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生活面面观-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尽,撒了些娇,得了周腾的几个诺,越发得了乖,趁势与周腾说了家里的一些安排,十分小心地提及周同屋里的事。
周腾是极反感邓家,对于周同帮着邓氏娘家的事,其实他也大多清楚,只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是自己亦在情面上帮过李氏,说来,兄弟二人都是半斤八两。只是李家也算争气,偏邓家那是个没有餍足的。他也与周同隐约提过,不能再帮下去,否则日后麻烦惹上身,别把周家连累进去了。周同也算听话,真个不现管邓家的事。现下听邓氏提及,便道:“四弟晓得分寸,早就不愿插手邓家事了。四弟妹又不掌家,钱财如今都从你手头上过,她便是想给邓家,也没有。你想有功夫想这些有的没的,不如多花些心思在儿女身上。文筜要是有文箐一半,我也知足了,便是文笈,也不如文简,他可是还得了巡抚大人的赞誉呢。”
一提这事,邓氏没了底气。先前她一直不信邪,自家女儿会不如文箐,可是如今,却不得不想,是不是文箐姐弟命里实在太有“贵人”相助了?在外头有人相助,送钱送物的,可在家里,明明一众孩子,偏文简就入了巡抚大人眼,连带着文箐水涨船高。如今上上下下,没人再挑文箐的错处了,好似恨不得把他们姐弟供起来一般。邓氏看不惯,可也没奈何,只恨自家儿女不争气。“妾身也是苦恼,怎么同是周家的种,偏偏文笈就不开窍呢?”
这话周腾不爱听,自己同周鸿是同一个种,可是自己却是不爱书的,一见八股文便头痛,晓得自己要在仕途上出人头地那是白日做梦,于是只把心思放在家业上。文笈是自己的种,文简是二哥的种,这可不能混为一谈。
邓氏这么说,他先年很深重的卑微感又漫上来。几十年来,一直被二哥不仅是从嫡庶身份上压着,而且在学业上也赶不上二哥。自己排序居中,不得父亲与姨娘喜爱。昔年想偷个懒不成,因为紧跟着又有弟弟周同在后面撵着。唯独自己没考个秀才,只是庶人身份,去年又连带周同摔断腿,把弟弟的前途也一手毁了。为此,姨娘没少训自己,如今这事,横亘在自己与弟弟之间,成了说不得的话题。他一心想谋家业,偏长房伯父十分瞧他不入眼,道是周家乃进士门第,翰林之家,怎么能一身铜臭味?他觉得自己的半辈子,就是接受长辈沉重训导的辛酸路。
他不信邪,有朝一日,他必定会将现下的家业壮大若干倍……故而,这些年,他心里有此执念,二嫂把着大多产业不放手,到了外地仍然打理掌管理着,到得自己头上却是些无关紧要的。自己在归州放下脸面来,讨要了一回,没得个好,反被二哥二嫂所忌,认为自己贪谋家业。他日后才反省过来,当日一心想实现抱负,确实鲁莽了,以为人人都会象自己,只为壮大家业着想,人心终究隔肚破,各有各的考量。二哥没了之后,他越发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自己若是一肩扛了这重任,再是让人轻忽不得,无人敢说当年自己读书不好了。作得一个员外,也不赖,至少出门众人也都奉迎。
李氏不知自家男人心里所想,不过她将邓氏想分家,却要自管产业一事说出来。周腾本来困意倦倦的,一下子却没了睡意,睁大眼,道:“那她想如何?让四弟经营?他不是这个料。这家本来就不该分,你好好地同她说这些作甚?”
李氏叹口气道:“只可惜,三郎您的一番好意,人家不领情。妾身今日去她屋里好意说事,却被她气了一肚子。为此,姨娘还偏帮她。依妾身看,姨娘这些年,私房也不少,来日这些哪有你我的份?”
