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舅子-第5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接口说道:“真相很难说,不过我与太子兵戎相见不可避免,难说是谁先动的手。木说不知道历史也没错,前几年木讲过我与观音婢还有一个小儿子出生叫李治,是下任大唐皇帝。”
“啊!”长孙无垢惊呼一声,因为她和李世民又生了两个女儿,却没有儿子。
李世民安抚了长孙无垢之后继续讲:“接下来,武尚书之女武媚娘入宫,封才人。在二哥死后却成为了李治的妃子,然后是皇后,接下李唐没了,改国号大周,史称武周。我相信木没说假话,他讲的这段历史清晰无比,每个事件都经得起推敲。”
“那媚娘……”独孤兰若似乎记得这个人。
李世民说道:“就是当时死在木面前的那个小女孩,武尚书之女。”
“你有意的?”
“不,这是蝴蝶效应。”
柳木又花时间讲解了什么叫蝴蝶效应,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小小的柳木已经影响到了这个时空的历史进程。
“火炮的产生至少在千年之后,全帆是战舰也差不多,电报更晚,蒸汽机创造了工业时代,木要屠倭,因为倭在一千四百年后发动了对中原的入侵,这是大恨,所以杀就是杀了,倭贵族已经死绝,新一代的扶桑族会很听话。”
李世民成功的把楼带歪了。
未来的历史,中原的进程远比柳木穿越对独孤兰若的吸引力巨大。
长孙无垢也有意在帮柳木,也帮着问道:“木刚才讲,一千多年后中原粮食每年消耗一百二十亿石?”
“是的,那个时候这里叫中国。没有皇帝了,类似内阁执政的制度。铁路有十二万公里,高速铁路二点五万公里,高速铁路就是车速每个时辰跑一千三百里以上的铁路,从长安到洛阳,一个时辰内轻松到达。”
这一次,别说是长孙无垢与独孤兰若,就是李世民都瞪圆了眼睛。
一个时辰到洛阳,这比鸟飞的还快。
长孙无垢问道:“战争呢?”
这个问题让柳木感觉到意外,在柳木心中长孙无垢不是一个喜欢战争的人。
既然问了,柳木就回答道:“我生活那个时代的战争是可怕的,几大国没一个会轻易开战,要打也是借小国的地方打一打常规战争,非常规战争只要开打,全天下的人立即死光,七十亿人口能活七万人就算多了。”
“听起来很可怕,但咱们有生之年这可怕的兵器是制造不出来的。说说民生。”
李世民不想提战争,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战争格局的改变,大唐最精锐的部队已经不再使用长刀、长矛。
第1004节 减税提案
大唐神策卫与边军最精锐的部队是纯火器部队。
次等精锐部队使用的是纯钢重甲部队。
眼下只在大唐军械司解决了雨雪天气火药防水的难题,那么大唐就会放弃重甲部队,全部转为火器部队。
火器部队的杀伤力李世民不用实战也能计算出来,五千人杀敌十万也不会死伤超过一千。
想来一千多年之后,这火器的发展进程肯定会更可怕。
所以李世民关心的是民生,民生代表国力,打仗打的还是国力,有钱币都有精锐,才有足够的军械。
当听到中南半岛在后世仅大米一项就是每年一亿石的出口量之时,李世民笑了。
粮食就是民生,民生就是国力。
入夜,独孤兰若坐在床边问柳木:“你为何之前没有告诉我?”
“你让我说什么,说我是借什么还魂。”柳木不愿意承认借尸还魂这个词。
独孤兰若听完后没说话,柳木讲的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这种怪力乱神的事情确实不好讲,轻则让人以为是疯子,重则可能丢了性命。
柳木坐在独孤兰若身旁:“其实我以前想说来着,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开口,慢慢的反而找不到开口的机会。这个秘密其实也算不得什么,真正说出去也没人信,我倒是打算这一生都不说的。”
独孤兰若白了柳木一眼后问道:“史书上可有我,如何写的?”
这一问,问的柳木整个人都一激冷。
“怎么?”独孤兰若看到柳木的反应后很感觉很奇怪。
柳木说道:“没有,丝毫没有半点记载,照常理说,至少也会在平阳公主传中提及几句。而且真实的历史上谢映登在立唐之后就归隐山林。还有就是……”
柳木没再说下去,内心倒是想通了。
“这就是我最早说的时空轴线的理论,这与我所在的时空不是同一个大唐,只能说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就这样。”
柳木倒是想明白了,如果没有独孤兰若,也就没有自己参与到玄武门事件的契机。
独孤兰若听不明白什么叫时空轴线,又问道:“那么大姐夫这边?”
“他,他有专门的列传,历史上记载的非常清楚。”
“果真!”独孤兰若说话之时伸手在柳木腰上狠狠的一拧,拧的同时说道:“那么你告诉你,你有没有想过找机会娶一个真正的公主,或是门阀家的……
这话题是送命题。
不是智慧层面可以解决的。
李世民、柳木等四人在三原小庄住了几天,倒是聊了许多。
几天后,四人回到长安城的当天,大唐皇帝李世民就给尚书省递了一份议案,要求在秋季内阁大议的事情讨论。
尚书省当值的是杜如晦,工部尚书、内阁本年度五阁老之一的姚思廉。
两人一看李世民的这份议案就吓了一跳。
“这……”
姚思廉一脸震惊的将李世民的议案拿到了杜如晦面前。
杜如晦一看也大吃一惊:“家有未成年双丁者,免十五亩田税,双女为一丁。家中每增加一丁,增加十亩免田税,百亩为上限。工匠依月俸计算,每亩折算七十五文,京兆、各道州府县依当地收入增减。”
杜如晦念完之后抬着看着姚思廉。
姚思廉说道:“虽然你我非户部作事,可这账却也能算一算。依这么算,按每户未成年平均三丁计,每年在人丁税上的国库收入会减少上千万贯。”
杜如晦点了点头,这个数字相当的惊人。
“来人。”杜如晦一声吩咐立即有两个书吏上前。
杜如晦将这份议案加了封条然后递了过去:“送到户部,让户部两位侍郎看过不要外传,过几天我与姚公和他们讨论一二。”
“是!”
