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显耀大唐-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奴婢,唉,若待来世,我上官仪定然只是做一自由文人,绝不涉足朝政。”

死牢之中,上官仪目光呆滞,头发散乱,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意气风发,脸上所挂着的,只是无尽的悔恨。

过了好大一会,上官仪将目光转向同在一间囚室的儿子上官庭芝,缓缓说道:“芝儿,为父当初若听尔劝,便不会有此灾祸,汝心中是否怨我?”

却见上官庭芝叩首说道:“父亲所为,皆是为天下计,皆是大丈夫所为,儿敬佩尚且来不及,如何敢有怨艾?”

“可为父却累及于汝,为汝招来无妄之灾,无端端的陪着为父命丧黄泉,汝妻女尽皆籍没掖庭宫为奴,可怜婉儿尚在襁褓之中,在那如同群狼环伺一般之掖庭宫,不知她母女如何生存下去?”

“这亦是他母女之命数,如何能怨及父亲……啊?”上官庭芝一句话还没说完,突然发出了一道惊恐的声音。

“芝儿,发生了甚事?”

虽然是父子面对面,可监牢之中实在黑暗,上官仪又老眼昏花,并没有看清到底发生了何事,只是听到了儿子发出的那一声叫声,他对儿子教导甚严,儿子也一向镇定沉稳,也正是因为如此,儿子突然发出的这一道叫声才更加令他担忧。

只听得上官庭芝无奈的苦笑道:“父亲,想不到孩儿不用等到明日了,如今遇到了恶鬼缠身也好,省得彼时在刑场挨受那一刀之苦,致令尸身不全。”

“嗯?汝说甚?遇到了恶鬼?嘿嘿,想不到吾等正人君子,养一身浩然正气,竟能遇到恶鬼,此不知是苍天无眼,还是我等所为逆天悖伦?”上官仪闻言更是苦笑不已,大声感慨道。

可就在这时,忽然听得一道低低的声音传来:“以上皆不是,原因无他,朝中奸佞横行,当今天子软弱,致令牝鸡司晨,群魔乱舞,忠良蒙冤,天地含怨,我大唐注定会迎来一场灾祸。”

“汝,汝是何方神圣?莫非是天生星宿临凡,想要提点弟子不成?”上官仪闻言,顿时感到满腹的冤屈终于有了发泄之处,连忙跪倒在地,悲声泣道:“请大仙大发善心,救救犬子及家眷吧,上官仪便是九泉之下,亦铭感五内。”

这时忽然听得上官庭芝迟疑地问道:“我听这声音,莫,莫非便是周王驾临?”

上官仪闻言一怔,随即怒斥道:“胡说,周王何等身份?又是武后之子,如何会到这死牢中来?即便是来,亦是通过监牢正门,如何能够从地下而来?汝莫不是痴了傻了?还不速速向大仙赔罪?”

却听得那道声音再度说道:“上官老大人,令郎所言不错,小王正是李显,今次之所以能见到两位,乃是请高人挖通地道,暗暗潜入牢中,营救二位出狱,时间紧急,不及细说,还请二位速速随小王离开。”

今夜所来之人正是李显,开挖地道营就上官仪父子之事自然也是出自他的策划,其实早在数年之前,李显就借故将京城中所有牢狱转了一遍,并且默默记住了那些牢狱的位置,凭着李显前世盗墓的本事,只要记住牢狱所在的位置,便能又快又准的挖掘地道,将牢狱中的人救出来。

当然,李显之所以能够及时到这里来,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动用关系探听到了上官仪父子的监押之处,否则的话,李显挖掘地道的本事再大,想要找到上官仪父子恐怕需要耗费很大的功夫,而以武后想要对这对父子除之而后快的决心,李显将很难在这对父子被处决之前把这对父子找到。

更何况监牢之中多有犯人,万一因此而惊动了某一个犯人,以至于打草惊蛇,非但这对父子救不出来,便是李显自己都有可能会摊上麻烦。

“多谢大王搭救,我父子此番能逃出生天,全赖大王之力,日后便是做牛做马,亦难报答大王这等恩情,父亲,我等速速走吧,莫要惊动了狱卒。”上官庭芝见李显竟然在此情此景之下搭救自己,自然是感激万分,连忙拉着上官仪的手,准备离开这里。

却见上官仪根本不动,只是问道:“大王,臣下有一句话要问,还望大王实言相告,不知此次营救大王是奉圣上之意,还是自作主张?”

