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范进的平凡生活-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奏章。只是事情真到那一步,就意味着两下内讧,这种事应该不大可能。
最大的可能,其实是刘守有拿自己当枪使。他不清楚自己根底,从年龄分析,以为自己年轻气盛,又和冯邦宁有积怨。这种时候有人撑腰,很可能站出来放炮,老狐狸就能拿自己当枪使,自己坐享渔人之利。
见范进拒绝,刘守有倒也不恼,“范传胪,你觉得就一个朱国臣,能闹起这么大风浪来么?”
“自然不能。像他做的那些事,自然少不了官匪勾结。没有官府的人当靠山,他哪里有今天这番基业。所以除了杀这些人,那些包庇他的官府中人,也不能放过。不管是大宛两县、顺天府还是……锦衣卫。都不能饶过!”
范进微笑着说道,态度很是轻描淡写,却已经把问题抛了回来。这一案,范进是主要负责人,连罪犯都是他亲手抓的,说话很有些分量。别看他现在没有正式官职,但是从考中进士那天起,他就有写奏章议政的权力,再加上他圣眷优隆,他说的话说不定比一般言官说话都好用,皇帝一定会看的。如果他有意攀咬锦衣卫,也能让这个机构伤筋动骨。
话说回来,锦衣卫采探消息,访拿不法,所仰仗的,就是这些城狐社鼠。与朱国臣之间也没少了往来,这种往来是锦衣卫一直以来的工作模式,无赖帮锦衣采探消息,反过来锦衣卫对其提供包庇,一些小的过失由其出面交涉,不了了之。这是几辈子的传统,原本不算什么大事。可是这种事毕竟属于台面下的交易,如果拿出来说事,就是个短处。再说朱国臣一伙人罪大恶极,范进如果有心把这事上纲,那刘守有自己也得有些麻烦。
刘守有本意是想联合范进,给冯保施加一些压力。两人都是知识分子,与冯保这种阉人先天不合。本以为拉拢这么个小年轻不费力,不想范进一句话,反倒把他逼到了不利境地。
当然,能到这个位置上的人物,不至于真因为这掉小事就进退失措,他笑道:“范传胪说的极是。锦衣卫人多,难免有几个害群之马,与贼子勾结。接下来可要好生拷问,查出一个就法办一个,绝不轻饶!”
“大都督有此决心,就是百姓之福了。若是这次能挖出几个锦衣卫里隐藏的昏官恶吏,京师百姓就有几天好日子过了。其实学生也知道,城狐社鼠永远不会灭绝,只要有人在,就有这种人存在的余地。但是这群人能否管住,又为谁所用,这就是一门大学问。像是这次朱国臣被打掉了,他控制的那些生意,不该就这么任其他帮会泼皮分了去。如果官府可以控制在手里,把泼皮牢牢拿捏住,让其与官府合作,朱国臣一类的事就不容易发生,官府做起事来,也比现在方便。”
刘守有看看范进,“范公子,这种事说易行难。衙门眼高手低,想要做这种生意,多半不擅长。”
“所以要用一些善于做这些事的人,他们不一定有官身,但是一定要和官府有密切联系。用好了他们,这些人就不会脱钩。至于咱们手里的人犯,可以好好审审,说不定他们身上,还能挖出不少大案子。他们连皇亲都敢杀,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聪明人与聪明人说话,彼此省力。刘守有最早拉住范进,是想用他做枪,攻击冯保,借这个机会出来与冯保讨价还价,给锦衣卫多争取一些权力,顺带不要让东厂盯着锦衣卫咬。毕竟这一案里,肯定会牵连到锦衣卫的一些人,里面还有刘守有的亲信,能保自然就得保下来。
范进拒绝他之后所说的话,却是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改谈判为全面合作,大家利益均沾。
首先就是蛋糕做大,把朱国臣这一案不但做成铁案,更要做成大案。京师这种地方虽然环境好,但是恶性案件同样也不在少数,有不少悬而未决的案子挂在那,基本都是没法子破的。范进这话,就是告诉刘守有,可以把一些这样的案子丢给朱世臣背锅。反正他们是要死的,多承认几个案子没什么关系,自己也不会追究,这算是卖个交情给刘。
再者,这伙人犯的恶性案件越多,抓捕他们的功劳就越大,原本一个杀人案,即使杀了皇亲,也就是那么点功劳。东厂拿了大头,其他人就是喝口汤的份。可是现在把这个案子做大,那就是见者有份,人人有功,没人会白受累。冯保虽然霸道,但并不混帐,这种交情没理由不卖。
再次就是利益。把朱世臣控制的生意纳入官府控制,实际就是纳入厂卫控制。毕竟做这种城狐社鼠生意,谁也不如厂卫来的拿手。其组织成员本就是穿了制服的泼皮,还有大批力士军余等编外人员,他们没有俸禄,全靠黑钱收入养活自己。有这些店面在手里,就可以保证一部分部下有所收入。谁能给部下带来收入,谁在卫里的话语权自然就大,做头领做的也就稳当。
至于在锦衣内部整肃,其实这是范进给刘守有点出的一个方案,他一个文官子弟掌卫,难免根基不稳。拿朱国臣做篇文章,把那些刺头收拾几个,平日不服管教无法无天的杀几个祭旗,刘守有对锦衣卫的控制力,就能上一个台阶。
原本对于范进,刘守有只当他是个才子,能写话本,能做幼学琼林,是士林才子,心里对他很满意。可是现在一番对答下来,他却在心里给范进重新定位,把他从才子,转而看做官场上值得敬佩和提防的同僚。眼下大家没有利害冲突,又不在一个部门里,倒是不用担心他害自己。不过这样一个人要是与自己为敌……恐怕也不是一件好受的事。
刘守有知道,朱世臣现在正在逐渐转做正行,手上有几家店铺,若是换成银子,也颇值几文。他试探着问道:“范公子,这做生意的事,官府中人总是差一些。范公子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范进摇头道:“在下一个广东人,哪里会认识京师里善于经商的?刘金吾说笑了。不过学生这里,倒也有个麻烦,大金吾若能仗义出手,学生感激不尽。”
