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贤婿-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颜翰鲁秘密领兵来到西京道,既然没有大张旗鼓,那就说明他另有任务。而从耶律余睹的口中问出的只言片语,让李墨与许贯忠、朱武很快就推测出了完颜翰鲁领兵前来西京道的目的。

    跟金兵作对不是李墨一个人的事情,相比起李墨的从容不迫,西京道大同府的耶律习泥烈跟南京道析津府的耶律定要更加紧张一些。因为李墨即便被金兵打败,还能有个退路,只要回到大周,李墨依然可以东山再起。可耶律家族就不一样了,他们没有退路,除非向大周称臣,才能保住家族的一丝血脉。

    既然金国派出完颜翰鲁是打着夹击中京道的目的,那李墨自然没有把这个消息隐瞒下来的道理。一面抓紧时间备战,一面派人飞马告知了人在大同府的耶律习泥烈。

    耶律习泥烈得到消息以后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作为天祚帝亲封的西京留守,耶律习泥烈到达大同府之后还算顺利。终归是皇室贵胄,还是有不少辽国权贵支持的。凭借耶律余里衍赠送了一千骑兵,耶律习泥烈很快就在大同府站稳了脚跟,而在与当地的豪强达成了协议以后,耶律习泥烈的力量急速膨胀,眼下已经有了两万余人,还有更多的人也正在赶来大同府的路上。

    相比起李墨,耶律习泥烈更有人和这个优势。不过他手中的人马虽然看上去多,但却互不统属,耶律习泥烈想要依靠这些人抵挡住金兵的攻势,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整合,而现实却是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

    几乎是与李墨的信使同时抵达,耶律习泥烈收到了金兵入侵中京道的消息。而两相一印证,耶律习泥烈自然不会怀疑李墨是派人来骗自己。对李墨这个汉人,耶律习泥烈并不是很信任,要不然也不会当初选择离开丰州跑来大同府来。

    可同样的,他也是知道事情轻重缓急的,即便不信任李墨,即便耶律定派人毫不客气的命令自己出兵前往中京道参战,可为了辽国的存亡,这一切个人的情绪耶律习泥烈都放到了一边。

    耶律定的命令耶律习泥烈压根就不打算去执行。别看耶律定此时已经继位,成了新一任的辽帝。可耶律习泥烈心里不服呀,虽然他只是庶长子,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耶律习泥烈既不像二哥耶律雅里那样性情宽厚,也不像六弟耶律宁那样一心为国,在顾全大局的同时,他的私心也是最重的。至于三哥耶律挞鲁,那就是个病秧子,耶律习泥烈从来就没把这人当做自己的竞争者。

    眼下辽国正是多事之秋,女直强势,对辽国这一国来讲是个天大的灾难,而对耶律习泥烈来讲,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让他派手下人去给耶律定卖命,耶律习泥烈内心是不愿意的,可当下他又不得不选择遵从。因为此时外患未除,与耶律定公开唱反调不仅会让金国上下笑得屁眼开花,也会让自己尽失人心。

    耶律习泥烈正愁如何答复耶律定的信使呢,却没想到李墨派人来了。看到李墨的信使,耶律习泥烈顿时脑中灵光一闪,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替罪羊。当即写信一封,要求李墨率领丰州军前往中京道参战。

    按耶律习泥烈的想法,李墨的丰州既然是西京道所属,那李墨的军队自然也应该听从自己的调遣。自己好言相求,李墨作为丰州李家的继任者,应该不会拒绝自己的要求才对,可结果却叫耶律习泥烈百思不得其解。

    那丰州李墨就像是压根不知道这回事一样,自己亲手所写的书信也如石沉大海,一点回音都没有。据可靠消息,丰州的军马的确在调动当中,但却没有任何准备开赴中京道的迹象,反倒是来往德州与丰州之间愈发的频繁。

