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争霸三国-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逢纪摇了摇头,看着他,似有点不解了。想若非心里没有别的想法,那么何以会突然如此行事?想界桥之战这样的困难都过来了,而驻守在渤海的公孙瓒已经不足为虑了,这次出征袁绍也必会用他,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立功不难啊,他何以突然又自请去宛洛?想宛洛附近虽然有豫州刺史周昂镇守在阳城,但那一带向来是董卓的西凉势力,他只领本部人马过去,那不是自找苦吃么,又与流放何异?

    逢纪自然不知道陈诺的想法,而陈诺也不能直言之,但将请求而已。

    “罢了罢了!”

    逢纪看陈诺请求忠恳,也只好答应他帮助他说项,但袁绍放不放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从逢纪这边出来,陈诺轻吐了一口气。

    尔后两天,袁绍因界桥之战大赏功臣。

    在此战中,麴义因为有陈诺给他的一千人马保护了袁绍杀敌取胜,袁绍命令麴义恢复建制,也就是脱离文丑管制,另增其兵马千人。麴义谢过,另将陈诺给的的千人还了回去。

    辕‘门’司马韩猛扈从有功,晋升为辕‘门’校尉,至于外甥高干则令调他用。

    将军张郃,因破公孙瓒白马义从有功,封中郎将。

    另外,将军颜良、高览等皆有赏赐,只前锋文丑督战不利,差点导致整个战局失败,严则之。看来袁绍对于他这个心腹还是不忍惩戒的。

    至于此战最大功臣陈诺,袁绍含笑着,召陈诺上前来,将渤海印绶拿出,‘交’于他。意思再明显不过,是要提拔陈诺为渤海太守了。虽然目今渤海还在公孙瓒手里,但袁绍已决意不久将整顿兵马再战公孙瓒,是以陈诺这个空头衔的渤海太守其实还是很划算的。如此一来,陈诺身兼文武,权利可就大了。

    但出乎所有人预料,陈诺并没有接下渤海印绶,并说明自己愿意镇守宛洛。

    对于这件事情袁绍有考虑过,虽然经过界桥一战他对陈诺的看法大为改观,心里也很明白陈诺虽然是个潜在威胁大,但他目前对他袁氏还算是衷心可嘉的,所以也不再那么急于忌惮他了。而他拿出渤海印绶出来,就是要试探他的本心,若陈诺敢接下这颗印绶,那么袁绍或许还真的不敢放心陈诺,但见陈诺再三推辞,他也就放心了。对于要不要让陈诺继续随征渤海,袁绍的确还是有点犹豫的,他想看到陈诺为他立功,但又怕陈诺功劳太大将来不好控制,正好陈诺请求去宛洛镇守,倒是颇为符合他的想法,自然不无答应的道理。

    袁绍点了点头,说道:“既然陈将军都这么说了,我若不答应,只怕有违人理。这样吧,渤海太守仍是你的,我同时让你以武功中郎将镇守宛洛,如何?”

    既然大度,不如就做得彻底,袁绍对于自己的安排很是得意。

    陈诺若去宛洛,则原来邺下校尉的身份就不妥了,而‘武功’在长安附近,有点让陈诺去跟董卓争的味道了。

    陈诺听袁绍这么一安排,也不好再说,随即向袁绍称谢,算是虚心接受了。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宛洛之行

    界桥一战后,公孙瓒北走渤海,袁绍在广宗厉兵秣马,准备再次发兵,陈诺则自请出镇宛洛,袁绍允之。棉花糖小说网Mianhuatang。CC…。79xs。…

    对于陈诺的决定,当然有许多人不理解。想在此情况下,若陈诺随军出征,也必建立功勋,而陈诺独弃此而顾他,却要带兵出镇宛洛,实在让人费解了。

    宛洛是什么地方?十八镇诸侯讨董都占不了便宜,而他陈诺却要以三千之数独抗之,是不是有点不自量力了。虽然虎牢之战后董卓焚洛阳而迁都长安,明眼是董卓放弃了宛洛,但实际不然。董卓之走,又让其‘女’婿中郎将牛辅经营陕县,牛辅又以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分兵抄掠陈留、颍川诸县,势力仍不可小觑。而这些将军手上都是当初跟随董卓入京的西凉将士,皆骁勇善战,陈诺此去宛洛,无异于与虎谋皮。

