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1629-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来,千总元少恭留有的家丁在五十几人,把总周定则只剩下了三十几人的家丁,二人对此已经很满足,毕竟曹彪等人便是前车之鉴。

    少了这些兵力,州城的操备官军便要重建,萧亦一纸凋令下去,永安军新兵集结永安堡,十七日凌晨出发浩浩荡荡的前往州城。

    由于是第一次到州城,不少人心中都有些紧张,但他们牢记训练内容,只是紧跟身前的老兵,老兵怎么做他们便怎么做,打起十足的精神踏上路途。

    无独有偶,就在前一日王子顺攻破平刑岭兵入大同的消息就传到了蔚州城,到了这时消息已经封锁不住。

    百姓们刚刚经过官兵闹饷的事还没有缓和过来,这时竟又有流寇大举打来,州城内外人心惶惶,不少人已经在想是否要举家逃跑。

    百信们还在犹豫,而那些富户、士绅等在这一日却在收整行囊,将资产装车,随时准备逃往卫城暂避锋芒。

    八月十七日早晨,许多士绅、商户还没来得及逃离,而百姓们也在惶惶不安,虽说永安军强悍,但毕竟只有四百多人,流寇势大,恐怕州城是难以守住。

    忽然听到城外大股大股的步子声,他们惊疑不定,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的走出房门查看,有的就在屋内小心的听着外面的步子声,也有不少人在阁楼之上眺望、趴在门后窗前细细聆听。

    这些步子声由及近,虽然没有昨日官军的步子力度大,但从声音上来听,少说又要有几百人。

    这便是永安军第三次扩招的新兵了,相比四百余人的老兵,这时六百余的的新兵们一齐进城则更加显得壮观。

    虽然步子还没有那么整齐,声音也没有那么响亮,不过城内军民放眼望去,满街尽皆一片盔甲的海洋。

    即便是每个新兵,最基本的装备都是精甲一副、帽儿盔一顶,腰刀、制式长枪等大明制式兵器更是样样俱全,人人腰间还别着三个短小的竹筒。

    他们之中有骑在高头大马上精气神十足的夜不收军士,也有提着一面大盾牌让人不可小觑的刀牌手,也有将鸟铳扛在肩上的鸟铳手,更多的则是手握长枪目光直视前方的长枪手。

    百姓们看着这些官军的衣甲旗帜,竟还有这么多的永安军?!

    州治内,知州王湛听闻了这个消息后显得更加吃惊,连忙带着郑文举、周有成两人与其他的官吏出了州衙,见到的正是从州衙前迈着步子前进的永安军新兵。

    王湛等人这时哪里有心思观察队列的整齐程度,眼前经过这些人与前些日平乱的军士一眼看来并无不同,竟又是这么多精锐。

    王湛等人脸色发寒,原以为萧亦只有那四百兵,这时候不知从何处又调来如此多的精锐军士,这一来二去萧亦手下竟有千人以上的家丁,谁知道萧亦还有没有其他的兵马,永安军到底有多少人?

    新兵到城内后直接进入军营,按照编制分为各总哨队甲后,由于先前只是军壮的身份,这次他们可以尽数转为在册的正式大明官军,可以享受到大明官军的粮饷、军械、军服等供给。

    永安军大军的及时入城,给了百姓们很大的安慰,其实要是可以选择,大多数人都不想逃离这里,他们世代生活于此,这里是他们真正的家。

    永安军入城后除了每日必备的夜不收哨探与城内巡街、换防外,便是一刻不停的开始备战。

    萧亦已经在册子上看到,州城在册的匠户又一百余户,萧亦向他们明确规定了永安堡的赏罚制度。

    但起初效果并不明显,还是有些人知法犯法妄图逃避惩罚,萧亦没有姑息,立即处置了一批昏聩的匠头匠户。

    紧接着为证明奖赏的真实性,又给予一批长久以来州城内外对其颇有赞扬的匠户银两、粮食还有肉食。

    他们均是对萧亦感恩戴德,这些东西对于萧亦来说算不得什么,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很宝贵,他们为了报答萧亦都是全力打制。

