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好舅子-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立即就让人能够明白,江南西道的大总管人选,杭州府的府尹人选。这两人非常非常的重要,本王挑可靠能干的人就可以,那表格太伤神。

    高履行又拿了一份清单送上:“殿下,这是下一批次岭南货物的清单,纵然有出入也是极少的调整。”

    “恩,很好。”李世民看到那清单后,非常的满意。

    这等于将波斯商人的香料贸易完全灭杀,那么波斯商人想再从长安得到丝绸,就只有宝石贸易这一项,其余的东西大唐看不上。

    高履行又从袖中抽出三份表章:“殿下,这里有三份,分别是丝绸扶持表、瓷器增产表、造船表。”

    李世民接过后简单的翻看了一下,这是柳木提出建议,希望江南增加数倍的生丝产量,十五大瓷器产地增加瓷器产量,以及莱州造船厂,加大力度造好船,造大船。而后提出,运河用船必须再改进,数量再增加。

    表上写的很简单明了,李世民好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因为大唐皇帝李渊就在岭南,柳木为何会……

    李世民明白了,有些话不能明说,很显然大唐的权力已经开始缓缓的转移到自己手上,这一点怕是自己的父亲李渊也有所认可。

    李世民说道:“本王已经明白,此事会与三省商讨。”

    马周上前:“殿下,在去年的时候臣与柳驸马聊过丝绸之路,柳驸马提出四个字,臣以为大善。”

    “讲!”

    “仗剑行商。”

    李世民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晋末之后天下大乱,西域已经不通,丝绸之路已经断了有几百年,波斯商人那一点货物量,一百年也比不上大汉朝强盛之时的一年。

    打通古丝绸之路,这是李世民在杀颉利之外最想作到的事情。

    “高老,你亲自去处理岭南与长安这边的货物,柳驸马所须运往岭南的货物尽可能备足。其余事情容本王再思考。”

    “是!”

    三人退离后,萧瑀就在门外不远处等着。

    高俭来到萧瑀面前,萧瑀递给了高俭一份公文,高俭打开一看,这是鸿泸寺的上书,许多波斯商人希望借船去往岭南,希望鸿泸寺给予方便。

    “萧公您的意思呢?”

    “我是来问你的意见。”萧瑀又把球踢了回来。

    高俭低声说道:“我大唐地大物博,要什么没有。除金、银之外,异域的那些货物不过就是一堆破烂,有何物让人在意。柳驸马这明显就是要断了波斯商人的生计,我们为何还要给波斯商人一条活路。”

    “活路还是要给的,而且听闻从海上,波斯有海路可到岭南。”

    高俭笑道:“那就让他们从海路去吧。”

    萧瑀又拿出一份公文递给高俭。

    这一份是关于广州建一个特殊的市集,针对海外商人的。

    “这个,要再议。”高俭一下也拿不定主意,萧瑀却说道:“让令公子带去岭南。”

    “好!”这次高俭没二话就答应了下来。

    萧瑀这明显就是要咨询一下柳木的意见,所以高俭没有拒绝的理由。

    高俭对萧瑀说道:“萧老,商有两种。一为义商,这些人将南北不同的货物南北交易,补其不足,对我大唐是有利的。另一种是利商,只说那香料,岭南那边我可是知道,草果从山里采回来,没晒干的十几钱一筐。”

    “是理。老夫也不怎么喜欢这些番商,只图利,不为义。”

    高俭接口说道:“我也修书一封,咱们这位柳驸马实在是心太软,听闻岭南有人聚城自立,煽动刁民影响林中采收,若不是圣人亲至,越国公还依着柳驸马的意见准备怀柔。杀,杀他一个干净,杀出一个安稳。”

    萧瑀大笑:“那就请高公修书一封,我也写一封。不过怀柔之事虽然我不知道细节,但却怪不得越国公。”

    “确实不怪他,想来他也知道许多人弹劾他有不臣之心,所以他不敢轻动刀兵。当初若是翼国公跟着一起南下,怕是能省很多事。”

    高俭说到这里两人都笑了。

    事实上,谁说柳木不敢杀人了。

    此时在岭南,就有十数人被活活吊死在防港。

    第一批被吊死的是当地人。

    第二批吊死的人当中还有汉人。

    第三批吊死了五个波斯人,两个大食人。

    一处树林中,柳木拿着皮鞭更狠抽着一个红胡子的波斯人,一边抽一边骂:“他喵的,没带会刑讯的人真是可惜。”




第0487节 柳木的禁忌

    冯盎坐在一旁看着,面前还摆有酒菜。

    柳木抽累了,冯盎为柳木倒上一杯酒:“按老哥哥我的意见,将整个岭南所有的番商全部抓回来,这其中肯定就有主使者。”

    “不能全抓,将来我还要靠他们引路,带我们的商队绕过麻六甲,然后往西几万里……”柳木说到这里停下了,绕过几万里如果没有绕过非洲大陆的话,依然到了地中海,还是要经过波斯商人的地盘。

    看柳木沉默,冯盎也不再追问,只是坐在一旁自斟自饮。

    柳木不怎么喜欢这些波斯商人,在历史记载,安史之乱的时候广州城就有二十万来自波斯的各族商人,这些人趁乱抢空了广州城的府库。

    波斯故事中的辛巴达就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海盗。

    想到这里柳木重重的把杯子砸在地上。

    冯盎却是笑了:“想到什么了,看把你气的。说,谁让你不痛快,老哥哥帮你出气。”

    “我给老哥哥你讲两个故事。”

    “恩!”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小孩子落水,然后被海水冲到了巨人国。他在巨人国内学到了知识,武艺,然后杀光了巨人抢走了巨人国的宝藏,成为英雄回到了家乡。”

