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水浒之极品祝彪-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论是宋江派还是祝彪派,或者其他什么派系,都会要活捉史文恭。只要史文恭没有死,祝彪就多了一个晁盖真正死因的证据。
    当小李广花荣正要冲杀出去的时候,祝彪一把拦住花荣道:“花知寨且慢,我另有要事安排哥哥去办!”
    花荣勒住马缰,问道:“祝彪兄弟,有甚要事要让在下去办?”
    祝彪道:“请花荣哥哥去将曾头市射出的箭矢都收集起来,在下看看射死晁天王的到底是谁!”
    祝彪说这话的时候面无表情,可是花荣听了这话,立时面色惨白,没有一点血色。
    花荣当然明白祝彪的话是什么意思。射死晁盖的羽箭箭杆上有一个“史”字,宋江正是以此证明射死晁盖的是史文恭。可是花荣知道,那支射死晁盖的箭是宋江特制的,并不是史文恭的箭上就真有个“史”字。花荣心想,如果真的将所有的曾头市的箭矢都收集了起来,但是没有一支箭上有“史”字,那就等于说那支射死晁盖的箭并非是史文恭所射,而且还并非是曾头市所射,那么就意味自己射死晁盖的惊天大阴谋有曝光的可能。怎么办?应该怎么办?自己可以逃走,可是自己的家人,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花逢春可都还在梁山啊。
    花荣的反应早在祝彪的意料之中。祝彪也正想花荣有这样的反应。因为早祝彪的眼里,花荣不过是宋江的一条狗。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吗,叫做打狗看主人。那么也可以让被打的狗回家去找主子诉苦。如果花荣将祝彪在曾头市收集箭矢的事告诉了宋江会是什么效果?宋江会怎么办?会狗急跳墙吗?
    当然,就算宋江想狗急跳墙,也得有那个实力。
    可是现在梁山所有的人马都被他带到了曾头市,就算宋江想叛乱,他拿什么叛乱?当然,他也可以等着祝彪回山以后叛乱。可是回山以后,证据确凿,他宋江还有机会吗?
    当然,祝彪的目标不是宋江,祝彪的目标是宋江的招安思想。因为宋江大量的招降纳叛,早已在梁山内部种下了招安思想的毒瘤。想招安的除了宋江,其实是大有人在,起码呼延灼就想招安,那些朝廷的降兵降将就想招安。
    那么怎么能消除招安思想在梁山军中的流传呢?
    那唯一的办法就只能发动一场运动了,这场运动的名号祝彪都已经想好了,就叫做“整风运动”。
    在大败了曾头市的兵马以后,祝彪命梁山军马将曾头市围了个水泄不通。然后在全军开展“整风运动”。
    祝彪对于这个“整风运动”他是有自己的计划的。第一步,诉苦。
    这个诉苦看起来简单,可是这是祝彪的第一步棋。所谓的诉苦,就是将全军的将士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各个部分都邀请自己的兄弟出来诉说自己在家的时候,是如何受地主土豪的欺压凌辱的?家里的姐妹是如何被地主恶霸霸占的?让每个兄弟都得说。这种事,一开始没人说,只要有一个人说开了,那就刹不住车,全军一万多人,人人都说,人人都诉,人人都苦,人人都哭。最后祝彪再来个总结发言,兄弟们为什么苦?那都是朝廷内奸佞当道,才民不聊生!
    把所有的罪过归于朝廷,这才是诉苦的落脚点。
    第一步,诉说旧社会的苦。
    然后,祝彪又问,今后兄弟们怎么办?是造反到底,还是有朝一日,接受朝廷的招安?
    大家伙想想,前面已经诉苦了,诉的都是地主土豪欺负小老百姓的苦,可是如今小老百姓手里有了刀枪,还招安?现在谁提招安,那就是叛徒;谁提招安,那就是当今皇帝的走狗!
