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崛起在大明-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撤离,就无人反对,对撤离的方向更是没有任何的挑剔。

    当然,众人也深知张献忠为何这样做,其中的小心思无非就是想要横插一脚,和高迎祥一起攻打广元,从而好分得一杯羹!

    大军在徐徐的撤离战场,放弃了攻城,后队变前队,开始准备绕道北门,赶往西北的方向。

    然而,大军刚一拔营,还未走多远,忽然间,先头部队的方向传来一阵骚乱,随即就是一阵厮杀之声,很是嘈杂,惹得张献忠一惊,下意识地呼喝道:“怎么回事儿?前方怎么打起来了?”

    一语落罢,从前方跑来一名小头目,一阵连滚带爬,来到张献忠的近前,着急而慌乱的说道:“首领,不好了,在大军的右翼方向,忽然出现一支朝廷的骑兵,将咱们的先头部队打得溃不成军,前方已经乱做了一锅粥,正在阻挡官军的铁骑。”

    “官军的那名将领极为骁勇,在前方赶路的兄弟们,无人是其一合之众,相继被斩落马下。而且,这支骑兵还在向咱们这边不断冲锋。”

    霎时,张献忠着急了,为之慌乱了,并不是被突然而至的官军铁骑吓破胆,而是前方路被堵,要是在这里拖延过久,如果秦良玉突然也杀了过来,那可就真的危险了!

    李定国策马走了上来,一手握着缰绳,另一只手提着一杆长枪,爽朗地说道:“义父,不能再在这里耽搁下去了,也不能再向保宁府撤离,咱们还是返回湖广,赶紧离开夔州府再讲。”

    “好,也只能这样办了。”

    张献忠答应一声,但未立即下达改变行军路线的命令,而是面露犹豫不决之色,十分着急的样子。

    似乎猜到了张献忠的心思,顾忌与担心之处,李定国紧接着说道:“义父,你带着大军先行一步,为避免官军从后方压上、掩杀而来,定国负责殿后,挡住这支官军,为义父赢得更多的撤离时间。”

    “好,定国,那为父先行一步,在湖广的郧阳府一带等你的消息。”

    张献忠答应的极为痛快,心里更是长舒一口气,拨转马头的同时,更是下达着一系列的命令,开始向东南方向撤离。

    在这一刻,张献忠对自己的义子李定国抱着极大的希望,虽然只有十三岁的年纪,身高却是二十几岁小伙的高度,面如冠玉,威武挺拔,在各路起义军之中,素有“小尉迟”的称谓,人送外号“小柴王”!

    当张献忠离去之时,李定国回头看了一眼众人离去的方向,随即率领着一队人向前杀去,毅然而决然,转瞬就与突然而至的马祥麟所部杀在一起,两人更是打得难解难分,彼此都是暗暗心惊,打出了火气。

    一时间,两方人马混战在一起,马祥麟的骑兵完全被挡了下来,相持不下,场面十分血腥而混乱。

    就在这时,李定国与马祥麟错身而过,调转马头之时,正好看到了令他震惊的一幕,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里,自西南方向又杀来了一支官军,前方是精锐铁骑,步兵紧随其后。

    李定国随即又长舒一口气,将一颗心又放了回去,还好从大军的右翼分出一支起义军,迎头截住了另一支官军,而他的义父也是越走越远,只能看到起义军大部队向东南而逃。

    与此同时,李定国终于认出了眼前之人,与自己厮杀正酣者,不正是秦良玉之子,马祥麟吗?

    王自用还未死之时,在山西,这位就曾经追杀过三十六营总盟主,他就曾经遥遥看到过一眼,被对方的勇猛而震撼,闯入起义军之中作战,如入无人之地,追杀的王自用四处乱窜。

    一瞬间,似有所感,被心中的好奇与焦虑驱使着,李定国忍不住地瞟了一眼远处,另一个战场的方向,看到战场上飘着写有“秦”的大旗,瞬间反应了过来,了然于胸,没想到秦良玉居然这么快就杀来了。

    同时也深知,此地不宜就留,如果再拖延下去,秦良玉母子二人一旦会合在一起,自己等人将会永远被留在这里。

    兵力虽然是旗鼓相当,战斗力却远不在同一个层次!

