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贤婿-第4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出兵攻击北周,一来是北周主动挑起,二来也是南周希望可以借机削弱北周百姓在日后对安西的支持。说白了就是南周想要来坚壁清野,为将来应付安西南下提前做准备。

    柴构是个狠人,他的打算是将整个中原的百姓尽数南迁,就给安西留下一个空壳子。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构想,真正想要实现是很困难的。但就是这样,那些南周将领这回算是得了鸡毛当令箭,在京城被董平率部攻破的消息传开以后,各地的南周守军纷纷对北周展开了反扑。

    抢钱!抢粮!抢人!!

    无数北周百姓被迫背井离乡,在南周军的押送下离开了故乡。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北周百姓对南周的仇恨也愈发的强烈。作为一个农耕民族,对土地的眷念那是难以相信的。南周为了战略目的将百姓尽数南迁倒也无可厚非,可后续的安置工作也没有办好。一个安居乐业的家庭忽然就变成了一无所有的流民,这仇恨可就结大了。

    不断的有人出逃,也就意味着不断的有人会被杀鸡儆猴,而随着所杀的鸡越来越多,简单的杀戮已经震慑不住那些已经被仇恨填满胸怀的百姓了。百姓是弱小的,逆来顺受一向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可一旦连最后的活路都受到了威胁,百姓所会爆发的力量也空前的强大,足以动摇一国的根基。

    如今南周倒行逆施,不给北周百姓留条活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北周百姓为了求活自然只能奋起反抗,纷纷结社自保。而南周面对百姓的抵抗,本着当初坚壁清野的目的,举起屠刀将胆敢反抗者尽数杀光。但越是这样,百姓的反抗就越是激烈,南周军的伤亡也就越大,二者之间的仇恨也越积越深,已经了水火不容的程度。

    南周柴构原本以为随着柴冲的自尽而亡,北周已经是一盘散沙,成为了自己的囊中之物。可一个错误的决定,却帮助了北周已经变为一盘散沙的势力重新凝聚成了一股力量。柴冲是死了,北周是亡了,可这不代表生活在北周的百姓就只剩下南周这一个可以投奔的去处。相比起南周,北周百姓更加希望投奔安西,至少安西不会像南周那样霸道不讲理。

    南周的坚壁清野计划还在继续,与此同时,对之前攻打江陵的北周平西军也没有放过,集中人马要将平西军聚而歼之。只是平西军的种师道、曲端等人也不是易与之辈,虽然已经知道了皇帝身亡的消息,但他们随即就推出了安西李墨这张牌。虽然安西李墨并没有招揽他们,可这并不妨碍他们主动往安西身边靠。眼下稳住军心才是关键,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在种师道等人所编造的谎言中,将士们相信自己已经是安西军的一员。只是如今主力暂时无法赶来救援,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而平西军也不是软骨头,也不愿日后被同僚看轻,奋起余勇决心与主将往北突围,按照种师道等人的说法,如今南周军正在他们的家乡肆意妄为,将士们担心自己家人的安危,巴不得回去看看。

    想要拦住急于归家的平西军,南周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可即便如此也没彻底拦住,还是有大部分官兵跟随种师道等人突围而走。如今的北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南周军,北周军,山贼盗匪,乱民这些代表各自不同身份的人搅和在一起,让北周变成了人间地狱。

    突围而出的平西军看着昔日繁华的景象变为了如今的废墟,心里也就愈发的担心起了自己的家小。归心似箭这话用来形容此时的平西军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而随着越往北走,平西军将士的心也就越发的安定,越往北走,被南周军祸祸过的迹象就越少,这也就说明自己家小遭遇兵灾的可能就越小。

    眼看着离安西越来越近,种师道找到了曲端跟姚平仲,谎话快要被拆穿了,必须要商量出一个对策。自己的名声受损事小,可不给平西军找一条出路,任由自己多年的心血就此散去,这点无论是种师道还是曲端或者是姚平仲,都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安西压根就没派人招揽过平西军,种师道先前对将士所说都是扯淡。眼看着马上就要三头对面,自己所说的谎话就要被拆穿,最着急的就是种师道。

    可眼下让他们想出个办法又不容易,让他们打仗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可像这种事情让他们想出个妥善处理的办法,那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部队已经进入了河东路,与安西军有所接触也就是这几天的工夫,想想谎话被拆穿后的后果,种师道食不知味,睡不安寝。

    “将军,将军……”就在三人躲在帐内商量对策的时候,有人一脸兴奋的冲进了营帐大叫道。

    “怎么了?大呼小叫的,出了什么事?”种师道有些不高兴的问道,他刚刚才想出一点灵感,被人这么一打断,什么灵感都没了。

    “将军,咱们的援军到了,带来了大量的补给。”

    “援军?我们哪有什么援军?”姚平仲闻言不解的问道。

    “将军,怎么没有?安西军不就是我们的援军吗?”亲兵同样不解的反问道。

    听到亲兵这话,种师道三人面面相窥,种师道试探的问道:“你是说,来的援军是安西军?”

    “是啊。”

    “……走,我们出去看看。”种师道招呼了其余二人一声,当先向帐外走去。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安西军已经上了门,先看看情况再说。

    三人来到大营前,就见迎面站着三员大将,站在当中的是个大和尚,种师道一眼就认出此人是被人称花和尚的鲁达鲁智深。这鲁达可算是李墨身边资历最老的一人,追随李墨多年,深受信任,这次李墨出兵灭金,留下鲁达坐镇大同府,不知道他忽然来此有何贵干?

