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袭水浒传-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此处,三娘不禁偶尔嘴角一翘,暗自笑道:“你那么在乎他的看法作甚?我自不负他所托便是了。”当下一笑而过。
当晚屯兵于枫林渡口,三娘在帐中,军前来江南密报,直说宋军宗泽所部与方腊义军在睦州会战,双方互有折损,只因方腊后援不济,最后只得退兵。
三娘闻报后,大皱其眉,便请卢俊义、公孙胜、黄文炳三人入帐商议。少时三个入来,都坐定了,看了密报后,也都是皱起眉头来。
黄文炳先道:“此乃方腊败亡之兆。须知但凡起事,若能一鼓作气势如虎,攻城略地,打开局面,便是好事。但如今方腊却被宗泽所阻,不能再进一步,吴中之地,无险可守,如今只有杭州一处大州县为凭,只恐方腊难以久守。一旦方腊败亡,朝廷收拾了局面后,必定转头来要威压我山东路,到时候若然要削藩,必定是兵戎相见。”
三娘沉吟片刻后道:“那倒也未必,这几****也思虑此事,若是方腊被平,朝廷是会先威压我梁山呢?还是会先出兵联金伐辽?”
公孙胜道:“自古攘外必先安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某料方腊一旦被灭,下一个必定是削藩梁山。”
卢俊义也道:“若我等在山东路经营两载以上,便不怕朝廷再来啰唣,就怕不过年许,朝廷复又调集大兵压境,逼我等削藩,那时便不是耍处。”
三娘颔首道:“如此说来,方腊若是能撑上个两年时光,对我梁山最是有利。但如何才能教方腊多撑上些时候呢?”
黄文炳道:“观方腊起兵,仓促行事,如今朝廷年初时已经关了应奉局,罢免了朱勔一党,就连官家都下了罪己诏,这一手收拾民心果然厉害。如今方腊义军所到之处,已经不再是一呼百应。而所攻占州县,虽从者云集,但多都是些老弱妇孺,可战之兵太少。而且所占之地,虽也是钱粮广有,但毕竟只数州之地,难以抵挡朝廷全国之力。如今原武解围,十万西军得以保存,稍后定然是这十万兵马南下助剿,方腊那里则势危矣。”
顿了顿黄文炳续道:“若要让方腊能多撑几年,无非便是兵马、钱粮两项上能助他一臂之力。但我梁山如今已经受了招安,如何能以兵马襄助?而且路途遥远,兵马也不一定能直接南下。至于钱粮一项上,若是以行商之徒偷运过去,也能襄助一二,但就怕宋军坚壁清野,断绝贸易,不许行商南下,那便断了这一条路。如何襄助方腊,实在有些难了。”
三娘却淡淡一笑道:“其实要方腊能支撑久一些,也不一定要动用兵马、钱粮去支援他。”三人都是哦了一声,奇道:“那该如何援手?”
三娘笑着说道:“我梁山之所以百战不殆,除了士卒精锐,将士用命,器械坚利之外,更要紧的便是我梁山眼线广布天下,朝廷举动总逃不出我的眼线。江南吴中之地,乃我白莲教兴起之地,徒众更多,眼线更广。你们说要是方腊通过我白莲教在江南的眼线,将宋军一举一动皆掌握手中,他能否多撑些时候呢?”
