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生活面面观-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于我。”
    李氏听了,眼睛一亮,惊喜地道:“真的?!她竟会这般开窍?”她有些不敢相信文箐能说出这般大方的话,又想着文箐是不是有所图,日后会否反悔?若是反悔,自己这厢可是白高兴一场。“毕竟是大伯父主持分的家,他若得知这事,只怕会以为是咱们欺压了文简……”说完,又看向周腾。
    事实上,周腾当时听了文箐的提议时,很是羞窘,同时亦有些生气。他当年听任李氏闹着要分家,也是自觉辛苦而不公道,四弟只管花钱,二哥家只剩得两个孩子不理事,等于是他们养着这两家子人口。李氏当时说自己一家是替其他两家白忙不讨好,他在刘氏长期不公平的对待下亦有这种想法,所以对分家也存了心思。文箐说出让利三成于周腾时,周腾便有一种自己被侄女窥破的感觉。
    八月十六文箐、彭氏与李氏去沈家送贺礼。李氏在沈家人口面前,更是与文箐之间表现得婶侄亲和之态。连陈妈说话时,李氏亦与她搭了几句话,文箐却还摸不着头脑,李氏为何这般开心。不过李氏乐意这么友好敦睦,文箐也乐意配合。
    只是沈家人格外担心沈于氏的身体,显然谁能看出沈于氏在强撑,所以一干客人皆顺着沈于氏说话。
    在李氏与彭氏对沈于氏道完恭喜后,沈于氏对着李氏与彭氏满脸期待地道:“虽说早就是儿孙满堂,只是我这一心盼着看颛儿生儿育女,只怕是不成了……”
    彭氏赶紧恭维地道:“老夫人福寿延年,膝下何止儿孙还绕,玄孙也是指日可待。”
    沈于氏道:“哎,不行了……我这厢有个不情之请。本是箐儿大姐出嫁了,二姐也快了,只是我家颛儿与箐儿……看不到,我这心愿难了。她二伯母,三婶子,若是明年我在,可否让颛儿与箐儿早点成亲?”
    彭氏没想到沈于氏这般心急,她言下这意显然是等不得文箮出嫁了,只想着赶紧将文箐迎进门来。“这是好事,老夫人这个心愿我们自该早日安排了。只是箐儿到明年,也不过十三,癸水还没来,未成人,这个……”这话也是文箐私下里与彭氏提过,沈家那方有意学当年周家接了周夫人过门一般,要将文箐早早迎进门。文箐借口弟弟年幼,没有自己照顾无法安心在沈家。这话是姜氏与彭氏都知晓的。不过彭氏却不能将原话在沈于氏面前说出来,只能借口生理上未成人,娶进门来也不能生枝散叶。
    沈于氏叹气,无能为力,要想看到文箐成人,她这身子骨哪能拖到那时候?
    彭氏将这话转告于文箐,文箐心事重重。
    沈吴氏替姜氏这边接待周家客人,推起了叶子牌。沈吴氏感谢彭氏上次借钱与自己还债,此时便说年底即还彭氏的钱财,另外送半船石炭当时利息。彭氏推说亲戚之间守望相助本是应该,何来利钱一说。又道自己现下不缺钱,沈吴氏外债未了,还是先还外债。
    今年煤卖得不如去岁好,只是挖了出来全都堆在那,不过精炭数量可观,今冬若是卖得好,与去年的收入差不多。好在是杭州铺子里的生意较去年更上一层楼。沈吴氏这几年管着铺子,加上铺子里管事的是杨婆子,女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多,终于在生意这上头也略上了道,比起昔年家败时的那个只知道后宅的事情的少奶奶来说,已是大不同。是以,与李氏和陈妈还有文箐提起生意上的事,倒也能说得好些话题。
    文箐见陈妈一个人落单在旁边,便拉着她帮自己一起看牌。彭氏道自己身不适,让陈妈替她来玩。陈妈在山西呆了大半年,便与众人聊起那边的事项来。
    李氏本对她有意见,见她一副管事娘子的爽利劲儿比自己身边的余氏强了不少,此时听得她说得一些事头头是道,也来了兴致,便打听石炭一事。听得沈吴氏今冬要送文箐一船炭,便说文箐要开食肆,可正是用得上。
    华婧过来是请他们过去听戏,可是却听得文箐要开食肆,立时便在意起来。
    沈吴氏开玩笑地道:“今年箐儿这绒衣若无意外,较去年相比,定是能翻上一番不止。”便又让文箐说到底想了些什么法子,如何就做得这般大了。
    文箐低调地说得一两句,事实上自己所为,她并不想在沈家显得格外打眼。可是这制绒衣一事,从始至终都是她操持,现下被沈吴氏着力夸赞,避也无可避。
    一众女人开始时,皆是为此事欢喜,免不得俱夸赞文箐聪慧能干。
    华婧盘问道:“表妹,你现下不是正做绒衣吗?怎的又开起了食肆?”
