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无赖帝师-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赫刚才说的明白,这位智谋过人的陈家家主也是心领神会,刘赫之所以不提其他身份,而只提起让陈家家主最为尴尬的那个小师叔的身份,为的就是告诉陈家家主,他这次来,正是以半个陈家人的身份出现的。

    放眼武林,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与陈家相抗衡,这与家族的人数无关,唯有山门处那块万武门的牌子,撑起了这个人数在江湖上并不算多的陈家。

    陈家三代,上一代的陈家老祖宗武功天下无敌,下一代的陈默也是天纵之才,唯有时任陈家家主的这位中年人天赋最为平庸,让人不禁唏嘘感叹,生在这样的家族中,不知会遭多少流言蜚语。

    然而就在这一杯茶的功夫,刘赫便已对眼前这位早就将一切看破的中年人刮目相看。从始至终,陈家家主始终没有提及门口那些莽撞的江湖人士,也不知是出于城府,还是这一切,也早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了。

    “陈门主猜的一点不错,不知陈门主认为这样是否妥当?”

    陈家家主平静道:“既然师叔问起,我也就明说了,这块免死金牌,只能解燃眉之急,却会为益州的将来埋下一个祸根。江湖与庙堂,向来关系微妙,历朝历代,没有一个掌权之人有师叔这般魄力,敢以官府的名义送出这些免死金牌,师叔可知是为何?”

    刘赫想了想,一抱拳,“愿闻其详。”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五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陈家家主站起身,走到凉亭边背手而立,沉声道:“庙堂在上,江湖在下,从来都是如此。庙堂可以压着江湖,却从不敢把江湖逼的太紧,因为他们知道,所谓江湖,其实不过是一群抱团取暖的百姓罢了。江湖从何而来?是那些永远也进不了庙堂的人拼凑出来的。庙堂与江湖相互利用,又互相牵制,这种态势多年来从未被打破,而师叔这次出手,想必是要做那古往今来的第一人,只是师叔可曾想过,在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之后,接下来的局面,该如何收拾?”

    刘赫思量许久,缓缓说道:“有个人曾经提醒过我,用江湖制约庙堂,最多只能算是步险招,却远远算不上是一步妙招。现在看来,他所想的应该是与陈门主不谋而合。”

    陈家家主转过头,意味深长的打量了刘赫几眼,“我想跟你说这番话的那位高人,应该不是江湖中人。在我这个江湖人的眼中看来,师叔这一步,连险招都算不上,只能说是一步彻彻底底的败招。当年淮南袁术僭越称帝,受到各路诸侯的讨伐,玉玺在手中还没有握稳,就命丧黄泉。在世人眼里,袁术这如跳梁小丑一般的行径,不过是沦为笑柄罢了,却殊不知,袁术此举,却撞碎了支撑汉家王朝最后的一根擎天玉柱。”

    刘赫紧皱眉头,默而不语。

    “从此世人,皆可称帝。”陈家家主长叹一声,“袁术用自己的命,向天下人正式宣告,那牢不可破的汉家王朝,已是摇摇欲坠。今日师叔的所作所为,与袁术当年无异。若是江湖人真能在许昌的那座庙堂上翻雨覆雨,师叔又凭什么可以肯定,将来益州的那座庙堂就可以高枕无忧。”

    刘赫闻言一惊,顿时汗如雨下。

    陈家家主所言,他从未想过。自己与袁术之间,他更是想不到竟是有着如此相似的地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袁术的愚蠢,在于选择了错误的时机,却因此告知了天下,有些事,以前做不得,现在做不得,可未必今后也做不得。

    而用江湖制约庙堂的做法,则同样是向天下人传递了一个信息,从此这世上,再无江湖不理庙堂事,庙堂不管江湖人的规矩。

    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谁来收拾残局?如何收拾?

    刘赫甚至有些不敢再想下去。

    想起当初学宫大祭酒那意味深长的话,刘赫终于明白,自己在这些人的面前,终究还是目光短浅。

    “接下来如何挽回,还望陈门主赐教。”面色苍白的刘赫一抱拳,声音沙哑的说道。

    “现在所有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那块免死金牌!”陈家家主的语气,斩钉截铁一般,“我想斗胆问师叔一句,那块金牌,是以谁的名义发的?若是以师叔的名义,那师叔是否可以代表益州牧?若是以益州牧的名义,那益州牧是否又可以代表当今天子?”

    刘赫如遭雷击,用手支撑着石桌,这才勉强没有瘫软下去,缓缓的摇了摇头。

    “若不能代表当今天子,那块所谓的免死金牌又有何用?师叔可知,即便是庙堂,也有一座大山始终压在他们的头顶,四百年的汉家江山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即便已是风雨飘摇,摇摇欲坠,却仍可以轻易的让山下之人粉身碎骨,这座大山,就是皇权!”