黄文炳第一个奸笑起来道:“定然能成功。方腊麾下军马也并非善与之辈,能战善战将士也有,只要他那里尽悉宋军举动,或是退避,或是设伏,或是避实击虚,总能教宋军吃几次败仗。虽然宋军占尽优势,但若是连吃几场败阵,损兵折将之后,也便只能取个守势,慢慢与方腊周旋,这样便能教方腊再支撑几年。随后若不用他了,只需断了他的消息,以宋军之势,迟早便能剿灭方腊,与我无损,与我有益。”
第二卷凤舞九天 第枯七章心灰意懒复有志 顺其自然不强求
便在帐内,卢俊义、公孙胜闻言皆是有些不忍,卢俊义道:“方腊虽在江南,他那摩尼教也与我白莲教格格不入,但也算是与俺们一般,被逼无奈,方才举旗反抗,我等就算不助他一臂之力,也不必如此算计与他,有失道义。”
公孙胜也道:“当朝无道,奸臣弄权,方才有花石纲、应奉局祸乱江南,也不知江南多少人家被逼得家破人亡,不得已方才有方腊等人高举义旗,反抗官府。我梁山一向秉承替天行道义举,若是算计方腊,只恐天下好汉耻笑。”
三娘看了黄文炳一眼,黄文炳略略低头,随后三娘方才笑道:“此乃黄军师一家之言,我梁山虽然已经招安,但对于方腊义军,还是心存怜悯的,因此我白莲教密探暗卫皆可助他,我梁山也只能做到如此了,至于帮到什么时候,也只能量力而为了。”
卢俊义与公孙胜皆颔首道:“这方才是替天行道的言行。”顿了顿后公孙胜又道:“方腊那里只望能多支撑久些,此趟我等回到梁山后,当尽快掌握山东路四州之地,定下章程来,好生经营一番。只要将山东路经营得好了,兵强马壮,水泼不透,也就不惧官府再行什么削藩之策了。”
黄文炳道:“正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山东路一旦强盛了,何惧官府再有反复?”
三娘颔首道:“正是这话,既然如此,我等当快些回到山东,接收密州、登州、青州,而后调拨兵马屯驻,广招军民屯垦,兴旺工商之业,丰我钱粮,养兵安民,以备对抗官军削藩!”
是夜计议定了,次日一早,梁山军马便开拔继续东行,华西朱武那里,自有飞鸽传书过去,教朱武所部等朝廷旨意一到,便即开拔东来。
话续休繁,不一日梁山军马回到济州,济州张叔夜、陈曦真、柴进等守将出郭相迎,只见梁山军马都打出了大宋旗号,果然便是招安成功了,张叔夜、陈曦真等人都是各自欢喜。
当天军马屯驻城外,三娘自引卢俊义、公孙胜等入城内府衙安歇。张叔夜、陈曦真、柴进大摆筵席庆贺,三娘将乔道清、孙安、卞祥、马灵、琼英、叶清、唐斌等新降之将与众人都引见了,皆是大喜过望。
席间张叔夜举杯道:“恭贺宣抚使终得朝廷招安,开镇一路,当朝首例,实在是可喜可贺。”三娘也举杯笑道:“还是张太守多多维护,我梁山方才未断了这招安之路。”
张叔夜打心底里欢喜,展颜笑道:“宣抚使心存忠义,替天行道,只是被奸臣逼迫而已,如今朝廷幡然醒悟,招纳忠义之士,将来宣抚使好生为国尽力,便是万民之福。”
三娘叹口气道:“张太守果然高风亮节,如今招安了,却都不问自身,只为国家万民设想。”张叔夜道:“余本为济州太守,失土已经是大罪,其后又逃狱枉法,便算这趟招安,朝廷不赦,余也没有二话。”
黄文炳笑道:“好教太守欢喜,此趟招安,张太守,陈统制二位一并都招安赦罪,只是宣抚使遵照太守之意,并未向朝廷请封而已。”
张叔夜叹口气,拱手遥拜道:“罪臣拜谢皇恩。”陈曦真却皱眉道:“太守难道就此不想出仕了吗?”张叔夜道:“身已经污了,岂能再有脸面为官?”