提到姨娘的偏心,周腾心里难过,自认为自己好似不是她亲生的,甚至于昔年老夫人庞氏在世时,对自己的照顾也好过于姨娘对自己现下的照顾。近三十年来的日子,他也不想了姨娘的那点子关爱了,而他对姨娘,也不过是对着长者的孝敬罢了。可是有些事,虽说是不想,可是毕竟听说没自己的半点儿份,还是心寒与不甘。不过嘴上却说:“那能有多少?给了四弟,也不是外人。”
知夫莫若妻,李氏也知他若是真不在意,定会先开口训诫女人,会道:你又打甚么歪主意了?这事你且莫管,要有闲功夫,不如……
于是,李氏轻飘飘地来了一句:“妾身只是有些不甘,三郎您同四弟都是她亲生的,莫说一碗水端平,可是她让四弟吃肉,总得让咱们多少也沾点儿汤,大面上过得去吧。可是我们坐在桌上,见得那肉与汤,只闻着香,却动不得箸,咽一下口水还怕声响过大,扰了别人吃的兴头……”
她这比方说得实在生动,周腾长久被刘氏忽视的感觉便再加强化了。于是也没多想,就来了一句:“那能如何?终归她是姨娘,长者要赐给哪个,我们也只能由着她的意。”
李氏再一步进言,道:“这事妾身也不过说说。只是妾身寻思,来日分家,她也定会偏帮四弟一些。眼下不趁大伯父在家时行事,便难得有公道。只她一句话说出来,硬是把好的那些地划去多半部分与四弟,三郎您敢不顾母子情面,驳了回去?”
她这假设,却让周腾想到,姨娘确实有这个可能。记得小时候,自己同四弟在姨娘屋里吃一顿饭,结果姨娘愣是将大个的鸡腿与翅中全给弟弟,只留给自己那鸡爪子。那是他有记忆后,吃过的最痛苦的一顿饭,从此便晓得了自己不如弟弟讨喜。于是他只到庞氏面前讨好,到二哥面前说些好话,偏二哥一心只为功名,自己得不了他的意……后来,倒是二哥与四弟志同道合,好似只有他们是兄弟,独自己一个人是外人。
李氏知晓自家男人不愿分家,可是她现下也不直言,只继续吹风怂恿:“妾身说这些话也是有凭据的,并非随口妄言。您这些年,只管外帐,姨娘管的这家中的花销想来您是半点没瞧过吧?”
周腾一下子坐起身来,差点儿便要穿外衣,察觉自己只听李氏一言便如此失态,于是略稳了一稳情绪,按捺住心头的焦急,问道:“难道你是查……有甚不妥?”
李氏见他未斥责自己,而是询问,便也大了胆,道:“我还真不是故意查的,不过是见着几笔支出实在是大了些,浑不象家里的日常支出,才留了个心眼。结果细瞧,全是给四弟支出的。这才看了一本帐,这几年……”
周腾打断她道:“你不用说了。明日我自己翻一翻便晓得了。四弟花钱购那些物事,大多还是同我说过的,反正这些物事四弟也没藏私,都记在册上的。你查这些,要是四弟晓得,那还了得。这事,我心里有数,帐本明日我抱前院去。”
李氏还想自己细细翻些证据呢,没想到,自己这么一说,倒是让周腾亲自来插手了。不满也不好提出来,只道:“妾身也只是心疼三郎。他们只晓得花钱,哪里晓得挣钱的苦。这些年,二哥二嫂不在家,这外头哪一件事不是三郎你打理?费心费力却没得哪一个的好……”
她说着说着有些哽咽,十分动情,又作势摸了一下周腾的腰际,想到了周同那一身的肉,连做衣衫都要多费一片布,而周腾却是前年做的衫子如今穿在身上,却有些宽绰。“三郎,您瞧,四弟也不过比你小一岁多,可在外人看来,哪个不以为您比他大上七八岁?妾身只恨自己帮不上太多忙,才让三郎这般受苦。甚么时候,让他们也操心受累,尝尝这份苦,才能领会得三郎今日的辛劳。”
周腾被妻子这么一说,也觉身边就这一个人才是真心为自己着想,自己是胖是瘦,也只有她最关切,平日里有个头痛风寒,李氏虽大惊小怪,可是却让人觉得窝心。而姨娘?他有理由相信,昔年没有庞氏在,若自己害一场病,但凡那日四弟也不适,必是没人管顾自己的,姨娘只会为四弟落泪,四弟吃完了药,才会端来给自己。“我晓得你的心思。且容我再想想,分家这事体颇大,轻忽不得。多少富贵家,一旦分了家,便败落了。”
紧接着,他却困不着觉了。心事重重,一会儿想到周家现有的产业,一会儿又想到沈家退回来的两个铺子如何才能换到自己手中来……左右思量,欲求得一个良策,偏是心不静寻不得法子,于是越思越难过,如此这般,到了四更天,神思恍然,终见周公。只是天光的时候,他又再次惊醒了——一个梦。
梦是,便是分了家后,四弟过得顺风顺水,吟风颂月泛舟太湖;文箐姐弟也长大成人,同自己来讨要铺子……
醒来,他很失落。
可是他又是不信:四弟会经营好?
