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扫明-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说回来,为了这点起色,朝廷可是不知往里扔了多少的粮饷物资,又来来回回的撤换多少巡抚和总督才换来的。

    清军的入寇可能是因为王争在后面这么一闹,皇太极连续接连遭受打击,吐血几升,连续昏迷了几天。

    起初其余的贝勒王公大臣都遵循旨意不敢通知前线,但一直都没见转醒,这才是慌了神,留守盛京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和几个后妃一合计,还是把睿亲王多尔衮与和硕贝勒岳讬叫回来。

    万一皇上就这么被气死了,还要提早做立后的打算。

    岳讬当时刚刚击败卢象升的勤王军,其实他不知道杀是闻名天下的卢象升,除了心里有些惊讶明军居然会主动上来找死,其它也没什么变化。

    岳讬正在那乐滋滋的准备继续南下抢掠一番,忽然从盛京传来噩耗,兴京被毁,就连皇太极都昏迷了几天至今未醒。

    岳讬不是多尔衮,当下就慌了神,带着所部的清军卷起掳掠的十几万的牛羊与人口顺着青山口马不停蹄的跑了回去。

    多尔衮听到消息时是十二月份的事情了,由于消息比较晚,他当时还跃跃欲试的准备带着正白旗追杀刘泽清的山东兵,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没从马上栽下来。

    第一反应就是大事不好,由于比较着急,多尔衮带着十几个正白旗的巴牙喇护卫坐船从天津口直接赶回盛京同济尔哈朗相见。

    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这次入口本来要持续到崇祯十二年的三月,但崇祯十一年十二月清军基本就撤的干干净净。

    加上洪承畴等人的“十面张网”等计成效显著,虽然李自成没抓住,但罗汝才、张献忠、过天星、混天星等一些大的农民军都投降朝廷。

    到了崇祯十二年的年初,大明各地居然是一下子就平静下来,只是这平静说出去并不让王争觉得安稳,反倒有些泰山就在头顶的压迫感。

    对于朝廷的各部院大臣们来说,这可又是一副“天下太平”的景象。

    既然各地太平了,六部和京师各大衙门就腾出手来提前梳理梳理建奴入寇几个月以来的损失。

    崇祯皇帝下旨,对相关的文武官员,特别是要对北直隶、山东、陕西三边等这些建奴来往最多的地方彻底清查一遍。

    直到崇祯十二年的二月份,这清查结果才被各地陆陆续续的呈报上来,建奴入寇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居然战死了两名总督级别的大员,总兵级别的武官也死了八个。

    凡是清兵经过的地方,各地村堡无不被掳掠一空,沃野千里的北直隶一下子倒退回明初十室九空的局面。

    王争在邸报上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不断摇头叹息,论起破坏,鞑子称第二实在没人敢争第一。

    兵部尚书,入阁辅政的大学士杨嗣昌自请视察北直隶兵马,本来想揽个功劳,谁成想查来查去倒是后悔不已。

    谁能相信,北直隶乃至山西三边的兵马,在这三个月竟然没有一场胜利,大败小败的倒是不用查就有一大堆。

    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也许是因为崇祯连连催促,也许是对高起潜过于相信,终于是架不住各方压力,在十一月中旬率勤王军与岳讬所部清军展开决战。

    监军高起潜坐拥关宁边军数万,听到开打的消息竟然吓得屁滚尿流,带上几个小太监飞也似的逃跑,但最后只身逃回京师。

    这样一来造成的结果就是卢象升奋战无援,战死在巨鹿,威及一时的顺德天雄军全军覆没,就连那几万的精锐关宁边军都没保住,被退往辽东的岳讬带清兵顺手杀的片甲不留。

    高起潜深得崇祯皇帝信任,大内的诸多太监们,除了王承恩、曹化淳、王德化三人,也就数他说话最有分量,要不然也不会提督京营。

    兵部尚书杨嗣昌主管清查,他与高起潜素来便是交好,两个人悄悄到鸟翠楼喝酒换个意思,正好杨嗣昌和卢象升有点私人恩怨,干脆把责任干干净净的推到卢象升身上。

    高起潜遂是倒打一耙,哭得稀里哗啦,说是卢象升贪功冒进不肯听信忠言,所以才会有此大败。

    尽管说的有声有色,但无论百姓还是卢象升麾下的军士都知道这根本是无稽之谈,卢象升素来行事稳妥,不贪虚名,就连出兵决战都是皇帝几次下旨,碍不住压力才决定。

    这种贪功冒进的屁话,怕也只有对太监极为信任的崇祯皇帝才能信以为真,不仅没有给卢象升建祠立谥号,甚至还怀疑卢象升没死,派锦衣卫去查有没有临阵脱逃。

    据说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北直隶各府,尤其是卢象升亲自整饬过的顺德三府军民百姓无不放声大哭。




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军

    登州营回到蓬莱已经有一个多月,管清天拿着军议司核算的战损结果在堂上一念,大家当下就是什么高兴的心思都没了。

    王争也是悲痛不已,这些阵亡在辽东的战兵,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角色,随便拿出去一个,就是刘泽清的家丁都比不了,居然就这么扔在辽东一千多员,不心痛是假的。

    不过打仗哪能不死人,特别是对付鞑虏,这只是个开始,今后与鞑子的大战小战说不定还要有多少。

    王争毕竟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人,伤心不久很快就想通了,想着怎么能慰劳一番,让自己安心的同时,也能让战士更加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

    王争来这边之前曾是部队服役的士兵,这一想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两个字——勋章。

    可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一枚勋章,对所有兵士的意义十分重大,后世拿了勋章的兵士都是当成宝,挂在身上行走在外倍儿有面子,精良做工更是能代代相传。