    在又一次接见了耶律定派来的信使之后,耶律习泥烈有些坐不住了。再次写信送往丰州,而且这次耶律习泥烈多了一个心眼,没有直接把信送给李墨,而是分别送到了耶律雅里跟耶律余里衍的手中。

    耶律习泥烈的想法挺好,通过耶律雅里和耶律余里衍对李墨施压。可问题是丰州内部的真实情况与耶律习泥烈所想的大相径庭。在丰州,李墨说的话就是圣旨,而被耶律习泥烈寄予厚望的耶律雅里跟耶律余里衍只不过是李墨的附从。

    收到了耶律习泥烈的书信,耶律余里衍只当没这回事,而耶律雅里倒是真的跑到李墨面前求情了。只是李墨在听完耶律雅里的劝说后,只问了耶律雅里一句,“你知道金兵这次为什么要派完颜翰鲁领兵前来西京道吗?”

    “呃……不是为了夹击中京道吗?”

    “那只是你表面能看到的,而事实上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断南京道的最后一条退路。中京道有失,辽国还能借两道之力苟延残喘。可一旦西京道有失,那距离辽国灭亡也就不远了。”李墨一边说一边命人打开了地图,让耶律雅里上前观看。

    随着李墨手中指挥棒在地图上的移动,耶律雅里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只是性情宽厚,但却不是酒囊饭袋,自然能看出丢失了西京道会对辽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你有信心守住西京道?”耶律雅里看着李墨问道。

    “能不能守住,那要守过了才知道。”

第238章 单干

    老话说得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走。这人呐,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把希望放在别人的身上,终究不是好事。

    李墨原本还打算跟大同府的耶律习泥烈结成攻守同盟,一起对抗金兵的入侵。但在察觉到耶律习泥烈有拿自己当枪使的意图之后,李墨果断打消了与其结盟的念头。李墨自信耶律习泥烈不敢在当前的形势下与自己翻脸,可两家一旦结盟之后,他肯定也会在私底下小动作不断。

    如今大敌当前,李墨不想也不愿为了耶律习泥烈的小动作而浪费时间跟精力。实在不行,那就换掉西京留守。反正以李墨目前的兵力,要摆平耶律习泥烈手下那些乌合之众还是没问题的,而且李墨手中还有耶律余里衍跟耶律雅里这两张底牌能用。

    不过李墨并没有马上就对大同府用兵,而是接受了耶律雅里的请求,允许耶律雅里率兵前往大同府。当然耶律雅里所带的人马并不是李墨手下的丰州军,而是耶律余里衍让察哥征召的契丹人。

    如今的大辽,早已不是耶律阿保机时的大辽,国破家亡的危机感让每一个契丹人都感到恐惧,他们急需一个主心骨。原来的主心骨天祚帝已经不顶用了,需要新的主心骨。而耶律余里衍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这些契丹人的要求。

    析津府的耶律定虽然已经登基称帝,可他身边的大臣却叫许多契丹人望而却步。耶律定的舅舅萧奉先是一代奸臣,而如今在耶律定身边受到重用的人,也多是当年与萧奉先狼狈为奸之辈。而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的生母是文妃,兄长又是深受百姓爱戴的晋王,她站了出来,相比起析津府的耶律定,要显得更加靠谱一些。

    而且耶律余里衍比起耶律定乃至其他如耶律习泥烈之流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那就是她得到了李墨的资助。打仗说白了就是打钱,耶律定跟耶律习泥烈都是穷鬼,而耶律余里衍则是傍上了李墨这个大款。

    虽说契丹人现在所用的兵甲都是李墨军中更新换代以后淘汰下来的,但对于只有一匹马,一把刀或者一张弓的契丹人来讲,那些兵甲就如同雪中送炭,来得实在太及时了。不客气的说,耶律习泥烈之所以能这么快就在大同府站稳,凭的就是他带去的一千全副武装的精骑。

