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黑暗课堂-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役,我军仅付出了28人伤亡的代价。这样的伤亡交换比,创下了人类对BETA作战的新纪录。
这次作战中,无人机体现了极大的军事价值!
尤其是无人机群战术,也经过了实战经验,使得我军朝着无人化,非接触战争的目标,逐步的接近!
而无人机大队,通讯基站的损失,大约价值1000万元。无人机损失1437部,价值大约720万元。
也既是说,以1720元人民币的代价,完成了对47只光线级目标的斩首任务。
从实战的角度,无人机的性价比,也超过了战术机!
要知道,国际上,F…4、F…5之类量产第一代出口型的美军战术机,价格一般是在1000万美元以上。
现在,人民币跟美元官方汇率是2:1左右。也既是说,按照这个汇率算的话,正常情况下,损失一架战术机的成本,就比无人机群大量损失的成本还要昂贵!
更别说,战术机的卫士的培训成本,甚至是远远超过战术机本身。一名普通的战术机卫士的培养费用,保守估计也得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也就是说,假设出动战术集部队执行光线级呐喊任务,即使仅损失一架战术机和一名卫士伤亡,实际损失也至少在3000万~5000万人民币之间!
更何况,卫士培训周期也很长,想要培养优秀的战术机卫士的难度也很大。
无人机的操作人员,基本上,就跟打即时战略游戏,打的特别好的游戏玩家,没多大的区别。培训周期短,成本低。
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从培训周期的角度来看,无人机取代战术机,逐渐已是大势所趋!
未来战术机即使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估计唱主角系的好日子也没多少年头了!
……
随着无人机实战的成果,上报到兰州军区司令部。
秦老虎不禁兴奋的说道:“走眼了!这些无人机是宝贝,不能放走了那些无人机,都是我的,尤其是……操作无人机的技术人员!未来,他们的价值,可是超过战术机的卫士啊!”
不久后,中央关注无人机实战数据的首长,也最快获得了无人机实战中首战成功。
中南海办公室内,首长也是喜形于色说道:“共和国,总算拥有一件对BETA的杀手锏了,还是我们独家的!”
第二十六章 回京
1981年,7月8日。
嘉峪关。
在无人机部队初战,收集到了实战数据之后。李锋接到了调令,带着无人机实验部队,回京城,根据反馈出来的资料,进一步对无人机系统进行完善。
当然了,根据已收集到的数据,无人机初步具备实战价值。即使暂时不能成为主力,但也可以成为性价比很高的辅助装备。
在大家准备把无人机全部装走之前,秦老虎中将司令匆忙的乘军车赶来,面色有点讨好地说道:“慢走慢走,即使要走,也要留一点无人机给我们兰州军区,作为种子嘛!至少,我们非常配合实验,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经过了实战后,秦总司令对无人机的态度完全转变了过来,之前看无人机是玩具,现在却是宝贝疙瘩!
见到李锋在犹豫,秦老虎连连给他孙女秦琉璃拼命的使眼色。
秦琉璃并未说话,但脸上的表情,似乎是希望能留下一点无人机给前线。
李锋想了想说道:“好吧,给你留1000架无人机,以及5名无人机教官。当然了,由于数量较少,只能训练用,实战中不顶用!”
“怎么不顶用,我觉得好用的不得了。”秦老虎连连拍马屁说道,“比那什么战术机,不知道好用多少倍!我都准备让重孙子和重孙女去学无人机了!”
战术机卫士秦琉璃同志闻言,气的歪过脸,再也不理会这个爷爷。以前,他可是把战术机吹上天,所以,家里面的多位孙子孙女,都成为了战术机卫士。
当然了,牺牲也是非常大的,秦家6名战术机卫士,其中牺牲了4名。仅剩下2名还活着。
其中,长孙秦木林虽活着,但却双腿残废。孙女秦琉璃由于被调到了凤巢无人机部队,参加的战斗比较少,因此,既没有牺牲,也没有残废。
由此可见,战术机卫士技术再好,如果不及时退役,是早要挂掉。
即使每次任务90%生还概率计,参加两次任务还活着的概率是81%,三次任务生存概率则降低到72。9%,四次任务生还概率就是65。61%!如果参与十次任务的话,生存概率已经降低到了34。76%……
这还是建立在每次任务生还概率90%的基础上,实际上,战术机卫士出动,有b很多任务的生还概率甚至低于50%!
能够参加十次剿灭光线级任务,还没有死的,那都是凤毛麟角了!
可以说,战术机并不算一种理想的对BETA武器!