    柳木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大约一千多年后,倭岛教小孩子用的故事。

    冯盎听完柳木详细讲述的这个故事之后,一言不发,手紧紧的握着酒杯。

    “再说第二个故事,叫辛巴达。”

    “两个好友,从小一起长大。一个年少轻狂目中无人,成为了海盗。另一个则既将继承王位,有一件对万民有帮助的宝物。辛巴达……”

    (不在这里浪费字数,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原版,别看后来的电影电视改编美化后的)

    冯盎脸色阴沉的可怕,在他看来这两位被称为英雄都应该被千刀万刮。

    “这两个故事,一个来自倭岛。是他们教育小孩子用的。巨人国老哥哥以为是那里。”

    “哈哈哈!”冯盎放声大笑。

    别看冯盎在岭南,可区区倭岛冯盎还不放在眼里。

    “另一个应该就是波斯商人的原型了。他们是海盗。我刚才是在想,除了我们之外,这天下我还真找不到一个教育与人为善的国度。”

    冯盎吃惊的问道:“找不到吗?”

    “真心找不到。我刚才思考了我所了解的知识,可以说这天下……似乎只有少数眼下还是野人的只是在守护自己的领地。其余有城邦的,还真的找不出。”

    冯盎笑的更是大声:“那就好,咱们去教他们作人懂道理,懂得仁义理智信。”

    “挺好。”

    冯盎对身后的护卫吩咐道:“去,客气一点把广州城那边所有的番商都请过来。”冯盎把请字说的极重。而后继续说道:“让他们自己来收尸,也看一看,窥视我大唐机密的下场,继续审,幕后指使者与参与者全家为奴。”

    “得令。”

    柳木手指轻轻在桌上敲击着,外海贸易柳木不认为立即就可以办到,没有数年时间的准备,这外海贸易基本上是在送死。

    波斯人想潜入工坊图什么,不就是好奇这些工坊的工艺。

    想到这里,柳木又对冯盎说道:“那些附属工坊,让他们也小心点。”

    “在理。”冯盎听完柳木的建议后,又吩咐手下将各合作工坊的大掌柜找来,让他们见识一下这些吊死在海边贼人的下场。

    又看到柳木在发呆,冯盎转头问道:“还在想些什么?”

    “占婆人,听说他们的内乱停了。换了一个王族之后,依然是叫林邑国。”柳木问冯盎。

    冯盎摇了摇头:“我不关心这些,我也不喜欢占婆人。在我奶奶当年,他们就北上入侵过我们的土地。在隋末,如果不是隋大将军刘方曾经攻破他们的都城,他们肯定还会北上。所以我不喜欢他们。”

    “既然不喜欢,那就灭了他们。我原本还考虑着,听闻他们的内乱停止,和他们作点生意呢。”

    冯盎反问:“那准备什么货物卖给他们?”

    “当然是瓷器,丝绸,布匹。”柳木知道这三样加上茶业绝对是古华夏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

    冯盎又问:“那么,咱们的船从北边能运来多少瓷器、丝绸?”

    “一年怎么说也有一百多船,加起来数万石的丝绸、瓷器。”柳木对这个数字有信心。

    冯盎大笑:“等我岭南人丝绸够穿,每家都能用上瓷杯、瓷碗再说吧。”

    柳木尴尬的笑了笑。

    冯盎没说错,眼下连内需都顾不上,大唐全国会对各种物资有一种近于疯狂的采购,这至少要十几甚至二十几年,大唐才能从隋末之乱的废墟上,重建盛世。

    而这个过程中,大唐的内需是惊人的。

    柳木换了一个话题:“再过上两年,我支援你建一座真正的钢坊。”

    “谢过,不过也不必急,等到明年的时候我需要去一次长安,而后送我的两个儿子去长安学习政务。之后再建钢坊不迟。”冯盎想的很清楚,钢就是第一战略物资。

    这东西他不敢建,那么眼下的情况已经明了,大唐要换皇帝了。

    所以冯盎准备在长安见过新皇得到允许之后,再把两个儿子送到长安为人质,而后才敢建钢坊。

    “也好。”柳木认可冯盎的选择。

    突然冯盎轻轻一拍大腿:“对了,古时候有人进贡给大汉朝一头大象,我派人去弄上几只送到长安如何?”

    “挺好,想来秦王殿下必会喜欢。”柳木又补充道:“不要以你的名义,以西港商号的名义送到长安去。你认为如何?”

    “挺好,就这么办。”冯盎乐呵呵的笑着。

    接下来的数日,岭南对于任何有可能窥视工坊技术的人狠狠的打击几次,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关进了牢里,光是波斯商人就死了几十人,数百人成为了奴隶。

    这一次柳木没有心软,技术绝对不允许外流,这是柳木的禁忌。

    从广州至杭州、杭州到莱州、杭州到长安。这三线的贸易慢慢的成型,一年预测会有超过一百二十船的货物来往与三线。




第0488节 回长安

    入冬,柳木正陪着大唐皇帝李渊在鹿峰山游玩。冯盎的一名贴身侍卫来到这里。

    将一封冯盎的亲笔信交在了柳木手中。

    柳木翻看之后,写了一封回信让那名侍卫带回去。

    侍卫离开后柳木对李渊说道:“父皇,越国公包围了爱州,问我有没有兴趣回去,我回信告诉他,谢过他的心意,我不回去了。”

    “爱州……有什么?”李渊心说,小小叛乱灭了就是,之前没空管眼下既然已经围城那就代表着有必胜的把握,更何况爱州那些乱臣贼子又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