    一念及此,李定国心里也就有了决定,随着一个冲锋,一阵厮杀,再次与马祥麟错身而过之时,李定国的战马没有再停留,反而一夹马腹,速度瞬间有提升了一个层次,在一阵催马的呼喝之中,直奔张献忠撤离的方向而去,同时大声疾呼道:“撤,不可恋战!”

    马祥麟打得正在兴头上,回身看到李定国忽然鸣金收兵,没有任何征兆的撤离,心里有着一股仇恨在激荡,愤愤然的就追了上去,掩杀落在后面的起义军。

    “冲啊~给我杀光这帮匪徒!”

    马祥麟身先士卒,冲杀了过去。然而,刚追杀十字路口处,看着溃逃的起义军,马祥麟却停了下来,挡在了大军的最前方,驻足而立,转而望向另一个方向,另一个战场,发现双方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胶着在一起,十分的激烈。

    眸光幽幽,闪烁不定,马祥麟的瞳孔在急剧收缩,紧盯着场中央,仿佛傻了一般,就骑马停在那里,耳边响起一个声音,提醒着马祥麟。

    “将军,好像是老夫人他们前来支援太平县了,正在与乱匪绞杀在一起,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这时,另一名小校也询问道:“是啊,将军,咱们还追杀吗?乱匪都快跑光了。。。。。。”

    旋即,马祥麟清醒了过来,没有任何的犹豫,长枪一挥,遥遥指向另一个战场,就是暴喝道:“快,杀过去,救援母帅!”

    很显然,马祥麟早已认出了自己的母亲,更是察觉到细微的不对劲之处,以往之时,以白杆子兵的战斗力而言,在相同的兵力之下,绝对是碾压乱匪,现在却是迟迟相持不下,难以分出胜负。

    尽管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但也容不得马祥麟多想,立即带兵杀了上去,冲杀起义军的大后方。

    瞬时间,与秦良玉战杀在一起的起义军彻底大乱,失去了一战之力,纷纷而逃,或是被斩于马下,或是侥幸逃脱,也有被俘者。

    几乎是一盏茶的功夫,战斗就已经结束了,真的印证了那句话,兵败如山倒!

    两支白杆子兵会兵于一处,秦良玉母子二人更是站于十字路口,看着张献忠撤离的方向,马祥麟犹犹豫豫了片刻,最终还是问道:“母亲,你率领的这一支白杆子兵怎么了?按照你老的作战风格,对付这么一点乱匪,应该早就结束了战斗啊。”

    不得不说,虽然年近六十,秦良玉的精神非常不错,佩戴着绒衣铠甲,即便头发早已斑白如雪,面有皱纹覆盖,但依旧容光焕发,全身散发着飒爽英姿的气概,就像杨家将中的佘老太君。

    听到儿子呼唤般的询问,满脸的担心之意,秦良玉提了提手中的白杆枪,擦拭了一下,解释道:“没什么,这些白杆子兵,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为娘新招募而来的,还没有什么作战经验,战斗力当然也就不如老兵了,只要再打几场恶仗、硬仗,磨砺一番,战力就上去了。”

    “那。。。娘,咱们先撤回太平县城吧?”马祥麟询问了一句,话里话外都是浓浓的担心之意,尽管看到母亲的身体还不错,处处透着矫健的气息。

    “儿啊,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必须将这股乱匪全部赶出东川。否则,即便是他们离开了这里,也还会攻打其他的州府县城。”

    “好,娘,祥麟服从你的将令!”