“这,实不相瞒,此实乃小王自作主张。”虽然是在黑暗之中,可是李显的一双眼睛却早已习惯了夜中视物,见上官仪一脸的严肃,便知瞒他不过,只好实话实说。

却见上官仪本来充满希冀的脸上突然变得灰败起来,苦笑着说道:“下官本就知道,此事绝非圣上所为,呵呵,圣上对那人之惧怕早已深入骨髓,昨日那等良机亦白白丧失,更何况今日乎?大王,上官仪宁可堂堂正正去死,亦不愿苟且偷生。大王若是垂怜,便带小儿一起出去吧。之后吾儿隐姓埋名,再不过问世事,之后再娶妻生子,亦能延我上官氏一脉,仅次,下官便感恩不尽了。”

上官庭芝这时候却被自己父亲的话震惊了,连忙流泪说道:“父亲说的是哪里话?如今生机在前,如何能够舍弃?父亲乃朝中重臣,名满天下,更何况圣上虽然懦弱,亦是念旧之人,想来父亲只要逃出牢笼,将来圣上后悔了,再得重用亦难预料,届时父亲定然能够再度施展抱负,何苦作无谓之牺牲?”

却见上官仪缓缓摇头道:“老夫已年届六旬,便是逃出去,又有几年活头?更何况老夫一生光明磊落,如何做的这等偷生之人?更何况监牢之中吾儿若是逃走,武后虽怒,却不至于遍地寻访,而;为父一旦逃走,此人定然下令彻查,届时便是周王为其亲自,恐也顾不得了,若为为父而连累恩人周王,为父心中何安?吾儿不必再劝,汝如今正年轻,日后隐姓埋名,娶妻生子,令汝子好好读书,未必没有出人头地之机,届时如若武后不再当权,自可为为父平反。”

“可是父亲……”

“不必再说,吾意已决。”上官仪见儿子再劝,连忙沉下脸喝道:“汝若不听我言,便是不孝,我上官家能否复兴,借仰仗于汝两位,汝肩负此重任,便是忍辱偷生,亦要活下去。可听明白了?”

“诺,孩儿答应便是。孩儿不孝,父亲多珍重。请父亲放心,孩儿一定完成复兴我上官家族之重任。”上官庭芝泪如雨下,但见父亲态度甚为坚决,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下来,又向上官仪叩了一个头,这才在李显的引导下找到了地道口,然后一步一回头的离开。

第41章远赴重洋之议

大唐麟德元年十二月丙戌,也就是废后事件失败后的第三天,上官仪因为与废太子李忠谋反的罪名,被杀于长安,本来随上官仪一道被杀的,应该还有其子上官庭芝,可是在头天夜里,罪犯上官仪首告,其子上官庭芝突然暴毙身亡,武后闻报,生怕上官庭芝装死避难,于是命详刑寺派遣仵作前来验尸,探明上官庭芝的死因。后来经过检验,证明上官庭芝确系暴病身亡,至此武后才放下心来。下令司刑寺派出专人,将上官庭芝的尸首拉到长安郊外一座无名的乱葬岗中进行掩埋。

在上官仪被杀死之后的第二天一大早,也就是大唐麟德元年的十二月丁亥日凌晨,李显施展轻功,悄悄来到自己在长安买下的一所密宅,并在其中的地下室中秘密会见了一人,此人虽然看上去蓬头垢面,可依然难掩俊秀的面容,若是司刑寺大牢负责看押上官仪父子的狱卒看到此人,一定会震惊的合不拢嘴,因为李显今日所见之人,正是那个在行刑之前突然暴毙身亡的上官庭芝!

