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4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将一听都没有劝阻,因为颜良大军如今已经是一盘散沙,刘辩率领大军北上,他们逃命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有能力攻打刘辩呢?
众将纷纷领命,第二天,刘辩便北上前往冀北,准备汇合薛仁贵大军扫平冀北,彻底一统冀州。
冀州号称大汉第一州,地处平原,无险峻之地,百姓,城池众多。因此郡也划分的非常多。
冀南有魏郡,广平,阳平,清河,冀中有巨鹿,平原,赵国,安平,而冀北则有河间,渤海,中山等。
如今颜良率领大军,因为袁绍的死讯传来,军心不稳连战连败,已经退守至巨鹿县下曲阳。下曲阳同样也是一座坚城,几个月前刘辩派岳飞攻下了巨鹿城,颜良就派兵将各个郡县的物资搬往下曲阳,准备在这儿抵挡薛仁贵。
没有险峻,无法构造防线只能驻守城池,如此虽然可以长时间抵御,但这个坏处就是容易被蚕食,因此薛仁贵也跟刘辩一样,派出各路兵马拿下渤海,河间,安平等冀州东部郡县。
如今颜良手中,只有冀州西北的巨鹿,常山,中山等三郡之地,其中巨鹿的治所还被刘辩拿了下来。
颜良退兵至此,其实别有深意,因为这三郡不仅可以南下直达邺城,并且距离太行山也非常近,下曲阳往西百里便可逃去太行山。
而且张燕又驻扎太行山,这其实就是颜良的一条后路,上策可南下汇合赵匡胤,若是无法逃脱便可进入太行山落草为寇,纵横千里的太行山,还不是天高任鸟飞?
刘辩率兵北上,便是直奔下曲阳!
而邺城这边,由于邺城被围,汉军又派出骑兵阻拦邺城派出的斥候,因此赵光义已经出兵的消息迟迟无法传达到邺城。
赵匡胤每日在城头上期盼赵光义领军来援,却不想左等右等也等不来援兵汇合。当发现刘辩派兵北上时,赵匡胤更是焦急不已,若是刘辩平了冀北,汇合薛仁贵大军南下,那他们可就危险了。
可赵匡胤不知,他的好弟弟为了建立功勋,跑去攻打荡阴,以至于被刘辩又一次钻了空子。
五日之后,刘辩派遣大军抵达下曲阳城下。北边薛仁贵大军得到消息,一南一北两路大军将下曲阳围了个水泄不通。
南边城外大营,刘辩对众将道:“先前薛仁贵派人前来汇报,经过数次大战,颜良手下原本七万大军只剩下五万人马,并且军心涣散,人人自危。尔等有什么计策可以兵不血刃拿下下曲阳?”
陈庆之沉吟道:“陛下可以前去诈他一诈,就说如今赵匡胤已经兵败退兵,冀州只有他们抵抗,让他们放下兵器投降,保证既往不咎。”
“若是投降,只怕他们此袁绍死的时候就投降了,袁绍虽然无能,但却也有人效忠,或为其守节。想要诈降他们,只怕不易!”郭嘉摇了摇头说道。
“就算颜良,审配等人不打算投降,但士兵呢?他们可不想死,陛下依法行之,就算不能兵不血刃拿下邺城,也能让他们军心涣散!”
刘辩赞同道:“子云说的不错,拿不下下曲阳,使他们军心涣散也是好的!众将随朕出城试上一试!”
众人拥簇着刘辩来到城下,刘辩催马上前高声说道:“颜良何在,快快出来相见!”
颜良得到消息,率领着韩猛,审配,逢纪,郭图,辛评等人来到城头上。
“颜良再此,下曲阳坚不可摧,有能耐便打上城来!我颜良绝不束手就擒!”颜良一口把话说死,满脸决绝之色。
刘辩高声说道:“颜良,朕念你是员猛将,心存收服之心,你不要不识抬举。如今赵匡胤兵马已经败退回了兖州,整个冀州只有你在抵挡,袁氏已经覆灭,你自己想守节,你手下的士兵可不想!难道你就为了一个袁绍,而断送跟随自己数年兄弟的性命吗?”
