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此时摆出来有些现眼,因此杨潮不打算摆出来。
    所有人就坐完毕,他们发现,前面有一个暗红色的幕布,从上面的屋梁上,直接垂到地面上,幕布后有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不由得暗暗猜度起来。
    康悔指挥着侍女们,开始给这些客人斟茶、斟酒,摆放果品、点心。
    他自己则在一边不住的点头哈腰,但凡谁看他一眼,他就笑容可掬的轻轻躬身。
    杨潮则在最后一排,远远的站着,旁边则是一脸心事的胡全。
    “杨兄!”
    胡全开口说话。
    杨潮此时没注意到胡全的神色,他正看向前面。
    也没转头,直接就道:“胡兄莫急,就快开始了。”
    杨潮说完,透过厚厚的幕布,传出清脆的声音,很显然这是琵琶声。
    但是不一样的是,这琵琶声似乎显得过于厚重了,甚至给人一种铿锵有力的感觉。
    “咦,龙友兄。这琵琶声颇为厚重,还有回环之感。”
    第一排的座椅,最为靠近幕布,不过却不是一字排开,而是排成另一个圆弧,似乎围绕着什么一样。
    其中一个座位上,一个中年老夫子模样的客人,开口跟旁边的同伴说话。
    “哈哈,凌大人,下官也不知其意,不过杨公子的集会,总会有些别样的东西。”
    另一个年纪仿佛的文士模样中年说道。
    “龙友兄,今日不在官场,身在青楼还是叫我义渠吧。”
    “下官不敢。”
    “那你是不是也想让我喊你杨大人啊?”
    “呵呵,岂敢岂敢,如此在下冒昧了,义渠兄!”
    “龙友兄,正该如此。”
    这两人一个正是江宁知县杨文骢,另一个则是应天府尹凌骏甫,字义渠。
    上次帮着杨潮一起收拾许仲孝,最后虽然失败了,但是杨文骢也不是没有收获。
    起码他最后答应放许仲孝一马,等于私下给求情的凌骏甫一个面子,之后两人就往来起来。
    身为顶头上司,凌骏甫与杨文骢本来就认识,这次杨潮斗许仲孝,动用了很多关系网,让凌骏甫感受到杨文骢的力量还是不容小觑的,所以一来二去,两人就熟识了,常常走动。
    今天请的官员中,品级最高的,就是这个凌骏甫了,应天府尹虽然品级未必算高,可这却是实权衙门,因此不容小觑。
    其他官员,也都是应天府里边的府承之类的官员,算是来陪凌骏甫的。
    “义渠兄,开幕了!”
    突然杨文骢看到,随着琵琶声响起,那幕布竟然慢慢张开。
    于是提醒了凌骏甫一声后,他也定睛看向幕布。
    跟其他人不一样的是,杨潮稍微的皱了一下眉,他听到琵琶声中有些微微的刺耳声音,那是滑轮滑动的摩擦声。
    杨潮在与座椅平行的房梁上,安装了一组滑轮,幕布吊挂在滑轮之上,一拉两边的绳子,就会慢慢张开。
    可是已经涂了足够多的油了,那滑轮组还是会有摩擦声,好在被琵琶声遮住了,如果不用心听,是注意不到的。
    看到此时所有人都在注视幕布,都想看看幕布之后到底有什么,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明堂让琵琶声不同以往。
    但是幕布张开后,后面只有一个人,一个弹琵琶的人。
    顿时所有人都奇怪了,一个人弹琵琶,怎么可能有这种效果。
    此人站在一个很大的台子上,台子高有三尺,她就在最中央,怀抱琵琶,拨弄琴弦。
    原本清脆的声音,就是变得厚重,原本直接的声音,也显得摆着回环。
    “眉生的琴艺果然有独到之处啊!”
