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直播之春秋苦旅-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是法律法规、道德标准什么地。在乱世的时候,你打死别人别人都不会遵守。

  在乱世的时候,世人遵守的是生存法则,怎么有利于生存就怎么生活。

  那么?如何拯救乱世呢?

  道家始祖老子的意思是:要教育世人认清自己,认清人、人的本质。认清世界的来源、人类的来源。明白人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

  还有!针对目前社会状况,他提出了效仿自然。

  如何才能让世人效仿自然呢?

  老子提出了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理论核心、根本。

  老子是第二次给周景王讲道,也是第二次给方基石讲道,也是他第三次讲道。

  周景王听了老子的讲道,很是感触,不住地点头。

  方基石听了老子的讲道,也是感触很多。

  他是从两千多年后穿越过来的,是一个深受儒家影响的人。不同于周景王,也不同于老子。因为!在当时!孔子的儒家思想还没有形成,不!还没有开始。

  听了老子的讲道,他好像明白了一些:道家是人生哲学,是终极哲学,解决了人的根本问题。而儒家,只是一个治世哲学。儒家停留在个人修养,迎合社会管理的层面上。儒家修身的目的是为了迎合社会管理,而不是人自己。

  克己复礼,就这意思。克制自己,迎合社会,迎合周制、周礼。认为世人都像自己一样,这个社会就美好了。说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可实际上是梦想、空想,没有解决眼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却幻想着未来的美好。还有!儒家根本没有考虑到:世人都不是你,都不像你。

  你可以克己复礼,而别人却无法做到。

  你可以为了迎合社会管理而苦了自己,但别人却无法做到,人性的本能却无法做到。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活下去,为什么要迎合社会管理而克己复礼呢?是不是?

  你认为克己复礼之后社会就变得美好,而世人认为:那个美好世界是看不见的将来才有的,而无法解决我眼前的现实。现在!我们面临的是生存问题,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活下去。

  道家与儒家并不冲突,相反!相辅相成。道家治人,然后用儒家的那一套去治世,规范世人的行为,让世人有一个遵守的标准。

  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就是:道家从道德思想人生观的角度来教育世人,而儒家是从律法的角度来规范世人的行为。

  道家教导我们明白人生,然后寻找适合的方式去生活。而儒家!则是运用各种具体的行为标准来规范世人的行为。所以!如果儒家拘泥于律法,一味地迎合社会管理的需要去规范、约束世人,而忽略或者是抛弃道家哲学思想人生观这个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老子思想并不是要求世人“无为”,而是!要世人效仿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向其他物学习。

  老子第二篇上面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万物表面上无为、不居功,自然而然,无私奉献,最后却成就了功名。所以!人要学习之。

  

第191章 周景王封老子为大国师

  听老子讲道,不知不觉间到了下午。

  方基石的肚子早就饿了,他还是昨天中午吃的饭。可他又不能打断老子的讲道提出吃饭。再则!这里是皇宫,是在大周天子周景王的书房里,就是想吃饭也没有饭吃。

  其实!老子也早就饿了。可他正在讲道,为了把一个问题讲清楚,他就是停不下来。再则!这里是皇宫,哪里有臣子向主上提出要吃饭的?

  找天子要饭吃,那也是大不敬。

  大周天子周景王也一样,他的肚子也早就饿了。可他听得认真,也不想让老子停下来。所以!也只能忍了。

  身边那些服侍的小监们,他们倒是按照正常的规矩上下班,倒是一个个都吃了。只有大监等侍奉在天子身边的人,没有敢擅自离开独自去吃饭。

  他们的职责是侍奉天子,没有天子的允许是不敢离开的。再则!天子都没有吃饭,你一个奴才就是再饿也不能吃饭。不过!他们见大周天子都能坚持,也只得忍着肚子饿,用心地听道了。

  听老子讲道,能明白人生大道理,不知不觉间,大监等人也忘记了饿。

  听完老子讲道,周景王说道:“怪不得你要讲‘道’了,原来!‘道’是世间万物的总源,人来源于天地之间,而天地来源于道。你解决了人的来源问题,解决了天地的来源问题。听了你的道,寡人想问一下?那我们以后是祭祀天地神灵呢?还是祭祀道呢?”

  “都可以祭,也都可以不祭!”老子点头答道。

  “此话怎讲?”

  老子笑道:“祭祀只是一种寄托和敬畏,所以!可祭可不祭。寄托或者是敬畏,都表示我们的内心不自信。如果我们把祭祀当成一种习俗的话,是可以的!还有!世人大多不自信,对神灵和未知产生敬畏,进行祭祀后,心里就平衡了,就没有了畏惧感,对未来寄托了希望。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讲,祭祀还是需要的。”

  “嗯!那!寡人按照祖制来举行国祭,是必须地了?好!嗯!经你这么一说,寡人明白了!嗯!阿?你们不饿啊?寡人倒是饿了!大监!吩咐下去,准备饭食!嘿嘿!嘿嘿嘿……”

  周景王说着,不由地笑了起来。

  这都什么时辰了?这还用说!你不说吃饭,有谁敢说吃饭?

  “是!主上!”大监答应一声,赶紧去准备饭食。

  “哪里不饿?我早就饿了!主上!李耳有罪!李耳一说起道来,就没完没了,收不住啊!”老子拱手谢罪道。

  “哪里?哪里?爱卿!李耳!寡人也一样!听你讲道,寡人都停不下来!你哪里有罪了?你是功臣!不!你是天下子民的福星!天下人有你,就是福祉!李耳!寡人要给你一个特权!你!……”

  周景王用手指了老子一下,认真说道:“你以后不光要给太子和小王子当老师,你还要给天下人当老师!李耳!”

