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业倾情-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献帝不允许任何人对言城用兵,便是不许人去救孤身陷在言城的司徒殊木。

    众人眼里,司徒殊木已然处于死境。

    但是他终究没有死在言城,覆齐军抢夺玉城官府财富,令西宁世子一怒率十万西宁军与言城下。而司徒殊木安然返玉城。

    百姓只觉这是老天英明,更加相信司徒殊木乃王佐之才,自然不会那么容易丧命的。

    可是四方诸王,帝都贵胄公卿却知道言城城门口的官司,绝非为了玉城首富的那点银子,而是西宁与司徒殊木之间本身有猫腻。

    收到密报的段谨溪在书房沉思良久。所有人都以为司徒殊木掌权几月却未涉足兵权是因为腾不出手,却没有想到,是因为人家早就收了西宁。

    一念及此,他脸上闪过一抹坚定。要所谓的好名声有何用,只要得到了江山帝位,史书怎么写,还是他说了算。

    献帝是付不起的阿斗,但司徒殊木不是。必须赶在司徒殊木之前,将帝都拿下!

    翌日,段谨溪于虎威大营誓师,公诸天下:君无君道,自有明主应运而生,灭昏君,除奸佞,还天下清宴,四海安平。

    二十万东阳大军开拔,攻打胤城。

    四大镇守边境的诸王各自管辖着数个城池,而以帝都为中心,周围尚有数十城池,皆为皇帝掌控,乃王域。胤城便是在王域之内。

    这是一条通往帝都最快的路。

    段谨溪一边率兵攻打胤城,一边有下了密令,派了四五拨好手去玉城沿路设伏。司徒殊木乃君家子孙,又是王佐之才,他必须死!

    胤城守军不多,帝都的救援也非一日能到。胤城太守守城不降,却终究输多赢少。就算有将门之子云伯侯云逸上阵领兵,也难挽狂澜。

    段谨溪觊觎帝位不是一日,东阳军也是训练有素,凶悍勇猛。攻下胤城不过是时间问题。

    胤城临近盘城,而盘城乃南平管辖之地。也不知道段谨溪是有心还是无意,出兵三万攻打胤城之时,便也动了五千和盘城守军小小干了一仗。

    据说是两军将士口舌争锋下才引起的纷争,虽踹了盘城的门,但是两方并无很大死伤。

    有心之人皆看得分明,这是段谨溪在试探南平的态度。南平王毕竟年迈,世子顾泉霄又鲜少有消息传出,若是拿下帝都的同时能够拿下南平,那才是一箭双雕。

    可是向来温和的南平在此事上却展现了无比强硬的态度。几乎是立刻做出了反应,十万南平军被迅速调往盘城,而领兵之人,赫然是隐世不出的世子顾泉霄。

    盘城与胤城,混战,一触即发。

    西宁也早已做出了反应,原本在言城讨伐覆齐军的十万大军立即便被调往了王域附近的城池。

    拥有重兵的四大诸侯里,便只有北安一直没有动作。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北安调兵也是迟早的事。

    东阳的野心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若不想归顺,便只有拔剑而起,战!

    胤城是否失守,全靠帝都的救援。十万禁卫军已尽数调往胤城。而偌大金粉帝都,也只有京畿守备营,以及龙魂骑了。

    东阳的目标早就是帝都。而南平和西宁是否会剑指帝都,很难说。

    太和殿上,献帝将各城求援的折子摔了满地。久病初愈的面容十分苍白,但是却掩不住怒意,“这群乱臣贼子,居然一个个都敢如此!”

