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之林家姨娘-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谨一时被吴刘氏的大道理砸得晕头转向,脑袋有些转不过来。本来还觉得自己挺有道理的,还蛮委屈的,怎么听完吴刘氏的说教,变成自己无理取闹,自寻烦恼了。
  吴刘氏看女儿有些迷糊了,趁热打铁,继续忽悠道:“人哪,就得知足常乐,要不有了这个盼那个,这日子你永远都过不好了。多想想好事,每天都欢欢喜喜的,才会有福气”。
  吴刘氏嘴上一套套的说着大道理,可心中也是满满的无奈。她的女儿已经进了林家门,当了妾室,这就是一辈子也改变不了了的,那她只得守本分,学会知足,才会踏实的安下心过日子。否则,即使是良家妾,若是不安分,惹出什么不好的传闻,坏了他们林家百年的清誉,在这样的大户人家里,暴毙一个妾,那都不会起什么浪花的。

  ☆、第24章 看到儿子们的画像

  吴刘氏带着儿媳离开了,留下一个呆怔的吴谨。她觉得前路就在眼前,可是满眼的云雾却让她看不清方向。便宜娘亲指了一条路,看着简单又实在,可她的心里又有些不平。可那些不平,她又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只得纠结于此,却是又回到原点。
  林如海今日是酒喝到满面红光,原因一当然是林家子孙繁茂指日可见,对于亲朋好友的敬酒,就高兴得来者不拒了,原因二就是雍郡王徒禛在宴席中,向他透露出要带他出巡的意向。事业家庭两得意,可谓是对一个正当壮年的男人的最佳嘉奖。在硬撑着送完客人,来到老太太处,喝完解酒汤,歇了快一个时辰后,才觉得又活过来了。看完睡梦中的四个儿子,再和老太太报告下雍郡王透露的信息,又听了老太太讲了些意见,才告辞出来。在门口踌躇了会儿,还是进了青柏院,今晚,他想见一见他的谨儿。
  吴谨恍惚中回过神,就听到外间嬷嬷的说话声,还在疑惑,这么晚了,谁还有事呢,就看到帘子被掀起,林如海进来了。吴谨吓一跳,古代可是讲究产房不可以让男子进的,忙支起身子,说道:“老爷怎么来了,快出去,不吉利的”。
  林如海却不听,直接坐在床边,还揽着吴谨的肩和她挤在一个枕头上,笑了笑:“子不语怪力乱神,还有你,怎么还没睡着啊,坐月子可不能任性,养好身体最重要,老爷告诉你,若是留下病根,老爷可要罚你的”。
  吴谨心里正迷茫呢,这个罪魁祸首却出现了,还对她关怀备至,还对她温柔缱绻,吴谨一下子泄了气,也不劝他了,反正她地位低嘛,也管不了老爷的。而且她此刻也需要他的温暖,就转个身,窝向他怀里,一只胳膊还伸过去抱着他,说道:“白天睡多了,晚上当然就睡不着了啊,老爷酒喝晕了吗,还有,我身体好着呢”。
  林如海挪挪身体,让吴谨抱得更舒服一些,也伸出一只手握着吴谨伸过去的手,慢慢地摩挲着,听她说完,也笑着调侃道:“老爷我真是喝多了,竟忘了谨儿正过着猪一样的生活呢”。
  吴谨只觉得,林如海如今在她心目中的形象,真是越来越崩塌了。嘴里哼哼了两声,聊表抗议,也就不再说话了。却不知,林如海听她哼哼,更觉得她像小猪了,笑的越加大声。
  吴谨···
  林如海笑过后,才记起他还有一件事要交代的,抬起吴谨的下巴,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看着她的眼睛说道:“在长泰过完周岁,我许是就要出远门,那谨儿可就只能等到我回来后,才能见到老爷我了,谨儿可不要想老爷想到哭鼻子啊”。
  吴谨看林如海正经的样子,还以为他要有什么大事跟她说呢,却原来还是调侃她,气得不顾以下犯上,转过身,拿后背对着林如海,气呼呼的说道:“老爷,我这不方便,就不留您了,您快出去找地歇息去吧”。
  林如海心里念叨着,这丫头真是越来越大胆了,竟赶起老爷来了,该给点教训了呀,行动上却是伸过胳膊把吴谨又抱回怀里,说道:“好了,好了,老爷说错了,谨儿就是想老爷了也不会哭鼻子的”。
  吴谨气得又想哼他了,可是想到之前被笑,又忍住,静默了一会,又想到了孩子,就问林如海:“少爷们,如何”?
