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衣卫-第4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耿炳文选择从西侧进军抵达真定府,然后快速抢占河间府,如此就可以和济南形成掎角之势,三地皆有兵马,恰如一支利剑直接刺入燕王乱军的心脏。

燕王大营

燕王眉头深锁,此时,京城的消息还未送达,燕王的面前放着地图,上面画的极为详细,每一处高山、峡谷甚至是河流,包括可以行军的路线都一一标记清楚,为了这一天,朱棣已经准备了太久,几乎做足所有准备。

“王爷,这个时候,京城方面应该已经有所行动!”

燕王点头,“不错,本王很想知道,朱允炆到底派谁与本王交战。”燕王手指从地图上离开,此时,大帐内都是燕王的心腹,军中战将数十人,一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好手,而且跟随燕王十几年,绝对的心腹。

大总管马三保,军师道衍和尚,燕王说完,道衍呵呵一乐,“以王爷之见,希望是何人?”

燕王笑了一下,“如果想打得精彩,自然是长兴侯耿炳文,如果想快点赢,就是我的好外侄李景隆。”从燕王的这番话已经可以看出李景隆和耿炳文之间的差距,耿炳文经验丰富,而且在防守方面的本事极为厉害,这些都是李景隆所不具备的本事。

道衍点头,“既然如此,王爷何不效仿当年的秦国,迫使地方弃老将而启用新人!”道衍这一招确实厉害,而且用到了一个典故。

这就是历史最著名的长平之战,一战改变战国局势,从此对秦国威胁最大的赵国失去和秦国争霸天下的资本。

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月,赵军失利,被秦军攻破赵军阵地,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秦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的尉官。七月,赵国的军队筑起围墙,坚守在营垒里不出去应战。于是,秦国军队发起强攻,夺下赵军西边的营垒,俘虏了两名赵国尉官。

赵军数战不利,赵国的主将廉颇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以逸待劳,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因此,赵孝成王认为廉颇坚壁不出是胆怯的表现,几次派人责备廉颇。

实际上,廉颇准备以以逸待劳的方式首先挫杀秦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而两军长期相持,对于远征千里的秦军来说,实际上意味着走向失败。秦军历来善于突进急击,只有速战才能成就大功,而攻势一旦受挫,往往就会导致士气的凋败和进攻实力的摧折。秦军主将王龁长期求战不得,秦军所面临的高山夜寒,粮草不继,士卒病伤等不利条件,都使他为久困长平而深深忧虑。

秦国为了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任,采取离间计,迫使当时的赵王换掉一直防守不出的老将军廉颇,进而以赵括为主将,赵括毕竟年轻,并不熟悉长平的局势,上任之后立刻与秦军交战,虽胜几场,根本无法改变秦军对长平的合围之势,秦王最终以杀神白起为大将尽杀赵军40余万,赵括同样战死长平。

道衍说完,朱棣呵呵一乐,其中自有深意,“大师所言极是,只是一点不同,朱允炆不是当年昏庸无能的赵王,除非我们可以击败耿炳文,然后设计让李景隆大胜,唯有如此,才能中计。”

“王爷,妙。”

道衍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燕王的这一招确实厉害,因为这是战场,没有人清楚谁能打胜仗,而此时,朱允炆能用的只有这两个人,一个是老将军耿炳文,一个是年轻的李景隆,一旦耿炳文失利或者无法上战场,那么最后能倚重的只剩下名声在外的李景隆。

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在战场上体现的尤为清楚,如果给李景隆几万人的兵马,完全可以调度有余,十万应该已经是李景隆的极限,毕竟从来没有打过这种大规模的仗,十几万人往那一站到底有多少人,应该做什么,这一点,李景隆自己都不清楚。

如果这个时候突然给李景隆五十万人,那么在爆发的自信心下,必然选择出城和燕王大军决战,那一刻就是决定双方命运的时刻。

第七百三十章大战真定府

就在燕王这些人商量如何对付大明援兵之时,耿炳文已经率领大军直扑真定府,真定府在十日前已经被燕王大军攻下,此时,城内只留下不足万人的守军。

真定府,中国古代著名的行政中心之一。五代唐改镇州置,其后省复多变。宋治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井陉、元氏、栾城、藁城、新乐、行唐、阜平之间地。为真定府路治。宋、金时为河北西路治。元改为真定路,明洪武初复为府。辖境东部扩至今定州、深州及南宫等市境。

真定府的位置极为重要,只要控制这里,就可以对燕王的后方造成威胁,耿炳文确实厉害,一下子摸准燕王的命脉,那就是后方。

燕王从封地兴兵,一路南下,等于是从北一直打到南面,中间战线的长度可想而知,就算拥有几十万的大军,同样无法控制住沿途所有的要害。

所以,最简单的打法就是选择几处主要据点,然后派兵马守卫,其余兵马可以最大限度攻击京城方面的南军。

真定府就是其中一处,只要掌控这里,就可以顾及到保定府已经周围的局势,这样,从北平运送的粮草和军备才能安然无恙从这里过去。

这一点,燕王同样考虑在内,所以,才会大举兴兵进攻济南,目的就是把南军所有主力吸引到济南,然后进行决战。

这是燕王的考虑,耿炳文这一招更厉害,虽然不是釜底抽薪,也足够让燕王难受,大军接近立刻开战,耿炳文虽以防守为主,随军同样携带攻城器械。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五万兵马分成五个阵营轮番往城墙上攻,射手营在盾牌营的帮助下在城下守住阵脚,随着一轮轮的箭矢射上,城上的守军死伤惨重。

