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崛起在大明-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听此言,主事儿顿时被吓得面色更加惨白,双腿直发软,如果不是有人架着,非得瘫软在地。不过,主事儿的也没敢继续装傻充愣,连忙双唇直打哆嗦的求饶道:“大爷饶命,大爷饶命,小的这就带路,带你找草料场所有值钱的物件。”

    李自成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翻身下马,径直向草料场而去,淡淡地丢下一句话:“还愣着干嘛?走吧,如果表现的不错,大爷我不会要了你的狗命的。”

    如蒙皇恩,得到特赦一般,主事儿的就像一个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全身瞬间迸发出一股莫名的力量,不用任何人搀扶,连忙快走几步,猫腰而行,恭敬异常,走进最前方,随着李自成一起走进草料场,嘴里不断说着:“李头领,这个草料场总共有战马七百匹,还有两千斤左右的茶叶与丝绸,瓷器更是不计其数。。。。。。”

    一路走来,主事儿的就像竹筒倒豆子,将所知道的事情一股脑儿的全部说了出来,听得李自成暗暗心惊:“艹,这肃王真他妈的贪,还是明廷的王爷吗?已经有封地千亩,家资无数,这么有钱了,居然还走私这些东西?”

    “MD,这哪是草料场?分明是一个小仓库,包罗万象,各种奢侈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什么丝绸啊,瓷器啊,私盐啊,茶叶啊,马匹啊,等等,只要是陕西奇缺的东西,几乎都有了,难怪会派出这么多的府兵把守,几乎占了一个王爷规定的府兵一半!”

    李自成感慨地同时,心里窃喜不已,先不说那些瓷器与茶叶价值几何?单单是私盐与七百匹战马,就解决了他目前的困境。不仅解决了战马奇缺的问题,更是补充了饲养战马所需的粗盐。仅此两项,就节省了李自成两项重大开支,还是有钱都不一定大量购买到的东西!

    行走之间,观察草料场的情况,也在听着主事儿的讲述,不禁佩服起肃王朱识鋐的手笔:“靠,还真是大手笔,不愧是西北的王爷。虽是被封在西北这等苦寒之地,分封之处却位于茶马古道之上,位于丝绸之路的咽喉,大明王朝与少数民族贸易的繁华地带,就是有钱,就是这么一处不显眼的草料场,就只是房屋装修和宅子,没有个万儿八千,还真拿不下来,更不用说存储这里的货物了~?”

    李自成嘿嘿一笑,愈发的得意:“哈哈。。。真是便宜老子了!唯一遗憾的就是,这里居然没有火器弹药之类的。”

    不得不说,李自成很贪心,得到了这么多值钱的玩意儿,那么多的战略与军事物质,居然还不满足,希望一个王爷藏有火器之类的枪支弹药。

    这不是在开玩笑吗?除非肃王想造反,否则,对于火器管理极为严格的明朝廷。即便是一方的王爷,也不可能弄得到。想当初的永乐皇帝朱棣篡位,锻造一些铁器还是偷偷摸摸的,在家里养了大量的鸭鹅。

    即便如此,朱棣造反初期,连一个火器都没有,可见明王朝对火器的管理有多么的严格!

    走过一个又一个房间,看过马厩里的战马,李自成赞叹肃王的财富之时,胆子很肥之际,随即醒悟过来,单单是草料的东西,仅凭自己这六百人根本就拿不完,弃之又很可惜。

    随即,李自成一招手,当即就说道:“传令下去,立即召集三百骑兵,让他们先将一些盐、布匹这样的东西带回去一部分。回到渝中城之后,在叫一些人过来。”

    “是,老大!”一个百夫长当即站了出来,回答道。

    新书分类推荐中,虽然是一个试水小推荐,还望大家多多支持,请用推荐票支持吧
………………………………

第七十九章 居安思危

    深夜,草料场之中,李自成一行人的收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连身为榆中县县令李长茂也震撼了,跟着刘芳亮等人来到甘草店,与李自成相见,一看此次的战利品,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草料场居然这么多猫腻,肃王私藏了那么的物质。

    此刻,众人站在草料场的仓库之中,偌大的空间,十几人身临其中,依然显得空落落的。众人的脸上依旧残留着兴奋之色,刘芳亮更是忍不住的激动道:“老大,咱们这次发财了,只要将仓库里的这些茶叶以及瓷器等用不着的东西全都出手,卖得的银两,足够兄弟们使劲挥霍好几年的!”

    “是啊,老大,刘芳亮说的不错,加上那些物质,还有我们几个在其他地方缴获的粮食和兵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吃喝不愁,而且,来多少人加入咱们,就能装备多少武器。”吴汝义满脸红光,也附和起来。

    “对对,两位队长说的不错。不仅如此,这些茶叶与瓷器还能与那些胡人进行交易,换一些战马回来,足够咱们成立一个五千的精锐骑兵的!”又有一人兴奋地难以自抑,双眼直冒精光,幻想的说道。

    。。。。。。

    乱花渐欲迷人眼,似乎所有人都被仓库里的货物价值蒙蔽了双眼,陷入极度的兴奋之中,好像忘记了初衷。这时,李长茂从亢奋中渐渐回归冷静,激动的心情得以平复,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当即一沉,变得极为冷峻。

    在热情洋溢的讨论中,众人都在幻想与展望未来之际,李长茂却来到了李自成的身前,身体站得笔直,长揖一躬,面露庄重之色,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显得很是突兀而不合时宜,看得众人都是一愣,心里不由得暗自猜测:“难道这哥们儿脑袋又抽抽了,泛起了书生气,专泼冷水?”

