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铸天朝-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云逸的游历计划,云逸带着手下从云华郡城出发,先向西行150余里,然后向北行,绕过辰阳城,再向南行,直到临海城,最后返回云华郡城,云逸的路线几乎是绕整个云华郡一周,预计行程超过一千五百里,准备在七月之前返回云华郡城,平均每天要行15里路以上。
云华郡地广人稀,云逸要经过的地方多数都没有人家生息,意味着云逸一行补给比较困难,为此云逸一行二十二人皆双马,一匹马用来骑乘,另一匹马用来装载各种物资,而且云逸的护卫中近半都能熟练使用弓箭,可以随时打猎补充食物。
于是云逸的旅程开始了,这次游历计划,云逸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各种矿脉。
寻找矿脉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个时代的人们很难发现土地的矿脉,而云逸没有前世那些高科技的探矿设备、检测设备,想要发现矿脉,其难度也大大提升。
不过云华郡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虽然果露在地表的矿脉几乎没有,但是凭借云逸前世的知识,发现一些特征明显的矿脉还是可以的。
其实这个时代的人们也能依靠经验发掘出部分特征明显的矿脉,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就总结出一套规律:山上有赭,其下有铁;山上有磁石,其下有铜金;山上有铅,其下有银;山上有丹砂,其下有黄金;山上有陵石,其下有铅、锡、赤铜;山上有银,其下有丹。
顺便一提,这个世界居然也有诸子百家,且诸子百家中各个派系在千年前有出现一个雏形,然后慢慢形成拥有各自观念的百家学说,不过云逸所熟知的孔子、孟子等人名并没有出现。
千年时间,诸子百家中有的学说已经彻底消散,有的学说却发扬广大,儒家、兵家、纵横家、法家、名家、医家、农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就是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十家,墨家因为喜欢摆弄器械,被认为是奇巧淫技,虽然影响力更大,却被排在第十位,甚至少部分人认为墨家不应该排在前十。
另外云华云氏所在的大黎帝国兴儒家,圣武皇朝兴法家,而云华云氏可以看作是兵家一系,毕竟云氏先祖是靠在战场统兵杀敌成为贵族的,将军一般都是接受兵家的学说。
墨家总结出这套探矿规律只能说是一般,毕竟墨家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技术,只能找到特征明显的矿脉,要是矿脉隐藏的再深一点,就很难发现了,但是云逸不同,云逸脑海中装着大量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即便没有那些先进的仪器,也能寻找到更多的矿脉。
没有前世那些先进的探矿仪器,云逸画出几幅图,特地让铁匠打出几件探矿工具,盗墓用的洛阳铲就是其中之一,洛阳铲可以非常省力的取出地下的土壤,再加上云逸提前准备的一些溶液,发现矿脉只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已。
而且云逸也在想,什么时候能够让一些墨家子弟为他所用,那样云逸脑海中的很多想法就能快速实现,然而云华郡地处神州大地最西面,且地广人稀,根本无法吸引墨家子弟到来,其他的诸子百家也是如此。
要说诸子百家最活跃的地区还是位于神州大地北方的百国区域,这北方百国都是一个个郡国、县国,占地总面积比大黎帝国小,形成一个分散而又团结的联盟,名义上是接受南面圣武皇朝皇帝的册封,这样的区域是最有利于诸子百家中的中小学说发展。
不过云逸相信,等到云华云氏发展壮大,甚至会有墨家子弟主动上门投靠,云逸希望这一天早一点到来。
云逸带着二十一个护卫一路上走走停停,不时的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又或者抓一把地上的泥土、用洛阳铲去地下的泥土看一看闻一闻,再倒上几滴不知名的液体观察泥土的变化。
云逸手中的笔是木炭条,即树枝不充分燃烧后形成,再经过处理后,可以进行书写,比携带毛笔墨水简单一些,而纸就是普通的白纸,这个世界已经出现白纸,不过工艺比较落后,制造的白纸质量很差,勉强能够使用,即使是这样,白纸也不是普通人能够用得起的,产量非常的低,看到白纸的时候,云逸脑海中也有让云氏制造更好的白纸的想法,云华郡制造白纸的材料可是多的是,制造白纸肯定会给云氏带来丰厚的收入,不过这还要等到云逸游历归来后再去做。
实际上云逸不单单是要寻找矿脉,还要给云华郡画一个简单的地形图,对于云华郡的地图,云氏也只是有一个简图,云华郡那么大的区域,简图上只重点标注三座城池周围的地形已经道路,其他的地方近乎是空白,毕竟云华郡地广人稀,那些空白的地区可以算是荒无人烟,也没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前世云逸画图能力比较弱,但是今世画图能力非常强,画出一个地形图还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再加上云逸强大到变。态的记忆力,云逸只需要在行路的过程中四处看看,等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就能将记忆中的地形在纸上画出来。
云华郡总会发展起来的,未来的云华郡人口也会达到几十万甚至超过一百万,目前云华郡的三座城池根本无法容纳那么多人口,云逸画出地形图一方面是为未来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寻找各种隐秘的地点,以后可以用来建造工厂,甚至建造军营用来秘密练兵。
选择云华郡作为云氏封地的最大好处再一次显现出来,土地才是云氏最宝贵的财富!
………………………………
第9章 临海城
“主上,前面就是临海城。”王涛回头向云逸说道,王涛便是云逸随行二十一个侍卫中的小统领。
“好,我们加快行进,进城好好休息一番。”云逸看着远处显露出来的青灰色城墙下达命令。
“驾!”