书吏退离,杜如晦对姚思廉说道:“户部肯定能算出来这每年会少多少税收。不过若是千万贯的国库收入大唐倒也撑得起,想一想若是平均一户三丁,那么每十年大唐的人口就会增加三成半,每二十年大唐的人口增加七成之多。”
姚思廉点点头:“这已经是大唐立国以来第五次为增加人口而定国策。”
“前四次加起来也没有这一次厉害。”
杜如晦又提笔写了一份文书,文书的内容是请户部再慎重计算一下,若是将人口增加的免税变成递增式,那么怎么样一个递增法更合适,更合理。
同样加封,派人再往过送。
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这份议案并没有外传,仅仅是在尚书省、六部、内阁高层范围内小规模流传。
这已经是大国策的范畴了,重臣们连续数日在私下讨论这项国策的可行性,可靠性,利国性,利民性等等细节问题。
李世民也在皇宫之中和柳木在讨论这个话题。
“二哥,这事我讲的非常清楚,商税非常完善的情况下,国有重点工坊经营良好的情况下,才真正免去了粮税。甚至给许多种植户,还有国家需要的工坊拿钱补贴。眼下免粮税,我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柳木的话是大实话,时代不同,粮税不敢轻免。
李世民倒是信心十足:“这事也就是一个提案,想必内阁肯定已经在私下讨论着。是否可行,无论是反对还是支持,都需要有一个详细的分析与计划。不说生一丁免十亩,那怕减免一亩,也功绩,也是民心。”
“这倒是!”柳木非常认可李世民的话。
这时,有人进来报。
“报,礼部派人前来,高句丽使节渊净土以海路到莱州,经齐州走陆路赴长安而来,此时已经到了华州。闻月阁也派人上报,闻月阁派驻高句丽分部送上渊净土卷宗一份。”
李世民示意留下卷宗,然后挥手示意退下。
卷宗李世民没看,顺手推到了柳木面前。
柳木打开卷宗翻看之后说道:“二哥,闻月阁分析渊氏已经开始有些怀疑了,这渊净土前来估计是为了试探什么,闻月阁在那边的人分析,一是百济、二是茂山、三是辽城。”
“辽城?”李世民有些意外。
第1005节 使节渊净土
听闻辽城,李世民抢过卷宗翻看。
依闻月阁的分析,辽城这两年来城主与大唐边军关系极好,每年就皮货、药材、粮食等交易让其获利巨大。
这位城主不止一次的暗示,就算唐军兵临城下,他和他的部下也不会与唐军交战。
李世民问柳木:“这不交战,就等于是内降了,你认为呢?”
柳木回答:“我倒认为建安城内降的机率更大,依兵部的计划,茂山以北没高句丽什么事,茂山以西是闻月阁大力活动努力争取之地,就是希望一但开战,以江为界,江北无战事。”
“容二哥我思考。”李世民是位战略大师,当时兵部的计划他是知道的。
眼下渊净土来长安,李世民自然要考虑怎么样才能让大唐利益最大化。
渊净土为什么来长安。
闻月阁派出去的人肯定不能到渊家人的脑袋里去翻看,他们上报的内容是推测的结果。
毕竟是盟友,渊净土来到长安还是有相当规模的迎接仪式。
由吏部一位正四品官员迎接,然后洗尘宴,这才送入迎宾馆之中。
渊净土进入迎宾馆之后连衣服都没有换,立即吩咐身边人:“去将派驻到长安的几位官员找来,然后秘密的联络一下咱们的暗钉。”
高句丽派到长安长驻的官员吏员一共有二十九人,其中有品阶的贵族官员是七个人,渊净土召见他们却只来了五人。
“其余两人呢?”
高句丽长安常驻联强官姓崔,叫崔东林。
听到渊净土的问话,崔东林上前回答道:
“一人在新年的时候在曲江池画舫与波斯人打架,双双落水不治身亡。另一人在两个月前,参加长安东市马球赛,意外落马后被马踩死。这两人死亡都有正式的文书上报,也请求再重新派人过来补充他们的位置。”
听完派驻到长安这小贵族官员的说辞,渊净土心说这件事情自己并不知道,也从来没有过问过派驻官员的事情。
这倒显得王城的官员失职。
渊净土说道:“调职的这件事不归本官管,叫你们过来就是问一问,在长安有什么特殊的情报,或是重大的事件?”
“有,我等每个月都会将长安所有的报纸,长安城东市的政务公示,以及百姓问政等事宜记录,然后派人送回去。这里有所有报纸的存档,以及摘抄出来重要事件的分类。”
崔东林示意身旁的官员将藤箱抬上来。
一只藤箱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