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黑大宋-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多步兵在打扫战场,或者牵来缴获的战马。
王巨三人欣喜地看着这些马。
野战骑兵还是王者天下,这一战若不是两营骑兵,未必能胜得如此光彩,甚至都未必能胜。
王巨忽然想到了几十年后的岳家军。
岳家军天下无敌,可大家也忽视了一件事,那就是骑兵。
宋军没有战马,但金人有哪,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岳飞从金人哪里得到大量战马,然后组成了一支强大的骑兵,最后才能跃马中原。
因此王巨打算让这营保捷军也改编成骑兵。与蕃人相比,他们优势要略差一点,一个是汉人,一个是蕃人,同在边境长大,同是半耕半牧,但蕃人以牧为主,自小就习惯骑着各种牲畜,所以练一练,就是一支强大的骑军。在这上面,保捷军占了劣势。但相信比岳家军起始的底子要好些吧。况且所对付的不是元蒙铁骑,而是半坛醋西夏人。
实际往后看,最强大的骑兵未必是金人,而是元蒙,往前看,不是突厥,而是匈奴。只是那时似乎还没有出现马蹬,这才削弱了匈奴人的战斗力。
那些人才是真正生在马背,长在马背,骑术无比的精良。但与现在的乌古敌烈无关,一是人少,二是各部分散,不能糅合,一旦有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将北方大草原上的各部糅合起来,如成吉思汗那样,那将是冷兵器时代所有人的恶梦。
不过从生存学角度分析,游牧民族不能持久,虽然农耕民族战斗力弱,但因为农耕文明,只要和平,人口便能迅速繁衍。
“难道汉人当真做兔子?”
但这个问题太头痛了,比所谓的民族问题还要头痛,王巨想了一想,自动忽视过去,说道:“三狗叔,你带着一营骑兵去柔远寨吧。”
那边还有几百西夏人呢。
因为是柔远寨地界,王巨原来没有打算动手的。但为了下面的计划,这几百人也要清除掉了。
李三狗带着几营骑兵呼啸而去。
消息也传到了庆州。
孙沔愕然,两千多西夏精锐军队,并且一半以上是真正的骑兵,又被吃定了?倒底谁是西夏人哪,怎么看似颠倒过来了。
好一会才问:“疆砟堡那边有没有动静?”
章楶终于忍不住了,说:“西夏常驻兵力不多,派了那么多军队过来抄掠,哪里还有兵力可用。”
这是看不下去才说的。
他也未指望孙沔敢趁机将疆砟堡拿下。
这个堡砦很重要,不亚于延州失去的土门,秦凤路那边的西使城。一旦得到了,那就是两尊门神,将庆州守护住了,但对于西夏人来说,那就是双鬼拍门,白豹城随时面临着宋朝的进攻。
然而孙沔就是做了,章楶与王巨也未必同意,弄掉了李谅祚几千人马,李谅祚未必在乎,顶多痛一下,恼一下,一旦正式拿下疆砟堡,李谅祚必然会派重兵发起疯狂的进攻,这也不怕,关健孙沔坐镇,大战开始,能打赢吗?
所以聪明的做法,既然歼灭了这股敌人,那么余下诸军营合击,将王巨与姚兕调出来,清扫其他几路的抄掠军队,最少将淮安镇那边正在抄掠的军队再度击败。
三路抄掠军队全军覆没,李谅祚痛到骨子里,以后也就不敢再抄掠庆原路了。
可章楶并没有抱多大希望,果然,孙沔只说了一句:“再探再报。”
奶奶的,还不如孙长卿哪,孙长卿虽然性子软,但大家劝一劝,说不定就能将这次大好时机利用起来了。
章楶气得差点甩袖而去。
不过他想起了王巨的叮嘱,质夫兄,莫要小视了孙公,他是欧阳公大力推荐过来的。
什么欧阳修,他又想到自己听来的京城传闻,心中骂道,整是一群祸国殃民的伪君子!