    殿下臣子亦是不掩惊慌之色,献帝昏庸,从不以才能高低提拔官员,而是凭自己喜好。献帝醒后又将司徒殊木提拔的一干能人打落尘埃。是以大殿高位之臣大多只会溜须拍马。

    此时大齐危矣,满殿文武大臣,居然无一人可用。

    “都愣着作甚,大齐已经存亡顷刻了,你们可有人愿领兵平乱?”献帝恨恨地将一殿臣属扫了一遍,压下怒气,沉声问道。

    “陛下,臣提议重新起用蒙英。此人武艺高强,征战经验亦比田洪成要足,由他领兵再合适不过。”内阁首辅站出来道。

    如今调去胤城的禁卫军乃田洪成率领,但是大齐已乱,一个将军是不够的,更何况田洪成并没有多少战场经验。重新起用蒙英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献帝闻言皱眉,思兰说过蒙英暗地里效忠的是司徒殊木,此时司徒殊木未死,他并不放心将兵权交予蒙英。

    而在他沉思的功夫,又有人上前道:“陛下,臣奏请释放秦相。”

    一语出,四下哗然。

    匀王闻言霍然回首,已经浑浊的目光居然烁烁发寒,盯着那奏请释放秦旭的官员。“老臣不同意!”

    “秦旭之心,恶毒至极,唯恐我大齐不灭。你奏请陛下释放秦旭,难道是打算让这个堪为乱臣贼子的人为此事出谋划策吗?”匀王声音微寒,带着森冷的威严。

    那官员被匀王一通数落,不由涨红了脸,却硬撑着道:“秦旭乃贵妃义父,就算曾经行差踏错,如今不正是戴罪立功的机会吗?秦旭为相多年,必定能有良计破眼下危局。”

    匀王闻言冷哼,“用乱成贼子的计谋平乱,怕是与虎谋皮。”

    “那您说,您还有何良策。”当着一殿君臣,被匀王毫不留情数落,那官员也抹不开面子,不由反问道。

    匀王冷冷看他一眼,方回身对献帝一礼,“陛下,老臣举荐王佐之才!”
136。…第136章 征伐重 中
    匀王的话给人带来的震撼并不比方才那官员所说少多少,要知道,献帝本就深恨司徒殊木的,恨不得他死在言城。

    当年归剪愁预言出王佐之才,给献帝添了多少堵,简直就是在嘲讽他并非真龙天子。后来虽然查出司徒殊木亦为君家血脉,他也迫于形势将其召入帝都认祖归宗,封王。但是有这么个才干、名声皆高于自己的亲王在侧,献帝心中并不乐意。

    一不小心就会有被人篡位的危险啊,还是民心所向的篡位,谁能乐意。

    献帝此刻脸色乌云密布,那阴狠的双眼牢牢盯着匀王,“皇叔这是何意,难道大齐江山还要一个不肖子孙才能救吗?”

    “陛下明鉴,摄……殊木本就是您的亲弟弟,您心中也清楚,他与言城并无勾结,他本就是位高权重的摄政王了,何须与覆齐军勾结?”匀王并不退缩,直视献帝双目,稳稳道。

    是的,司徒殊木根本就没必要与覆齐军勾结,他本就是凤子龙孙,何须与韶问勾结?献帝的黑暗心思被匀王这么明晃晃地摆上了台面,献帝面子愈加挂不住,怒道:“皇叔的意思是,朕是在污蔑他吗?”

    匀王闻言跪伏于地,道:“臣没有这么说。”

    没有这么说,却不代表没有这么想。

    众人愈加惊恐。

    一向奉守中庸之道,从不出头的匀王居然一而再再而三为司徒殊木说话,如今更是当庭下了陛下的面子。如何能不让人震惊。

    献帝怒极,抓过手边杯盏便摔,虽然顾忌匀王身份,并没有砸在他身上。喘着粗气道:“朕就不信了,十万禁卫军,尚有龙魂骑守卫在侧,会灭不得那群乱臣贼子。”

    “陛下,恕臣无礼,敢问您要如何调派龙魂骑?”匀王霍然抬首,目光灼灼望着献帝。

    满朝文武听不懂这句话,但是献帝是懂的。匀王此语并非问他如何作战,而是因为龙魂骑算起来并不算正规军队,而是历代皇帝的私兵,是护卫君家的。若要号令龙魂骑,有圣旨是不够的,还需要专门的虎符。而这虎符,乃每一代皇帝传承给下任君主的,这是保君氏江山的东西。

    可是,献帝手中并没有虎符!