    甚至就连与他要好的麴义、张郃等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都是‘私’下里劝说陈诺,让陈诺再慎思之。毕竟,陈诺想要在宛洛立足,就必须以独身而抗牛辅手上的那帮西凉将领,就算陈诺勉强胜了他们,恐也不能长久。以袁绍的‘性’格,在公孙瓒未灭,河北四州未到手之前,他袁绍定然以‘鞭长莫及’不肯轻易经营宛洛,是有功难成。而若陈诺不慎在宛洛失利,则必为袁绍下石,也绝不会发兵相救的,是陈诺自取其危。

    综合上面分析,所以不管怎么说,陈诺此去宛洛成也好,败也罢,是两头不讨好的事情,故麴义、张郃二人皆替陈诺抹了一把汗,纷纷劝说起陈诺。张郃还好,言词还能把握得住,而麴义则是慷慨而言,似乎陈诺不听他就要实行绑架了。

    张郃是聪明人,能劝则劝,不能劝则罢,对于他来说,话既然已出,陈诺听不听是他的事,他的态度已经表明在那里了。当然,从这些日子的‘交’往中,张郃也深知陈诺其人,不管是用兵还是行事皆喜欢以‘险’,所以对于他自请出镇宛洛一事虽然颇为不理解,但既然探明了陈诺的态度,他决意于此,也知他心中自有打算,倒是并没有对此行抱有态度的悲观,也相信陈诺能够处理得好。最新章节全文阅读QiuSHU。cc

    而麴义就不一样了,他们是结义兄弟,且不管以前的‘交’情如何,单就在界桥之战前后陈诺所帮的那些忙,让他能够脱离文丑,再次恢复建制,心里面对于陈诺的敬佩是无以复加。然而,当他听到陈诺决意出镇宛洛时,前后分析,不管如何陈诺是在自找苦吃,这让他这个做弟弟的如何甘心看着陈诺如此草率行事?故而抗词以加,陈词‘激’烈也是难免。

    与麴义相‘交’这么久,麴义跟他说话涨红了脸还是第一次,陈诺看在眼里,心里颇为感动。不管是麴义还是张郃,陈诺也能看的出来,他们都是为自己好。

    对于此次自请发兵出镇宛洛,陈诺当然也是有所考虑的。赵雪之走,‘父母’之在董卓之手,他都不得不担起这个责任,迟早也得兵向西面,与董卓兵锋相见。而最重要的一点,他陈诺界桥之战立了首功,而且以后来者身份功封中郎将,且一下子与袁绍那帮老将位齐,甚至超过文丑、高览诸将,且不说那帮老将的感受,单单是袁绍,只怕他也是颇为矛盾。

    袁绍向来忌惮陈诺,也数次听从逢纪,对陈诺有所打压,然后似乎诸事都与袁绍‘愿违’了,数次的打压反而利于陈诺的逆势成长,从而成就了今天的陈诺。

    而袁绍,既然心里确定陈诺是隐患,那么就应该行事干净彻底,不留情面。可观他对于陈诺的前后行事态度,却又是颇为矛盾。

    这矛盾就体现在他的人事任命上。若袁绍真想彻底弃用陈诺,那么界桥之战就不该留给陈诺一席发挥之地,更不该轻易将渤海印绶‘交’给他。但要说袁绍信得过陈诺,则在此关键时刻,就不应该放陈诺出镇宛洛,他不会不明白陈诺此去是凶多吉少,分明是有过而无功。

    袁绍这种前后态度的矛盾,当然更多的是其对于陈诺的定‘性’不够。

    陈诺前有在延津大营救他的经历,后又有独上黑山救会他儿子的恩德,袁绍对于陈诺,虽忌惮,同时又有感‘激’之心。而这种感‘激’之心当然不能左右他对于陈诺的判断,所以造成他即忌惮又感‘激’的心理。而公孙瓒南来,诸郡叛离,独有陈诺坚守广川孤城而不降,这对袁绍来说,更是矛盾重重,不知是该重用还是该打压。

