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嫡长孙-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嬷嬷能做什么,她再怎么样不过是个内宅妇人而已。
  顾嬷嬷也是知道这个的,只能听大少爷的话,应喏去外面吩咐人。
  赵长宁垂目在手中的书上,她怕麻烦七叔,也怕连累七叔。自己惹出的事情,应该要自己来收场。不知道七叔要做什么。
  朱明炽既然连史书工笔、名声都不在意,如今又是皇上,想要什么没有,自然不用顾忌别人的想法了。七叔能做什么?
  第二日例行朝会。周承礼进了宫。
  巍峨的宫殿,高耸的宫殿,宫殿如同庞然大物一般匍匐在大地上,朝拜的大臣自两侧台阶向高处走去。
  殿内文武官分两边站,周承礼站在文官的前列。
  鸿胪寺卿唱读‘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朝会便开始了。礼部尚书最后出列说了修建祭坛的事,朱明炽听得不甚专心,手指微敲道:“既不是要紧的事,拟了折子送上来吧。”他还有一堆事,没闲工夫听废话。
  随后有一位臣子出列,持板芴道:“皇上,微臣有本启奏。”
  朱明炽见说话的是刑部给事中,言官。便颔首道:“准奏。”
  刑部给事中随即拜手说:“微臣参,大理寺丞赵长宁,排挤同僚,以权谋私,收受贿赂,扰乱朝纲!”
  这话一出,顿时朝中官员微议声起,朱明炽顿时也抬起了眼皮。
  赵长宁虽然官职不高,但朝中官员基本还是有所耳闻的。不仅因为他是探花郎,又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当了大理寺丞。而是现在他的家族里,他二叔赵承廉任詹事府詹事,他七叔周承礼任都察院佥都御史,作为一个外来的家族,眼看着就在京城站稳了脚,威胁到了不少人的地位。仕途的资源就这么多,肥差就这么些,有的家族往上升,势必会跟原来的大家族发生矛盾。赵家早成了不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朱明炽听到这里坐正了,淡淡问:“爱卿此言可有证据?”
  “若铁证如山,料得他也不敢抵赖了!只是微臣虽然没得到铁证,却有间接人证,能证明赵大人收受贿赂的证据,已经被赵大人授意损毁了。”这位给事中语出惊人,“如此,臣还想恳请皇上彻查,究竟是谁当初帮赵大人损毁了证据。”
  周承礼面色看不出什么,他随即也上前一步,微笑道:“郑大人这话轻巧,既没有铁证,而有的只是空口说白话,何来彻查一说?郑大人在其位谋其事,既然是刑部给事中,管的自然是刑部的事,如何越俎代庖,去管了大理寺?”
  众所周知,刑部和大理寺是常年的不和。
  郑大人却冷冷道:“赵长宁是周大人的家眷,恐怕才是周大人出言庇护的原因吧!”
  周承礼一笑:“本官乃是都察院佥都御史,督察官员是我的司职,自然应该管了。倒是郑大人,恐怕于立场上说不过去吧?”
  “你!”郑大人被周承礼的话一堵,又拱手道,“微臣再参一言,朝中本就有旧制,亲眷官员四品以上者不得同朝为官,必要有人避嫌远调,如今赵家是否也该遵此法?周大人为四品都察院佥都御史,赵大人为詹事府詹事,不该同在京为官!”
  赵承廉听此言,出列一步道:“周大人虽与我赵家渊源颇深,却也并非亲眷。皇上,郑大人这话实在牵强!”
  文官中更前列一人,工部尚书宋宜诚拱手说:“微臣倒有一言。众所周知周大人自幼无父无母,在赵家长大,与赵大人情同兄弟,怎么会只是渊源颇深而已。如此,却算得上是亲兄弟了。”
  赵承廉做官多年,当然也不是吃素的。“皇上,兄不兄弟的,只有上了族谱才算得数。周大人虽然是在赵家长大,但我父亲早年怕周家一脉断送,从未让周大人改姓上赵家的族谱,怎么算得上是兄弟!难不成微臣在郑大人家住几日,也算是郑大人的兄弟了?”