    台下的人自然都认识台上的人,都知道那是名妓顾湄,字眉生。
    实在找不到理由,他们也只能把这些都算在顾湄的头上,以为是顾湄特有的琴艺。
    其实此时顾湄也极为惊奇,她也发现自己弹出的琵琶声,似乎开始共鸣起来。
    她身在台上感觉尤为清晰,脚下仿佛有一阵阵声音,从地底发出,然后与自己的琵琶声共鸣,造成了这种厚重和回环。
    幕布彻底张开,所有的人都看在顾湄身上,突然顾湄的手一停,按住琵琶弦,声音戛然而止。
    可突然,砰砰,声音大作,是琵琶声,却宛如擂鼓,众人都感觉自己的心被一锤一锤,细心的人已经发现,旁边摆放的茶水或者酒水,上面不断的有一股股圆形的密集水波震动。
    这时候众人才发现,原来不止一个顾湄,在顾湄后面不远处,灯光不太透亮的地方,一群群的琵琶手坐在小凳上,竟然也正在弹奏,而且这些人弹奏起来,宛如一个音节。
    “哦!”
    此时无数人惊呼了一声,他们恍然大悟,难怪声音那么厚重,原来不是一个人在弹奏,而是一群人啊,甚至有人开始暗暗默数起来,惊讶的发现,竟然有一百个丫头在弹奏。
    但这只是那些对音律并不精通人,尤其是第三排的富商们这么以为,前面的才子和官员,此时反而更加的奇怪了。
    因为这些人比富商的文化修养更高一些,有些还很精通音律,他们听的出来,那种厚重可不是因为人多的原因,而是另有明堂。
    此时一个人抚须暗暗点头不已,他的眼睛看向了顾湄脚下的台子。
    杨潮对自己排练出来的这群丫头也很满意。
    之所以让康悔买来一百个丫头,就是为这种大场面准备的。
    南京城一般的青楼演艺,都是姑娘们单独弹唱,靠的是伎人的个人功底。
    但是杨潮觉得,这种音乐模式还是太单调,杨潮认为像交响乐那样的大型音乐,也一定能被人享受的,所以才买来这么多丫头。
    建了一个书友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145095539。同时求推荐票,收藏啊。

第八十四节 大曲
    不过杨潮对排演交响乐可没有什么兴趣,不过是引入这种形式而已,甚至形式都不是,因为中国古代早就发展出自己璀璨的群乐艺术了。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还是贵族文化,当时的贵族修养中,就少不了音律,当时贵族听的是雅乐,雅正之乐,核心是编钟这样的大型乐器。
    雅乐不但在祭祀等正式场合中表演,在宫廷中招待各国宾客也要演艺,哪一国的“乐”表演的好,甚至会让人承认这个国家地位更高。
    当时演艺雅乐最好的国家,正是文华厚重的鲁国这样的国家,是孔孟的故乡。
    慢慢发展到唐宋,宫廷音乐中雅乐慢慢退去,但是还是有大型音乐演艺的,唐朝尤其盛行秦王破阵曲这样的大型音乐。
    元明时期,这种大型音乐表演慢慢消失,大概跟蒙古的皇帝不喜欢中原的音乐,明朝的皇帝出身民间,没有音乐素养有关。
    就这样到了后世,甚至有人以为中国大型音乐已经失传了,要到日韩去寻找中国旧乐。
    其实明代大型古乐并没有完全失传,只是渐渐退出了宫廷而已。
    但是在孔府这样的千古传承下来的世家里,还是保留了一些,但大多只是祭祀的乐曲。
    而且太过厚重和严肃的雅乐,也不适合在青楼中表演,客人来这里是享受的,不是来受教育的,没人愿意在这里熏陶自己的灵魂,他们只是来放松,来欣赏的。
    所以杨潮还是希望弄一些轻松的音乐。
    当时把这种构想说出来,以为自己借用的是交响乐的概念,当即就被几个小丫头误会,尤其是其中两个聪明的姐妹,她们先是以为杨潮想要表演雅乐,说她们在教坊司里没有学,后来觉得杨潮要的不是雅乐,琢磨了一下,她们才问杨潮是不是大曲。
    杨潮问她们大曲是什么,一番解释后,杨潮才知道,大曲这种形式的音乐。