    先帝陡然驾崩,未来得及将虎符交付出来,秦旭当年翻遍了皇宫都没有看到。献帝这些年也无时无刻不在暗地里寻找虎符,却一无所获。

    这个事情瞒得了文武大臣,却瞒不了匀王。

    匀王的目光中十分清楚,若没有虎符,只能调动部分龙魂骑,胜算实在微乎其微。

    献帝咬牙,目光愈发森凉,为何相处了这么多年的皇叔,反而愿意帮一个认祖归宗只有几月的人?“皇叔的意思是,若是王佐之才在此,便能将龙魂骑调派好?”

    “陛下,西宁敢出兵言城,您还未看清楚吗?”匀王长呼,声音悲切。“若有西宁军相助,我们何至于腹背受敌。”

    匀王言下之意便是西宁军已听司徒殊木号令,这个献帝也早就猜到了。可是越清楚这个真相,他越不能放心司徒殊木。以他君王至尊,尚不知道司徒殊木是何时将西宁收入囊中。此人又能从韶问手下脱身,心思深不可测。如此人才,真的甘心只做个辅佐君王的人吗?

    想到这里,献帝愈加不肯答应。大手一挥,“皇叔不必再说,朕知道西宁军的作用很大,但是没有王佐之才,朕也有办法让林洺就范。”

    匀王还想再说,但是献帝已经冷哼一声,负手下殿而去。身侧太监拖长了声音道:“退朝!”

    满殿大臣面面相觑,今日的朝会简直就成了陛下和匀王的辩论,其他人都只有看着的份。

    轰隆一声,天上炸开一记响雷,乌云翻滚,已有暴雨之兆。

    众人不由看向殿外,只见风云变色,心下愈加不安。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变数出现。

    因为有南平军在盘城牵制东阳军,是以胤城终于在城破之前等到了帝都派来的援军。

    尚在云川魏紫园里培育牡丹的蔺寻语听了消息,终是松了口气。若有田洪成率十万禁卫军来救,那守城死战不降的云伯侯云逸应该也不会马革裹尸了吧。

    自言城出来后,蔺寻语便回了云川。她也和藏书阁众人想的一样,觉得有司徒殊木在,久晴天如何也不会有事。没想到的是回来也没有多久,东阳就反了。

    胤城被围,若是城破,云川也逃不了。现在外面都人心惶惶,战争无论谁胜,给百姓带来的永远都只是流离失所、朝不保夕而已。

    她忽然忆起当日在言城时,久晴天说司徒殊木耍弄韶问完全是玩心大起,也不知道如今这形势在不在那王佐之才的计划中呢。

    若是久晴天知道了她的想法,必定会笑她。天下事自有变数,就算是再擅长忖度人心的人,也不能将一切都算得分明。

    这一切早就脱离了任何人的掌控,不在任何人的算计之中,这才是一盘真正的江山棋。

    至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可惜久晴天并不知道外面的消息,因为久晴天有意不听外界消息,也因为随隐故意不让人告诉她外界消息,所以她每日陪随隐下棋饮酒,闲时听随隐弹琴。一直不知道外面已经天翻地覆。

    直到清妍终于忍不住,满脸担忧地对她道:“染墨传来消息说公子在回京途中几次三番被人设伏,虽百般防范还是受了伤呢。”

    久晴天闻言不过动了动眼珠,口中淡淡道:“你担心什么,他身边能人无数,死不了的。”

    “可是如今东阳反了,胤城盘城已经造成了帝都、东阳、南平三方拉锯战。公子身边的人可能也已经被派往各地了啊。”清妍再次轻轻叹了口气,眸子里盛满了担忧,“染墨还说,公子急于赶回帝都,都不肯好好治伤噢。”

    久晴天柳眉轻蹙,猛然站起,“东阳反了?”

    清妍点头又摇头,“不只是东阳反了,天下乱了。”

    闻言久晴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