  郑大人面色难看,赵家这两兄弟,个个口才了得!难怪能升迁迅速,成为皇上的心腹。
  一时间倒没人再说赵长宁的事了。
  宋宜诚看了郑大人一眼,示意他莫要跑题了。周承礼和赵承廉是难啃的骨头,兄弟二人都老谋深算,对于同朝为官这件事应该是早就有打算了,跟他们作对不得好处。那郑大人自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又拱手:“皇上,就算兄弟同朝为官一事暂时不提。但是大理寺执掌天下诉讼,决不可出现贪赃枉法之人,还请皇上彻查赵长宁!”
  既然对付不了老的,那便来对付小的。这个年轻生嫩的总比老的好对付!更何况这个年轻的倒也不算是皇上的心腹,应该不会袒护。
  哪料这时候大理寺少卿沈练也出列一步:“皇上,赵大人乃我大理寺之人,真有什么行差踏错之处,也该由我大理寺先来管。断案讲究人证物证,郑大人既然没有铁证,随便找人来污蔑了赵大人,谁又知道呢!”
  沈练也是很护短的人。大理寺的人自成小团体,都以清正廉明著称,在场这些人谁能不贪?赵长宁不知道比他们好了多少倍。
  朱明炽一大早就听他们争执,他一直没说话,手珠转动:“行了,都别说话。”
  朱明炽最近用宋宜诚来牵制章首辅,所以十分抬举他,就连他女儿,在后宫都是最出风头的。赵承廉有些担心,长宁会因此而被牵连。虽然都是当初打下天下的功臣,但宋宜诚对朱明炽来说用处更大,他不会拂了宋宜诚的脸面的。他见帝王久久的不说话,越发忐忑。
  朱明炽许久才淡淡说:“既然没有铁证,空口无凭,那就算不得数。等有了铁证再上折子吧。朕还有道治吏的法令要颁布,这些琐事暂时不提了。”就这么把此事给推了过去。
  宋宜诚面色难看,皇上怎么会袒护了赵家?
  面色同不好的还有周承礼。如果朱明炽顺水推舟了,真的让长宁下狱,那他有的是办法把长宁救出来。只是从此以后,长宁就不能再做官了……她的一切,都要掌控在他的手中。所以刚才他没有言辞激烈地对付郑大人。
  但朱明炽却出言庇护。那此事就不简单了。
  下朝后,周承礼去了御书房。朱明炽坐在宽阔的龙椅上,身着衮冕服,端着茶杯喝茶。这让周承礼想起第一次看到朱明炽的时候,他到白鹿洞来找他,也是这样闲适的坐姿。
  “先生找我何事?”朱明炽笑问,但凡四下无人的时候,朱明炽仍然尊称他为先生。
  “微臣怎担得起陛下一句先生,”周承礼说,“只是为我那不成器的侄儿,来替她求个情。”
  “贪墨的事,朕既然已经说了不必追查,自然就不会计较。”朱明炽道。
  周承礼一撩衣袍跪下:“微臣还有一事相求,皇上乃一国之君,侄儿不过一介小官,皇上……应该是早已知道侄儿的身世。若皇上放侄儿一马,即便是让她辞官也行,微臣愿为皇上效劳,肝脑涂地。”
  朱明炽嘴角的笑容消失了。他看着周承礼良久,低叹了口气:“周大人,想必是非常的爱怜您这个侄儿吧。”
  他与周承礼共事多年,怎么会不知道周承礼的性子是何等的高傲,就算为他筹谋天下,也从来没有对他低头过,两人的交往一向很平等。朱明炽对于有才之人向来敬重,他能三顾茅庐去请周承礼,对于这点小事他也不在意。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当年在军队里,他摸爬滚打了八年,才懂得这些收买人心和制衡之术。
  如今,周承礼为了赵长宁的事,竟然来求他。
  “她所犯之罪,连累你们整个赵家都够了。”朱明炽靠着椅背道,“只是她这官做得好,自然这个官就会一直做下去的,朕也不会为难她,更不会让她辞官的。”
  朱明炽的神情倒是似笑非笑的。他怎么会让长宁辞官呢。长宁有多想做官,他是很清楚的。