    大曲形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因此也被叫做唐宋大曲,到了元代被杂剧吸收了很多。
    不过跟西方交响乐和中国雅乐那样的纯粹音乐不同,中国的大曲是要伴着歌舞表演的,她是一种大型的乐舞,也可以分开,单纯用乐器表演,形式比较灵活。
    汉代就已经很成熟的了,汉代的乐府就是专门表演这个的,因此还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乐府诗。
    到唐宋到达巅峰,伴随的是唐宋诗词也达到了巅峰,比如名曲兰陵王入阵曲(秦王破阵曲),春江花月夜等。
    经过宋末的战乱,很多大曲消失,之后元朝统治的一个世纪,大曲进一步消亡。
    到了明代,基本上很少有人听了,也很少有人懂得表演,这些教坊司的小丫头就没有接触过。
    但大曲的影子还有,比如许多流行的词牌曲牌,其实就是当年大曲中的一段,相当于一首歌的**部分,单独分出来,然后挂个牌子。
    杨潮虽然觉得可惜,但是他的音乐水准,其实并不算高。
    连这些从小练习的丫头都不如。
    在后世也不过是在比自己更不懂一律的妹子面前装个逼,要在明代的青楼乐人面前装,还差的太远了。
    杨潮根本就没有能力恢复唐宋大曲的表演,而且也没有兴趣去恢复,因为既然被淘汰了,就意味着没有市场,元明戏剧开始流行,那就是民间市场的原因。
    所以杨潮只不过是想借用大曲的形式,编排出新的艺术表演而已,杨潮始终认为,艺术领域,推陈出新也是极为重要的。
    就好像一个唱功很好的歌手,不可能靠翻唱别人的老歌成名一样,就是秦淮河的名妓,也都需要有自己独到的成名曲,否则就是不入流的。
    因此顾眉非常羡慕杨潮写给李香君的那首长诗,其实她不知道的是,那首诗并不是杨潮专门写给李香君的,而是被王潇骗着写下,然后转手送去媚香楼的。
    台上的表演继续着,一百个丫头弹了一阵后,顾眉继续开始弹。
    “胡兄,这首曲子叫做《楚汉》,你也可以叫她《十面埋伏》。”
    杨潮一边听着,一边对旁边的胡全解释着,他知道胡全不通音律。
    十面埋伏的琵琶曲在后世极为有名,但在明代还不叫《十面埋伏》,而是叫做《楚汉》。
    这首曲子,用琵琶演奏最为合适,能够将琵琶这种乐器的特点表演的淋漓尽致。
    一把琵琶,用这首曲子,竟然可以表演出千军万马的架势。
    后世要表演出气势恢宏的音乐,一般都是需要交响乐这种形式的组合音乐的。
    所以杨潮选择这首十面埋伏做为开幕曲,其实相当合适,尤其还有一百人帮顾湄伴奏,外加台子下面杨潮精心设计的机关,更是能表现出一种气势。
    “杨兄。”
    胡全应了一声。
    杨潮嗯了下,继续欣赏。
    心中已经在开始准备,如何继续发扬,这一百个丫头,容貌都是一般,功底倒是不错,所以给人伴奏很合适,但是杨潮不仅仅是想让她们帮顾湄这样的名妓伴奏。
    杨潮对大曲的另一种形式,乐舞结合也非常感兴趣,如果有乐人伴奏,表演戏剧的话,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只是时间上,杨潮还没有来得及排练,因为金钗楼里没有自己的名角,名角是买不来的,只能自己培养,所以就不可能排练,毕竟请顾湄这样的名妓来表演一天可以,如果请他们在金钗楼中跟着排练,以她们的地位,根本不可能答应。
    甚至还会以为是对她们的侮辱。
    所以杨潮也只能暂时放弃这个诱人的打算。
    只是这让杨潮觉得,金钗楼还是要有自己的名妓镇楼,否则容易受制于人。
    当然,把金钗楼打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