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晚明-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泥的功用是粘合建筑,放到边军上便是粘合堡塞。

    别看这听起来有些浮夸,实际效果却一定不会差。

    大明目前的主要敌人是鞑靼人,可宁修却知道大明真正的威胁来自于建州女真。

    几十年后一个叫努尔哈赤的部落首领会统一女真各部,正式称汗与大明对立。

    而在辽东这等苦寒之地,水泥是能够发挥最大效果的。

    毕竟水泥不惧严寒,即便是零下几十度仍然可以使用。

    水泥最怕的是潮湿,故而只要做好了防潮,就不怕什么了。

    戚继光是何等聪慧之人,他在官场浸淫多年,早已熟悉了这种说话说一半的调调。

    见宁修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戚继光便索性站出来发声道:“这点贤婿自可放心,若贤婿有意将这水泥推广军中,老夫可以代为陈书。”

    宁修却是大喜。

    戚继光这么说了,他若再云山雾罩的就太不像话了。

    宁修咬了咬牙当即道:“多谢老泰山。既然如此,便请老泰山写一封奏疏,向朝廷言明此事。这水泥不仅可以用于加强城防工事,还可以修筑大小碉堡,于边军使用是十分合适的。”

    戚继光听到这里也来了兴致,当即催问道:“贤婿说这水泥还可以用于碉堡修筑?”

    宁修点了点头道:“不错,边军使用粘合碉堡的多是石灰砂浆。这东西不能说不好,但一是造价贵,二是粘合时间太长,不符合边军的需求。”

    宁修这么说自然是有道理的。

    大明的九边哪个不是险要之地,这种地方最讲究效率。而水泥正是可以在这方面大大提升效率的。

    对于宁修来说,和朝廷合作绝对不会亏。

    眼下国库充盈,朝廷向他买水泥肯定不会在付银子方面太忸怩。

    唯一的问题就是价格可能比市价稍低一些。

    不过这在宁修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跟朝廷做生意走的是量,单价稍稍低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总量上去了还怕赚不到钱吗?

    这点从替织造局办事的织造商人身上便可以看的清楚。

    他们哪个不是赚的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何况宁修知道万历皇帝会在执政期间发动三大征,届时水泥可是不可或缺的。

    朝廷便是咬着牙也会叫宁修持续供货。

    最重要的是宁修有一种责任感。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走向覆灭。那么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一些事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他可以少赚一点,全当为子孙后代谋福祉。

    戚报国不由得眼前一亮。

    “照这么说,以后边军修筑堡垒再不需要等待数日了。”

    他虽然不在边军任职,只是个挂名的锦衣卫军官,可骨子里可是流着戚继光的血,戚家人的血性一点也不少。

    戚灵儿却眨了眨眼睛道:“这个什么水泥倘真有你们说的那么厉害?”

    宁修嘴角上扬微微一笑道:“必须的。”

    “好!”戚继光猛然一拍大腿,眼中闪烁着灼灼光彩。

    “老夫便也不陈书上奏了,明日入宫陛见,老夫要亲自向陛下陈奏此事!”

    。。。。。。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当水泥投入九边(下)第二更

    大明朝的历代帝王对召见群臣都有自己的偏好。

    有的习惯在建极殿,有的喜欢在文华殿,有的喜欢在平台,而万历皇帝则通常在乾清宫。

    原因无二,这位皇帝陛下比较宅。

    其实翻一翻万历皇帝的履历就知道,这位圣天子不怎么喜欢上朝。

    不过这位皇帝不上朝的原因却和其祖父嘉靖帝大为不同。

    嘉靖帝不上朝是为了修玄,是主观原因。

    万历帝不上朝是因为腿脚不利索,是客观原因。

    为此万历皇帝还曾经不厌其烦的向群臣们解释,说他不上朝不是因为怠政,而是腿脚不便。

    不过别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在廷臣眼中都是一样的。只要皇帝不上朝,那一定是昏君。

    所以万历皇帝非但没有得到群臣的理解,反而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自此之后,万历皇帝也有些心灰意冷,也不再解释了,在内宫我行我素的过着小日子,只偶尔召见一下重臣。

    万历帝近三十年不上朝却能将朝政掌握的游刃有余,自然是有过人之处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会在他认为重要的时间点召见重要的人。

    譬如六部堂官、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锦衣卫指挥使大多到乾清宫觐见过圣天子。

    当然这个时间段的小天子还没有玩弄权术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刻他召见朝臣只是单纯的履行皇帝的义务,很少过问具体的事务。

    原因也很简单,具体事务交办给元辅少师张先生就好。

    当然接受总兵陛见这种事情是张居正代替不了的,这是天子的责任和义务。

    万历皇帝自然是在乾清宫召见的戚继光。

    戚继光一早换了朝服前去紫禁城朝房侯着。待内监宣召,便一路跟着来到乾清宫。

    乾清宫属于内宫,从外朝一路穿过去颇要费些工夫。

    不过像一些重臣,可以享受乘肩舆的特权。

    譬如张居正,就可以在紫禁城中乘坐肩舆。

    当然戚继光没有这个特权,这并不是说他的功劳不够大,实在是文贵武贱所致。

    举个例子,以戚继光的功劳完全可以出任督抚大员,但这是文官的位置,武官出身的人是不可能染指的。

    故而戚继光只做到了蓟镇总兵,虽然也很显赫,但比起总督还是差了一些。所以万历皇帝才给戚继光加了太子少保的头衔,借以安抚。

    以武将之身加太子少保头衔已经是无上荣宠了,戚继光确实没啥可抱怨的。

    陛见是有一整套流程的,十分繁琐。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定不能君前失仪。这种错误一般刚刚授官的年轻人会犯。他们得知自己可以目睹天颜,一时过于激动,举止失措也可以理解。

    不过戚继光这种老臣可绝不会犯。

    从步入紫禁城的那刻起他就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及至乾清宫前,戚继光已经气定神闲了。

    经内监宣召,太子少保蓟镇总兵官戚继光陛见天子!