    勋章这件事王争不可能去问别人,这东西在后世虽然常见,但在这时候怕是他登州营的创举,当然要细细思量。

    王争让玉儿研墨,连两个人续几夜都窝在书房里商量,登州营后来闻名于世的勋章也就是在那时定下来的,只是这东西想起来容易,真正画起来才体会到有多费脑子。

    大约是几天后,完善的勋章草图连同王争的亲笔文书一同下发到军议司,经由军议司层层下达到登州营各级将士的身上。

    这勋章看着简单,却非经年手艺的匠户制作不成,不倒十天的功夫便开始陆陆续续产出成品,其实模样只比铜钱大了一圈。

    这头一种也是最为稀少的,用纯金缀配点玉打制而成,一座迷你的赫图阿拉城就刻印在上面。

    这是专门为去辽东立了大功的兵士而打造,除了这三千多枚,今后即便是登州营也不再生产,图纸都烧了,为的就是物以稀为贵。

    很快,这枚纯金的勋章便一一发到了战兵们的手中,起初大家并不以为然,觉得这么一个铜钱大小的金块块能值多少银子,拿着又能有什么用。

    后来听军议司派来的文吏细细的讲完,才是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未成想这小小一枚勋章,今后可就是他们荣誉的见证,世上只有这三千多枚,其余的兵士们不知有多羡慕。

    说是发下去让战兵们佩戴,但大多数有家有室的兵士哪舍得拿出来风吹日晒,趁着当周的假期便回家好好的封存起来,并且临走时还不断的千叮咛万嘱咐,让自己老婆儿子当成最重要的东西保存。

    这可是自己杀鞑子的荣誉见证,说是传家宝都不为过,自然要代代相传。

    趁着这次机会,王争也在登州营内颁行了一整套的勋章制度,除了每场战役特制的限定勋章以外,登州营还要有上中下三种勋章,奖赏给平日操训与任务突出的兵士。

    不过只有战役的限定勋章才是纯金打制,其余的勋章都是银刚所造,但是这并不影响兵士们的热情似火。

    这三种分为战斗勋章、操训勋章与杰出军功勋章,图案分别是两把交叉的钢刀,面目严谨正在操训的披甲兵士,与一顶旌旗飘扬的军帐。

    新增的《登州营勋章军功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三种勋章的获得方式,勋章每三月与拉练一同结算与发配兵士,一经发下,如何处置就都是兵士们自己的事了,王争不加干预。

    本来王争曾有些担忧,因为这时候的人和后世不一样,后世通用的东西在这里不一定能吃的开,但后来却觉得是自己多虑了。

    王争现在对兵士们的待遇可谓是全大明最好的,不仅饷银从不间断,月月足额发放,而且一旦入了正兵籍就有五亩田地的赏赐,这次颁行的勋章制度则让军士们觉得荣耀加身,归属感更强。

    据军官们上报,说是自打勋章制度开始实行,兵士们每每提及战兵获得的赫图阿拉勋章便是眼红不已,登州营自此武风盛行。

    好比同列奔行的马儿,只有竞争才能产出更多的良驹,兵士也是这个道理,一支军队如果竞争力经久不衰,那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必然直线上升。

    王争看着军议司报上来的公文也是不断点头,今后日常的勋章种类要增多是一定的,但又要巧妙的控制住,既不能过多的发放,也不能发放的太少。

    目前自己就只想出这么多,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正想着,忽然从门外跑来一名兵士,也许是由于勋章制度,这名兵士跪在地上都是腰板挺直,抱拳肃声道:

    “启禀将军,京师钦差已到境内。”

    崇祯十二年的二月二日,正值春节的前一天,钦差终于从北直隶来到蓬莱,随同前来的不只是司礼监的人,还有几名兵部官员。

    除此之外,陪同前来的还有登莱巡抚徐人龙与莱州府一应有司官员。

    王争和登州府知府孙化龙立即带着府城文武官员出十里相迎,接了钦差往蓬莱而去,随行的官员足有几百号人,徐人龙更是安排随从仆人一路吹锣打鼓,旗牌当先,热闹非常。

    王争不禁感叹,这钦差的排场就是大。

    很快,在校场内,传旨的司礼监钦差太监小心翼翼拿出金黄色的卷轴,慢慢在半空铺开,咳咳几声,尖细的喊道:

    “登州府海防副总兵王争接旨~”

    “末将王争,率登州营众将士接旨,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争与登莱两府的官员立即匍匐跪下接旨,周围的登州营将士旌旗招展,阵容更是整齐,几乎是王争话音刚落的同一时间便立即半跪在地,头向地面,行迎天大礼。

    “登州海防副总兵王争,率登州营将士攻陷鞑虏兴京城赫图阿拉,俘嫩哲等一干宵小奴贼,克谨、忠贞,有大功于朝,着升实授两级,授总督登莱沿海兵马备倭都司都指挥使,充任登莱总兵官,掌总兵大印,仍率登州营驻防蓬莱,掌登莱二府海防、备倭,粮械、兵马调度诸务。。。”

    不过这圣旨还没完,太监换了一头继续念道:

    “。。。登州营将士勇猛敢战,斩奴级三千,立不世之功,当属三军之首,朕心甚慰!营官王争指挥、操训有功,加封五品骁骑尉,夸功于天下,是为,勇冠三军!!”

    “其余一应诸事,兵部及各部院、有司协调相帮。。。”

    话音落地,全场皆惊。21010




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颜继祖

    “登莱总兵是个虚职,向来只能管驻城,但是这王争还挂着备倭都司的都指挥使的头衔,真是官运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