    眼下耶律习泥烈明显是指望不上了,李墨只希望将来金兵入侵的时候他能帮忙牵制一部分兵力就可以,而同意耶律雅里去大同府,主要原因也是这个。不指望你帮上多大的忙,能分担一部分压力李墨就知足。

    完颜翰鲁如今生死不明,若是死了还好说,就怕这家伙命大如小强,活着跑回了金国,那样一来李墨这边的压力就会大增。因为这个不确定因素,李墨只能提前开始布置,他没心情跟耶律习泥烈扯皮是不想要浪费时间,既然已经知道耶律习泥烈靠不住,那打通与西夏的通路这项任务就李墨自己来干。

    一是云内州,一是东胜州,拿下这两个地方,不仅会让李墨的地盘变大许多,更主要的是李墨的物资补给就可以不需要经过耶律习泥烈的控制区,直接进入李墨的地盘。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如今西夏被大周打得节节败退,日后李墨要是干不过金兵的时候还可以让大周军队不经过辽人同意直接进辽参战。李墨相当于就是给自己另找了一支可靠的援军。

    随着娄敏中跟祖士远两个在宗泽手下得到锻炼的帮手到达丰州以后,李墨进兵云内跟东胜的事宜也提上了日程。德州有杜胜、鲁达外加一个许贯忠在,李墨不担心会出什么问题。而云内、东胜有了娄、祖两人的到来,只需要各带一支人马在旁辅助就可以将二城掌控在手中。至于西京留守耶律习泥烈的意见,李墨没打算去听。

    在丰州这块地方,李墨的决定没人反对,娄敏中、袁虎、唐斌去了云内州,祖士远、马铭、郝思文则去了东胜州,李墨对六人的要求只有一个,尽快掌握二州,将其变为我军的后方。

    有着蜀国公主这张牌,行事就是方便。云内跟东胜二州城本来就不是什么坚城,城中的兵马也不过两三千人,原城守在看到来犯之敌兵强马壮并且拿着蜀国公主的手谕之后,很识时务的交出了城防。

    娄敏中等人也不客气,除了从原城防军中挑出精壮让原城守带着到丰州去跟蜀国公主报道外,其余军卒就地解散。与此同时,二城的再建也紧锣密鼓的开始进行。

    水泥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在建筑方面,方便快捷,坚固耐用。二城都不缺劳力,娄敏中跟祖士远按照李墨的指示拿出粮食就地招募,很快就聚集了一帮人手。这些人在干活的过程中也知道了丰州李家。

    这年头,有钱有粮就有人愿意拿命换富贵。随着云内州与东胜州的陷落,李墨的影响力也大幅增加,西京道西京部已经成了李墨的实际控制区。西京留守耶律习泥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一时间又无可奈何。

    毛爷爷的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真是至理名言。如今李墨兵强马壮,耶律习泥烈虽然名义上是西京留守,可眼下无钱无粮,谁又会吃饱了撑的愿意追随他。西京的辽国权贵倒是有心想找李墨的麻烦,可大敌当前,比起李墨这个“家奴”的壮大,更让他们揪心的是来自金国的威胁。李墨的威胁还在日后,可金国的威胁却已经近在眼前。

    中京道的战事已经让辽国权贵没有心情去跟李墨计较,自金兵开始入侵中京道以来,好消息一个没有,坏消息却是一堆,今天一场大败,明天丢了一城。耶律定虽然在众臣的辅佐下拼死抵抗,可依然挡不住金兵如潮水一般的攻势,等到耶律定终于稳住阵脚死守的时候,中京道已经有大半落进了金国的手中。

    来自耶律定那里的出兵要求越来越急迫,耶律习泥烈即便有心不去,可皇命难违,在他没有决定竖起自己的大旗之前,他必须要派兵前往耶律定帐下效命。

    原本耶律习泥烈还打算请来到大同府的耶律雅里出兵代自己走一趟。可耶律雅里的反应却是大大出乎耶律习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