时间刚刚迈入六月,云逸的形成已经完成超过四分之三,更确切的说,云逸此行大部分目标已经完成,接下来从临海城回到云华郡城的速度会加快。
云华郡果然是地大物博,云氏最宝贵的财富都埋在土地下,在之前两个月时间中,云逸虽然没有找到金矿的踪影,却发现了银矿、铜矿、铁矿、铅矿、硫矿、硝石矿等各种矿脉多达几十种,甚至云逸还发现煤炭和石油。
白银不及黄金的价值高,银币却是普通老百姓常用到价值最高的钱币,大半时候老百姓都是使用铜币,而用金币的可能性非常低,毕竟普通老百姓一年的总收入也只有一两个金币。
云逸一共在两个地方发现三处银矿,单独那处银矿品位比较低,不具备开采价值,而两处银矿相近的位置云逸猜测这里有一处中大型银矿,银矿品位比较高,具有开采价值,银矿总价值超过100万金币。
要知道云氏一年的纯收益才超过1万金币,银矿总价值居然达到云氏一百年纯收益的总和,当然,若是云氏开采银矿,获得的收益不是如此直接去计算的,还有算上云氏开采银矿的所需要的各种费用,已经上缴帝国的巨额税款,采完整个银矿云氏纯收益能达到50万金币就算是多了,而且这么大的一个银矿想要开采完需要大量的时间,以现在的技术,起码一百年时间别想开采完。
在另一处银矿区域,云逸发现铅矿和锌矿,这处银矿只能算是伴生银矿。
接着铜矿和铁矿各发现一处,品位一般,可以进行开采,预计其储量足够云逸在云华郡发展基础工业所需。
硫磺和硝石是配制火药的必需品,在这个世界上,火药也曾出现过,是那群妄想长生不老的道士炼丹是意外弄出来的,不过火药没有引起人们注意,有了硫磺和硝石,云逸可以将自己家族的武力提升一个档次,就算是帝国大乱,云氏也有一些底气保住自己。
发现煤炭很简单,云逸走到那里就看到果露在地表的“黑石头”,不需要多加验证,云逸就知道这是煤炭,有了铁和煤,云逸在云华郡建立起来基础蒸汽工业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而发现石油就很意外了,在距离临海城三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云逸一行人在村民口中意外得知村庄附近有个黑油潭,气味古怪,而且黑油还能燃烧,水泼不灭,村民以此为奇,虽然黑油能够燃烧,但是气味不好问,村民也不曾使用黑油,甚至认为黑油会带来灾祸,不愿意接近黑油潭,等到云逸来到黑油潭时,赫然发现这就是石油,这处油田居然能够达到自喷。
石油是一个好东西,短时间内云逸无法用到工业上,但是在战争期间,石油就是一个恐怖的杀手锏,想想到了攻城的时候,城墙上撒下来石油,将其点着,攻城的敌人都会被活活烧死,除此之外,战争中,使用石油作为御敌手段多种多样,甚至可以以石油开发出多种战术,水泼不灭的火焰,有谁能够抵挡?
发现各处矿脉、物产的地方都被云逸标注在地图上,回头就要一步步进行开采,另外云逸还将发现的生长巨树的地方标准下来。
云华郡靠海,大海中的财富不比陆地上少,只是因为这个世界大海中的风浪比云逸前世大海中的风浪要更多更大,而且海中还有巨兽,会对海面上奇怪的东西进行攻击,以前曾有不少人驾船出海,都没有再回来,所以大海成了禁区,连在近海捕鱼的人都没有。
即便大海比较怪异,但是云逸心中也有征服大海的想法,海中多风浪和巨兽,那就建造更大更坚固的船,若是木船不行就建造钢铁船,风帆动力不行那就蒸汽动力,云逸总有一天要开始进行征服大海,看看这个世界是否只有一块大陆一个人类种族。
……
片刻间,云逸一行人就已经来到临海城前,相比于云华郡城,只是县城的临海城规模更小,不过因为盐业,临海城繁荣程度和云华郡城差不多,有许多商人都来到临海城直接向云氏购买盐。
大黎帝国对盐业严格管控,只有一等贵族和帝国官府才有资格进行制盐,私人不允许制盐,违者会被判以刑罚。
普通老百姓不管是从哪里购买到食盐,价格都为10银一斤,无论是云华云氏直接向老百姓出售食盐,还是云氏先卖给商人,再由商人销售食盐,都是这个价格。
食盐售价很高,但是云氏只能够得到的纯收益不足总收入百分之三十,大半收入都要上缴国家,小部分是用于从盐工手中收购食盐,而且帝国岁入大半都是来自于盐业,云氏岁入百分之八十都是来自盐业,可见盐业的暴。力,掌握了盐业,就掌握了一颗巨大的摇钱树。
那云氏怎么会向商人们出售食盐呢?这不是分薄自己的利益吗?
实际上云氏每年获取的食盐大部分都要销往整个泽州,云华郡人口才九万多,每年消耗掉的食盐有限,但是将盐运到其他地方去会大大增加成本,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商人过来购买食盐自己运回去卖,最终云氏的纯收益会有一定程度增加,将食盐降低一定价格卖给这些小商人,云氏得利,何乐而不为呢。
大黎帝国的盐基本上都是盐工用铁锅煮海水得到的,效率十分低下,而且煮盐的盐工们非常幸苦,他们长期和海水打交道,身体有很多病痛,他们的收入仅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云逸来到临海城,一方面是想要在临海城休息一下,考察一下临海城区域的地理地质情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