这般揣测着,他又想到了李氏出的主意,寻思着若是四弟碰了壁,家中便晓得自己的不易了。
既有了主意,他便早早地起来,急急地唤来余春,开始关起门来,合计帐簿与产业,再次把册上的财物一一落实。
正文192 案屏与笔筒之疑
话说当日下午,邓知弦从姐姐屋里出来。又去外院客房拿了自己的行李。张氏见他亦拿一个包袱心下有些好奇,最后揣定是从严氏那边得来的。
邓知弦被姐姐驱赶,这是首次,心里很气愤,提起物事便要往大门外走,只急得丁氏跟后头道:“舅爷,您还是去向四爷告辞一声吧。”
他听得这话,冲动也少,瞧了眼手里的物事,合计了一下,最后是进到周同在外院的房里,将严氏那边给自己的礼物便直接转送给周同。”姐夫,这是昨儿个在外头给你寻的一两样物事,朋友送我的,我拿来亦无用,寻思着,应是和姐夫心意的。”
他嘴头说得极好听,只是心理却是算计开来:拿这些物事出去卖,换得的钱,不如直接送到姐夫面前。要入了他的眼,嘿嘿……
周同正躺在床上,冬天窗户糊得严实,光线不是那么强,于是在帐纱之下,床下的光线更是黯淡。郭良忙着将旁边的座灯全部点亮了,于是映得周同一张脸,有些暗黄。
他从内弟手上接了一个布缠着条形物事,知这必是一折扇。可是用布缠着,而不用一个扇套,未免太小家子了,心中不以为意,只是碍于内弟的面子,便信手拆开来。
只是这一拆开来,立马就收了轻忽之态──象牙骨架,下坠蜜结迦南,未展开,已显气派。他掂了掂,手感极好,扇坠微动,赞道:“不错,这个甚是珍贵。只是这般物事,怎么也没个扇套的?可惜呀可惜,如此雅物,落入俗人之手,竟是如此糟蹋。”
邓知弦伸长了脖子,讨好地道:“姐夫,扇骨架我亦是瞧过了,倒是没有划伤过,想来事不影响价钱的。”
周同一听他这话,张口闭口不离钱,好歹也读过几年书。怎的就这般俗呢。也不说他了,欲侧身凑到灯上,差一点儿挤着痛腿,于是邓知弦又体贴地挪了一下灯。周同细瞧了眼扇骨上雕刻的梅花,逸趣横生,端的是好心思,雕琢细腻,梅花栩栩如生,更是胜过南京有名的庆云馆。偏自己在南京多时,也没觅得一把这么好的,只是内弟竟这般好运气?不由好奇地问道:“弦弟,这扇子,是哪个朋友送于你的?倒是出手颇为大方。”
“也不能说是送的,是拿这个顶了几亩地的债。呵呵,我也不知道这一换是赚了还是亏了,正好请姐夫帮忙掌眼呢。”邓知弦此时却否认了是人家送给自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