    这是祝彪的定论。当然这个定论不是他提出去的,而是让其他人传出去的话。
    那这整个势头简直是一边倒了,就是那种一心想着招安的双鞭呼延灼,也一个屁也没敢放。当然,没敢放屁,不等于没屁可放。可是祝彪只要统一了梁山上大部分人的心思,就算有那么几个跳蚤,能顶起床单来吗?
    祝彪将曾头市整整围了三个月,围了三个月也就做了三个月的诉苦。可这仅仅是祝彪的第一步棋。
    紧接着,祝彪一面下他的第二步棋,一面发动对曾头市的进攻。
    攻打曾头市,那都在游戏攻略上写好了的照本宣科。祝彪照着做,照着打就可以了,一般没有太大的差错。那么他的第二步棋是什么内容?该怎么下这第二步棋呢?
    祝彪的第二步棋叫“自查自省”。
    如果说诉苦是对喽啰兵的,那么这个“自查自省”就是针对梁山军的各个头领的。要他们自己想一想,既然下面的一万多喽啰们都不主张招安了,那这些头领们的脑袋中还该不该有招安的念头呢?要他们做自我检查,自我反省?
    再说了,梁山现在的派系其实很简单,只有什么宋江派,祝彪派(原来的晁盖派和祝彪自己的人马)等等等。可是这些派系并不是主战派和投降派之间的差别。祝彪首先打出了反对招安的旗帜,那就意味着反对招安的都会以他祝彪为旗杆。
    接下来,就是要打破曾头市,一来可以立威,二来就是将自己这杆大旗,这杆反对招安的大旗给立柱了。这杆大旗要立到每一个梁山兄弟,每一个梁山兵丁的心里!
    这才是祝彪要下的一盘大棋!
    ;、、

第0091章 聚义厅还是忠义堂
    照着攻略打,就算有点小的出入,大的方向一准没错。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曾头市被梁山攻破,曾家父子六个以及曾氏满门都被杀了个干干净净,险道神郁保四被俘归顺梁山。梁山的大仇人史文恭,被杜壆卞祥给生擒活捉了。
    拿住了史文恭,对于祝彪来说,既是拿住了一张王牌,也是拿住了一个烫手的山芋。至于这个史文恭到底是王牌,还是烫手的山芋,那就要看祝彪怎么运作了。
    此时正是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七月中旬的事。祝彪下令班师回山,史文恭装上囚车,押回梁山。
    眼下已立过了秋,可天气丝毫没有见凉的意思。火热的太阳直射着一切,照的地上都发白,地皮起卷儿。梁山军马迤逦往梁山方向行去。一路上祝彪让林冲看押史文恭,并且一再嘱咐道:“不可让他死了,要常常的给些水他吃了解渴。”
    花荣一路上都在想着自己的心思,在攻打曾头市的战斗中,他遵从祝彪的命令,收拾了数千支曾头市的箭矢,可是那些箭矢上没有一支刻有“史”字,要是回山以后,祝彪追查起来,那该如何自圆其说呢?
    祝彪也有些自己的心思,回到了梁山,他当着所有头领的面亲自审问史文恭,要问他那支箭是不是他射的。这个答案很容易弄清楚。曾头市这么多箭矢上,唯独只有射中晁天王的这支有字,那再说这箭是史文恭射的,别说是史文恭射的,就说是曾头市射的都已经不能让人信服了。
    既然不是史文恭射的,那是谁射的?
    虽然不知道,但是可以查。当然,杜壆知道是谁射的,祝彪也知道是谁射的,可是现在真要将这个答案能公之于众吗?
    公之于众的结果是什么?
    翻脸!
    无论翻脸的结果怎么样,对于梁山来说都是不利的。历史上多少农民起义都毁在了内讧上面,最有名的就是瓦岗寨的李密杀翟让,太平天国的北王韦昌辉杀东王杨秀清,然后天王洪秀全又杀北王韦昌辉。这一幕幕血腥的历史教训还历历在目,祝彪现在回去一旦将晁盖之死的答案弄得清楚了,那就是内讧。何况他还没有必胜的把握。因为第一,宋江招安的心思还没有暴露;第二,宋江系中的头领虽然有很多人反对招安,但是他们并不反对宋江。
    就算能够挫败宋江狗急跳墙的变乱,可是挫败以后,必定会使得梁山人人自危,离心离德。
    不行,得忍一忍,不急着动手,先将这些证据都捏在手里,等看准了机会再动手。
    回到梁山宋江吴用公孙胜以及一干留守头领都下山迎接。在上山的路上,吴用笑眯眯的拱手道:“恭喜寨主,擒拿了史文恭这厮,晁天王的大仇终于得报了!”
