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在大明-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那小的就在这里提前拜谢了,等待公公的好消息。”
。。。。。。
不久之后,包厢里只有邢红狼一人,田见秀从旁边的房间走了进来,还未说话,就听邢红狼提醒道:“田队长,想必你也听到了,咱们必须送消息回去,通知其他的首领,立即派人前往南京一趟,能够找到南京的官员帮忙,侧面相助此事。”
“好的,邢首领,我这就派人回去,通知其他的各位首领。”田见秀回应了一句,又说道:“这个事情好办,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有一两个南京的御史再递一个折子,说明河南的灾情,从而给崇祯老儿施加压力,使其不得不同意咱们投降之事。”
“不错,只要有了这么一个奏折,与咱们愿意投降的事情一起上报到京城。那么,咱们成功的可能性至少多了一成。”邢红狼面露憧憬之色,如此说道。
。。。。。。
与此同时,在武安城的一座住宅之中,一个富商模样之人正在陪着一名武将,行走于花园之中。偌大的花园里,只有两个人,一副相谈甚欢的场景。
“将军,此事就交给阁下了。这所宅子,只是前期的酬劳,一旦事成之后,还有重金相送。”
“贺老爷,尽管放心,我们家常将军一定会答应此事,促成众首领顺利归降的事宜。”
“哦。。。将军,何出此言?为何如此自信?”
“贺老爷,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别看常将军兼任河北兵备道一职,身为副使。但是,兵备道不过是朝廷的一个临时官职,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品阶,原来是什么品阶,当上兵备道之后,依旧没有边,只是事务增加了一些。”
“不会吧。。。将军,兵备道可是掌握着一道的诸多军务,只受督抚约束,虽然品阶不高,但权力极大,怎么会像将军说的那么不堪?”
说话之间,贺姓深表不信,满脸的怀疑之色,武将却是满面愁容,无奈的解释:“从表面上来看,兵备道确实只受督抚约束,权力听上去很大的样子。然而,朝廷的大多数兵备道都是临时差事,即便事后没有撤销,也会面临手下无兵的尴尬境地。如此情形之下,兵备道还怎么去整饬军务?”
“就是因为如此,本将才会如此的肯定,只要你们拿得出钱银,常将军肯定答应运筹此事。”
武将语气一顿,面露感慨之色,情绪不高的继续说道:“只要有了这笔银子,常将军就能招兵买马。手下有兵,就能坐实兵备道的差事,从而整饬河北道的一干军务。”
。。。。。。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商议?
第二天,武安城内的驿站之中,某个房间里,两名武将和两名太监坐在那里,位于上座的武将正是统御京营的总兵之一,王朴。左右两侧坐着的太监正是卢九德和杨进朝,下座的是河北道兵备道常道立。
“王总兵,不知你唤我们三人前来,所为何事?”
卢九德话音刚落,王朴并未立即答话,而是拿眼打量一下三人,露出凝重之色,从袖筒里抽出一纸文书,摊在桌面之上,这才沉声说道:“两位公公,常副使,你们先看看这个。”
看到王朴如此神神道道而又郑重的神色,三人都流露出疑惑之色,在他们的眉宇间又有一丝异样之意,似乎心里并没有那么疑惑,杨进朝更是拿过文书,装模作样浏览的过程中,不禁念了出来。
“叩首言:我等皆为良民,实因时运不济,竟遇陕西连年荒旱,为了果腹,保一时之性命,糊涂行事,致使犯下大罪。今誓归降,愿押还故土复业。。。。。。”
渐渐地,随着内容的深入,除了王朴很是平静之外,其他三人都很吃惊,没想到那群反贼大老粗还会有如此文采,写得有理有据,声泪俱下,惹得人同情。
内容更是使人心中一惊,一丝莫名的喜意伴随而生。
杨进朝念完之后,不等三人反应如何,王朴再次说道:“两位公公,常副使,这封行文是本总兵早上收到的,一看到内容,本总兵就不敢有任何耽搁,将三位叫来这里,商量此事,这帮反贼是否真的改邪归正,愿意向朝廷投降吗?”
刚一说完,似乎想到了什么,王朴又补充的说道:“兹事体大,整个武安县之内,就属你我四人的官位最高。事情紧急,只能咱们先商量一下了,关于这些反贼愿意投降的事情,咱们该如何处置?”
