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在大明-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赞同,应该立即早作谋划。而且,越早离开越好,越对咱们有利。多年未回陕西,大大小小的山头,几乎全部被山贼占据,根本就没有咱们的藏身之处。一旦朝廷重兵压境,突然来袭,咱们连撤离的掩护都没有。”
。。。。。。
一时间,场面讨论的热火朝天,好不热闹,李自成却是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一语不发,一旁的顾君恩凑近了身体,附耳小声说道:“老大,这很明显,在咱们来之前,他们就已经达成了共识,暗中商量好了,叫咱们过来,不过是先斩后奏,让咱们接受安排罢了。”
李自成的神色如常,并未回应什么,而是摆了摆手,示意顾君恩先不要说话,自己却深深看了一眼上座的高迎祥,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端的好心情!
不久之后,李自成离开了大帐,返回了自己的营地,立即叫来了一干众人,顾君恩更是迫不及待地问道:“老大,这么多的起义军准备离开陕西,再次进入河南,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是跟着去河南?还是暂时不离开?亦或是去其他地方?”
很显然,众人已经知道了刚刚的会议内容,顾君恩刚一问完,都怀着同样的深情,看向李自成。
“咱们不急,先让其他起义军在前面探探路,看看河南的形势如何,反正咱们有没有粮草的危急。而且,若是离去的话,在离开陕西之前,就算弄不死洪承畴,也要再斩去他的左膀右臂,夯实咱们对陕西的控制。”
“可是,老大,这么多的起义军一下子涌入河南,我担心会影响李信他们的行动。”顾君恩脱口而出,满满的担心之意,更是进一步地说道:“相比于山西与陕西的根据地,河南的根据地发展的稍晚,还有一些山脉尚未占领,如果高首领、张献忠等人进入河南,也来个占山为王,雄踞一方,咱们在河南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可就要搁浅了。”
不等李自成回应,田见秀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插话道:“不会的,没那么简单,高首领他们虽然人多势众,兵力多达几十万,但正在河南的卢象升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绝对是新崛起的难以对付之人。”
“而且,从京城传回来的消息,卢象升将会被任命为五省总督,总理江北、河南、湖广、四川、山东匪事,专管中原之事,而洪承畴负责西北,两者彼此配合,遥相呼应。”
“最为关键的是,自从多尔衮、豪格、萨哈璘等鞑子军被李队长伏击,斩杀之后,朝廷似乎放松了警惕,将重心再次放到了围剿各路起义军,并调出关宁铁骑,有祖宽、祖大乐、李重镇等辽东大将,作为卢象升的副手。一旦高首领他们进入河南,势必会吃大亏。”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雷,不得不说,一旦这个部署完成,任命下来,起义军的处境将会发生转变,不断恶化。
无论是洪承畴,还是卢象升,两者都不是易于之辈,都是围剿起义军的好手。
尤其是后者,对于起义军的威胁更大!
一念及此,众人不禁深深看了一眼李自成,露出恍然之色,难怪老大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不与其他起义军一起再次进入河南。
相比而言,一下子走了几十万的起义军,李家军就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就算是没有根据地的粮草补给,也能找到口粮。
最为关键的是,陕西要安全的多,就算洪承畴再如何能征善战,再如何擅长协调各方,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粮食,他什么也干不成,有拿什么与李家军对抗?
如今之时,陕西已经成为了李家军的后花园,几乎每个山脉都有李家军的根据地,遍及整个陕西,无论洪承畴从哪里调拨粮草,都将会被就近的李家军所抢劫。
所以,在这一刻,众人虽然没有说,但也默契的达成了一种共识,经年累月之下,洪承畴将会被逼出陕西,陕西再无他的发挥之处。
当众人的脑海里浮现这些念头之际,李自成的神色忽然为之一敛,面沉似水,眸子中精光闪烁,寒芒流转,转而看向了田见秀,沉声问道:“见秀,高杰与那个贱人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动静?”
刹那间,大帐里的气氛为之一滞,仿佛空气都上冻了一般,变得极为凝重而又压抑起来,每个人的神色都很难看,很是不自然,田见秀更是迟疑地答道:“老大,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二人的行动很是异常,频频探查这一带的地形,夜里更是接触过官军,看样子,再过个几天,就会叛逃,投靠官军。”
每个人都屏息凝神起来,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更不说插话,毕竟,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最为难堪的是莫过于被带绿帽子,而且,还是自己的属下。
“好。。好。。。好一个J夫Y妇,真是打得好算盘,还想要私奔!”李自成露出一丝冷笑,面上的寒霜更加凝重,强压住胸中的怒火,幽幽说道:“密切监视他们,也不要打草惊蛇,一旦那贱人与高杰私奔,你们就带着一支李家军从后面尾随,不论是投奔的是谁,都有趁机拿下相应的城池,同时将二人就地斩杀,必须要见到尸体!”
冰冷的话语,寒芒闪烁,幽幽的话语,不仅让众人知道李自成的内心十分震怒,更是意识到,老大并未因为那二人的苟且之事丧失理智,深知一点,若是那二人投靠官军,李家军的底子将会全面泄露,随后就是狂风暴雨般的灾难,将会遭到朝廷的重兵打压!
在这之前,众人还不解,既然已经知道了二人的苟合,又有投靠官军之意,为何不直接将其斩杀?为何非要等到现在?