第二天战斗又再次爆发。
李三狗率领几百铁骑找到正在撤退的那几百名西夏步兵,这群步兵以撞令郎为主了,听到前方战败,那还敢再呆下去,押着抄来的物资百姓,向疆砟堡逃去,正好在半路让李三狗堵上。
几百名骑兵一个冲锋,这群撞令郎们就开始逃亡了。李三狗派了部分人追杀,又让百姓回家,既然柔远寨官兵不作为,他只好代替柔远寨官员的职责,将西夏人抄掠来的物资牲畜,逐一发还给各村寨。
然后押着战俘返回华池镇。
几战下来,得到了一千多名战俘,用他们与山匪一道修路。王巨正发愁修路的人力呢。没有让他们修华池到延州的道路,而是修凤川到鄜州的道路。这里离西夏边境远了,想逃都没办法逃。
王巨又留下几百匹马,开始将保捷军组成骑兵营。余下的马,全部由官兵带着,押向庆州,交给孙沔处理。
就在大家以为他要收手时,第三场战役又再度打响……
目标,疆砟堡与大顺城之间的杂里寨,曾经是庆州这边的一个大部族。叛逃到西夏那边,西夏安置后,和平时通过私商谋利,抄掠时因为对庆州地形熟悉,又派出大量子弟进入抄掠大军中。包括这两次,其中就有几十名来自杂里寨的丁壮。
因此这个寨子很大很富裕。
为什么他们要叛逃到西夏,这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与西夏人相比,宋朝这边蕃人几乎不交任何税务,仅是担负着兵役,但因为宋朝政策软,时常遭到西夏人的抄掠,活得屈辱,安全不能得到朝廷有效的保护。
与宋朝这边蕃人相比,西夏那边更贫困,不但有沉重的兵役,还有力役,税务,一样少不了,但活得有尊严,还能时不时到宋境这边过来打秋风。
大家各自的吸引力差不多,相对宋朝略略占据着优势。因此两国边境时常有蕃族叛投现象,叛逃到宋朝的蕃族比叛逃到西夏的蕃族要多一点,但西夏能抄掠啊。
因此有的蕃族若是不得意,同样也会主动逃到西夏那边。
所以范仲淹要发起浅攻战术,不仅是战略上考虑,也是这个蕃族相互叛逃的考虑。只要浅攻战术打响,边境的西夏蕃人失去了安全感,那么什么尊严,什么安全都没有了,大家平起平坐,宋朝这种民族政策便发挥优势了。
范仲淹那种浅攻不成熟,随后两国和议,也没有实施的土壤。史上直到章楶,效果很显著,实际未来几年后,随着嵬名山的叛逃,宋朝开始尝试着主动进攻,虽然罗兀城大败,却造成更多的部族来投奔宋朝。直到章楶,开始达到巅峰。
但后面这一条,多数士大夫未必会在意,这才有了王韶与王安石的冲突。
不过王巨这次浅攻,理论上是浅攻战术的破处之旅。
第一九六章破处(下)
一个妇人赶着羊群,忧愁地唱着歌:
“宁射苍鹰不射兔,宁捕猛虎不捕狐。
与明相伴不会暗,与强相伴不会弱。
张弓无力不放箭,说话不巧莫张口。
人有智不迷俗处,箭有功敢入深山。
心怯也别爬下,箭尽也别投降。
肠淌缠裹腰际,腹穿用草塞填。
美人穿上皮袄,也不会变丑。
勇士坐在人后,也不会变弱。”
这便是羌人的民歌,没有对仗押韵,口语式的歌谣。
严都头不悦道:“还勇士呢,全是一群强盗!”
