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似沉浸于陌刀一道数十年之久。一旁围观的陌刀将士见了也啧啧称奇,惊讶于李嗣业熟悉陌刀的度之快。

  “好了,咱们开始吧!”终于李嗣业将陌刀的招式演练了几遍,得心应手之后便向着夏侯惇抱拳道。

  “好!”夏侯惇点了点头,手中陌刀一转,双手持刀,一个箭步向着李嗣业砍去。其度之快,普通人根本难以反应,而李嗣业却反应过来了,手中陌刀一转,以逸待劳其度更加快,一招力劈华山向着夏侯惇劈头砍下。

  夏侯惇骇了一挑,李嗣业度比他还快,若他不回刀招架,必被李嗣业砍中不可。冷哼一声,夏侯惇陌刀一台,向上架去。

  “铛!”刀刃相撞,火星四溅,只见两口陌刀相交之处,已然有了个豁口。

  “系统检测到李嗣业与夏侯惇相斗,李嗣业当前基础武力99,夏侯惇当前基础武力95!”

  “陌刀虽利,但每次大战过后却需要大修,若是陌刀不过刚易折便好了。”荀彧看着二人手中已然出现豁口的陌刀叹息道。

  “过刚就必然易折,此乃定数,陌刀虽然强横,但也有缺陷限制,乃是天数。”刘伯温笑道。

  二人说话间,战斗中的李嗣业夏侯惇顷刻间便交手数个回合,刀影之中,李嗣业被压制了。眼下是陌刀的比试,虽然李嗣业已经熟悉陌刀的运用,但短时间却也无法与夏侯惇这个习练陌刀长达八年的高手相比。

  若是其他兵器,定是李嗣业占据上风,但陌刀不同,独特的运用方法,也限制了李嗣业的实力。但好在李嗣业力大群,凶猛难当,实力远在夏侯惇之上,夏侯惇想要凭借对陌刀的熟悉击败李嗣业也不可能。

  刀影之中,李嗣业渐渐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压制了自己的实力,只凭借对陌刀的运用于夏侯惇相斗。

  如此一来,李嗣业更是不堪,夏侯惇一路猛攻,将李嗣业逼得狼狈不堪。若不是夏侯惇手下留情,或许李嗣业都有性命之忧,而李嗣业只使陌刀被动防御,不断摸索着陌刀的招式。

  “拿我练刀?好,我便看看你的极限在哪!”夏侯惇很快反应过来李嗣业的打算。他并没有急于击败李嗣业,而是选择助李嗣业熟悉陌刀。

  二人又斗了四五十招,期间夏侯惇是一直压着李嗣业打,但渐渐的李嗣业也终于是掌握了陌刀的运用。犀利的招式也逐渐挥出来,待到百招左右,李嗣业已经能与夏侯惇见招拆招,斗个不分上下了。不过这也是李嗣业的极限了,陌刀初一上手,就有如此成就已经着实不凡,想要在进一步,也只能勤加练习。

  夏侯惇也终于看到了李嗣业的极限,如今李嗣业压制实力只靠对陌刀的掌握便已打了个平手。那他的真正实力必定远胜于自己。

  想到这里夏侯惇主动退出战团,他是主将,如今这里的士兵都在看着,他可不想落了面子掉了威信。

  “好了,你武艺果然不凡短短半天时间,就将陌刀运用的如此娴熟,甚至越了军中习练数年的陌刀兵,真是难能可贵!”夏侯惇收刀而立,对着李嗣业赞扬道。

  “多谢将军相助,若不是将军相助,在下还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熟悉陌刀。”李嗣业一边说着,一边将陌刀双手递还夏侯惇。

  夏侯惇接过陌刀,交给将士看着李嗣业说道:“你不是想加入陌刀军吗?你武艺不凡,我便答应你了,不过你寸功未力,光有武艺不行,还要从小卒做起。你可愿意?”

  李嗣业大喜,正要说话,一边的刘伯温却拦住了,笑着说道:“夏侯将军这么做可就不对啦!”

  夏侯惇一听疑惑道:“在下怎么就不对了?”