  林如海想到睡得小脸红扑扑的四个儿子,欣慰的笑了笑,说道:“都已经睡了,三个小子眉眼也长开了一些,老二的一双眼睛最是随你了,也是大杏眼,其他的就像我多一些,老三呢,脸型像你,五官就随了娘多一些,有点男生女相的意思了,是他们兄弟中最俊俏的一个,老四看着眉毛眼睛随我,翘翘的鼻子小小的嘴巴却像你了。我原以为三胞胎应该很相像的,之前还担心呢,若是相像的很,以后读书做官,师傅们同僚们分不清,就不好了,幸好他们长得巧还分得清”。
  吴谨一边仔细听着林如海的描述,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着他们的样子,心里越发想念他们,恨不得立刻就在他们面前抱抱他们亲亲他们,控制不住地眼泪就流了出来,却不想让林如海发现,一低头,把脸埋进林如海的胸前。
  林如海还等着吴谨和他一起参详讨论儿子们呢,可等了一会仍不听声音,一转头,发现吴谨正埋着头,肩膀还一颤一颤的呢,立马明了了。暗怪自己不该招她,一手有节奏的拍着吴谨,嘴里放轻声哄道:“好了,好了,刚才还说不会哭鼻子呢,怎么现在却哭了,要是被长泰知道了,岂不会笑你”。
  吴谨哭了一会,也就停了下来,睁着还满是水雾的大杏眼,可怜兮兮的问林如海:“你会画人物画吗,你把他们兄弟画下来,给我看看吧”。
  林如海作为前科探花,文人翘楚,当然会画,还相当不错呢。此时看小老婆如此惹人怜爱,又心疼她慈母心,很是爽快的答应了,只是有些遗憾吴谨不能在旁红袖添香。即使如此,林如花也是卖力发挥,不仅画了三胞胎兄弟,大儿子也画了进去。
  吴谨不等彻底晾干,迫不及待得就想要看。林如海看吴谨如此急不可耐,想笑她几句,可又怕惹她哭了就不好了,只好憋着笑递给她。吴谨此时哪还顾的上他,看儿子还来不及。画面上,四个儿子形态各异,大儿子是扶着床沿满眼好奇的站立着看着弟弟们,满是肉窝窝的小手还比划着,一副天真烂漫鬼灵精怪的样子。三胞胎包在襁褓里一溜排开躺在床上,五官清晰可见,俱是可爱无邪,吴谨根据之前林如海的描述,可以一一分辨出他们谁是谁。
  吴谨抱着画一遍遍的看着,只觉得怎么看都看不够。林如海一开始还在旁解说,甚至还说了一些小小包子们发生的一些糗事,可等过了半个时辰了,吴谨还是抱着画不撒手,林如海就不依了,此时都将近子时了,谨儿还在坐月子呢,产妇熬夜可不好。林如海软硬兼施的拿走画,看着吴谨睡下才离开。他来看吴谨,老太太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是留宿,就对吴谨不好了。

  ☆、第25章 贾母教女儿

  吴谨心潮澎湃,很是兴奋,翻来覆去到鸡打鸣才睡过去,第二天醒来时,自然就已是快到吃午饭的时辰了。林嬷嬷早上已从昨夜值勤的嬷嬷那里知道了,“老爷来看姨娘了”,早饭时看她还睡得沉,也就没喊她。
  吃过迟到的早饭,吴谨连忙让丫鬟拿来儿子们的画像,自己看了又看,看的不过瘾,邀来刘姐姐一起参观,得瑟地向刘姐姐不停地炫耀儿子们多么多么可爱,多么多么聪明····念叨的本身有话痨特性的刘颖都自叹不如,落荒而逃。这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直到出月子,可以直接去看真人,吴谨基本上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乐此不疲的抱着儿子们的画像看个不停。
