸了摸孩子的头,“等你长大了,就会懂了。”

    孩子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我要快点长大,那时候就能听懂爷爷说的这些了。”

    老人面容慈祥,声音却是有些颤抖,“答应爷爷一件事,等你长大了,爷爷要是不在了,你也一定要像现在一样,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孩子眨了眨大大的眼睛,“为什么我长大了,爷爷就不在了啊?爷爷你要去哪里啊?”

    老人突然转过头,再次看向刘赫的方向,指着天空,“爷爷哪也不去,爷爷就在那里,每天都陪着你。”

    孩子顺着爷爷指的方向望去,灿烂的一笑。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好的雪人

    片刻之后,祖孙两人便不见了踪影,白茫茫的雪地上,已是空无一物。

    刘赫这才如梦初醒一般,拼了命的四下寻找,可无论他怎么努力,那片银白色的积雪上,连脚印也没能留下一个。

    刘赫呆立在原地,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掉,如果可以,他多想再看老人一眼,哪怕只有一眼也好。

    “我的乖孙子,一转眼就长这么大了。”

    身后一个声音响起,刘赫却不敢转头去看,只是背对着那人,不由自主的颤抖着。

    “来,转过来让爷爷看看,变样了没有。”

    刘赫急忙擦了擦脸上的泪水,鼓足了勇气,做出了一个他觉得最好的笑容,这才转过身去。

    那一刻,看着那张久违的脸庞,眼泪再一次决堤。

    老人走过来,轻轻拭去刘赫脸上的泪水,“傻孩子,哭什么,你来看爷爷,爷爷别提多高兴了。”

    刘赫很想说些什么,可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用力的点头。

    “别哭了,看见你过得挺好,爷爷就放心了。你看,爷爷没骗你吧,等你长大了,是不是就能懂得爷爷说的话了?”

    刘赫听到这句话,又是一阵哽咽。

    现在才懂,会不会有些太晚了……

    “爷爷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你们这一代不理解我们,我们当年又何尝试过去理解你们呢?爷爷一个人的时候啊,就总在想这个问题,这么多年了,总算是想明白了。人活在世上,总会有长辈,也总会有后辈,每一代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想法和感受也不同。对于长辈,我们无需理解,更无法理解,我们只需要好好活着,便是对他们最大的慰藉。而对于后辈,我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背负起这一代人应该承担的使命,哪怕不能按自己想要的方式活着,也要咬紧牙关撑下去,这样才能给后人留下一条不再那么难走的路。你看,爷爷这爱唠叨的老毛病又犯了,你可别嫌烦啊。”

    刘赫拼命的摇头,他多希望爷爷能一直这样说下去,把这么多年祖孙两人想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全部在这里讲出来。

    “你记不记得,小时候爷爷曾经说过,等你们都离开家了,只剩爷爷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堆一个大大的雪人?”说着,老人抬手一指,“你看,那个雪人,就在那里呢。”

    刘赫转头望去,却是空无一物,等他再回过头的时候,却发现老人的身体已经开始变得透明,马上就要消失不见。

    他伸手去抓,却什么也没抓到,他的手经过老人的身体,就像划过空气一样,一点感觉都没有。

    他知道,这可能是此生最后一次相见,他终于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压抑,撕心裂肺的哭着喊道:“爷爷!你别走!你的雪人还没有堆完啊!你回来啊!”

    “我的乖孙子啊,你就是爷爷这辈子,堆的最大最好看的那个雪人啊。”老人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随后整个人便消失在刘赫的视线之中。

    刘赫闭上双眼,任由泪水在自己脸上滑落。

    许久之后,当他再睁开眼,已经回到了那间满是典籍的房间之中。

    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碗清茶,与他在凉亭喝的那碗一模一样。

    他知道,喝下这碗茶之后,他便可以离开这里了。

    他走过去,拿起茶碗刚要喝,却又放了下来。

    他转过头,望向窗外,仍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是这一次,雪地之上,伫立着一个雪人,一个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大,最好看的雪人。

    望着那个好像在对自己笑着的雪人,他的脸上,也浮现出幸福的微笑,接着将那碗清茶,一饮而尽。

    还是淮水岸边,还是那座凉亭,赵家家主仍是背手而立,仿佛一切只是在一瞬之间发生的。

    刘赫坐在石桌前,看着那副散落着棋子的棋盘,愣愣出神。

    赵家家主转过头,看到刘赫的模样,不禁眉头一皱,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怎么?跟之前相比,我有什么不一样么?”刘赫突然抬起头问道。

    赵家家主没有做声,眼前的刘赫,虽然容貌还是那个年轻人,可眼神之中,却不知何时,已经多了一种饱经风霜之后的沧桑感。

    “那个问题,你心中可有答案了?”凝视了刘赫许久之后,赵家家主这才开口问道。

    刘赫思量片刻,平静道:“如果我是舜帝,就会将天下托付给一个可以信任之人,然后带着瞽叟,远走高飞,永远不再回来。”

    听到这个答案,赵家家主面露一丝惊讶的神色,“当真不杀?”