  “在!”老子赶紧离开席位,准备上前磕头谢恩。结果!由于长时间坐在那里,腿脚有些麻木,差点跌倒了。

  “李耳有罪!李耳有罪!”

  “免了!李耳!你和寡人是什么关系?是兄弟的关系!是师生的关系!不要动不动就下跪!免了!以后不要动不动就下跪!要是再这样!寡人就降你罪了!”

  老子一听,赶紧又要谢恩。见周景王笑着朝他摆手,只得算了。

  坐回到席位上,朝着周景王看着,老子认真地说道:“主上!君臣之礼还是需要的,只要不流于形势就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君臣之礼还不没有君与臣之分?这个世界,还是需要规矩地!格物致知,人与物一样,各不相同。君就是君,臣就臣!所以!君臣之礼是需要的……”

  周景王打断道:“繁文缛节就免了!”

  “谢主上!”

  “李耳!爱卿!兄弟!”周景王朝着老子招着手说道:“你不光要做太子的老师,做小王子老师,寡人!我!我姬贵也是你的学生!你是寡人的良师益友……”

  “主上!……”老子一副诚惶诚恐地样子,正要上前下跪磕头,却又被周景王挥手给阻止了。

  “你不仅要做寡人我姬贵的老师,你还要做天下人的老师!寡人准你开坛讲道,将你的‘道’和你的道理讲给天下人听!寡人封你为大国师!先给寡人以及皇家讲道,再给寡人的臣子们讲道,然后!再给天下人讲道……”

  “主上!……”

  老子一副诚惶诚恐地样子,又要上前下跪磕头,却又被周景王挥手给阻止了。

  “主上!李耳才疏学浅!李耳的‘道’,在理论上还没有成熟,还不敢公开讲道啊?主上?”

  周景王挥舞了一下手臂,坚持道:“就以你刚才对寡人讲的那些,就很完美了!李耳!不要谦虚!不要犹豫!就刚才对寡人讲的,就很好!理论上很完善,也很连贯。

  再则!边讲边总结嘛!是不是?

  你的理论不拿出来让大家知道,让大家评说一下,怎么完善啊?你认为完善,那不是完善也不一定就完善,大家认为完善才是真的完善。你认为不完善,但我们认为完善,大家都认为完善,那就是完善!……”

  “对对对!实践出真知!”方基石也在一边拱手插话道。

  “好!”周景王喝彩道:“对!实践出真知!李耳!寡人赐你大国师!为寡人讲道,为天下人讲道。”

  “主上!主上!”老子再也坐不住了,连滚带爬地离开席位,来到周景王的案几前,趴在地面上磕头不止。

  “主上!李耳无才!李耳无才!李耳心里不安!李耳怕自己做不好!主上!李耳研究‘道学’多年,一切不敢公布于世,就是因为李耳自知自己才德不够,无法参悟道理,才犹豫不决。今遇鲁国大神,得知两千多年后李耳的,才悟道的啊?主上!李耳恐慌,怕李耳的道学经不起考验啊?主上!……”

  “哦?”周景王一听,把视线转向方基石,似乎在询问:李耳说的是真的?

  

第192章 御赐护法大将军

  “回主上!那也是老子留传下来的啊!主上!臣下只是带来了两千多年后留传下来的,可这本书毕竟是老子他写的啊?”方基石拱手说道。

  “是啊!”周景王点点头,表示赞同。

  “回主上!”老子磕了一个头,说道:“要是不鲁国大神带来了两千多年后的,李耳是写不出完整的文章的啊?主上!李耳研究了这么多年,就是想写出一本书,奉献给主上。可是?早已卡住了,写不下去了,理不顺。得到两千多年后的后,李耳才感悟到了一些。但李耳还是没有完全参悟透彻啊?主上!”

  “起来吧!起来吧!爱卿!李耳!唉!你啊!你让寡人怎么称呼你?起来!这又没有外人,你那么多礼节干吗?烦不烦?坐下来说话!”

  周景王又朝着跪在下面的老子挥舞着手臂,脸上又生气又是埋怨又是爱惜。

  在老子面前,他真的一点天子的架子都没有,完全把他当成知己。可老子就是要遵守礼节,把他当成天子,行君臣之礼,这让他觉得很不自在。

  他“寡人、寡人”不离口,是因为平时自称“寡人”习惯了,一时改不了口。

  在公开场合,在朝堂之上,还是必须走程序的,做个天子的样子。

  老子爬起来坐回到席位上,还是那一副诚惶诚恐地样子。

  “不管怎么说!这本书是你写出来的!只是鲁国大神带来了两千多年后的书,让你茅塞顿开了。就算没有,你不一样参悟出来了?是不是?要不然?两千多年后哪里有这本书呢?”周景王解释道。

  “是啊!老子先生!不管怎么说,这本书都是你写的啊?”方基石也在一边说道。

  老子听周景王与方基石都这么解释,心里才好受多了。说真的!要不是方基石给他背诵了两千多年后的,他还真的“卡文”了,遇到瓶颈写不出来了。

  “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寡人知道!李耳!你就不要再多虑了!放心大胆地去讲道吧!任何理论都是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