正文卷 第二百九十九章 牵着鼻子走
紫禁城,乾清宫内。
少年天子望着眼前的奏章,脸上带着几分怒容。
他的知识已经可以看明白奏章内容,不需要再像过去一样得老师在一旁讲解才知道奏章里到底说了什么东西。可是能看懂是一回事,是否能处理就是另一回事。他私下里偷偷拿过几份已批复的奏章来看过,对于上面的军政大事,其实还是一无所知,不知道是该同意还是该驳斥,甚至不知道谁说的更有道理。还有几份都察院上的弹劾奏章,在他看来,这些奏章把人说的那么坏,自然是要法办才对,可是再看所弹劾之人的名姓,不是一省大吏,就是朝中部堂大员。找到这些人叙功时的文字来看,又觉得个个都是岳飞般的忠良,动了谁都不大对劲。
以万历当下的能力,还不足以应付一个国家的正常运作,更别说像一个合格官僚那样对事物做出明确剖析,看出奏章后隐藏的真意。他亦有自知之明,知道现在还不是自己施展手脚的机会,万事听张居正安排就是。只是这次的奏章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多讲究,所提到的事,也比较简单,让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处理。更重要的是,这奏章是放到自己面前,而不是送给张居正的。
锦衣卫有权直奏君前,不经过通政司。但是刘守有很少使用这个权力,第一,锦衣卫压根不怎么上奏。第二,偶尔有奏章也是交给张居正不交给皇帝,万历对此也很理解,毕竟自己看不懂,给自己也没用。可是这次刘守有破天荒把奏章送到自己手里而不是相父,这让皇帝非常兴奋,也因此对这份奏章格外重视。
除了锦衣卫,东厂也上了一份相对正式的公文。比起锦衣卫,东厂的优势在于提督太监就是宫中大珰,陪在皇帝身边,找个机会就能把想说的事说了。冯保一般而言不向皇帝汇报什么,至于上这么详细的文书,更是第一次。比起锦衣卫的奏章,这份详细的报告更让皇帝兴奋,冯大伴的人上这么一份东西,不就说明在他眼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个主人看待,必须小心应付,而不再是当成小孩子?
这两份东西的内容很简单,都是详细阐述了昨天晚上京师发生的恶性案件,有人行刺新科进士未果,现已全部落入法网。随后介绍今天审讯的结果,罪犯招认了其所犯的若干案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先帝升遐期间发生的周世臣遇害案。
在说明中,两个衙门都详细介绍了那一案发生及审问始末,以及范进对那一案的调查。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导致歹徒对范进的袭击。
万历此时正在少年,热血冲动,再加上看了范进的公案小说,很羡慕那些高来高去锄强扶弱的侠士,这也是这个年龄读者的普遍想法。武艺固然练不成,但是对于打击罪恶的想法是有的,偶尔也做些侠客梦。见到朱国臣和其部下的介绍,自然就把其当成了书中的反派。
原本认为,这种人只存在于话本里,现在发现自己治下就有,小皇帝心里自然不大痛快。再说,连自己的姨娘都差点被袭击,这事关皇家体面,也让他觉得难以容忍。
一般而言,不是昏君当国,才有这种事么?自己又不是昏君,怎么也会如此?再者荷花那案子是明显的冤案,自己不但没能阻止其发生,反倒是在自己在位第三年把她送上了法场,这让以后的人怎么看自己?
当然,这事里他的责任不大。因为万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批复过谁的死刑,都是按照已有名单,随意批个同意。反正他也不知道谁对谁,更不知道什么案子,只能按刑部复核结果说话。可问题是老百姓不知道这些,最后骂的肯定还是皇帝糊涂,自己怎么能挨骂?
恶棍横行,好人受冤,外加自己名声受损。几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下,让小皇帝怒气冲天。毕竟他还是个孩子,不管再怎么修炼心性,也比不了那些官场老狐狸。未曾想过这背后是否藏着什么谋划布局,只想着伸张正义,招呼着身边心腹太监孙秀道:“你去朝房请先生到东暖阁,朕有事要请教。”
时间不久,张居正被孙秀请到了东暖阁,万历将奏章与说贴都放到了张居正面前,必恭必敬问道:
“先生,朕心里有些事不明白,请先生指教。这种事朕到底该怪谁?”
张居正道:“京师之中匪类横行,欺压安善百姓,刑部法司不能明察秋毫,加白刃于无辜百姓,此乃典守者之过,罪在臣工。臣忝居阁揆,自难逃其罪,请陛下下旨严惩。”
“不,这不能怪先生。这案子是在父皇升遐那年,当时首辅是高拱是吧?”
万历对这个名字印象极深,当然印象更深的,是那句十岁孩童如何做天子。当时如果不是恩师和冯保护持,自己是否还能当上皇帝,都在两可之间。对于这个人,他自然没法忘却。
张居正点点头,“不错,当时正是高中玄做首辅。”
“那这便是高中玄的不是,不干先生的事。”
“话不能这么说,臣身为首辅,不能及时纠察冤狱,反而让无辜被押上刑场,亦是罪责难逃。”
万历此时的年纪不大,还听不出张居正一句话间,已经把案件定性得冤狱的深意,只以为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