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匈奴皇帝-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等看,这是他们的想法。

    不管张济等人的反应如何,须卜赤弇这边则有条不紊地调度兵马,准备攻城。一直到第二日,距离刘渊口中之时还差一个多时辰,夏军已然在须卜赤弇的统率下出寨、列阵,一架架攻城器械,一排排强弓,一丛丛枪林,这是真要进攻了,令北关城楼上的张济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再无心作他想,没有多有犹豫,一个字,降。

    城门大开,张济叔侄二人与杨定出城献降,臣服于刘渊脚下。张济、杨定被拜为裨将军,位在校尉之上,张绣则以其英勇受封校尉。

    数千董军,被完全打散,编入夏军作战蓄力,毫无商量余地。张、杨二人有心反对,却无力反抗,只留了两三百亲信部曲,也不好做得太过,再抽调了些白波将士与他们统率,以做安抚。

    安邑毫发无损地收入囊中,未有损耗多少兵力,算是个喜事。安邑拿下,河东其余县邑,更无什么抵抗能力,迅速沦落在夏军铁蹄之下。腥风血雨在河东境内刮起,夏军缺粮,刘渊目光早早地便放到了那干世家豪强身上了。


………………………………

第230章 卫氏

    夏国密布于三辅的密探早早将那边波诡云谲的形势报告给刘渊,三日一报,从不间断。李、郭等人起兵向西,长安的朝廷正忙着对付他们,刘渊闻讯只有一个反应,大喜,干得漂亮。

    悠然地梳理着河东事,这个时候不急西进了,关中,有李、郭等人打生打死,想要安定下来是不可能了。最好两败俱伤,等着夏军去接手关中。

    河东境内,合大小二十城,夏军一座座地拔也耗费了不少时间。大河之东,沃野无数,不过昔日繁盛无比的司隶重郡,在这些年兵荒的摧残之下,着实破败了许多。

    黄巾之前,河东诸县在籍人口有近六十万人,如今,只得半数。但刘渊心里清楚,那些世家豪强,可趁着乱局吞了不少人口,占了不少土地,诸多黔首连同他们的土地都被打包吞并,沦为佃户。当然,有的时候,做世家的佃民,比起做官服的良民,日子反倒好过得多。

    如今刘渊来了,自然要让其将之吐出来。夏军之来,就如鬼子进村大肆搜刮,这样的好差事,刘渊交给了张济、与杨奉等人。

    张济等人,先前以董军身份,应对河东世家,自觉已经够狠、够强硬了,但与夏军的手段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破家灭族,他们可没有做得如此彻底。他们对这些掌握着全郡大部分财富的世家豪强早看着不爽,刘渊放开限制,他们也抄得果断。

    至于杨奉等人,则更显畅快,有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感觉。以往做为白波时,对这些世家的财富可眼馋地紧,但面对河东世家慢慢建立起来的坞壁堡垒时总是感到难以下口。如今在夏军的强大军势支持下,破家无数。

    当然,此次,刘渊比起在太原“收敛”了许多,并未选择一刀切,下手的多为郡中风评差,鱼肉百姓,造恶多者。事实上,真正欺凌黔首过甚,恶霸一方的反而是那些没多少传承的地方豪强。名门望族,爱惜羽毛,不会做得太过,但即使如此,哪家屁股底下没点黑材料。

    夏军此举,自然大失“人心”,但夏军会在乎这些?

    在夏军肆无忌惮的侵掠下,河东豪强们自然不甘心,果断煽动聚众反抗。这个时候,他们感受到了来自草原胡族的浓浓恶意,当初的董军比起如今的夏军来说,可爱得太多。

    河东境内有上百座大大小小的坞壁,在夏军的强大攻击力下,大部分被攻破,抵抗者尽皆被屠戮。财富被掠夺,田亩被强吞,佃户被解散。“士民”竞相逃亡,但能逃脱的仍是少数。

    即使刘渊自认已经够“收敛”,但一番抄没下来,所获甚多,河东上下,解脱出了上十万的佃户,以为夏国用。所得财物粮食,一成归查抄将士,三成被刘渊分赏三军,三成充为军用,三成上缴刘渊。