镇守真定府的是燕王手下将领,看着远处黑压压的人马着实吓了一跳,这得有多少人,没有办法,燕王临行前下了死命令,城在人在,所以这个时候只能死守。

“砸,用力砸。”

城墙上方摆满了大石头,随着攻城兵士接近,举起石头的兵士直接往下砸,这种落石防御之法由来已久,经过上千年的演变依然存在,足以证明这种打法的威力,随着巨石落下,迎面攻上来那个人一声惨叫向下落去,沿途几个人同时受到波及,这就是落石的可怕之处。

当然同样有缺陷,石头太过笨重,而且数量有限,耿炳文攻城的兵马实在太多,下面射上来的箭矢始终不停。

“将军,兄弟们要死光了。”

耿炳文急于行军,所以并没有携带冲城车,因为太过笨重,这种爬行的云梯相对比较方便,可以变成几段,然后放在物资车上运送,用的时候只要将断开的部位快速连在一起就可以使用。

“退后。”

随着主将一声令下,城墙上守军快速向下退去,城墙上面几乎没有遮挡,根本挡不住下面密集的箭矢。

当然只是退,不是逃,随着守军退走,耿炳文的兵马快速掌控城墙,城门从里面打开,先是步兵冲入稳住阵脚,接着是一阵马蹄声。

骑兵速度最快,而且极为适合在城内追击对手,城门打开的一瞬间,耿炳文并没有让骑兵立刻冲进来,就是担心城内有埋伏,因为骑兵是在马上,对于脚下的一些情况无法顾及到,有了步兵在前面探路,整个情况就好了许多。

骑兵大量涌入,老将军耿炳文在亲卫的保护下进入真定府,整个真定府规模不小,城池的规模远在普通的州府之上。

随着耿炳文接近,突然喊杀声四起,刚才退回去的守军突然杀出,一番交战,守军死伤过半,此时居然敢直接冲出来和进入城内的精锐骑兵交战,这份胆气让人敬佩,那一刻,耿炳文同样眉头一皱,看着那些无畏的身影,耿炳文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不管如何,这些都是大明的百姓,大明的军队,这一次的内战对大明国力和战力影响太大,先皇辛辛苦苦经营数十年的基业随着两次战乱彻底葬送。

别看守军人数少,声势丝毫不弱,毕竟是北军精锐,个头上远在南军之上,北人因为天寒,身体强壮有力,而且极为凶悍。

此时,双方阵营接近,肉搏相接,南军顿时吃亏,毕竟在个头上明显吃亏,人家举着兵器冲过来,南军几乎是抬着头看对方,气势上明显不如高大凶悍的燕军,而且力气也不行,没有办法,只能依靠人数优势,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打一个人。

“杀。”

守城将领人在马上,率领一千骑兵杀出,这些都是重甲骑兵,战场上的绝对王者,唯一吃亏的就是速度上无法和轻骑相比,此时重甲骑兵一出,前方阵营随之一乱,一千名重甲骑兵随着主将杀出,声势惊人,所过之处,冲入城内的南军纷纷倒地。

“放绳索。”

耿炳文一声令下,后面步兵开始布绳,很快地面上铺下密密麻麻的绳索,这是骑兵最怕的东西,因为战马的腿略显脆弱,尤其是在快速冲击下,很容易被绳子绊倒。

步兵后面结阵,看着满地的绳索,双方骑兵阵营只能随之退后,为首将领高声喊道:“来者何人?能否听我一言?”

耿炳文人在马上,守城一方兵力只剩下一千多人,“长兴侯耿炳文奉皇命讨伐乱贼。”别看耿炳文年纪大,声音一点都不小。

守将听得清楚,不由得神色微变,没有想到居然是老侯爷,耿炳文在军中地位极高,同样是开国仅存的老将,从这一点上极为让人敬佩。

“老将军,我家王爷对将军推崇有加,今上天示警,奸臣当道,百姓遭殃,老将军当随王爷杀入京城,除奸贼,正超纲,保大明基业。”

耿炳文哈哈大笑,“笑话,当今圣上勤勉有加,爱民如子,更是先皇所封,天命所归,尔等兴兵作乱,绝不会有好下场。”

步兵手持盾牌绳索向前推进,此时,留给守城骑兵的空间越来越小,骑兵失去冲击的空间,只能任由步兵宰割。

“走。”

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此时大势已去,朝廷方面的援兵不停杀入,仅靠这一千多人如何是几十万人的对手,为首之人调转马头带着残兵败将快速退走。

耿炳文占据真定府,快速将周围被乱军控制的州县恢复,当然,这个时候只要控制住主城方向就可以,耿炳文这么做的用意就是告诉这里所有的百姓,朝廷方面的大军已经到了。

另外一边,李景隆带着十五万大军赶奔济南城,燕王大军已经兵临城下,济南重地只有守军五万,其中有不少是临时征集来的民夫。

城墙下面是黑压压一片的燕王乱军,镇守济南府的官员开始慌,好在城墙够坚固,燕王打了几天愣是没打下来,这个时候,有人来报,朝廷的援兵已经到了。

这一下所有人松了一口气,既然朝廷派来援兵,问题就解决了,燕王虽然来势汹汹,兵力上毕竟无法和朝廷相比。

李景隆带着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进了城,几乎同时,燕王乱军快速向后退去,一日内三次退兵,李景隆得到消息哈哈大笑,“必然是乱军怕了我李景隆。”

此时,另外一边,燕王正在执行自己的计划,那就是消耗掉耿炳文的主力,虽然这样的打法吃力不讨好,因为耿炳文难对付,燕王这么做就是为了最后的胜利,迫使朱允炆以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