    这也让其余的匠户幡然醒悟,干活都认真起来。

    萧亦让古池继续留在永安堡、长宁镇的铁矿、煤矿作坊主事,王熊与齐浩光则是带着一批桃花堡匠户赶来蔚州。

    两人主理州城匠户作坊,在他们的带动下,州城作坊一改先前的沉重,开始全力运作,日夜都能听到里面匠户全力打制的叮咚声。

    原本萧亦还计划在城外新修一座瓮城,这几日萧亦曾叫来王熊、齐浩光与几个州城老匠头商议。

    但商议许久,发现这并不现实,一座坚实的瓮城要想建造好做少也需要半月甚至数月,而蔚州城需要的时日就更长,最终萧亦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全力修缮城墙,这还是很好做到的。

    萧亦便即发动全城军民,一起修缮蔚州城的城墙与四门,他赴任那日曾细细的观察过蔚州的城墙,虽然城墙高大,但有些地方仍是年久失修,这次将要全部修缮完成。

    又让石刚带人去砍掉方圆十数里的所有树木、运送到城内协助守城,城外的有些巨大石块也将其劈成小一些的碎石,就堆放在城墙的垛口边上,用以守城。

 第二百三十八章:王子顺兵入蔚州

    各类作坊全力运作,城内外军民为保家乡齐心协力,在永安军战士的带领和保护下,或是填挖沟渠,或是修缮城墙。 。。

    蔚州三门外每日都是人来人往,这些人大多数是在萧亦的凋令下外出‘坚壁清野’,萧亦也不想这样做。

    不过敌我相比悬殊,虽然流寇现在的实力参差不齐,但现在的永安军也是新兵居多。

    对付这种大场面难免将会有些紧张,‘坚壁清野’守城的确是阻拦流寇的最佳方法,这个时候最先考虑的就是城池。

    说白了,王子顺这次来不是为了糜烂大同,他是来出气的,任了谁在最风光的时候被狠狠的抽了一巴掌,也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这也是萧亦的疏忽了,他只想着立功,却没想到农民军可能的报复,吃一堑长一智吧。

