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贤婿-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朱武提前告诉他们今日的比武会输,那时候他也是不会相信的。

    “以前在少华山的时候一个二个都被养出了一身的脾气,不狠狠栽个跟头,你们会记住教训吗?”朱武气哼哼的数落陈达道。

    “朱武哥哥教训的是,咱们还是说说正事吧。”杨春开口对朱武说道。

    “……你俩就护着他吧,就他这脾气要是不改,迟早还要吃大亏。”朱武说完见陈达一脸不服的样子,不由眉头又是一皱,“你当我是在吓唬你吗?你还当你是在做山大王的时候呐,看谁不顺眼就教训谁。你知不知道咱们那位李大人都做过什么事?就你这样的愣头青,他都不知道收拾过多少了。”

    “朱武哥哥,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吧?那个姓李的不就是个读书人吗?走****运被贵人看重……”陈达不服气的说道。

    “我呸!人家是走****运,那你也走个****运叫我瞧瞧。你以往看不起读书人我都不管你,因为有些读书人的确叫人瞧不起,但是,那些读书人里绝对不包括咱们那位李大人。你只知道他是个读书人,可你知道他都做了什么事吗?说句你不爱听的,就你这块料,送给人家,人家都不见得会要。”

    “那朱武哥哥倒是说说那个姓李的都干过什么。”陈达梗着脖子问道。

    “干过什么?远的不说,咱们就说这近的。梁山边上聚集的百姓你们都瞧见了吧?知道原因吗?”

    “这个倒是知道,听说是朝廷打算将过不下去的百姓安置到海岛上去。”史进开口说道。

    “那你们知道这个移民海岛的办法是谁先提出来的吗?”朱武又问道。

    “……朱武哥哥,不会是那个姓李的吧?”杨春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哼哼,若只是提出一个办法,那倒不至于让我朱武佩服。你们知不知道,人家早就已经在一个名叫耽罗的大岛上安置了数万的百姓,朝廷之所以会有现在的举动,就是因为有他这个成功的例子摆在那里。”

    “不会吧?真有这事?”陈达不信的说道。

    “你还不信?算了,你爱信不信,反正日后你迟早会去耽罗岛。”

    “……我去耽罗岛做什么?”

    “养马。据大人讲,我大周缺乏优良的战马,这才一直无法应对北地的骑兵,而耽罗岛就是一座天然的养马场,移民耽罗岛只是一方面可以缓解大周境内的土地压力,另一方面就是将耽罗岛这座天然的养马场给占领,为我大周提供优良的战马。”

    “养马?我不会呀。”

    “不会可以学。”

    “朱武哥哥,你就别吓唬陈达了。你刚才讲的都是真的?”

    “那还能有假?我不瞒你们,在刚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也不信,可事实又容不得我不信。”朱武说到这看向陈达说道:“你还别不服气,你总是觉得咱们少华山有几百号人就可以谁也不怕。可你知不知,李大人如今手下有多少人?”

    “多少人?”

    “这个数。”朱武冲史进等人比划了一个二。

    “二千人?”

    “是二万。海军一万五,马步军五千。”

    “什么?二万?……什么是海军?”陈达有些吃惊的叫道。

    “你以为朝廷因为什么才放心对海岛进行移民之策,还不就是因为咱们大人手下的这支海军,把附近海域的海盗都给清缴干净了。从登莱二州至朝鲜的这片海域,就是咱们大人说了算。”

    “呵呵……”史进忽然笑了两声,让被朱武所说的话给镇住的陈达、杨春回过神来,两个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朱武问史进道:“大郎笑什么?难不成认为哥哥是在信口胡说。”

    “朱武哥哥莫要误会,我只是想起前几日大人对我们所说的话,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还真如大人当时所言,我们就是井底之蛙,抬头能看到的就是那么点天。”

    “大郎,你也莫要妄自菲薄,知道我跟大人提起你时,大人是如何评价你的吗?”

    “大人怎么说?”

    “大人说,史大郎是块璞玉,只要精心雕琢,不难成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

    “呵……没想到大人也知史进的贱名。”

    “大郎,我方才所言可不是在安慰你,确有此事。你们跟大人相处时间不长,所以认为大人与以前咱们遇到的那些读书人是一个鸟样。可兄弟我是不会害你们的,咱们这回遇到的大人跟以往遇到的绝对不一样。”

    “朱武哥哥的为人我们兄弟自然是相信的,既然朱武哥哥这样跟我们保证,我们也就不怀疑什么了。只是朱武哥哥,咱们那位大人究竟想要如何安排我们?你能不能给我们透个底?”杨春开口问朱武道。

    “你们就是不问,我也是要跟你们说道说道的。既然从今往后成了官军,那以前在少华山的做派就要收一收,别总想着自己还是什么山大王。别看别人,说的就是你。”朱武瞪了陈达一眼道。

    “知道了,我改还不成吗?”陈达嘟哝着答道。

    “其次就是兄弟们的出路。跟咱们一起过来的兄弟们你们不需要担心,你们别看大人嘴上不饶人,但实际上却早就已经安排好了。咱们带来的这些弟兄,先会被安排进新兵营,也就是大人所说的预备役,等到训练三五个月,再根据个人的表现安排去处。即便不能有人达不到进入正规军的标准,咱们也不需要担心出路,大人会把那些不合格的人安排去耽罗岛担任捕快。眼下耽罗岛上的百姓有四五万,可捕快却不足两百,在岛上做个捕快,辛苦是辛苦了点,但却胜在安稳。对我们来讲,也不枉费那些弟兄对我们的一番信任。”

    “跟我们过来的都是个顶个的好汉,还会有被刷下去的可能?”陈达有些不服的反驳道。

    “个顶个的好汉?那今天怎么输得那么惨?”

