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在大明-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就这么办。见秀,不要省钱,这笔花销,会有人给咱们报效的。”
“是,把总。我这就去安排。”
田见秀答应一声,心里却是在暗自疑惑,如此混乱的年代,篮球之风已经熄灭。战乱频发,很少有人打篮球,更不用说组织像样的篮球赛。没有篮球赛,怎么报效这笔不菲的情报收集费用?
看着渐行渐远的田见秀,直至消失不见,李自成的眸子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明灭不定,不久之后,喃喃自语道:“如果真像那样,也不知道是该高兴呢,还是该伤感?”
一个多月之后,六月中旬,李自成的营帐里聚集了四大百夫长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以及吴汝义,还有他的侄儿兼副把总李过,六人围坐在营帐之内,李自成一脸的凝重之色,徐徐说道:“照目前的形势来看,高家父子与王国对付咱们的手段已经非常明显,就是断了咱们的粮饷,从而瓦解军心,不战而屈人之兵。”
刘芳亮的脾气最为暴躁,早就忍不住了,李自成刚一说完,就气呼呼的厉声道:“哪还等个什么锤子?照我说,既然他娘的断咱们的粮食,那咱们就官逼民反,不干了就是,效仿其他的军队,起义。”
此言一出,正好契合了多数人的心声,李自成却保持着冷静,并不理会刘芳亮的负气之言,而是转头看向田见秀:“见秀,咱们手中的银子还有多少,还能支撑多久?”
“还有一千两不到,勉勉强强能够支撑半个月的时间。不过,兄弟们不能再那么高强度的训练了。如果维持以前的训练要求不变,就这么这点银子,能够维持八天就不错了。”田见秀很无耐,但也只能如此说。
腾的一下子,仿佛炸锅一般,除了李自成并不觉得意外,其他人都会吃惊非常,难以相信,袁宗第最为迫不及待:“怎么可能?咱们离开甘州之前,打过许多的篮球赛,攒下的银子虽没有万两,但也有五千两左右,怎么可能花的那么快?还有饷银呢?”
不等田见秀解释,李过已经从吃惊中醒转,不由得说道:“别说五千两银子,就算是一万两也不够用。从叔叔升为把总之后,兵卒一下子增加了三倍有余。不说其他,这些人的吃喝都需要银子。别忘了,咱们北大营的开销远胜于南大营。这种开销不仅是指总体上,还有单兵所花费的银子。”
一语点醒梦中人,令其他三人想到了许多。
是啊,北大营的兵卒虽然训练的格外严格,但伙食也是最好的,每隔几天就会有一顿肉吃,每顿都有菜和汤,鸡蛋更是从未间断过。否则,北大营的士兵怎么会有那么好的体魄?
不仅如此,还有手里的兵器,身上穿的铠甲与头盔,都是在朝廷发下来的基础之上,再改良加强的。还有那二百匹战马,开销毫不输于兵卒的日常开销。
想到这些,所有人都沉默了,田见秀却打破了平静:“而且,老大还将所有的家底都拿了出来,补贴兄弟们的用度。否则,即便没有那多出来的二百匹战马,没有二百骑兵的高强度训练,咱们北大营也早就断顿了。不要忘了,从一个月之前,王参将就没有分发咱们粮饷。”
众人虽然对王国愤怒,但也为李自成的慷慨大度、毫不吝惜钱财而感动。
这一刻,李过发自内心的对田见秀好感非常,他早就想说这些话了。但是,碍于身份的问题,又不方便说。不然,给人一种携恩寻报的感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整个过程中,李自成始终保持着平静之色,尽可能的按耐住心里的那份躁动,一直在留意众人的反应。见此情形,看到众人的反应,个个对王国与高家父子义愤填膺,对自己感动不已,就知道时机已经成熟,轻咳两声,随即说道:“各位兄弟,不管怎么说,咱们不能坐以待毙,等着人家收拾自己,应该主动出击,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
这番话就像投入潭水中的一颗石子,虽然表面涟漪荡漾,动静不大,却勾动了下面的暗流,使得五人心中一动,田见秀更是心理暗道:“终于还是来了~”
没有一个人是傻子,此时此刻,如此情形,谁听不出李自成的弦外之音?田见秀或许表现出他应有的敦厚与沉稳,刘芳亮却耐不住性子,率先喝道:“老大,不用管那么多,就是干!既然高家父子与王国不想让咱们活,不留出一个活路。那么,咱们就主动出击,干他娘的,让他们也别想好过,反正这件事情已经不能善了!”
旋即,李过紧随其后:“叔~干吧!如今这个年代,你不杀别人,就是别人杀你。要想活在这个世上,不受欺负,就得主动出击,干他娘的!”
李自成没有表态,还在等。
田见秀知道,现在不是保持沉默的时候,老大需要自己的坦率直言,强有力的支持。李过刚一说完,当即说道:“老大,我同意李过和刘芳亮的建议。都这个时候了,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可言。”
似乎想到了什么,田见秀瞟了一眼袁宗第和吴汝义,又说道:“就算是咱们讲和,向高家父子低头认错。即便保住了性命,从此在军中也没有任何的尊严可言,还不如放手一搏,来个痛快!”
刹那间,袁宗第与吴汝义相顾而视,重重的点头,异口同声道:“老大,我们是你手下的兵,当然是你指哪,我们就打哪!”
