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货不是马超-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上考虑的是。”他低头道。
  “奉先将军,”我并没有结束这个话题,继续说道,“你还记不记得在出征前你对我说了什么?”
  他的神色立刻有些紧张:“末将……记得。”
  我笑道:“你说……要用一场大捷作为玲绮的嫁妆,我没说错吧?”
  殿中好事又不拘礼法者如祢衡已经呵呵笑了起来。
  有精于易学的家伙更是急不可耐地建议道:“本月初八,便是良辰吉日!”
  吕布忙道:“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王上自己说的!”
  “呃……”我倒没想到他的记忆力如此可靠,顿时有那么一丝的尴尬,“那你的意思呢?”
  他雄伟的双肩忽然就垮了下去:“王上既然看上了小女,当手下的只能忍痛将小女贡献出来……”
  “喂,你这话说的……简直就是商纣王向苏护强要女儿啊!”熟读封神演义前期剧情的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吕将军,这威武王竟然威逼你贡献女儿?”祢衡难得地开了个玩笑,“不行不行,我都察院可要发动十一部院罢免这无德之君了!”
  回应他的,是一声巨大的哄笑。
  只有程昱笑着说了一句:“祢院长,这话还是小心些,若是以后王上变得刚愎自用了,再将你这言语翻出清算旧账,你可就百口莫辩了。”
  祢衡耸了耸肩:“之前曾请白道长测过一次,衡此生声名显赫,只是在二十六岁时命中注定有一大劫,今年祢衡已然二十四岁,恐怕是活不到王上年老智昏清算旧账的时候了!”
  他这话说得虽然洒脱,但刚才哄笑之人却无一人发出笑声。
  毕竟事关生死……这是个沉重的话题……
  只有他原来的上司曹操毫不在意,笑叹道:“早知如此,这得罪人的事情真应该全交给你去做。”
  “正是如此。”祢衡优雅地露齿一笑,顿时这殿中都有些熠熠生华。
  “说起来……”王烈忽然开口道,“虽然王上身边有张贲张伯华,其医术也颇得张仲景真传,但毕竟没有特设的太医院随时伺候,似乎总颇有不便。”
  “彦方公应当知道我的意思,我并不愿意同历来君王一般,身边侍者如云。”我看了看他。
  “老朽确实明白,”王烈只退让了一小步,“因而老朽今天建议,可否以礼部名义成立一座太医院,募集若干医者,并不只为王上及诸位夫人、子女服侍,朝中诸臣及家眷有恙时,其皆可派人前去诊治。”
  “哦?”这几乎就是医院才雏形了,新朝成立年余,我竟然从没有想到这件事情。
  这一次,我终于对当朝第一德高望重之老臣另眼相看了。
  “彦方公所说,倒是值得考虑……”贾诩看了我一眼,出声附和道。
  毕竟历来太医院的太医向来只为皇室服务,偶尔皇帝派太医去为臣子诊治,便是极大的恩典了……若是以后朝廷众臣都能享受太医的服务,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待遇,也是难以想象的变化。
  “这……似乎有些不分尊卑,于礼不合……”国渊也看了我一眼,含糊不清地踢了一句反对的意见。
  荀攸笑道:“彦方公便是礼部的主管,子尼难道说他不谙礼教?”
  毕竟年轻得多的国渊忙摇头否认:“不敢不敢。”
  “彦方公,便按你的意思,现招募几十名医者组成太医院,由礼部负责掌管,医者的薪俸嘛……就按医术与入院年限对应四到七品官吏的待遇吧,具体情况,你们先拿个章程,与吏部、户部议一议之后决定就好。”
  “遵命。”王烈躬身唱了个喏。
  我扫了殿中一眼,这才想起……怎么又跑题了?
  都赖王烈和祢衡这一老一小两个家伙!
  吕布脸上不知是苦笑,还是其他什么表情,仿佛含了口苦酒却又吐不出来。
  “好了,”我当即转向了正题,“奉先,你刚才……应该是同意了?”