“哼,你杀死我几位公子,气我我家主公,我与你有不共戴天之仇,想要我颜良投降,休想!”颜良说罢,转身离开城头。
“想不到这颜良还是个血性汉子,果真要与下曲阳共存亡!”秦琼叹了口气说道。
“不一定,若是真打算替袁绍守节,就不会退到下曲阳了,下曲阳往西便是太行山,往南可畅通无阻抵达邺城。他一来是想投靠赵匡胤,二来是打算逃入黑山。他不想死,但也不想投靠陛下!”一旁的郭嘉分析道。
“如今看来,他们这几日怕是打算突围了,传令薛仁贵严加防范,不可跑了颜良!”刘辩下令道。
刘辩带了近两万兵马,薛仁贵手中四万兵马,合六万兵马。其中兵马平分,每门一万五千余人,薛仁贵镇守北门,而伍云召,张士贵镇守西门,陈庆之,罗士信秦琼等人镇守东门,刘辩与杨妙真,程咬金等人镇守南门。
六万大军将下曲阳围了个水泄不通,颜良打算死战不退的一番言论,导致城中士兵人心惶惶。
当晚城中众将与一众谋士聚集在一起。
郭图看着颜良说道:“将军退兵于此,明明是留有退路,如今赵匡胤退兵,难不成你真想跟刘辩死战不成?”
听郭图这意思,众人心中清楚他是贪生怕死,大势所趋之下想要投降了。颜良神色一冷,但也没打算对郭图怎么样,他自己也不想死,只是不想投降刘辩,同样都想求生,他也不打算降罪郭图。
“我欲明日突围出城,不知你们怎么办?”颜良叹了口气,看着众人说道。
第665章快来救驾!
颜良环视诸将,叹了口气道:“我决定明日突围出城,你们有什么打算?”
颜良号称是河北四大将之首,哪四将?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
其中高览,早在袁绍攻打冀州一战之中,被薛仁贵生擒,如今已经投降刘辩,在幽州留守。其次文丑,在袁绍第一次攻打青州之时,被陈庆之使秦琼用诈降计给杀了。
而张郃,在袁绍联合赵匡胤攻打青州,李靖趁着冀州空虚从太行山攻入冀州时,由于疏忽被李靖击败,担心袁绍责怪,投奔江东而去。
如今河北四将,只剩下颜良一人,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人,名叫韩猛。
河北四庭柱,一正梁,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为四庭柱,而韩猛则是这正梁,其实力只在冀州四将之下,排在第五位。
演义之中,曹操派徐晃,史涣前去烧粮,韩猛与徐晃战,史涣便杀散其手下,烧了他粮草,韩猛无心恋战,抵挡不住才退。虽不敌徐晃,但在士卒被杀,粮草被烧无心恋战的情况下还能全身而去,应不下徐晃多少。
颜良一说要突围出城,韩猛当即问道:“将军打算突围去哪?”
颜良沉吟道:“既然赵匡胤兵败返回兖州,南下只怕不行了,我便前往太行山落草为寇。总之主公待我恩重如山,我就算不能替他报仇,也绝对不会投降刘辩,为他卖命!”
颜良说着,眼神扫过一众谋士,只看得他们一阵羞愧。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颜良文丑二人,可谓是最早跟随袁绍的,袁绍还未坐拥冀州时,颜良文丑就是他手下的上将。演义中汜水关华雄逞威时,袁绍还感叹:“可惜我上将颜良,文丑未至,若有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可见颜文二人与袁绍是从微相随,抛去袁绍不谈,与颜良亲如兄弟的文丑死在秦琼手上,颜良又怎么会投降呢?
韩猛还未说话,审配却摇了摇头说道:“将军此言差矣,其实赵匡胤并未退兵!”