    要说打压,陈诺出‘色’的完成使命,且。可若重用,君不见陈诺以修县击退数万黄巾,更不见陈诺以千人破公孙瓒‘精’锐白马义从乎?而陈诺,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不但没能够被贼人打趴下,且随着陈诺一战又一战的报捷,遂使得其声望跟着日隆。而袁绍,虽喜陈诺为他暂时挡住了公孙瓒的兵锋,但若陈诺因此战而声望愈隆,使得幕府之中称赞之声不觉,则又是他所不愿意见的。

    因而,带着十分矛盾的心里,在陈诺归来后,且拔起为校尉,是对于其忠心的嘉赏,而对于将其调离到后方督运粮草,则是对其声望愈隆的不满。及至界桥之战前夕,袁绍在与公孙瓒数个回合小规模的‘交’战下来,也深知公孙瓒非是轻易能够对付的,故而有意要重新任用陈诺。

    只是,他还又有点不放心,故而在安排陈诺上,他是破费了一番脑力。既不能让其以此战再立大功,又有将其捆绑在战场上,前思后想,袁绍遂决定让陈诺人马远离主战场,只让他在外围,名为督阵,防范公孙瓒其他游骑袭扰广宗,实在是以其为第二手棋,若他带领的主战场获胜,则不需陈诺出战,那么陈诺也就无从立功,而若主战场不利,则可随时让陈诺率部应战,是两全其美的计划。

    袁绍计算得不可谓不妙,然他也不会想到,界桥之战发展到最后也非是他能够轻易控制得了的。想当时若非陈诺及时分出那两千人马助他,及时扭转了战局,不然后果实在不堪设想。也正因为此战陈诺出‘色’的表现,使得袁绍对于陈诺的信任‘激’增,然而,人都是有‘私’面的,陈诺虽然忠心可嘉,奈何袁绍对他仍是不能完全信任。毕竟,陈诺不是如文丑等人那样是他的心腹,是不能彻底让他信服的。而陈诺不论是文才还是武功皆都有出‘色’点,且能在短短数月间立功如此之多,盖过所有人,陈诺光芒太甚,这是袁绍所不愿意看到的。

    因着这种种关系,因此在处理陈诺一事上,袁绍也难免表现得如往日那般,更加矛盾了。

    他一面将渤海‘交’给陈诺,又提拔陈诺为武功中郎将,地位稳超其他将领,是有其大度一面,分明是对陈诺有重用的意思,是信任的一个表现。然而,在陈诺自请出镇宛洛一事上,袁绍却又表现得很是热枕,似乎又有点难以理解了。

    其实,这也不难想到,在袁绍矛盾的心理上,忌惮陈诺远比信用陈诺要来得更加的强烈。界桥之战陈诺的获利,既让袁绍高兴又让袁绍担心,自古最忌者莫过于功高震主,若陈诺随军再立大功,陈诺声望抬升,对于他的威胁也就愈加深重了。这正是袁绍忧心的地方。而袁绍为了保住他袁家的位置,对于这些隐患是不能不所有打压的。而一旦忌惮大于信任,陈诺再怎么让他放心,也不能放任不管了。

    也正是袁绍忧心之际,陈诺突然提出来要带兵出镇宛洛,怎不让袁绍心下一宽?只要陈诺不随军出战公孙瓒,那么想要再建立功勋也就很难了,对他的威胁自然也就减小。他当然明白宛洛是什么地方,那种地方鱼龙‘混’杂,又有董卓的西凉骑滋扰,让他去一是减少了他北征渤海后邺城后方的压力,二是杜绝了陈诺再立大功的机会,袁绍如何不答应?

    因而,陈诺自请出镇宛洛,除了赵雪和董卓的外力而外,自然是陈诺想借此以消袁绍对他的忌惮之心,算是自保的一种吧。而若陈诺‘不识好歹’,挟界桥之威继续随军出征,就算到时拿下了渤海,他有渤海印绶在身,只怕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