“莫要激动,党项人沉鸷尚武,我朝将士表现不佳,所以他们才瞧不起。传令下去,等会儿出击之时,不得残杀妇孺老幼。”
“明公,西夏女子凶悍,还有麻魁军……”
“严都头,不要再说了,彼所不仁,不代表着我所不仁,这是我大宋与西夏的区别。”王巨说道。
西夏女子凶悍勇敢,他岂能不知道,而且未来熙宁伐夏战争中,那兴州的小梁氏一度还带着一群麻魁军将宋军的中路兵马杀得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不过对女人动屠刀,王巨依然做不到。
此时庆州城外正围着无数观看的百姓。
普通的兵士押去修路了,但这次也捉到了许多将领,王巨与姚兕派人连同马,一起送到了庆州城。
观者如山,有的百姓气不过,用泥块与石头往那几十名西夏将领身上丢。
一行人进了城。
香玉抱着孩子站在阁楼上朝下看,然后说道:“官人,这个小知县不好惹,官人切莫让他生气。”
宋吉沉默不说话,他也知道不好惹,但王巨呆在华池县,总不是一个事儿,并且王巨从延州带来好几个傔客,这些人不认识自己,但说不定就认识妻子,而且宋朝是磨勘制度,王巨这一呆可能就是三年,三年倒也罢了,若是他政绩做得好,现在又立下军功,朝廷再来一次任命,将他任为庆州的判官或者通判的什么,那可能就是六年之久!
难道将妻子关在屋中,一关就是五六年,妻子能忍受,可外面人会不会说话?
然而他才情辈出,总是一个小民,因此想不出任何办法化解。
“真不行,我们离开庆州。”
“庆州好不容易打下一个基础,一离开什么也没有了。”宋吉说道。
孙沔迎了出来,那些将领的什么,孙沔没有在意,但这几百匹马,孙沔同样很看重。环庆路四十多营官兵,有十几营骑兵,但每一营骑兵都严重缺马。没有了马,这些骑兵就不能发挥战斗力。况且就是步军,各指使都头与斥候,也需要座骑。
华池县献上几百匹马,来得正是时候。
他看着领头的王都头问道:“王知县与姚巡检呢?”
“孙公,属下不知道,不过属下听姚巡检说过一句话,他可能与王知县一道再度出兵,化解西夏人的入侵抄掠。”
“还打啊?”孙沔吓了一大跳。
于是又问两战的情况,以及损失。问完后,立即下令,让斥候关注淮安镇那边的情况。
又说道:“真乃胆大包天,画蛇添足。”
这两战下来做得很好了,胜了,西夏虽有损失,但不惨重,能忍受,自己同样也有了军功,好向朝廷交差了。但再打下去,华池县兵力有限,两战又出现了惨重的损失,淮安镇那边抄掠的西夏军队更多,如果败了,这个军功什么也没有了,而且自己还得要调动兵力填补华池县。
章楶也觉得古怪。
王巨可以派兵去淮安镇支援,但必须要经孙沔准许,与当真的驻军配合,那才能发起战斗。
否则兵力少,而且离华池县远,地形不会那么熟悉,这个地形也很重要,如果王巨不对地形熟悉,如何选择在东涧桥,没有东涧桥这个地形,又如何胜得如此漂亮。大规模的战役讲究地形,这种中小型战役,更要看重地形。甚至两战几乎全歼,也因为这个地形,如果地形再稍稍开阔,周围道路通畅,那么会有近半西夏骑兵逃出生天。
这次再度出兵没有道理啊。
…………
太阳越升越高,能看清楚杂里寨的整个面貌。
大约三百来户,算是一个大寨子。窑洞很少见,建窑洞很麻烦,而且羌人多少保留着一些游牧的习惯,因此其他地区建窑洞的羌人同样不多。
大多数是石头垒的房屋,上面披着茅草。
不过从衣着来看,寨中的百姓生活情况比较好,这时候天气还未完全冷下来,有许多女子穿着绸缎做的裙子。这些财富也未必是完全抢来的,私商同样给寨中提供了大量财富。如果不是西夏的税务重,可能这个寨子情况会更好。
寨子前面就是一条小河,也就是疆堡的东涧,水流湍急,一直流淌到华池水。
河前是大片的滩涂,杂里寨的百姓也种了一些高梁与豆子,有的收割了,有的还没有收割。
在远处的山丘上还有一片桑麻地,横山其他地区也有百姓植桑种麻,不过工艺落后,产量低,规模也不大。
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