逢纪郭图等人脸色一沉,看向审配的表情一阵责怪,以他们的智慧,自然看的出来刘辩是虚张声势,还没有打败赵匡胤。但他们心存投降之心,不想将这个信息告诉颜良,以免节外生枝。
但审配不同,历史上曹操打败袁绍,审配是拒不投降,以死明志的。审配不打算投降,故而将这个消息告诉颜良:“今日我在城头上观望,发现刘辩大军只有两万不到,若是他真打败了赵匡胤,应该全军北上,一鼓作气击败我军,拿下冀州。如今只带了两万人马,肯定是虚张声势!”
颜良眼睛一亮道:“对啊,这么说我军还有希望击败刘辩,不如继续固守,等待机会!”
逢纪一看大事不妙,连忙说道:“将军,那赵匡胤就算没有被败,但肯定是有事被拖住了,不然刘辩怎么敢分兵派将北上?如今城中将士们,可是人心惶惶,继续固守,只怕激起兵变!”
颜良看了逢纪郭图一眼道:“你们几个,主公待你们不薄,如今主公被害,你们不思报仇,却急着投降,是何道理?”
郭图大怒道:“颜良,巨鹿城破,我们家小已经被刘辩拿去荡阴,你是英雄,战死沙场无所畏惧,家小被杀也无关紧要。我们可不一样,主公未死之前,我尽心尽力,如今主公身死,我便不能替家人考虑了吗?”
“无耻小人,你还有理了?”
颜良大怒,一把抽出佩剑就欲行凶,左右审配,韩猛连忙拉住颜良,审配劝阻道:“将军,如今这种局势,就算他们不投降,打算跟着您突围,乱中之中也保不住性命,不如就由得他们去吧。”
颜良冷哼一声,想到自己也不想就这么死了,遂罢,摆了摆手道:“你们几个给我滚,看到你们我便心烦!”
审配对了几人说道:“你们暂且躲在城中,就算要投降,也请战后,不要给颜良将军制造麻烦!”
“一定一定!我等就算不能为主公守节,也绝不会害你们!”几人羞愧难当,朝着三人鞠了个躬,转身离开。
颜良望着三人离开,看着审配说道:“哎,军师啊,如今刘辩大军在外,我自己也没有把握突围而出,带着你只怕无法保护你,不如你也跟着他们一起离开吧!”
审配摇了摇头道:“主公待我恩重如山,如今大势已去,我也绝不投降,我审配也不想落草,也不想另投他人。你们走后,我当面南自尽,去地下服侍主公!”
颜良韩猛听罢肃然起敬,脸色不由得为之动容,想比逢纪,郭图这种投降派,颜良,韩猛等死战派在气魄上高了一筹,但与审配这种以死明志之人一比起来,却又差的太远。
当然,不是说颜良韩猛怕死,他们是武将,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为荣。袁绍因刘辩而死,他们只是不想投奔刘辩,另投他人在战场上施展才华,他们是愿意的。
因此有赵匡胤在,他们便会投奔赵匡胤,尽管这突围之路不好走,但没关系,武将本就该战死沙场,他们以此为荣!
“军师保重!”颜良韩猛对着审配郑重一礼,没有劝阻审配的打算,他们没有能力带着审配着文弱书生活下去,又有什么资格去劝阻审配?
审配笑了笑,郑重的拱了拱手说道:“本来投降刘辩,二位将军能最大程度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只可惜主公因他而死,二位将军也不会这么做。如今我只希望二位将军能成功突围,祝愿二位将军日后在战场上重现雄风!”
“多谢军师吉言,我等告辞!”二人拱手离去,回到军营,士兵大多双目无神,人人自危。
颜良,韩猛在营中坐了下来,颜良说道:“如今刘辩使大军围住四门,每门一万五千人马,北门由薛仁贵镇守,西门由伍云召,张士贵镇守,东门由陈庆之,秦琼,罗士信驻守,南门由刘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