    夏军最大粮食问题,经过此举,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所造成后遗症,便是原河东诸县的统治秩序被完全破坏,大部分县邑没了主政官员,地方行政完全陷入瘫痪。

    面对这样的局面,刘渊也果断,直接擢吏为官。各县各邑,总有些不得志的小吏,夏军之来,头上的世家老爷们完了,给了他们机会,自然不会拒绝。

    河东上下,寒门士子一跃成为县令、县丞者,亭长、游缴突升县尉者,不少,许多乡里庶民都籍此得到“官身”。当然,整体而言,能抓住这良机的毕竟是少数,还得是那种机灵人。

    刘渊这种无论出身、无论德才,只要投效,便委官职的做法,在短时间内,夏国在河东的统治树立起来了。但后患无穷,长此以往,必有祸乱。所幸刘渊心里清楚得很,手中无人可用,他不过暂时为之,日后总会慢慢调整过来。

    纵使如此,河东官吏的空缺依然巨大,上下混乱不已。

    ……

    安邑,做为河东治邑,世家豪族是最多的,也是“受难”的重灾区。这些时日,在夏军的战刀之下,瑟瑟发抖。

    卫氏,乃河东首屈一指的豪族,自卫青之后,卫氏家族传承至今,声望卓著。夏军的动作,卫氏损失也不小,庶出者、依附于其的士族豪强,多有为夏军所掠,倒是对卫氏本家无甚侵犯。

    郡内各世家暗地里多有请卫氏前头反抗夏军暴虐者,但都为其所拒绝。

    在安邑南边,卫氏坞堡,上千人惊惧地瑟缩于内。只因为,外边数千夏军步骑,正严阵以待。夏军,终于对这河东豪族,露出了獠牙。

    族长卫觊站在壁墙上,望着外边的虎狼之师,表情凝重,叹一口气:“终于还是来了!”

    卫觊不到三十岁,就已经手掌偌大的卫氏家族,一身威严甚浓,仪表非凡。在河东战乱起时,他就率着家小从城中退出,到这坞壁中避难。

    在堡中坐观河东变乱,只是夏军收服安邑守军后的动作令他深刻体会到了这干来自河套草原的胡族的野蛮,那般不讲道理,那般狠辣无情。世家豪族的威严名望,在夏军铁蹄之下,一文不值。

    这些时日,面对其余世家的勾连,卫觊是慎之又慎,不敢轻允。卫氏传至此不容易啊,稍有不甚,就是族灭人亡。这也是卫觊看出了,夏军未有一棍子将河东士族全部打死,否则他早就带头反抗,或举家逃亡了。

    “夏王亲至,拜访卫氏,请卫氏族长开门迎!”壁下传来一句强硬的声音,正是张绣策马上前大声喝道。

    “族长,怎么办?”族人恐惧地看着主心骨。

    望着城外飘扬于军中的刘渊王旗,那么刺眼,卫觊苦笑一声:“开门,吾亲自去会会这胡夏之王!”

    刘渊未有强行入堡的意思,他此来,确实是为了卫氏,为了卫觊。见卫觊“识相”地出堡而来,就在军中接见他。

    侍卫摆上一块毯子,放上一小桌,上置酒器。席地而坐,刘渊打量着依旧保持着风度的卫觊,呵呵笑道:“卫氏族长,果然风采不凡!”