    作为两朝老臣,戚继光在万历朝的地位毋庸置疑。

    天子朱翊钧端坐在乾清宫东暖阁的龙椅上,身着一身明黄色的团龙常服,腰系玉带,头戴翼善冠,神情肃然。

    戚继光被内监引入东暖阁后立即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

    “臣蓟镇总兵官戚继光拜见吾皇陛下。”

    朱翊钧嘴唇翕张,淡淡道:“爱卿平身。”

    戚继光这才缓缓从地上爬起来,恭敬的侍立在旁。

    朱翊钧冲身旁近侍吩咐,给戚少保赐座。

    那内侍立刻搬了个锦墩来,放到戚继光身后。

    戚继光惶恐的坐了小半个屁股,腰杆子却是直挺挺的不敢打弯。

    万历皇帝又问了些关于蓟镇防务的程式化问题,戚继光都一一恭敬作答。

    之后朱翊钧便不知道该问什么了。他已经履行完天子接见臣子的义务,正打算叫戚继光退下,这时戚继光却朗声道:“陛下,臣有一事奏请。”

    朱翊钧稍稍感到有些意外,不过他还是欣然道:“讲。”

    戚继光立刻将自己准备好的说辞侃侃说出。

    “陛下,臣听闻湖广解元宁修做出了一种名为水泥的东西,其相当于石灰砂浆可以起黏连之用。臣恳请陛下降旨,将水泥引入军中使用。”

    水泥,宁修。

    这是万历皇帝最感兴趣的两个词。

    前者他曾听张先生提起过,至于后者他更是听到过无数次。

    这个宁修似乎是个无所不能的神人呐。

    “既然已有石灰砂浆,为何还要用水泥代替?”

    朱翊钧不疾不徐的说道,声调中却有天子不容质疑的威严。

    戚继光解释道:“石灰砂浆价格昂贵,且粘合所需时间较长。水泥不但价格便宜,粘合所需时间也很短。故而臣奏请陛下将水泥引入军中,代替石灰砂浆。”

    朱翊钧沉思了片刻,一挥手道:“准了,朕会下旨命工部和兵部的人去办。”

    军国大事必须首辅过问,但这种小事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戚继光见天子允准自是心中大喜,连连叩首谢恩。

    “臣叩谢陛下天恩。”

    “戚少保公忠体国,朕心甚慰。”

    朱翊钧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却是君臣俱欢。

    戚继光搞定要事后自然主动告退,万历皇帝朱翊钧也没有留下戚继光赐膳的意思,直接恩准了。

    戚继光从乾清宫出来直是长松了一口气,这次陛见和一年前的感受完全不同。

    他明显感觉到天子更加成熟了,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帝位的霸气。

    这种气质他在先帝嘉靖的身上也看到过,只不过嘉靖帝的气质更阴鸷一些,而今上则更阳朗。

    他一路疾行出了紫禁城,上轿回府。

    轿子刚在轿厅落下,戚继光还顾不得喝水便吩咐仆从前去湖广会馆叫宁修来。他要亲口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宁修。

    宁修得知未来老泰山要见他不敢耽搁,立刻跟着那戚府仆从来了。

    待宁修来到戚继光的书房,戚继光立刻喜笑颜开的上前道:“贤婿啊,陛下允准老夫的奏请了。水泥不日便可用于军中!”

    。。。。。。

    。。。。。。




第二百八十二章 国子监之行(上)第三更

    宁修直是心中大喜。

    朝廷要大量购置水泥用于边军,这于公于私都是好事情。

    于公,大明边军有了高效速效粘合剂,修筑碉堡等防御工事时可以更加便捷。

    于私,这水泥制造技术只有宁修掌握。朝廷既然要购置水泥,自然只能向他来买,这可是一比发财的大好机会。

    宁修虽然已经家财万贯,但也不会嫌钱多。

    何况他即将成婚,多赚些老婆本也是应该的。

    按下这些且不提,却说宁修返回湖广会馆后刘惟宁主动提议去一趟国子监。

    宁修只道他是要去探访亲友,便道:“这种事情刘兄自己去便是,宁某去了反而尴尬。”

    国子监相当于大明的最高等学府,在国子监里学习的称之为监生。

    按照后世的思维,能够就读于国子监的一定都是天之骄子,被世人所艳羡。

    实则不然。

    在明代基本上做官有三种途径,即科举、做监生、小吏候补。

    唯有科举是正途。

    后两者虽然也能做官,但因为出身不正,很难做到高品级的官员,且受到同僚排挤,白眼是绝对不会少挨的。

    故而但凡对自己有点信心的都不会去做监生。

    还有一种监生是朝廷要员的子嗣,他们大多是纨绔子弟,考科举基本是没戏的,便想着混个监生出来做个小官。

    无论是哪一种,都没啥前途可言。

    而宁修和刘惟宁是刚刚中举的举人,马上要去参加大比。

    这个时候和一帮监生混在一起,不是自降身份吗?

    倒不是宁修古板,实则是一行有一行的规矩。

    在读书人的圈子里,是很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