答应给兰州军区留下无人机部队的种子,给军区培养无人机操作人员。
但是,目前无人机还未真正量产,所以……想要搞出铺天盖地的无人机群,还是需要等待时日。
无人机战术归根结底是需要有足够的机群数量,才能体现其威力。
……
几天后,列车从嘉峪关回到北京城。
从西向东,一片荒凉。
不少农田都因为人口向内疏散而被荒废掉了。
实际上,为了疏散人口,共和国主动舍弃了几亿亩的农田。以至于,现在共和国的耕田仅有11亿亩。所以,还是需要进口一些合成食品,补充粮食的不足。
貌似,合成食品的技术主要是美国提供,但却是在澳洲的海洋上,建立了最大的合成食品生产基地。以至于,土地贫瘠的澳洲,在这个世界,居然成为最大的粮食出口大国,当然了,出口的都是——合成牛肉、合成米饭、合成面粉、合成咖啡、合成茶叶之类的。这些合成食品,很多都是通过海藻和细菌,或者是不知道什么玩意的有机物,通过化学手段弄出来的不明物体。
除非的没得选择,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爱吃合成食品。
直到太原、张家口等地,人烟才开始浓密起来,大片的农田,开始看到农民在收割丰收的成果。
“麦子、高粱都堆成山了……”毒岛冴子显得很惊讶的看着收割的场面,“而且,大家很热闹很幸福啊!”
“幸福?”李锋喃喃自语,幸福感是比较出来的。
其他的世界比的是经济,改革开放初期,尤其是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人们因为跟外国相比收入低而自卑。
直到二十一世纪,因为三十年时间,不考虑通胀因素,工资增长百倍,不断缩短了跟海外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以前可能是百倍以上的差距。
这边的世界GDP数据很脆弱,欧洲那一票人均GDP比中国高几十倍的国家,一夜之间,国土灰飞烟灭,逃的快的成为国籍难民,逃的慢的已经喂了BETA。
生命安全,成为这个世界最大的幸福!
MUV世界的全球人口目前仅剩下30亿,中国人口占8亿,就可以知道,中国在这个世界做的多成功了。
当然了……
正是因为BETA降临地球,整个人类面对生死存亡,中国没有转为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以防御BETA,保护国家和人民不受BETA侵略为中心。
为此,共和国不仅仅没有裁军,反而保持了1000多万规模的部队。也是由此,经济发展不如平行世界的历史同期,也属正常。
……
1981年7月。北京。
李锋将报告,提交给了一号领导,并且说道:“这是关于嘉峪关前线,无人机对战BETA的文字报告,另外,还有更多的照片、视频录像,作为第一手资料,非常有价值。”
“简要说明一下,无人机的优点和不足。”一号首长问道。
“优点有很多,比如,它解放了我们人类的战争潜力。理论上,上限不只是一人控制100架无人机,只要基站基础设施和无人机的生产能跟得上来,随时可以一人控制1000机、一万机。所以,极大的扩大的我们的战争潜力的上限,过去我们一名士兵只能当一人用,今后有可能一名士兵可以当过去的一万名士兵使用。”李锋思考片刻说道,“还有培养非常容易,可以说,会玩《红警》、《帝国时代》之类即时战略游戏的,稍微学习一下,就能学会无人机操作。”
“缺点呢?”一号首长问道。
“缺点目前主要是依赖于基站信号,只要通讯不畅,成千上万架无人机掉线的话,就会沦为废铁!”李锋思考片刻说道,“本质上,它比BETA要弱。BETA完全自律,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战斗单位,不需要考虑后勤补给。而无人机其实也依赖于后方的补给。燃料、弹药和关键零件补给跟不上来,会极大的影响战斗力。”
“实战中,我们发现,只要有基站,我们可以让任何一个区域部署无人机。如果希望在基站基础社会司不健全的地区使用无人机,可以通过发射卫星,这样无基站区域,一样可以作战!”
一号首长点了点头说道:“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支持移动通讯行业的发展,争取在五年内,基站能遍布全国任何一个角落。发射通讯卫星也在做技术方面的准备。”
这个世界的中国,虽然也早早完成了两弹一星,具备发射卫星上天的能力。但是因为经济底子薄,在跟BETA作战中,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之后,卫星也就很少发射了。毕竟,苏联、美国的卫星,现在可是会对前线国家及时通报BETA情报的。
李锋想了想说道:“还有产能问题,无人机所需的芯片,产能必须提升。其他的各种零件。配套产业,也需要大力发展。只有低成本、大规模的发展,才是无人机的出路。除此之外,就是要尽快打响我国无人机的名气。向前线国家出口无人机终端,以及相关的基站。如果前线国家买账,这可是每年万亿计的超级大市场。完全不比美国战术机出口生意的利润要薄!”
一号首长说道:“出口的前提,是需要别的国家认可。比如,在欧洲战场上打响名气。”
也就是说,需要派人去欧洲战场?
然后,李锋闭口不提建议,避免被一号首长惦记上了,派他的欧洲。他承认自己怕死,支援共和国的国力增长,他愿意做一定的贡献。
但是,老是跑到与BETA作战的战场,也太过于危险了。
第二十七章 电力技术攻关(一)
1981年7月。
李锋回来的时候。
凤巢基地正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最大的推动引擎!
其中,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项目,成为了组织人力物力,攻关的重点项目。因为,这个项目经济效益太明显了,光是节约的煤炭资源,降低了发电成本,就等于是极大的增强了共和国的国力。
一开始,国家领导还未意识到这边的火力发电机组,跟本源位面的差距。
当电力专家告诉领导:“目前我国的火电站,发电一度,平均煤耗419克!”
一号首长沉默了良久,说道:“煤耗太高了!”
这个水平,别说超临界、超超临界了,即使是亚临界,肯定也没有达到。
然后,这个世界的火力发电也没听说过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