一时间,似乎有着某种顾忌,杨进朝与卢九德并未作出回应,没有任何的表达,常道立更是似是而非的回应道:“将军,两位监军大人,三位来到这章德府,虽然仅有两个多月,但这里的战事也大概有了一个了解。这些乱匪虽是乌合之众,战斗力平平。但是,一旦与人拼命起来,格外的凶狠。”
“常副使说的不错,仅仅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那些乱匪好像都被逼急了一般,仅是我们这边的军队,就损失了一半左右的兵力。如果不是朝廷划拨饷银,军队的兵力估计到现在还没有恢复,更不说围剿反贼了。要是再这样继续打下去,还不知道要打多久,伤亡有多大呢?”杨进朝若有所思地轻轻点头。意味深长的说道。
“是啊,将军,短短的两个月之内,咱们损失的兵力也达到了六成左右。”卢九德附和了一句,说话之间,转头看向王朴,语气中充满感慨与忌惮之意。
一时间,常道立、卢九德与杨进朝三人虽未明说,态度依旧不是十分明朗,但隐隐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一唱一和之间,逼着王朴表态。
“本总兵明白三位的意思,说的也不错。”王朴突兀的说了这么一句,似乎下定了决心,有一些决绝的继续说道:“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这是几万饿急眼的人?一旦将他们逼到绝路,就会放手一搏,与咱们死磕到底,与咱们拼命。”
这时,卢九德的眸子里突然绽放着晶莹的光芒,脸上略带兴奋之意,激动地插话道:“王总兵,如果张妙手那些人真的是投降,愿意接受朝廷的招抚,若能办成此事,绝对是大功一件,绝对能够得到皇上的封赏,从而加官进爵。”
“卢公公说的不错,一旦办成此事,一定会受到皇上的嘉奖。”杨进朝也是同样的深情变化,眸光烁烁,略带一丝幻想与贪婪之意,又进一步地说道:“王总兵,如果咱们能够促成此事,就能为朝廷避免一场战事,又能为朝廷节省许多的钱粮。”
“嗯嗯。。。对对两位公公说的正是。”常道立附和了一句,连连点头,宛若小鸡啄米一般,又补充道:“而且,办成此事之后,朝廷凭空多了许多兵力。如今之时,山西大同的驻防兵力正为虚弱,还有宁夏的蛮夷入侵。现在若是能够立即平复叛乱,三晋之地的兵力就能回防北方,拱卫京师的安全。至于这些投降的乱军,完全可以将其遣回原籍,与宁夏的蛮夷之军作战。”
王朴终于下定了决心,不再犹犹豫豫,直直地看着三人,郑重地说道:“既然这样,面对如此天大的功劳,三位还等什么?择日不如撞日,咱们立即联名上书,将此事禀报给皇上,极力促成此事。”
“好狐狸!”
卢九德、杨进朝与常道立三人的心里同时冒出这三个字,心里暗道:“玛德,这么快就下定了决心,这哪是找我们商量,分明早就有了决断。真够精明和狡猾的,还把老子牵扯进来了。”
一念及此,心里暗骂之时,三人对视了一眼,尽管满腹的牢骚,但三人还不得不陪着笑,连连称是的同时,常道立更是询问道:“将军,今天就将此事联名上报皇上,是不是过于着急和仓促了?要不要和河南巡抚玄大人商量一下?”
闻听此言,王朴面露迟疑之色,略微沉吟了一下,但还是斩钉截铁地说道:“嗯。。。这样吧,咱们联名上书之后,将此事透露给玄巡抚一下,也省的为他人诟病。”
“嗯,行,就按将军说的办。”
三人异口同声回应了一句,答应的很痛快,心里却是很清楚,王朴这是防着玄默,深怕对方抢了自己的功劳。只要奏折先到达皇上的手中,不管玄默同不同意,有没有其他的心思,决定权都不在这里。
毫无疑问,在这一刻,或许还有其他的因素使然,三人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招降乱军此事,绝对是天大的功劳一件。事过之后,必定受到皇上的隆重的嘉赏。
在功劳簿上,将会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一记铁骑飞驰而出武安城,各路起义军投降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三晋之地传播,为各方势力所熟知。随之而来的就是,战局变得渐渐缓和起来。
………………………………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两手准备
两天之后,各路起义军的藏身之地,李自成将众心腹聚集在一起。
“各位兄弟,邢首领让人送回来消息,计划进展的非常顺利,王朴当天接到投降书,当天就有了决断,与杨进朝等人略微商议一番之后,立即就上报了朝廷。若无意外的话,这两天就会有一个结果,朝廷对咱们的态度。”
听着李自成的讲述,言语之中,透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兴奋,那是对计划成功的自信,拥有着十足的把握。
一旁的顾君恩双手捧着一封书信,看完之后,抬头望向李自成,轻轻点了点,一脸的平静之色,不置可否的说道:“不错老大,从这封书信上来看,如果王朴等人没有相欺,真的希望各路起义军投降。那么,这件事情至少有八成的把握成功。”
“毕竟,这几人都是朝廷的新进新贵,皇帝身旁的那些近侍手下。虽然不能决定朝廷的政策走向,但他们身后的靠山曹化淳、高起潜等人,却可以影响到崇祯的决定。尤其是王承恩,是崇祯极为深信的一名武将。”
“顾军师,我明白你的意思。”李自成的神色一敛,凝重的回应了一句,又进一步地说道:“虽然财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但也不可不防,必须做两手准备。如果这几人是洪承畴一般的人物,明为招降,暗地里却是一场阴谋,聚而歼之,想要将各路起义军的首领一网打尽,那可就非常不妙了。”
“是的,老大,杀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咱们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如此,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咱们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为关键的是,咱们必须将此事做事,得到朝廷的明确答复,崇祯能够下一道圣旨。只有如此,王朴等人才不敢耍什么阴谋。否则,就等同于抗旨不尊,杀害朝廷官员或者天下百姓。”
然而,虽然这样说,听得很是认真,频频点头,李自成一脸郑重的样子,但并未立即行动,而是看向了田见秀,意味深长地说道:“田队长,立即多派些人出去,伪装一下,秘密潜入一些重要的城镇,打听诸方的消息,并密切监视官军的动向。”
“不仅如此,一定派出一队人马,多携带一些钱财,重点进入北京城内,打听朝廷的动向。尤其是皇帝身边的太监,尽可能的买通一两个,一定要弄到崇祯的真是态度,是否真的招降各路起义军。”
“是,老大,属下随后就着手去办。”
田见秀嘴上这样说,心里也很清楚,李自成这是暗示自己,在这么一个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