    祝彪道:“这个史文恭那是拿住了,可是说给晁天王报了仇,那还为时过早。”
    吴用听了这话,心中咯噔一下,但依旧保持这笑容,虽然笑容已然有些僵硬,问道:“寨主这话从何说起?”
    祝彪面无表情的道:“这次我梁山军马大破曾头市,得了许多曾头市的箭矢,可是没有一支箭矢上刻有字,那为何独独射死天王的那支有个‘史’字呢?后来在下想来,就算是史文恭射死的晁天王,因为他是曾头市的教师,那箭杆上也应该刻‘曾’字,怎么会刻‘史’字呢?军师,你说是也不是啊?”
    “对。。。。。。”吴用看了一眼宋江,脑海在迅速思考祝彪下一句会说什么,自己该如何应对。
    祝彪道:“所以我想啊,这个史文恭先杀不得,杀了就死无对证了。要是射杀天王的仇人真的另有其人,史文恭死了,岂不是唯一的线索也断了,那天王的大仇就永远不得报了——公明哥哥,你说是也不是啊?”
    宋江道:“对对对,寨主的话甚是有理。那愚兄看来,不如让军师与公孙先生一同来审问这个史文恭,定可查处到底是谁害了晁天王的性命!”
    祝彪看了一眼吴用,微微一笑:“不必了,等会进了聚义厅,我便会首先当着众家兄弟们的面审问!”
    梁山众头领跟着祝彪、宋江、吴用与公孙胜的身后,一起过了断金亭,径直往聚义厅走去。
    当走到聚义厅面前时,祝彪赫然发现,聚义厅的牌匾竟然被换成了忠义堂。
    “咦?”祝彪问身旁的众人道:“我们这是回梁山了吗?”
    跟在公孙胜身后的林冲,还没有发现“聚义厅”被换成了“忠义堂”,问道:“寨主如何说这话啊?”
    祝彪道:“林教头没有发现吗?聚义厅没了,咱们这是进的忠义堂啊!”
    这时,林冲才发现,也惊讶的问道:“这是什么时候换的?”
    呼延灼道:“聚义厅改成忠义堂,也没甚不好,换就换了呗,何必大惊小怪!”
    祝彪没有理会呼延灼,而是问宋江道:“公明哥哥,是谁让挂这忠义堂的牌匾的?”
    宋江拱手道:“回禀寨主,这是在下的意思。”
    “那公明哥哥这般一换,是甚意思呢?”
    宋江道:“我们等兄弟,共聚梁山,为的是除暴安良,辅国安民。这啸聚山林,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在下想来,终有一日,我等还是要受朝廷招安,在边关上一刀一枪的搏个功名出来,也好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祝彪问众头领道:“众家兄弟都是这个意思吗?”
    祝彪刚刚在曾头市搞了个“整风运动”,众家兄弟,无论有没有招安心思的兄弟都表达了不推翻赵宋决不罢休的话语,现在祝彪突然这般一问,立时鸦雀无声。
    祝彪对宋江道:“公明哥哥,我们这些人都是被朝廷逼得走途无路,这才上了梁山共聚大义,既然咱们聚义了,那就是要继承晁天王的遗志,不推翻赵宋王朝,决不罢休。忠义堂?请问公明哥哥,忠在义先,我们梁山好汉要忠于谁啊?是要忠于昏君啊,还是要忠于高太尉,还是要忠于蔡太师呢?”
    祝彪的一番话问得宋江哑口无言。祝彪又接着道:“谁人说过,不招安就不能搏个公明,就不能封妻荫子了?推翻了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