  刘伯温指着李嗣业说道:“先前他要投军,却被士兵拒之千里之外,是我们将他带进来的!”

  “哦,那在下便谢过大人送此人才于我军,若不是大人,只怕我上郡军中,要错失良将了。”夏侯惇拍了拍脑袋,向着刘伯温拱手道谢,夏侯惇还以为是刘伯温怪他没有感谢他们呢。

  刘伯温摆了摆手道:“可不敢让将军感谢,我们将他带入军中,只是教将军试试他的武艺如何。若只是普通,也就罢了,可他与将军大战百余回合,乃是一员猛将。这种人才,我当带回洛阳,让天子任用啊。”

  夏侯惇脸色一黑,说白了这是跟他抢人才呢,夏侯惇哪里肯答应,他如今统帅陌刀军与一万正规军。但他运用陌刀并不趁手,而自身的气质与陌刀的军威也不相符合,不能挥陌刀军的威力。如今来了个李嗣业,天生就是陌刀将的料,他正要提拔李嗣业,哪里肯将他放走?

  夏侯惇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说道:“不成不成,若不是我,这块宝珠可就蒙尘可,并且他也喜欢陌刀,留在陌刀之中太适合不过了。”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李嗣业证明了他的实力,似这等猛将,应该带回去请陛下用之。陌刀军只三千人,岂不是大材小用了?”荀彧也在一旁帮忖着。

  刘伯温与荀彧想的没错,如今上郡兵马根本不需要动用,这李嗣业实力明显在夏侯惇之上,这样的猛将刘辩需要,上郡不需要,让他留在三千人的陌刀军中,实在是屈才了。

  夏侯惇想了想说道:“咱们争论也没用,不如便让他自己做决定如何?”

  “也好!”刘伯温荀彧二人点了点头,夏侯惇便对李嗣业道:“你可想清楚了,这陌刀只有我陌刀军中才有,你想用之,也只有加入陌刀军才行!”

  夏侯惇这话却没有说话,陌刀是国之重器,若是李嗣业要拿它做兵器,可以是可以,但这东西是一次性的,打一场就需要维修,朝廷哪里拿的出如此多的陌刀给李嗣业呢?也就是说想用陌刀,只有在陌刀军,加入陌刀军才有陌刀的供应。

  一边的刘伯温也诱惑道:“以你的武艺,应该随我们去洛阳到时候我们二人保举你,肯定要比陌刀军中要好!”

  李嗣业看着刘伯温荀彧二人摇了摇头道:“我看中的不是权利,也不是陌刀这兵器。而是陌刀军的无敌的精神,我生平若能与陌刀军这种军队同生共死,足慰平生!所以我选择加入陌刀军中!”

  李嗣业此言一出,周围的陌刀军将士大喜,纷纷叫道:“好兄弟,我认你这个兄弟,跟我们一起上阵杀敌,出生入死!”

  “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陌刀所至,挡我者死!”

  “有我陌刀,所向无敌!”

  感受者周围陌刀军传来的善意,李嗣业也会心一笑,而夏侯惇看着刘伯温二人也颇为得意道:“听说两位大人聪明难敌,没想到今日却败在了夏侯惇手上,哈哈!”8



第572章军神的战略眼光

  “李嗣业你既然要加我我陌刀军中,本将自然是欢迎的,不过你需要从小兵做起,将来攻打蒙古,自有你立功的时候。今日你且去处理私事,明日自来军中点卯!”夏侯惇对着李嗣业说道。

  李嗣业拱手道:“将军,在下孑然一身没有什么私事,今日便可入军。”

  “那好,你今日便入军吧,纪索你带着李嗣业熟悉一番,将他安置下来。”夏侯惇对着一个校尉说道。

  “好兄弟,跟我来吧!”校尉带着李嗣业前往陌刀军中,这边陌刀军士兵对李嗣业颇为热情,拉着他熟悉军营。夏侯惇安排好李嗣业便向着荀彧,刘伯温二人拱手说道:“让两位大人久等了,且随我去府衙歇息,商议大事。”

  夏侯惇带着两人来到府衙,奉上茶水坐下,荀彧说道:“幽州塞外依附于幽州的胡人足有近七十万,以幽州的实力难以支撑,所以陛下决定将他们迁往上郡,西河,雁门等地,此事还需要将军配合。”

  “这个好说,不知有什么需要我效劳的?”