    “呃……那是因为条件所限,要不是不能跑,难道咱们打不赢还不能跑吗?”

    “你……”

    “朱武哥哥莫要跟陈达一般见识,他就那张嘴。”史进一见不好赶忙出来打圆场。朱武气哼哼的瞪了陈达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也知道打不赢要跑,可问题是你跑得了吗?你以为今日跟你们对阵的那两百人就是大人手下的精锐了?实话告诉你,那些人不过是预备役里挑出来的,而且我还告诉你一点,今天对阵时那些人用的兵器,只是对敌时所用的一部分。真要是两军对阵,他们上来就射两轮弓弩,你跑?你跑得过弩箭吗?”

    “朱武哥哥,早就听说大人手下的兵卒所用的武器与其他兵卒有所不同,你知道究竟有什么不同吗?”杨春好奇的问朱武道,顺便替尴尬的陈达转移了一下话题。

    “详情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梁山军的步军的标准装备是腰刀一把,长枪一支,弓弩一把,弩箭十支……”朱武把自己所知道的的数据告诉着史进等人,史进等人越听脸色越白。长枪、腰刀这些史进等人倒是不在乎,可越往后听越是后怕,要真按朱武所言,今日与他们对阵的那些步卒要是动用他们各自配备的弩箭上阵,那双方一个照面就能干掉他们至少三成的人马。

    双方短兵相接,己方冲上前拼命,敌方却忽然抄起弓弩给你一箭。即便能躲开,在气势上也已经输给了对方。

    “朱武哥哥,你说的火药弹是什么?”史进忽然开口问朱武道。

    “这个……其实是我无意中听到的,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不过从大人对那个叫火药弹的东西的重视程度来看,应该是比弓弩更加厉害的一种武器。”朱武摇了摇头对史进说道。

    自家人关起门来好说话,经过朱武的一番“劝说”,史进三人总算是清楚了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次日清晨,三人就在朱武的陪同下去了李墨那里报道,正式成为了李墨手下的一名亲兵。而李墨在简单安排了一下少华山好汉的事情以后,便带着史进等人启程赶往京城,不是私自进京,而是得到了圣旨,尽快赶回京城。

第201章 奉旨打劫

    肯定是出事了!要不然当今圣上不是专门派身边的亲信太监来找自己。不像前几次进京,李墨可以悠闲的赶路,这回动用了军驿,一路疾行,歇人不歇马,李墨差点没被颠出毛病,总算是赶到了京城。

    “坐下说话吧。”看到风尘仆仆的李墨,圣上原本难看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温和的对李墨说道。

    “多谢圣上美意,只是微臣还是站着说话比较好。”

    “哦,这是为何?”

    “一路颠簸,屁股疼。”李墨苦着脸答道。

    “哈哈哈……”包括圣上在内,御书房里的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其中尤以秦八郎笑得最大声。

    李墨白了幸灾乐祸的秦八郎一眼,正色对圣上说道:“圣上,这么着急传召微臣,不知有何急事?”

    听李墨问到这个,圣上不笑了,愁容再次爬上这位老人的脸庞,沉默了片刻,才对李墨说道:“黄河汛期到来的事情你知道了吗?”

    “之前知道了一点,不过具体却不了解。”

    “我大周境内的黄河每年都会发生汛期,只是今年却比往年要早了一些,地方准备不足,所以这次受灾的百姓也比往年要多一些。其实若是平时,以朝廷的能力也是可以妥善安置那些百姓的,可偏偏赶上今年我大周对西夏用兵的关键时刻。如今朝中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坚持西征,趁辽国无暇顾及西夏的机会彻底解决西患,而一派则认为应该暂止西征,用本来用于西征的粮草对百姓进行救济。”

    “那圣上的意思呢?”李墨皱眉问道。

    “朕?朕是既不想放弃西征,又不愿看到百姓受苦。”圣上苦笑一声道。

    “唔……圣上有点贪心了。不过眼下最麻烦的问题是什么?”

    “粮草,如果想要即完成西征又解决百姓的救济,最缺的就是粮草,其他方面倒是暂时都不缺。”

    “……可不可以从南方的粮商手里购粮?”李墨提议道。江南被誉为鱼米之乡,粮食是不缺的,只是李墨刚把这个提议提出,徐和就苦笑着摇头说道:“李墨,你这个提议我们之间已经想到了,现在的问题是即便从南方购粮,朝廷依然有近两百万石的粮食缺口,找你来,也是想要看看你有没有法子。”

    “两百万石……”李墨为难的挠了挠头,一旁的秦八郎见状连忙说道:“李墨,眼下正在商议国家大事,你可不要藏着掖着哦。”

    李墨闻言看了秦八郎一眼,点头答道:“身为大周人,这点轻重我还是分得清的。圣上,微臣倒是知道有个地方有这些存粮,甚至更多,可以微臣目前的能力,暂时动不了对方啊。”

    “什么地方?”圣上急忙问道。

    “朝鲜。”

    听李墨提到了朝鲜,众人顿时都沉默了。大周自喻礼仪大邦,朝鲜虽然只是弹丸小国,但出师无名,传扬出去恐怕会惹来天下人的诽议。

    “难道就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借粮?”终归不是李墨那种不把脸面当回事的主,徐和问得很含蓄。

    “没有。”李墨也回答的很干脆。随后又对众人解释道:“”眼下咱们大周就一个朝鲜还算富裕,西夏正在跟咱们交锋,不可能卖咱们粮食,而辽国虽然有粮,但也不太可能卖粮给咱们,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