  否则以她的性子,何必委曲求全,恐怕早就不耐烦他了。她希望将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朱明炽便不说,将一切送给她掌控便是了,偏偏她时常不知好歹,觉得他有什么不轨意图。
  这话没有回旋的余地。话里有话,话里套话。
  良久后周承礼站起来,拱手道:“既然如此,那微臣就放心了。”他退出了宫门之后,脸色就变得漠然了。
  他一路沿着台阶往下走,随从跟了上去。声音极低:“七爷,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在宝庆府救下了原太子,给了太子一把剑。他看了竟不说什么,一刀就插自己的手臂。那狠劲……倒真跟原来截然不同了……”
  “做得好,让太子好生养伤吧。”周承礼轻声说。
  ——
  等这日回去之后,赵承廉却立刻叫人把长宁叫了过来,告诉她朝中发生的事情。
  饶是赵长宁性子平和,也不禁的惊怒:“当初蒋世文之事连累我,料想他们对我们赵家恐怕知根知底,竟凭此不凡青红皂白,参我一本!致使真正贪污受贿之人逍遥法外!”
  赵承廉道:“长宁稍安勿躁,我与你七叔为你求情了,你们大理寺少卿沈练也为你说话了,他也是不想看到你被刑部给事中诬陷。”
  赵长宁知道沈练虽然平时对她不怎么样,一到关键时候还是会护短的。她道:“侄儿知道,择日必定亲自去谢谢沈大人。不过此事,他们便这么算了吗?宋大人是因为您要升迁礼部侍郎,占了他门生的位置,而算计于我们家,恐怕不会轻易罢休。”
  赵承廉说:“他们自然不想算了,还要重谏你。我原以为你难逃被停职查办,倒是没想到皇上竟袒护你,将这件事推说过去了,不再提起。”
  赵长宁倒是一怔:“他如今,不是正在重用宋大人吗?”
  “正是,所以他袒护你,我也不明白是为什么。”赵承廉说,“陛下袒护了你,你下次见着陛下,也记得好生谢谢。”
  “侄儿明白。”赵长宁叹道。
  赵长宁次日又去给朱明谦上课。朱明谦却意不在此,拉着赵长宁,非要在宫里的太液池里钓鱼。
  宫人给他准备了鱼竿、鱼饵,赵长宁颇有些无语地看到一条条锦鲤毫无防备地被他勾上来,朱明谦还甚是高兴:“赵大人,我分你一些回去吃好不好?”
  “多谢王爷。”赵长宁道,“王爷雅趣甚好,只是下官有些好奇,究竟是谁给王爷想的好法子,钓池子里的锦鲤吃?不怕被皇上怪罪?”
  朱明谦从钩子上取下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认真地说:“以前章姐姐告诉我的呀!她说,太液池的鱼很笨,很好钓。”又说,“皇兄从不怪罪我,他还吩咐上林苑的人说,这太液池的鱼我想钓多少钓多少,钓完了再养就是。”
  原来是章若瑾。也不知道她嫁给乔伯山之后,现在过得如何了。赵长宁倒觉得乔伯山还不错,上次见着自己的时候,还把自己当成情敌,肩膀都要给他捏碎了。想必对若瑾姑娘是有几分真心的。只要她能找到个真心人就好。
  赵长宁用手指逗着瓦罐里的几位肥鱼,午后日暖,树影拂身,倒是心情闲适得很,她慢悠悠地道:“王爷,您今天要是无事,就让微臣先回去了吧。”
  窦氏刚敲定了玉婵妹妹出嫁的日子,如今府里忙着准备玉婵出嫁的事。她是赵长宁唯一的妹妹,谁也不敢小瞧了她的婚事。
  赵长宁心里也盘算着,自己就这么一个妹妹,前头几个姐姐出嫁的时候,家里过得都还寒碜。现在有她当家了,妹妹自然是要好生嫁的。
  “不好,赵大人要陪我钓鱼!”朱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