  有了三胞胎洗三宴的大场面对比,林家大少爷的周岁宴,就只能说是温情温馨了。对此,老太太心中略有不足,又往大孙子屋里添了不少的物件。林如海去看儿子时,看到的大儿子屋里的摆设,都像老太太假意抱怨道:“老太太对孙子比对儿子还好了”。老太太捧腹笑的前仰后合,笑完了嗔怪道:“不嫌羞,当老子了,还跟儿子抢东西”。林如海只好摸摸鼻子告辞。
  他这要出远门了,家里只剩老弱妇孺。这时候就凸显出家族凋零的坏处了,他一走,儿子又还小,就没有顶门壮户的男丁了。很是担心,安排了一层层的管事家丁守卫,又和好友同僚们都打过招呼,才带着不尽的担忧,跟着雍郡王徒禛去往巡视的下一站扬州。
  其实林如海真是多虑了,在苏州城里了,还没有哪个窃贼宵小有那么肥的胆子,敢登林家的门。又有,林如海的同窗好友,每天都打发下人来探望,衙门里的同僚们,更是安排巡逻的卫兵,每日都在林家周围多转几圈。
  出了月子的吴谨,除了每天给老太太请安,看望儿子们,就是重拾起了针线活。她想给儿子们做衣服,不是之前那种有被老太太派发任务的应付心态,这回却是心甘情愿的,真心实意的拿起针线做衣服了。这天,吴谨看完儿子们,接着做她的针线活。而另一边的正院里,不同于吴谨的闲适,确是一片肃静,小丫鬟们更是吓得大喘气都不敢,原因是平时宽和有加的太太,发火摔东西了。
  贾敏生那么大的气,是因为接到娘家母亲来的一封信,信上除了照例询问她的近况,嘱咐她安养身体,还劝导她做一件事,就是收养庶子在身边,拣资质好的孝顺她的记到她名下。这封信,几乎是掐断了她所有的希望,宣告了她不再会有自己亲生的孩子似地,所以贾敏头一回,看完自己母亲的信,气得摔了茶盏。
  婚后几年都没孕事,贾敏着急过,担忧过,苦恼过。在两房妾室也没有怀孕过后,贾敏甚至都在心底怀疑,其实是林如海不能生育吧。有了这种想法,面对再多的异样眼光,流言蜚语,还有自家婆婆的冷嘲暗讽,贾敏挺过来了。直到吴谨进门后怀孕,直接证明了林如海的生育能力,无子的压力一下子全部压回贾敏的心头。贾敏一次次支撑不住的时候,是贾母的一封封安慰的信,拯救了她,一回回所谓的生子秘方,给了贾敏无尽的期望。又是几年过去了,家中姨娘都生完四个了,贾敏仍是没有孕信。贾母放弃了,贾母开始劝导女儿去抱养妾室生的儿子了。贾敏很愤怒,很气恼,也很绝望,亲娘都认为她不能生了。
  贾母也是无奈,女儿喝的苦药汤子都有一池塘了,仍是没见好转,年纪也近三十的高龄了,更是期望渺茫。为了女儿的将来,抱养庶子已是势在必行了。又有,趁着孩子小,不懂事,养熟了,即使以后知道生母了,可还有生恩不如养恩大的说法呢。而且多少人家里,庶子被养的只认嫡母,视生母姨娘如无物的,这就说明庶子养得好,照样贴心。
  贾母这里只以为,女儿看了她的劝告信,会伤心,却也会实行的。那么送给林家三胞胎的满月礼,就不能只当庶子礼送,要送厚礼了。于是贾母翻出往年女儿送的年节礼单,对照着,选好物品,整理出清单,交代丫鬟拿给二儿媳妇去准备。
  贾母闲下来,却还没歇下,暗暗思量起来。往年没注意,虽也觉得女儿送的节礼够厚重,让自己很有面子,却只以为女儿孝顺娘家,亲近自己的缘故,现在再粗略一数这几匣子装的厚厚的礼单,不用精算就可以估摸出,这林家家底,或许还比不得“丰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