    不久之后,母子二人站在四川与湖广的交界之地,夔州府的这一边,看着起义军留下的纷乱痕迹,一看就是匆匆刚离开不久的样子,秦良玉就忍不住地长叹一声,幽幽地说道:“祥麟,先不要理会湖广的乱匪,也不是咱们娘俩能够管得了的。没有皇上的圣旨,没有兵部的行文,咱们不能进入湖广之地一步。”

    “母亲,儿子明白这个道理,就是心有不甘,杀死凤仪的乱匪应该就在郧阳府。”

    “好了,祥麟,咱们还是赶紧走吧,还有一伙乱匪在四川的境内,最近一直在广元附近徘徊。根据保宁府利州卫那边传来的消息,应该是乱匪中的头目高迎祥,准备图谋广元,咱们必须尽快赶过去。”

    。。。。。。

    马祥麟还能说什么?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原本还想劝说一下自己的母亲,让军队稍作休整一下,同时也是想让母亲好好休息一下。

    然而,一听到来犯的是高迎祥,再加上一路走来得到的消息,高迎祥与李自成不仅是舅舅和外甥儿的关系,两人很有可能在一起,顿时不淡定了,复仇的念头顿时燃烧了起来。

    报仇的欲望掩盖了一切,其他的事情都变得不重要起来。


………………………………

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省总督

    二月份,随着明廷的一纸诏令颁发,设置五省总督一职,各路起义军做乱的形势虽然依旧严峻,但已经有了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苗头,更是给陕西、山西、河南、湖广以及四川的文臣武将吃了一个定心丸,对于战局看到了胜的希望。

    这一天,河南的西北边陲,距离与山西交界不远的陕州城内,云集了陕西、山西与河南的诸多武将,几乎各路总兵全部到齐,即便是身有军务的总兵未到,也派来了一员副将。

    陕州城的驿馆,大量的兵卒进行戒严,一个个武将相继进入,或是三五成行,或是几人一队,各种窃窃私语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充斥在驿馆大厅里的每个角落。

    嗡嗡而嘈杂的氛围,若不是相邻或是一起交谈之人,根本就听不清每个小团体议论的是什么。

    “哎。。。我说,这个陈奇瑜究竟是什么来头?两年之内,官职连升几级,从一个籍籍无名的陕西副使一跃成为陕西按察使,不久先后历任左右布政使。这延绥巡抚任职也就一年多一点,直接蹿升到五省总督,这官升的也太快了一点,太匪夷所思了吧~!”

    “是啊,这个陈奇瑜好不简单!今年一月份的时候,兵部就传出消息,朝廷将会设立五省总督一职,其中以三边总督洪承畴的呼声最高,兵部更是鼎力相荐,没想到最后却被这位拔了头筹。”

    “嘿嘿。。。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一名武将如此反问般的说了一句,话语一滞,随即小心的举目四顾,看了看周围,这才压低声音地继续说道:“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京里的朋友传回来的消息,这位是兵部尚书张凤翼的亲家,嗯。。。各位明白了吧。。。。。。?”

    “难怪。。。。?什么身负三边总督一职,脱不开身,兼顾五省军务?都是一些推辞,这样的事情多了,大将身兼多职,也没见耽误什么事情?”

    “嘘嘘。。。别说了,人来了。”

    就在这时,从大厅里的侧门口走出一人,身披盔甲,龙行虎步间,那叫一个虎虎生风,好不威风。甲光熠熠,黢黑发光,走起路来,铠甲互相摩擦与碰撞,更是叮咚作响。

    走在大厅中央的这名武将,正是大明五省总督陈奇瑜。

    此刻,随着陈奇瑜走入大厅,在向上座走过去的过程中,所有的武将都站了起来,屋子里更是随即变得非常的安静,所有的目光都在注视着,随着陈奇瑜的走动而缓缓转移。

    缓步行走的过程中,在众人瞩目的情况下,陈奇瑜虽然面色冷峻,平静的宛若一潭池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