  他好像吐出了那口苦酒:“女儿一颗心早就飞进了王上的后院,只恨不得天天问我什么时候把嫁妆送进王宫,末将哪里再敢推辞?”
  “别说得好像送玲绮走上不归路一样,”我纠正了他的错误观念,“那么……时间呢?要不要我们再测上一个吉日?”
  吕布转向了他后方的白发:“道长,你刚才说的是……初八?”
  我搓了搓下巴:原来之前急不可耐的人是他……
  妖道摇了摇脑袋,长发随意地晃动着:“不错,若将军嫌初八太早,二十六和二十七也都是吉日,与王上及吕家小姐的生辰均不相克!”
  “初八不早、不早。”吕布连声道,“趁着嫁妆还算新鲜,王上你赶快把绮儿娶过去吧!”
  满殿君臣轰然大笑。
  以王烈、贾诩、程昱等为首,众臣齐齐向我行礼:“恭喜王上。”
  而后又齐声向吕布道:“恭喜吕将军。”
  吕布却还有些情绪:“王上,你若娶了绮儿却又冷落了她……可要允许我们退婚啊……”
  我不禁哑然。
  “若你言而无信,末将虽然连举兵造反都做不到,但只有还有一口气在……也断然不能让绮儿在你家受苦!”未来的老丈人意义风发。
  吕奉先你够了!
  

30 世上最穷的君主

 新中国大威武王迎娶吕布之女吕玲绮,这一定是历史上最仓促、最高效的一次君主纳妃。
  十一月初六,我与吕布在朝堂之上约定吉日。
  十一月初七一早,礼部便派了孙乾代表我去吕府下纳采之礼。
  十一月初八黄昏,我派亲弟弟马休随着马车队伍去迎接新娘。
  我自己则端坐在温软如春的宫殿中接受着群臣的祝贺。
  半个时辰之后,吕玲绮便已经和我行过了夫妻之礼,开始按照我的要求对着满殿的臣属敬酒还礼了。
  当着数百人的面,素来以反复无常著称的吕布哭得如同泪人,竟是见者伤心、闻者流泪。
  吕玲绮被老爹感染,更是哭得梨花带雨,一脸粉妆当即糊成了一团花泥。
  于是她花了超过一个时辰的时间来安慰他。
  所以当晚……就没有时间洞房了……
  事实上,我甚至没有和自己的新娘说上几句话!
  我觉得这一定是老吕的阴谋!
  -
  但这并不是什么问题,老吕挡得了第一天,却挡不了第二天。
  十八岁的吕玲绮,身子早已熟透,如今才终于被我采撷。
  到底是长期骑得到马的成果,她对骑乘式几乎是无师自通,第三天就完全开窍,而且食髓知味,相当享受这份愉悦。
  真正的问题是……后院似乎有些不安定的潜在因素。
  蔡琰和贾羽对吕布一样轻视,对于吕布的女儿她们同样不大喜欢亲近;而从小舞刀弄枪长大起来的吕玲绮与蔡琰、贾羽、貂蝉等基本没有共同语言。
  我只能指望中间派小昭、双儿俩姐妹充分发挥润滑剂的作用了。
  值得庆幸的是,小玥儿却很喜欢与吕玲绮在一起玩闹,甚至还缠着这位姨娘要学骑马,这无疑能极大地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
  不过,蔡琰、贾羽都是聪明的女子,想必不至于让我太过为难。
  -
  虽然新婚之后春宵苦短,吕玲绮还出乎意料的十分黏人,但我并没有耽误白天的政事。
  已是十一月的中旬,各部院纷纷开始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
  大法院要对各地呈报上来的涉及死刑及重犯的案件进行讨论处理;都察院则要配合吏部对各地政务进行考核;农部要确保今年税赋收缴及度田工作完成既定目标;礼部要总结今年科举选材事宜;户部要汇总今年的财政收支,统编新朝的人户总数;兵部则要总结各地驻军用度、兵员增加等情况;工部要对一年的工程建设、货币铸造、物资采买等情况进行汇编;军事院则要对今年几次战役做出总结,并对明年形势做出判断预测;尚书台总揽全局,负责沟通协调,也是最忙之处;内务院和防务院倒是相对清闲得多。