现在所有人都清楚,老大这是强忍着怒气,在钓一个大鱼,那二人就是极有诱惑力的鱼饵!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内
又过了几天,河南卢氏城中,玄默的住处,书房里,玄默端坐在那里,面色平静如水,散发着一种解脱的气息,对面分别站着汤九州与李卑二将。
此刻,相对于玄默那古波无澜的神情,两人却是一脸的焦急之色,汤九州更是义愤填膺地说道:“大人,末将实在不能明白,河南之匪事,越闹越凶,就算是有罪,但也不是您一个人的责任啊。而且,洪总督又带走了那么的兵力,仅凭滞留在河南的那么一点兵力,又如何镇压得住乱军?怎能将这些都归咎在你的身上,罢免您的官职?”
“是啊,大人,汤将军说得不错,您就先再等一段时日,末将与汤将军,还有其他几位将军说好了,准备联名上奏,还望皇上更改圣意,不再罢免您的官职。”
然而,听到这些劝慰之言,玄默露出感激之色的同时,语重心长地说道:“二位将军,莫要误会,朝廷之所以罢免本官的官职,削为平民,其中不无失责的缘由。但是,主要还是因为是我主动请辞。”
“大人,这是为什么?”汤九州与李卑异口同声地问了一句,满脸的惊讶之色。
“两位将军,你们的好意玄某心领了,两位将军也知道,玄某的身体不太好,一直有重疾缠身,已经无法担起如此重责,只能主动请辞,回乡养病,侍奉年迈的老母。”
听到这样的答复,汤九州与李卑没有丝毫的放松,神色反而愈发凝重起来,露出伤感之色,没有再继续劝说,两人心里清楚,玄大人这是心灰意冷了,重病缠身,那只不过是一个托词,想要从这潭浑水抽身而出,免得落下个不好的结局。
毕竟,这一年多的时日里,发生了太多令人心寒的事情,位于剿匪第一线的文官,或是被罢官戍边,或是被斩首,几乎没有一个下场。
一念及此,似乎脑海里拥有同样的想法,汤九州与李卑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了无奈之色,这是属于能臣干吏的悲哀,朝局走下坡路的征兆。
这时,看到两人如此模样,玄默动了恻隐之心,神色一敛,极为郑重地转而说道:“两位将军,念在同朝为官的份儿上,咱们又相处的不错,玄某有一句话不吐不快,还望二位莫要挂怀。。。。。。”
“玄大人,莫要这么客气,咱们共事这么长时间,有话尽管直说!”看到玄默如此凝重的神色,两人心里就是一沉,异口同声地催促道。
“两位将军,如今的天下形势诡谲多变,鞑子刚刚从山西劫掠不久,祸害百姓无数,朝廷并未加固边关城防,反而将重心放在了围剿乱匪的事情上。如此一来,鞑子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入侵山西,攻入关内,两位要时时刻刻做好应对的准备啊。”
“玄大人,你管放心,在下心里有数,也预料到了这一点。”李卑回应了一句,轻轻点头的同时,进而无奈地说道:“这也没办法,民乱闹得实在太凶,攘外必先安内,唯有如此,安定了关内,才能全力对付辽东鞑子,抵御外敌。”
“李将军说的不错,攘外必先安内,唯有如此,才能抵御外敌。”汤九州附和了一句,随即又继续说道:“民乱闹得越来越凶,已有动摇朝廷根基之势,如果再不派重兵围剿、镇压,恐怕日后再难压制。”
此刻,玄默虽是在轻轻点头,一副认可的样子,但内心却是连连摇头,不断地苦笑,也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而是话锋一转,提醒道:“还有,两位将军,此次乱军东出陕西,直逼潼关,卢总督虽然派了祖宽与左良玉两人前去拦截阻击,但与乱军的兵力相差实在悬殊,恐怕很难奏效。如果玄某预料不错的话,乱军很快就会越过潼关,直逼河南腹地,两位还是早作打算的好。”
“可是。。。可是。。。玄大人。。。”汤九州吞吞吐吐说了这么一句,依旧不敢相信,最后一咬牙,脱口而出:“大人,左总兵暂且不说,祖总兵的部众那可是朝廷最精锐的部队,关宁铁骑,即便是对战后金骑兵,也丝毫不落下风,怎么可能不是乱军的对手?”
不等玄默解释,李卑却苦涩的说道:“汤将军,虽然关宁铁骑的战斗力超强,但你要知道,在巨大的兵力相差悬殊之下,任他是天兵天将,关羽再生,都很难取胜。”
汤九州固执的就要反驳,还未等他来得及插话,李卑进而又说道:“而且,根据探马得到的最新消息,此次东出的乱军不仅是高迎祥、老回回等人,其中还聚集了陕西绝大部分的乱军,人数有几十万,左总兵和祖总兵加在一起,兵力也不过六七千人,这仗怎么打?又如何阻击?”
最后的两句,问得汤九州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与此同时,远在几十里外的潼关方向,河南境内,潼关的东面,只见起义军的队伍正在缓缓前行,行走之间,尘埃涨天,队伍绵延绵延百里,宽约四十里,老弱居中,精骑在外。
在队伍的靠前位置,闯王高迎祥、老回回马守应、八大王张献忠、一字王、撞天王等起义军首领并肩骑马而行,人人都是志得意满之色,兴奋地难以自抑,撞天王更是举目四顾,看了一眼极为壮观的行军场面,大笑一声,忍不住地说道:“哈哈。。。闯王,你这真是好主意,咱们各路起义军联合在一起,同时离开陕西,兵力将近百万,就凭这股气势,轻易地就过了潼关。如果换做任何一支起义军,单独进入河南,没有一场恶战,又怎能穿过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