    尽管早就习惯了李长茂这样,经常给大家泼冷水。但,看到李长茂的突然而怪异的举动,李自成的心里还是有一些不快,随即收敛心神,耐住性子地问道:“长茂,怎么了?刚刚还挺高兴的,怎么忽然间就哭丧着脸?”

    与此同时,李长茂已经恢复了身形,闻听李自成的询问,随即诚恳地答道:“老大,此次的收获很丰厚,再加上各个队长在其他地方的斩获。即便是咱们再将部队扩充原来的一倍,几年之内,也吃喝不愁,不用为刀枪等武器担忧。”

    说到这里,李长茂语气一顿,转而说道:“可是,老大,您有没有想过?咱们弄了这么大动静,不仅抢了肃王朱识鋐的小金库,还一连攻占了其他几个县城,将县城里的官银库粮抢劫一空,朝廷怎么可能放任不管?”

    一语提醒梦中人,虽然在场之人不想理会这件事情,只想得过且过,过着今宵有酒今朝醉的日子,李长茂之言扫了大家的兴。可是,人家说的没错,在场的都是自己人,不可能自己人之间内讧,更不可能彼此之间蛮不讲理。

    热烈的气氛渐渐冷却,众人的思维渐渐回归理性,李自成的眉头更是深锁,一旁的田见秀再次恢复了敦厚的性格,儒雅的说道:“老大,长茂说的不错,咱们必须居安思危,想好对策,一旦朝廷的大军围拢过来,到时候再准备的话,可就为时已晚了。”

    如果李长茂的话还轻不够分量,由于加入众人太晚,资历不够,但田见秀的表态,不得不让众人重视,由心地开始思考李长茂与田见秀之言。

    当初之时,之所以一连谋划几个大动作,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给余下的兄弟们补齐武器,增加与官军对抗的实力。但是,相比于现在,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动静搞得那么大,想不引起官军的注意都不行,一定会率先围剿榆中县的李家军。

    李自成的眉头还在深锁,不再思考,抬头看向李长茂,语气极为冷静的询问道:“长茂,既然你提出了这个问题,想必就有进一步的想法和考虑,不妨说一下。”

    李长茂没有再虚与委蛇,点了点头,当即就回答道:“老大,凡是都有正反两种情况。所以,面对官军的围剿,咱们既要做好坚决抵抗的准备,又要做好失败的预留后路,撤退的打算。”

    此言一出,争议颇多,立即出现了嗡嗡的窃窃私语之声,刘芳亮更是大嘴巴的毫无顾忌:“李县令,你这是什么话?仗还没有打,你就言败,这不是动摇军心,谁还有心思与官军对抗。。。。。。?”

    李自成挥了挥手,打断了刘芳亮的置问:“刘芳亮,现在是就事论事,讨论问题,没有什么动摇不动摇军心。不要再上纲上线了,否则,还怎么畅所欲言?还怎么让其他人说出心里话?不能畅所欲言,说出各自的心里话,还怎么制定出好的对策?”

    这一番话虽是阻止刘芳亮之言,看似是在李长茂解围,不如说,李自成这是在给众人吃下定心丸儿,可以进行的高谈阔论,说出所有的顾虑与担忧,任何可能存在的隐忧。

    李长茂更是敏感的洞悉到这一点,心中一动,愈发的钦佩李自成的胸怀与大度,尤其是此时渲染的气氛,凝重而不紧张,无关乎对错,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

    容不得李长茂多想,只见李自成再次恢复了刚刚的镇定之色,又看向了李长茂,抛出一个鼓励和肯定的神色,随即轻声说道:“长茂,你继续说,不用有任何的顾忌。”

    哪个书生没有想过一展胸中的报复和才能?哪个有识之士不想选一个明君,辅佐之,建立不世功勋,流传千古?李长茂也不例外,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胸怀凌云之志,遇到李自成这样的明主,给予足够的重视与信任,又怎么会不使出浑身解数,所有的才能?

    “老大,关于与官军的对抗,我就不说了,想必众人也明白该怎么做。那我说一说消极的一面,如何做好情况最不利下的准备。”

    李长茂还是忍不住的停顿了一下,再次环顾四周,看看众人的反应,目光最后停留在李自成的身上:“长茂,尽管说吧,我们明白你的意思,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与官军对抗该怎么办?”

    获得最高权力之人的回应,李长茂安心了不少,这才继续的说道:“根据咱们的目前的情况,虽有两千多人的兵力,凭着这几天的斩获,完全可以将所有人都变成骑兵。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面对大量的官军,咱们是守不住榆中县的。如果死守的话,最后只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全军覆没。因此,咱们必须做好后撤的准备。”

    闻听此言,有人点头,有人摇头,但脸上都是无奈之色,田见秀更是下意识的出口问道:“李县令,一旦咱们李家军抵挡不住官军的围剿攻势,你认为咱们该怎么撤退呢?”

    “嗯。。。撤退好撤退。毕竟,虽然咱们有两千多人,却胜在都是骑兵,机动性很强,随时都能撤退。唯一的拖累之处,就是咱们这两三个月的收获,银子和粮食肯定都带不走,弃之又可惜,若是一把火烧了,也太过暴殄天物,有损咱们仁义之师的威名。”

    李长茂刚一说到这里,刘芳亮就忍不住的气呼呼道:“那还不简单,留下咱们路上带的,剩下的全部散发给百姓,总之,不能让那些朝廷的狗腿子见到便宜。”

    李自成摇了摇头,当即给予的否定:“已经来不及了,官军原本就要有大动作,想要围剿各路起义军,咱们这么一弄,兰州府的官军一定直接向咱们扑来,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分给百姓。”

    李长茂点了点头,随即附和道:“老大说的不错,单从时间上讲,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我个人认为,即便是时间充裕,也不可将带不走的钱粮散给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