    双方互通了姓名,作为地主,种师道自然要将客人请进大帐之内。分宾主落座,让人送上茶水,种师道歉意的对鲁达三人说道:“军中禁酒,眼下只能怠慢三位将军了。”

    “种将军客气了,日后都是自家人,不需要这么客套。咱们安西军的军纪严明,种将军现在就能如此,将来也不用担心会出什么岔子。”鲁达闻言笑着答道。

第408章 仇人相见

    一向都是安西挖别人的墙角,什么时候被人挖过。南周想在北周设立一条无人带,那也要先问问安西的意见。当然,安西的意见肯定是不同意。

    不过眼下安西的主要目标是金国女直人,并不打算另辟战场,但这不代表安西就会容忍南周在北地的所作所为。追随李墨的安西将领中,有超过半数的家乡是在北周境内,如今老家生灵涂炭,即便这些人嘴上不说,身为主公的李墨也需要为这些将领着想一二。

    派兵不太可能,但出钱找打手对付南周军却没问题。柴冲在皇宫自焚的消息已经送到了李墨的手中,随同宿元景逃离京城的柴氏子弟如今也被柴宁接待着,北周已经亡了。李墨不可能建立一个伪周在日后给自己添堵,但作为大周的驸马,为故国报仇的事情李墨是义不容辞。

    北周已亡,可那些效忠北周的将领尚在,而此时安西不宜对南动兵,李墨便将主意打到了平西军的身上。眼下的北周军最大的麻烦就是失去了粮草的补给,而安西财大气粗,拿出些许粮草让平西军卖命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再加上之前种师道等人为了稳定军心诈称已经归顺安西,那安西过来布置任务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鲁达受命而来,所传达的就是李墨对平西军的下一步安排。种师道等人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眼下北周已亡,种师道等人无处可去,让他们学孙立、宋江那样背主求荣他们干不出来。而李墨有个大周驸马的身份,他们率众投奔公主柴宁,那面子上也说得过去。

    如今安西分派下了任务,种师道等人为了在新主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做事自然卖力。接受了安西的补给,大军休整了数日之后,平西军出兵了,首先收拾的就是成为董平部先锋的孙立。

    对于孙立,平西军上下那是恨之入骨,若不是此人的投敌,南北争雄的胜负尚未可知。可就是因为此人的背叛,这才导致原本大好的形势陡然一变,可以说北周会落到如今的境地,孙立就是罪魁祸首。

    昔日同属一个阵营的两军在鹿台山一带遭遇,孙立所率领的人马原本就是新军,人员皆是北周百姓,南周对待北周百姓的做法早就引起军中将士的诸多不满,只不过由于孙立的强力弹压,这才隐忍不发。可现在机会就在眼前,本来就心存不满的诸多人顿时趁机发难,在两军战事胶着时突然倒戈,导致孙立大败,狼狈而逃。

    虽然跑了孙立,但虎安军算是完了。这支自柴冲上台后才建立起来的军队,到了此时走到了尽头。种师道深知为臣之道,更清楚眼下他们的身份是降将,自然不敢肆意妄为,擅自处置此战的俘虏。

    好在安西虽然没有直接派兵,但却还是派出了一些人员在旁辅佐。朱武作为平西军的监军,自然也就有权利决定这些降兵的命运。同为汉人,朱武自然知道李墨的态度,对阵前倒戈的降卒以及战后被俘的降兵区别对待。阵前倒戈的去留自便,愿意留下的充实到平西军中,不愿意留的则发放路费,任其自去。而那些战后被俘的人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三年的劳役在等着他们,不过三年之后,去留自便,对他们来说日子也不是没有个盼头。

    在处理降兵的过程中,种师道等人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朱武怎么吩咐,他们就怎么做。等到平西军完成处置俘虏的事情之后,大军再次开拔,这回的目标就是已经收到孙立战败的消息率部赶来的董平。

    随着拿下了京城,“逼”死了北周皇帝柴冲以后,董平在南周的身份那是水涨船高,隐隐已经成为可以与宋江分庭抗礼的存在。董平虽然对“逼死”柴冲一事有所不满,可他也清楚这是南周皇帝柴构出于平衡的目的在暗中捣的鬼。

    虽然付出了名声为代价,但所获得的回报也是丰厚的。眼下董平正是招揽人手的时候,孙立是他的部下,如今部下吃了亏,当老大的自然也为部下出头。这不仅仅是为了孙立把场子找回来,更是为了向别人表现董平对部下的爱护。

    不能不承认,与兵多将广的宋江相比,董平这支新兴力量真的只是兵微将寡,柴构扶植董平也在情理之中,军中宋江一家独大,对柴构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柴构不是成为傀儡,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军中给宋江找一个对手。也只有这样,柴构才能左右逢源,而不是********。

    眼下宋江的虎威军被柴构打发去收拾北周的余孽,新建的虎贲军去了,而平西军,则被柴构当做了董平用来建立个人威望的磨刀石。只是出乎柴构的预料,他没想到安西会这么快就插手,原本在他眼中孤立无援的平西军如今已经找到了一座最坚实的靠山,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动心的。

    知己不知彼,那吃亏是肯定的。董平以为平西军士气低迷,能胜孙立只是侥幸,可等到一交上手,董平就知道自己之前的判断有误,可这平西军哪来的士气呢?如今北周已亡,这帮失国的人到底要闹哪样?为谁拼命?

    董平人称双枪将,手上自然是两把刷子的。只不过老话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