  随着时间的推进,各部院的情况陆陆续续都呈递到了宫中,我最关心的无非是三样:第一财务收支,第二兵力增减,第三田地与人户。
  整个中华二年,朝廷及各地官府共消耗了超过七十亿的钱财和两千五百万石的粮谷,只各级官员的薪俸支出这一项,就达到了三亿多钱、近四百万石粮谷;各地官府、城墙、道路的修缮则花去了二十多个亿;但最大的花销仍在部队:为数十万兵力购置衣甲、武器、战马等必需品,就至少用掉了三十个亿,用在各地将士身上的抚恤和奖励也花掉了十多个亿,至于驻兵消耗的粮草,则超过了两千万石。
  但政府并没有破产,朝廷全年的收入可不止七十个亿,算上征收的各项名目的税赋(十六亿钱、三千八百万石粮谷)、并州富商的捐款(五亿)、接收旧汉朝廷的府库(一百四十亿钱、一千二百万石粮)和查缴各地叛乱家族的收入(一百一十多亿钱、一千两百万石粮)、凉州商贸团的收入(八亿)、王杰缴纳的粮食(一百万石),总收入接近三百个亿钱、六千五百万石粮——这还没有算上缴获的绸缎布匹、牛羊禽畜等大量的物资!
  所以,我原先准备倾家荡产为国捐钱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
  至于空出来的一千余万亩良田,国渊已经做出计划,可以将大部分承包给地方百姓耕种,来年收成的一半缴纳给朝廷,另一部分则留着赏赐给越来越多的有功之臣。
  而按照贾诩给我算出来的数据,国库和各地府库中至少有两百多亿的现钱和近四千万石的粮谷,我似乎已经有实力实施新的薪俸发放计划,大幅度提高基层公务人员的待遇了。
  贾诩又根据程昱提供的官吏数目算了一笔粗略的账目,全国九品官员合计十二余万人,若按我之前拟定的薪俸待遇,每月要花费一亿一千万钱、一百万石粮,一年就是十三亿钱,一千两百万石粮——而全国的官员只会随着新朝版图的扩张、各类机构的不断完善而越来越多。
  在经过了权衡与讨论之后,贾诩和程昱联名将这份官员薪俸标准提交到了大朝会上供众人研究。
  这份标准,原则上并没有对高层官员的薪俸进行大幅的降低,但因为新朝实行的是国家、州、郡、县四级管理,各级的地位与职责便有了明确的界定:在两汉时,州牧和刺史变化多次,而郡守的级别一直是两千石,与州牧平级,而在新朝的官制中,郡守的地位和待遇要明显低于旧汉,因而郡守及其下的县令薪俸要略略缩水,但最基层的干部待遇则有了明显的提高:国家最底层的正式工,每一个月能拿到一千两百钱,十斛粮(一斛约前世三十斤,在洛阳大约也有一百钱上下,而在董卓乱政时,一斛粮最高卖到了数十万钱却依然有价无市)。
  在讨论过程中,我根据前世的经验,尝试着提出将工龄与薪俸相挂钩的理论,但在众臣反复考虑后,还是决定不予讨论。
  未能通过的理由,一方面因为施行起来难度和繁琐程度都实在太大,同时监督起来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传统的封建社会,如果不发生战乱和灾荒,物价的起伏其实很小,随着时间而涨工资并无实际意义——若是天下太平,按最低的标准,一千两百大钱,三百斤粮食,也足够养活一家七八口人的正常生活了,何况这些官吏大多在当地都会搞到田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