    “为何要杀?”刘赫反问道。

    “瞽叟犯下死罪,如果放过他,就是徇私枉法。”赵家家主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刘赫的表情。

    刘赫仍是平静道:“你只说犯下死罪,却没说是何罪,即使瞽叟是个恶人,却也有可能是受人陷害,目的么,当然就是为了将舜帝拉下帝位,取而代之。更何况舜帝是位帝王,身为帝王,连赦免一个人死罪的权力都没有,又何谈治理天下?”

    “既然能讲出如此霸道的言论,又为何还要带着瞽叟远走高飞?”赵家家主追问道。

    “如果是从一位帝王的角度去看,其实不用走。但既然有人连舜帝的亲生父亲都敢判下死罪,难免以后不会再有人对他下手。作为一个儿子,当然要走。”

    赵家家主面色阴沉,沉默许久之后,再次问道:“你可知道当年三皇五帝都是禅让后人,帝位由能者居之,瞽叟即使是舜帝的亲生父亲,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刘赫点了点头,“知道,那又怎样?”

    赵家家主厉声道:“用当今的眼光去看待这个过去的问题,是否有些太过牵强了?”

    刘赫笑道:“既然已是过去的问题,又为何还要问呢?”

    赵家家主如遭雷击,看着眼前这个面带微笑的年轻人,竟是一时语塞。

    刘赫站起身,走到赵家家主身边,与其并肩而立,“我喝过那碗茶之后,只明白了一个道理,过去发生的种种,那都是前人的事,既然已是时过境迁,很多东西也已经不再适用了。当下该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做的对,不仅会给后人留下一方乐土,还能不让他们再来纠结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正文 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君臣臣

    赵家家主深吸一口气,接着释然一笑,“如此说来,前两个问题,你也应该有了跟之前不一样的答案了?”

    刘赫笑着点了点头,“爹偷了邻居家的鸡,当儿子的就该去报官,什么事情,都要讲规矩。”

    “规矩?”赵家家主闻言哈哈大笑,“那帝王的父亲如果做错事,难道就不用讲规矩了么?”

    “帝王的父亲,根本就不会做错事。”刘赫说着,转身拿起五枚黑子,在棋盘上摆放成一线,“帝王本身,就是规矩。”

    看着那连在一起的五枚棋子,赵家家主顿时明白了刘赫的意思,“那么最后一个问题,何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如果君主没有君主的样子,臣子必会趁机作乱,到时国将不国,又何谈父父子子?”刘赫拿起一枚白子,放在最当中的那枚黑子上,硬生生的将黑子碾碎,将白子嵌入了棋盘当中。

    “好!好!好!”赵家家主面露喜色,“看来天机先生终于明白,身为掌权之人,该为当今天下做些什么了。”

    被点破身份的刘赫略一迟疑,随即释然一笑,对赵家家主恭敬施了一礼,“多谢赵家家主不吝赐教。”

    赵家家主面带欣慰笑意,从怀中掏出一枚玉佩,递到了刘赫的面前。

    刘赫接过玉佩,问道:“这是何意?”

    赵家家主笑道:“你就当这是连赢我三局的奖励吧。”

    刘赫也不推辞,直接将玉佩放入了怀中,大大咧咧的一抱拳,“谢了,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人重新坐下,刘赫忽然想起一事,转身问道:“我在你这里,究竟是待了三日,还是只睡了一会?”

    赵家家主笑容玩味,“天上虽一日,地上已千年,虽是千年,又如白驹过隙,只在一瞬,天机先生认为是多久,便是多久。”

    这不是跟没说一样么,刘赫在心里笑骂了一句。

    赵家家主收敛笑容,正色道:“天机先生可知这里是什么地方?”

    刘赫仍是一脸轻松,“秣陵啊,还能是哪?”

    赵家家主平静道:“再过些日子,这里就不再叫做秣陵了。孙权已经决定将治所迁至此处,并已派人在秣陵西北修筑新城,待新城落成之时,秣陵这个名字,便不会再用了。”

    闻听这个消息,刘赫的神情马上变得凝重起来。

    孙权既然想要将治所迁至秣陵,就说明这个地方一定有什么得天独厚的条件。

    秣陵的地理位置,位于淮水的入江口附近,背靠群山,从地形上看,虽说是易守难攻的格局,却不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刘赫刚刚看过了许多兵法大家的著作,所有兵书上给出的结论都是一样,守江必守淮,而这里所说的淮,并不是指这条淮水,而是位于长江北岸的淮河。

    如果从军事角度来说,位于淮河入江口的曲阿,明显更适合作为屯兵的重镇,但孙权为何要舍近求远,将治所迁至秣陵呢?

    为这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有利地形?

    显然不是,如果只为偏安一隅,守住曲阿,才是最为合理的选择。

    究竟这座秣陵城,有什么东西吸引了孙权舍弃曲阿而吞兵此地呢?

    刘赫思量许久,转头望向了那位始终未发一言的赵家家主。

    “屯兵秣陵,既能兼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