    “因缺绒,要养鸭,鸭养得多,又卖不掉,只能开食肆卖鸭。”文箐简单地解释了两句。
    华婧开始不理解,认为文箐做绒衣才开了头,却又开始筹划食肆,着实是想法太大,步子迈得快,以她这速度,只怕日后越来越难以听劝了,认为文箐心中有贪婪之心,过份追逐财利。“你这个绒衣说来就是填充鸭绒鹅绒,这些活计咱们女人倒也做得,可是若开食肆,你如何料理?”
    文箐点了点头,谦虚地道:“做绒衣确实如表小姐所言,甚是简单。表姐,你可莫听三舅姆说得那般夸张,着实不是甚么十分难的事。主要是需得针线活计好的人,做出衣衫来好看。开食肆我自然是请人打理。”
    “前些日子听你们提得绒衣价格甚高,可咱们的吃食,三合豆子换两块豆腐,倒是比较公道。”华婧打听得布匹价格与收绒毛的价后,便认为文箐这是奸商,利太高了,实为自己不耻。
    “物以稀为贵。”华嫣也没料到堂婧提问这般尖刻,立时为表妹辩解,首先将表妹那一年同自己说的那一套定价策略说了出来,接着又细细地叙道:“大姐说的填塞绒衣只是最后一步缝制,可此前还有许多事项呢,很是辛苦。毕竟这绒或许寻常人都见得,可一件绒衣,少说十来只鸭不止,更遑论要做上十几件,上百件……大姐,收绒需得东奔西跑,表妹又不能出门,这些事全是雇人所为,而且也不是雇一两人就能办到,得好多人才能收得十来斤绒。除了工钱还有车马费食宿费,针线工钱……这些算起来可不少呢。”
    她如今也参与家中经营中来,慢慢地亦明白表妹经营绒衣中的一系列困难,十分佩服表妹竟能一一做到。这事若落在她头上,肯定是一筹莫展的。
    齐氏在一旁听得分明,也算是约略清楚其中的难处,便称道:“倒真是难为箐儿能做得到。做一件绒衣容易,大不了左近邻家收得绒毛,可要当成买卖,不听嫣儿所言,还不知有这些难处……”
    “二伯母,还有呢。这宰鸭,也不是寻常时候人人都杀得,大抵还是过年过节时食荤了才吃,这绒衣又只有冬天才穿得。您说,箐妹这买卖,可是难与不难?收绒不易,她只能自个儿养鸭,不过这么一来,倒是开食肆有了食材……”华嫣一个劲儿地替表妹说其中困处,文箐暗中要制止她,她也没顾。
    “哎,说来还是表妹这见过世面的人才晓得做这门营生,咱们女子呆在家中,确实不如表妹。”华婧似乎说了一句服输的话。不过,文箐听在耳里,觉得有些不舒服,可是再瞧大表姐,只见她似乎没事人一般,便也不敢肯定了。
    可是,事情远没就止打住。文箐这生意眼看做大了,关心的人便也越发担心,问得也越发细致。比如姜氏也私下打听:“箐儿,你表哥上次去自适居,听得范弯提起:你现在还榨油?”