    周边都是夏军,卫觊可难表现地如刘渊那么自在,简单道一句:“夏王谬赞了!乡野愚民,哪有什么风采!”说完静等刘渊反应。

    ……

    与卫觊攀谈不过一刻多钟,刘渊放其归去,随后夏军便撤了,撤得毫不脱离带水,未对卫氏有一草一木的侵害。

    其后,从安邑传出刘渊王令,征召卫氏族长卫觊为夏王长史,卫觊“欣然”赴任,同时向夏军献上不少财物粮食,犒军。慢慢地,卫氏子弟,也多有降夏为官者。卫氏都降了,河东一下子安宁了许多,刘渊也制止了夏军的继续侵掠。

    其时,刘渊对卫觊也未多废什么话,只给了他两样东西,一把带血短剑,一颗官印,让他自己选。


………………………………

第231章 安邑盐池

    西南方向,在距离安邑城不到五十里路程的地方,巨大的安邑东池坐落于此。东西长六十余里,南北宽五六里,实乃华夏内陆最大的盐湖。

    河东盐池,历史悠久,足可追溯至先秦,历年以来,河东以其盐利带动郡内经济、文化发展,大小盐池每岁产出数以十万斤计的食盐,成为国家官府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后汉自章帝起恢复盐铁官营专卖制度,为大汉王朝带来海量的财政收入,但自和帝之后,盐铁专卖制度被废除,施行征税制。允许民间私人产销食盐,这天然地给了地方世家机会,各地的大小盐池都被当地世家豪强所瓜分。

    河东盐池乃北方盐池之首,夏国境内,像太原晋阳、雁门楼烦也有盐池,但与安邑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如此“宝山”,早为世家们所眼馋,如今河东的盐利,都为大小世家所瓜分,但夏军之来,刘渊一声令下,尽归大夏官府,没有丝毫商量可讲。

    在东池之北,有盐监小邑,为附近盐工的安居场所。不止一万的盐工在此制盐,受战乱影响,这些年东池的盐量产出少了许多,使得盐价猛增,让掌控盐池的世家们赚了不少。

    如今夏军之来,由原先世家私兵部曲组成的数百监工队伍,杀的杀,降的降,逃的逃。刘渊至时,秩序已经稳定下来,刘渊派李乐率千五步卒负责此处布防。

    小城明显是精心打理过的,窄小的街道上很干净,不少盐工家眷被李乐强行驱赶过来,迎接夏王王驾。

    倒未有责怪李乐的扰民之举,刘渊在车驾上朝外打量,老弱居多,一个个面黄肌瘦,瑟缩跪倒在地,带着畏惧,不敢看一眼刘渊车驾。直到王驾车轱辘的声音远去,方敢偷偷抬头,也只能望到在严密护卫下的王驾尾影。

    “河东盐利之大,令人难以想象,这边的汉民怎生如此穷苦?”在刘渊身旁,刘珩带着点疑惑问道。

    听长子发问,刘渊眼神一个闪烁,反问道:“你觉得呢?”

    刘珩沉吟一会儿,带着点不确定答道:“是因为战争影响,收益不佳?”

    刘渊不置可否,转头问另一边的刘珝与刘琤:“你们有何想法?”

    刘琤眼珠一转,先是一亮,随即收敛,瞥了刘珩与刘珝一眼,摸了摸脑袋,脸色有些发红,低头对刘渊道:“儿臣愚钝,似有所得,却是想不出为什么。”

    刘渊眉头轻皱,两眼微眯盯了他一下,还未出言,旁边的刘珝则微微一笑:“儿臣以为,这偌大的盐利都被河东的世家豪族们占去了。他们对这这些盐工,用其劳力,就如草原上的贵族们使用奴隶。奴隶能得一口饱饭已是难得,怎么有能力,有胆量染指老爷们的盘中餐。”

    刘渊闻言,露出了笑容,轻笑道:“珝儿此言不错!”

    得到了刘渊的肯定,刘珝眉开眼笑,瞥了身旁的两兄弟一眼,嘴角微微掠起。刘珩拳头紧握一下,偏过头去。刘琤“恍然大悟”,点了两下头,而后沉默是金。

    在盐监邑待了半个时辰,便在李乐的带领下,往东池盐场而去。他此来,就是要看看这安邑宝地。

    到了地点,刘渊下车,方被那漫无边际的盐湖给震住了。几座盐山之上,白花花一片,颜色不是特别亮眼,还混杂着异物,但也足以让人感叹。沿湖而去,开辟了不少盐场,一块一块的,盐工们正默默进行着制盐工序,旁边是夏军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