三娘摇头笑道:“太守不必妄自菲薄,朝中若是多些太守这般的忠廉官吏,我梁山如何会到这般地步?太守若是拜官求去,对众百姓来说才是一件大憾事。太守安心,与宿太尉分别前,我曾与他说过,张太守招安后虽不求官位,但朝廷不可失去这般一位忠臣良将,还请宿太尉代为保奏,定要教朝廷再封太守官位。”
陈曦真喜道:“若是有宿太尉保奏,太守定可复出为官。”张叔夜苦笑摇头道:“心灰意懒,不复有志。”三娘笑道:“若然圣旨下诏来,太守到时候还要抗旨不成?”张叔夜哑然无语。
果然,只过了两日,便有李邦彦再来济州传旨,这趟李邦彦奉命前来,一则是带来青州、密州、登州交割山东路宣抚使统管的旨意,二来便是来传旨,封赏梁山其余将佐官位,一应官位皆是按那份三娘奏请封赏的奏表所封,并无出入,只是末了诏命张叔夜为山东路宣慰使。
众人都叩谢恩典后,都是喜气洋洋,陈曦真连声与张叔夜贺喜,便是自己与女儿得了官位封赏,也没有这般高兴的。张叔夜却眉头紧皱,三娘也是微微有些惊讶,只笑道:“看来这一手该是出自闻焕章手笔,定是他的计策,朝廷才会封张太守这个宣慰使,便是拿我山东路看作是南蛮之地那些土司藩镇一般,需要一个宣慰使来做藩镇与朝廷之间的缓颊之功。看来太守这个差事不好当啊。”
张叔夜闻言,不动声色的接旨后道:“既然朝廷有旨意,我自当遵从,扈宣抚使,将来便好生共事,为国为民,也为山东路百万军民百姓福祉计,某也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娘听了头有些大,朝廷把张叔夜弄在她这里,明显就是上点眼药,让她不痛快,不过三娘也不计较,一个张叔夜,无权无兵,能有什么作为?当下笑了笑道:“定如张宣慰使所言,一定好生为山东路军民百姓谋福祉。”
随后三娘吩咐军马传令,教林冲、陈丽卿等留守梁山军马前来济州聚齐。不一日林冲、陈丽卿等率领军马,来到济州会师。两部军马会师后,自然是热闹非凡,济州外联营十余里,计点军马,共有十七万军马会聚济州,当真是千军万马,枪旗如林,人马无边无沿。
李邦彦奉出朝廷旨意,晓示众军,都改旗易帜后,犒赏三军,众军皆是欢声雷动。便屯驻两日后,三娘在济州府衙内,分拔各军将领统领各部军马,持朝廷旨意,前去接收各处州县,都是按前述分拔职司而去。
却说陈丽卿那里,初时瞒着陈曦真,但此时圣旨下来,陈曦真方才知晓宝贝女儿居然一直在梁山。当天会师后,陈丽卿封了清河县君,犒赏筵席之上,父女两各坐一方。
待得席间空隙时,陈曦真将陈丽卿唤道廊下,陈丽卿低头跟了出来,大气也不敢出。陈曦真看着女儿淡淡说道:“好啊,原来你一直都在梁山左近,却不教我得知,这是扈泊主安排的吧。”
陈丽卿尚未答话,背后飘来三娘的声音:“陈都监,我已经是朝廷山东路宣抚使,扈泊主一句,不可再出口了啊。”陈曦真回头一看,人随声至,三娘一身直衣狩服,笑语晏晏的站在廊下。
陈曦真无奈只得上前行礼道:“小可家事,不想惊动宣抚使大人。”三娘道:“陈小姐安身梁山,是为了躲避官府追捕,那时候陈都监一家可都是朝廷缉拿的要犯啊。至于陈小姐为何到了梁山却不愿与陈都监见面,这就得问问陈都监了。”
陈曦真皱眉道:“难道我有何不妥之处?”三娘道:“便是有大大的不妥。先前陈都监与陈小姐安排婚事,却安排了一个金国探子,史文恭那厮勾结金国,意图不轨,若是陈小姐嫁了过去,便是悲剧收场,这方才有陈小姐逃婚之举。”
陈曦真一脸尴尬之色道:“先前识人不明,逃婚此节,自然不会怪她了。”三娘颔首笑道:“那边好了。不知陈都监可是还想为陈小姐安排婚事?”
陈曦真颔首道:“这个自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不嫁,惹出笑话。我膝下只这一个独女,自然想招赘一门亲事来,好延我陈家香火。”
三娘点头道:“果然是婚俗常事,这趟陈都监可见得那琼英与张清之事?”陈曦真不明所以,只道:“自然是好事,两个甚是般配。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