    陈家家主双目如炬,紧紧的盯着衣襟已经湿透的刘赫,而刘赫却是面色惨白,迟迟未发一言。

    沉默许久之后,陈家家主神情稍缓,他看了看愣愣出神的刘赫,轻声道:“事已至此,只有一个办法,金牌可以发,却只能以师叔武林盟主的身份去发,那些江湖人也可以收服,却不能为师叔所用。即便是曹操露出了天大的破绽,能进到许昌城里取其性命的,也只能是官家的人。这些帮派门派全部迁入益州境内,已是给了曹操很大的震慑,但也只能限于震慑,若真是走出了最后一步,恐怕之后的局势,就再无人可以控制。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只怕会违背了师叔的初衷。”

    待刘赫回过神来,陈家家主已不见了踪影。

    一个陈家的下人告诉刘赫,老爷已经再次闭关,并留下口信,出关之后,便会携家眷一同前往益州。

    这次陈家之行,虽然让刘赫受了不小的打击,对于自己之前的许多想法也产生了质疑,可唯有一点,却让刘赫甚是欣慰。

    陈家家主的才智,并不在秣陵学宫大祭酒之下,这一次既能得了江湖人士的响应,又能为益州再添一位运筹帷幄之人,也可谓是意外之喜了。

    五日之后,迟迟没有得到各帮各派回音的曹操终于下令,先从总坛坐落于许昌城内的几个帮派门派下手,一场马踏江湖的腥风血雨,似乎就要在这多事之秋到来。

    然而大军杀到之时,才发现那几个帮派门派的总坛之中,早已是人去楼空。

    先是秣陵的赵家,接着又是江湖上三十六大帮七十二大派的总坛全部迁入益州,这两件先后震动文坛和武林的大事,让人们惊讶的发现,似乎天下的重心,第一次离开了中原,来到了位于华夏版图西南的益州。

    这种微妙的变化,让曹操和刘备的公开对立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与此同时,还有一人在得知了这些消息之后,却是有些幸灾乐祸的心态。

    江东孙氏,父子三人先后执掌大局,到了孙权手中,政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局面。

    刘备和曹操打的越凶,在这位辈分只能屈居二人之下的江东之主的眼中,就越是江东之幸事。

    眼瞅着刘赫这一次又从豫州挖了曹操的墙角,之前秣陵赵家的举家迁徙,似乎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毕竟江东虽少万夫莫敌之将,却有保国安邦之帅,文臣谋士更是层出不穷。

    曹操面临的境地,可就比他要危险的多了。少了赵家家主,东吴只是少了几个读书种子而已,而曹操则是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从此那座许昌城的城墙,已是如同虚设。

正文 第四百二十六章 又见鲁子敬

    天下局势,此消彼长,刘备手下的那个刘赫如此一来,就等于是将曹**上了绝路。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孙权当然是很想看见双方兵戎相见,可是他此时却无暇理会刘备和曹操,一件关系着江东日后生死存亡的大事,已是让他忙得焦头烂额。

    那位兄长的托孤之臣,周瑜周大都督,前几日病逝了。

    兄长孙策临终之际,曾叮嘱床榻边的孙权,内事问张昭,外事问周瑜,周瑜这一死,就等于江东塌下了半边天。

    而对于由谁来继任大都督之职,则更是让孙权伤透了脑筋。

    周瑜临终之际,曾极力推荐鲁肃鲁子敬接任自己大都督的职务,然而在孙权心里,鲁肃却并不是第一的人选。

    若论文韬武略,鲁肃其实并不在周瑜之下,放眼江东,也确实无人可以与鲁子敬相媲美。

    然而在孙权这个统治者的眼中,鲁肃似乎缺乏了一种极为关键的气质,那就是身为一个军人的血性。

    东吴仰仗长江天堑,对外大多采取一种守势,然而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一位鹰派的统帅。

    这一点在周公瑾的身上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当年曹操大举南下,满朝文武皆欲降曹,周瑜作为少有的主战派之一,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最终击败曹操数十万大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终成一段美谈。

    也正是这场赤壁之战,让孙权深刻体会到,想要守住东吴,必须启用在关键时刻敢于出击的统帅。

    而鲁子敬显然不太满足这个条件,尤其是他联络刘备共同抗曹一事,虽说结果是好的,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却没有在外交上获得之前所预计的回报。

    眼下大半个荆州,都还在刘备手里,即使刘备现在已经有了益州这块新的地盘,可对于归还荆州一事,却至今只字未提。

    孙权心里一直有个结,如果鲁子敬不能把荆州要回来,这个大都督还真有些不愿给他。

    作为江东首屈一指的政治家,鲁肃当然也明白孙权这份心思,不等孙权下令,便主动请命,再次出使,去讨要荆州。

    得知鲁子敬到访的消息,身在益州的刘赫有些吃惊,因为在历史上,鲁肃从未来到过益州地界,即使三番五次前来讨要荆州,也最多是到襄阳与关羽讨价还价。

    不管怎么说,鲁子敬既然来了,刘赫总不能怠慢,一者鲁肃是作为东吴的使者前来,不能失了礼数。二者刘赫和鲁肃之间,还是有些交情的。

    想当初在江夏城时,鲁肃就不止一次登门拜访,刘赫用尽了各种无赖的手段,每次都被他蒙混过关,最终鲁肃连荆州境内的一个城池都没有要回去。

    想起当时种种有趣的情景,刘赫就不禁笑了出来,今日设下酒宴,只等那位老实人前来赴宴。

    穿过天机府的前院,看过了两侧房间内那些正在读书的孩子们,鲁肃一进门就抱拳赞叹道:“天机先生可真是大方,竟愿意将自己的府邸拿出一半,给这些孩子用作书院。”

    将鲁肃让到座位上,刘赫笑道:“既然子敬先生这么说了,那我就再大方一点,绝不让你此行空手而归。”

    刚坐下的鲁肃一听此话,马上又激动的站了起来,“先生此话当真?”

    看惯了官场上尔虞我诈,很少看到鲁肃这种真性情之人的刘赫发自内心的笑了笑,起身拉起鲁肃的手,来到了一张桌案前。

    桌案上铺着一张地图,地图上的内容,鲁肃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上面画着的,正是他日思夜想的荆州。

    刘赫指了指桌上的荆州地形图,用菜市场讨价还价的语气问道:“说吧,你这次来,想要回多少城池?”

    鲁肃眉头一皱,“怎么?你不是要把整个荆州还给我们?”

    刘赫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