那狱卒自然不知道,其实这一切都是李显捣的鬼,原来那日李显在将上官庭芝救出牢狱之前,早已将刚刚盗出的一具新死之人的尸首扔到了上官庭芝所在的牢房中,而这具尸体经过一番处理,看上去与上官庭芝差不了多少,其实就算不怎么处理,谁也不会想到会有人行此李代桃僵之计从而怀疑死者是否就是上官庭芝,而那亲自接触尸体的仵作也根本不认识上官庭芝,所以在从验尸到掩埋这一系列的过程之中,根本没有任何人发现其中的丝毫破绽。

当上官庭芝听到自己“死去”的消息之后,不由得对李显深深感激,发誓自己这一生一定不敢忘记李显的大恩大德,并求李显帮忙照顾自己那已经被籍没汝掖庭宫的妻女。

李显做这一切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上官婉儿,所以自然是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上官庭芝的要求,这自然又换得了对方一堆感激的话。

“不知先生今后有何打算?”见上官庭芝经过此事之后,整个人变得消沉了不少,李显很是同情得开口问道。

只见上官庭芝一脸苦笑,摇了摇头说道:“下官,不,小人乃是已死之人,连户籍都没有,以后还能如何?只是寻找一个荒山野林,苟且偷安也就是了,何劳大王费心?”

李显轻轻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都怪小王无能,无法替汝父子翻案,致令先生遭遇这等厄运,先生日后生路,小王自有义不容辞之责。小王倒是有一生路,只是不知先生可愿忍受辛苦?”

“有劳大王劳神费力,小人感恩不尽,小人既已死过一回,又有何苦难吃不得?是何去处,还请大王指教,小人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上官庭芝对这一切也想开了,自己能够捡得一命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现在还能有一条谋生的路,更是庆幸不已,如何还会对李显的安排有所异议?

却听得李显轻轻叹道:“赴汤蹈火自然不需先生为之,然则先生却需做一件与赴汤类似之事,当然,这‘汤’并非是热的,而是凉的。”

“大王这是何意?”上官庭芝闻言不由得糊涂起来,连忙疑惑地问道。

“呵呵,先生应当知晓,以先生如今之身份,便是有了户籍,亦难出来见人,毕竟上官相公名满天下,而先生亦有不少人识得,是故小王想来,先生莫如远涉重洋,到倭国去讨生活。”

“原来如此,倒是令大王费心思了,小人唯大王之命是从便是。”上官庭芝听说让自己前往蛮荒落后的倭国,心中还是有一丝丝的失望,不过他却没有表现在脸上,因为李显能够救自己一命,就已经是冒着天大的风险,给自己一份天大的人情了,自己又有何理由能够向恩人苛求什么呢?

而对面的李显自然能够体会到上官庭芝的心思,缓缓解释道:“先生不要误会,小王如此也是权宜之计,对于先生到倭国之后,小王已有了初步之安排。过些时日,小王将会为先生谋得一商籍,然后先生以显唐商号二掌柜之身份赴倭国展开贸易。”

“二掌柜?这,小人身无分文,如何能够做得?”上官庭芝闻言,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刚想开口,却被李显用手势制止。

上官庭芝无奈,只听得李显继续说道:“先生日后只需稍作运营安排便可,其余时间完全由先生自便,在此期间,先生可用胸中之学收徒授学,相信以先生家学渊源,定能在倭国崭露头角,甚至被授予官职亦非难事,届时只望先生勿要拒绝,引导倭国皇室进行汉化改革,并尽力扩大在倭之影响,再适当于朝堂间挑拨些矛盾,令倭无暇他顾,并削弱自身实力,先生只需如此,便是为我大唐立下不世功勋,将来若有那么一日,小王定将计先生为首功,保证先生将来之地位不下于令尊。如此一来,上官家族何止于家业尽复,便是成为关陇贵族那般的门阀士族亦非难事。”

“啊?这,这,真没想到大王竟为臣下如此深谋远虑,大王放心,臣下便是舍弃这一条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