    这事儿一直瞒着沈家,连沈吴氏也不是十分清楚,只有制绒衣一事在沈家不是秘密。文箐没料到范弯多嘴一句,或许他不过是想在未来姑爷面前夸小姐,哪想到今日倒成了文箐的“公审”日。“啊……我家那个褚管事是个能人,先前没做绒衣,捣鼓着榨油,只是利太薄了,怕亏本,投入也大,现下没钱做大。只在家里榨些自用。”
    “我就说呢,你去岁送来十斤茶油,这次又送了三十斤茶油,我只道是花钱买的,那可太破费了……既如此,你大舅姆自不客气了。”姜氏笑得好似十分开怀。“我还以为箐儿这个也要开铺子呢。”
    文箐隐隐约约认为姜氏问这些话好似另有什么要说的,可是她已习惯于不要将所有的事都抖露在人前,逢人说三分话。“大舅姆这是高看箐儿了,箐儿只怕能力不济,做绒衣这项买卖已是胆战心惊,故而小心翼翼,赚得一点钱财,说与亲人们听,都羞于见人。”
    “表妹,你总送这么多礼给我们家,我们又无甚回礼……”华婧盯着文箐道,老占未来弟妹家的便宜,对方还是孤女,说出去多没面子。
    文箐知自己送礼只怕又触到人的自尊份上了,重了不好,不送更不好。一时便有些讪讪地道:“表姐说笑了,既是一家人,何来礼不礼的。我……”
    陈妈赶紧接口道:“表小姐,这是家中产的,也是小姐与少爷孝敬娘舅家。舅奶奶这处也没少给小姐与少爷送吃食,这要算计起来,可是没法数清……”
    沈吴氏也忙道:“都是一家人,亲里亲戚的,箐儿亦送我药膏方子挣得那笔大钱还债,我若也与大侄女这般计较,那大哥拿画替我还债,这些,说来都是我家……”她是越说越伤心。
    姜氏这次发火了,脸上带有愠色,将女儿骂回屋里去:“你这又是瞧着甚么不顺眼了?怎生又提便宜不便宜的?”
    “我就是瞧不惯她经常这般大方做作的样子,不过是她家有钱罢了,偏在我们面前来显摆示恩。谁稀罕她那油与绒衣了?华嫣说她卖绒衣有多难,费尽心思,我瞅那些苦是她自讨的。她又不愁吃喝,做甚还要搞这些名堂出来?好似人不知晓她有多能干的样子。”华婧认为女儿家,就该安生呆在家里,做些女人该做的事。甚么营生买卖,本就是商人所人,商人奸滑,实不足取,也与沈家家风不相融。
    姜氏听着女儿气头上的话,忍不住就伸出手去打了一巴掌,虽不太重,只这一下,母女二人皆愣了。
    姜氏虽也认同女儿这些话,可是一想到沈吴氏之言,若当日没有文箐出手替沈家摆脱那些债务,只怕沈贞吉手头上最后几幅画就要全卖光了。在某种程度上,她认为女儿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可是文箐若是养成一心只求经营得利,图兴家旺业家几万贯,确实有些俗气,不为沈家人所取。
    华婧左脸上有些红痕,她强忍着泪没哭出声来,只坚持道:“姆妈,您现下生我的气,可我明明瞧得不对,却不说出来亦是对家不忠不孝。我丑话说在前头,您瞧好了,来日她若依然这般想甚么便定要做甚么,到时进得咱家门,您是纵容她干下去,还是想劝她在家好生相夫教子?清平淡泊守家?抑或是谋得万千顷田地锦衣美食,再重蹈昔年沈万三之覆辙?”
    华婧最后一句话,将姜氏吓得面色发白,嘴唇发抖地道:“你胡说甚么?你表妹不过是做点绒衣卖而已,就她这点子小钱,怎么与那个沈万三相比?先年你三叔那偌大家业,连沈万三的十分之一都不足……你莫乱吓唬人!”
    “她是做不到!不过她这架势,姆妈您不能放任了。我身为表姐管教她不得,可是姆妈现在虽不是她家姑,却也是舅姆,说她一二,自是为她好。现下家中众人都说她如何如何聪慧,如何能干,焉知便是福?说得多了,自然引得外人关注,谁个晓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