李自成这才露出满意之色,面带笑容,转瞬变得极为凝重,沉声说道:“好,既然如此,就反他娘的!但是,起义之前,咱们必须做一番谋划,好好商量一下,不可能就这么离去,一定要让高家父子以及参将付出代价,咱们兄弟可不是好惹的!”
“哈哈。。。老大说得对,不可能就那么离开,一定让他们付出代价。否则,咱们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刘芳亮很是兴奋,附和的说道。
与此同时,其他五人纷纷点头,一副莫不如此的样子,田见秀更是分析道:“榆中县,满打满算就是那么一百多人,包含了狱卒和衙役以及各种府库兵丁,轻而易举就能收拾了。至于南大营,虽与咱们出自于同一个地方,战力却是天差地别。两者的兵力相差不多,只要咱们来一个奇兵突袭,一个时辰之内,就能结束战斗。”
李自成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随即说道:“我要的不是拿下榆中城、打败南大营那么简单,而是以最少的兵力获得这场胜利,尽可能的降低伤亡。所以,咱们必须好好商议一下。”
众人都是眼前一亮,四个多月的相处,他们深深地知道,当李自成这样说的时候,一定早就想到了造反,并且早就有了谋划,有了相应的对策。
尤其是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的一抹坏笑,更是意味着王国与高家父子肯定倒霉,而且还很惨。
种种表现,都说明了老大早有准备。
………………………………
第五十五章 这也太狗血了吧
李自成一一看过六人,整个人显得神采飞扬,异常的自信,徐徐说道:“后天之时,按照惯例,就是咱们负责榆中城城防的日子。明天的这个时候,王国一定会亲自前来北大营,布置城防任务。”
李过眼前一亮,紧接着说道:“趁着负责榆中城的城防,咱们轻而易举的就能拿下榆中城,然后再攻南大营。不用一天,就能控制住榆中县。”
刘芳亮、袁宗第与吴汝义纷纷点头,认可这个初步方案,田见秀却是露出意味深长之色,不置可否。
出乎三人的意料,李自成连连摇头,立即给予了否定:“我可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借助这个机会,一举擒住王国。”
李过三人明显一愣,李自成却是微微一笑,很是淡然,随即看向田见秀,轻声说道:“见秀,他们三个似乎还不太明白我的用意,你给他们解释一下,我为何那样做?那样做的话,都有哪些好处?”
“好的,老大。”田见秀答应一声,随即看向三人,徐徐说道:“你们应该知道,在咱们还没有起义之前,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咱们会造反。既然如此,咱们轻而易举的就能混入榆中城中。拿下城门的控制权,更不是问题。”
“而且,如果咱们明天一举擒获了王国,在很大的程度上,就等于控制了南大营的兵权。到时候,咱们兵分两路,一路夺取榆中城,一路挟持王国,从而进入南大营,尽可能地获得南大营的兵权。”
此刻,李自成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擒住王国,就等于彻底断了所有人的后路。田见秀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没有戳破而已,心里没有任何的不舒服,反而非常的认可。
李过露出恍然之色,忍不住的说道:“挟天子以令诸侯,只要捉住了王国,南大营轻易不敢反抗,只能乖乖地接受咱们的收编。”
与此同时,当李自成几人正在密谋之际,榆中城里也在酝酿着一个阴谋,知县衙门,高家父子与王国密会于屋中,后者更是有一些得意洋洋地说道:“将近一个半月的断粮断饷,李自成他们早已是强弩之末,没有对抗的力气,咱们现在轻而易举就能捉拿他们。”
闻听此言,高铿先是面露兴奋之色,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变得质疑起来:“王将军,说一句冒犯的话,希望你不要生气。”
“有话尽管直说,不用这么客套~”看到高铿还算客气,王国摆了摆手,爽朗的不以为意道。
“嗯。。。王将军,恕在下冒昧,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都派出人手,从山顶之处,观察北大营的动静。如果按照你所说的,北大营已经断绝粮饷一个多月,那他们早就没有了米粮下锅。可是,根据我的人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李自成他们依旧在进行高强度训练,并没有因为短缺粮食而停止的样子,这和事实有些不符啊。”
闻听此言,王国就是一愣,没有想到高铿如此上心,那么恨李自成等人。面对高铿的置疑,王国没有任何的尴尬与不悦,反而说道:“高公子,尽管放心,不会有任何的变故的。”
语气一顿,为了增加自己话语的说服力,似乎想到了什么可笑的事情,面露几分讥笑之意,王国解释道:“在我来榆中县驻防之前,可是对李自成有着深入的了解。此人除了会带兵以外,身手不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与人交手,不仅刁钻狠辣,毫无下限,更是善于伪装,常常白猪吃老虎,诈唬人更是常有的事情。”
“将军,你的意思是?”高铿心中一动,不由得来了兴趣。
“我的意思很简单,李自成已经发现了咱们的意图,之所以这么做,依旧保持着高强度训练,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实则虚弱无比,不堪一击。”
王国说的身为笃定,引得高家父子不住的点头,高潜更是问道:“将军,既然如此,那咱们什么时候行动啊?毕竟,迟则生变,兔子逼急了还咬人。”
此言一出,顿时提醒了王国,让他想到了许多。李自成虽是一个小人,做事不择手段,但同时也不是一个甘于坐以待毙之人。而且,近两年里,兵变的事情时常发生,像周大旺的叛变,王佐桂、张存孟、张献忠等人,这些都是带兵造反之人。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由不得王国不重视,心里没来由的就是一突,面露凝重之色,沉声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