    王子顺一路而来目的也很明确,这也就出现了明末少有的一些情况,大同的很多墩卫、屯堡都是不堪一击,但流寇却是直接从他们城下经过,并没有任何劫掠的意思。

    大同不知缘铺天盖地的出现了许多口号,各地流寇见义军大军来到纷纷群起响应。

    王子顺为了做大声势,对这些人不分良莠全部接纳,于是许多各地的地痞无赖、马贼山匪摇身一变,成了代表‘正义’的农民军。

    他们摇旗呐喊,大摇大摆的自平刑岭往蔚州一路奔去,而萧亦自从农民军攻平刑岭的时候便散布夜不收随时关注着农民军的动向。

    直到了今日早晨,也就是崇祯三年八月二十日,最新的消息是,农民军前部已经进入蔚州边境。

    蔚州由于萧亦才刚刚接手,就忙着备战、平乱等事,也就没有建立例行的墩卫,也就无法得知农民军的动向,对此,萧亦除了派出大量的夜不收哨探以外,也是别无他法。

    这个时候,在蔚州城的操守府邸,来往的诸人皆是顶盔贯甲,自萧亦下令备战后便提出明确的要求,自处决当日起,州城内所有的官兵必须日夜带甲,直到战斗结束的那一天。

    而萧亦作为操守官自然责无旁贷,他头一个披挂整齐。

    甲叶子互相碰撞的声音整日回响在诸人耳边,人人都是步伐沉重,但看见萧亦眼中的毫无惧色,眸子中却全是坚定。

    与原操守府邸不同的是,这里摆放着一桌沙盘,将蔚州方圆十数里的山势、陡坡、庄堡等地都标注个明白。

    对于农民军的动向也是随时变更,自农民军前部进入蔚州后,王大勇便将全部夜不收泼洒出去。

    几乎每隔一炷香的时间,便有几名夜不收从南大门疾驰进入州城,来到府邸向萧亦禀告境内农民军的动向。

    这时围在沙盘周围的,除了永安军的诸将官外,州城屯田官李二牛、千总元少恭、把总周定等一些上次表现良好的原州城将官也在场。

    众人看着眼前这副沙盘,都是感叹不已,原来仗还能这么打,以往他们对于流寇、马贼等的动向几乎都是两眼一抹黑。

    要么是被动挨打,要么是直接撤离,哪有现在这时,各人心中对战局都有了充分的了解,而他们看向萧亦,萧亦仍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元少恭几人对白崇安很是了解,这时若是白崇安于此,恐怕早就慌乱的不成样子了。

    萧亦斟酌,他心中盘算着这些日备战的成果,州城北门素来不开,而农民军由南而来,虽然事态紧急,但火器、火炮仍是守城利器,不可不用,亦不可胡乱使用。

    这些日子齐浩光,王熊带着一批匠头亲自检修下来,五十门铜铁佛朗机跑有八门由于潮湿、年久失修等各方面因素不可使用,可用的四十二门之中又有五门后被查出有炸膛危险,最后可用的有三十七门佛朗机炮。

    这其中东西门各安十门,其余十七门全部放在南门垛口上,其余各种大小炮类,几十门小铜铁炮、几百门虎墩炮、碗口炮等也让人日夜检修。

    最后将可用的都安放在三面城墙的垛口上协助守城,据王熊昨夜来报,已经全部准备完成,齐浩光负责带人加固三个城门,也已经准备就绪。

    而那三门神威大将军炮,三面城墙自然各自一门,这炮的威力巨大,萧亦相信一定会收到效用。

    沉吟半晌,萧亦忽然问道:“李大人,民勇招募如何了?”

    李二牛也在想如何阻拦农民军,萧亦忽然问话让他吓了一跳,他道:“回大人,接到大人命令后卑职便立即去办,在大人的号召下,各处军民踊跃报名,现已招募民壮三千六百一十二人,按照大人的要求,尽是有家室的青壮。”

    他继续说道:“民壮都已经将库内的甲胄军械下发,现库中已经再无甲胄兵器,可是继续招募民壮?”

    萧亦摇摇头示意不必再招募,永安军有自己的作坊打造帖甲虎枪,那些库中的官军衣甲兵器自然就一直堆放在那里。

    这些放着也是放着,拿出来让这些民壮使用已经够了,毕竟大部分的流寇都没有甲胄和兵器。

    萧亦是绝对不会让没有兵器衣甲的百姓协助守城,若是真到了那时,必然是永安军全部阵亡的时候。

    库中的官军衣甲武器萧亦等人虽然看不上眼,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那可都是财产,所以即便是白崇安当时给萧亦屯堡发下一部分也是十分不情愿,萧亦发衣甲与民壮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卫城。

    守备赵铭和兵宪聂可纲大人闻后都十分吃惊,也惊讶于萧亦的魄力,竟然会将这些衣甲发给民壮。

    但赵铭也担忧萧亦是否能守住蔚州城,发下公文让萧亦多招募些民壮,不要再发下衣甲兵器,对此萧亦只是满口答应了事。

    李二牛说的好听,究其根底不是因为萧亦的号召,还是因为自己对他们家人的优厚待遇,但凡是参与的都有奖赏,或是米面,或是白银、肉食,萧亦的‘大手笔’也几乎将他最后的粮米和银子花费殆尽。

    自此,上次所得几乎都已经使用殆尽,萧亦手中已经很少有银两,除了守城所需的粮米以外,其余的粮食也不多了,这次可谓是背水一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