  “还需要将军安排人手帮我们勘察土地,建造房屋,来前我们已经通知了夏侯渊将军,让他筹集些官员前来学习。过些时日我等还要前往幽州统计胡人,着手安排。”

  夏侯惇听得头都大了,无奈道:“我是个粗人,对这些事也不甚了解。不过胡人包含个部族,当年南匈奴也是安置在河套后来反了,这些人若没安置好,恐怕后患无穷。不过陛下让你们二位安排,必有准备。这样罢,我将麾下的文官派给你调用,他是并州人士,常年待在并州北方,对于各郡地貌,风土人情都很了解,我让他协助你们,什么事你们全权负责,不必向我通报。”

  “哦?若有此等人物,那安置胡人的事便好办许多了!”刘伯温抚须笑道。

  “此人名叫李靖,不仅熟悉并州的风土人情以及地形,对于军政也颇为了解,我上郡便是他治理的。并且他还熟悉军务,也可以说是我军中的副手,我时常听他讲解兵法,得益颇深啊,若不是从军时日较段,我便将他推荐给陛下了。”夏侯惇解释道。

  荀彧惊讶道:“这李靖不仅熟悉政务,还懂军事,将军乃是军中宿将,他的见解将军能够得益。那必定是难得的人才啊。还请将军请他出来,让我们见识见识!”

  “哎,两位大人见了他必定举荐给陛下,我得一李嗣业却失去了李靖,却是吃了大亏啊。日后繁琐的军务,政务都要落到我的头上了。”夏侯惇摇头苦笑抱怨几句,又对着门外的士卒说道:“去将李靖请过来!”

  不过多时,士卒带着李靖来到府衙,李靖已经得知荀彧,刘伯温的到来,踏着步子来到大殿向几人行礼道:“李靖李药师见过将军,两位大人!”

  荀彧刘伯温视之,只见这李靖年纪大约三十岁上下,身长七尺挺拔修长,一身长袍披身,鄂下寸许胡须,修剪得颇为整齐,而一头长发穿过玉冠,由一根簪子固定,披散在背后。一副仙风道骨,国士无双的气质油然而生。

  “不必多礼快快请坐!”荀彧指了指下首的座位让李靖就坐,李靖坐下之后荀彧刘伯温二人对视一眼,他们有心考校李靖的能力。荀彧当先说道:“李大人有所不知,我们二人前来,乃是因为蒙古女真统一北方各个部落。被灭亡的胡人部落,纷纷依附于幽州,如今又七十万余人,以幽州的实力难以支撑,所以陛下决定将他们安置在并州的北部。由我们二人全权负责此事,夏侯将军举荐你协助我二人,不知你有什么意见呢?”

  李靖听罢抚须道:“此事需要借鉴南匈奴,非我族累其心必异,想要让胡人不服反叛。就需要教化,并州之北安置不难,但需要勤加教化,使之融入大汉。”

  “如何教化?”荀彧问道。

  李靖高谈阔论道:“一分,二德,三教!第一分化胡人,胡人如今分为各部,或多或少与我汉民有矛盾,我们应该分其部落而安置,使之与我汉人混居,让他们不成部落,如此他们想要反叛,也行不通。第一,施加仁德,让他们感受到我大汉的恩德,不念草原。第三教化,待这些胡人稳定下来,就该学习我大汉的礼仪,文化,改变他们粗暴好杀的性格,使之彻底沦为汉民。如此,并州北方才能长治久安!”

  荀彧听了这番言论颇为惊讶,因为这个方案是他向刘辩提出来的。如今李靖又说了出来,足以见李靖不凡,李靖自然有这个能力,历史上他是出将入相的。李靖不是普通的大将,而是帅才,统帅者不仅带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