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倾宋-第4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扇门来往传递消息的人风风火火的冲入大堂当中,然后又转身离开,梁炎午和一众幕僚们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自从双方开战以来,这座侧殿就已经成为了汇总消息的中枢所在,包括户部、兵部甚至吏部、工部,都派遣了要员在此驻扎,同时叶应武又抽调了翰林院的十多名学士过来帮忙处理这些从四面八方送来的纷乱文件。
而外面的禁军也是将这个并不起眼的偏殿严谨保卫,毕竟现在这里是整个大明的核心和中枢,一旦这里出了什么意外,大明也就残废了。
“殿下,最新战报!”一名幕僚快步而来。
叶应武急忙接过来,旁边来往忙碌的一众幕僚和官吏都紧张的看过来,所有人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手中的动作都放缓,毕竟这是自开战以来第一份战报,他们当然很关心。
打开看了一眼,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迎着一双双急迫的目光,郑重点了点头。顿时大殿中回荡起欢呼声。叶应武也是喃喃感慨一声:“镐子这一战打得不错,虽然损失大了一点,不过总算是把战火遏制在了陈州边境,没有让整个淮北都乱成一锅粥。”
江镐率领天武军紧急北上,和南下的蒙古骑兵狭路相逢,最后双方死伤都在两三千左右,蒙古骑兵见事不可为,最终退却,而江镐虽然莽撞,但是也明白现在是遍地狼烟,整个千里边境乱成一团,所以并没有着急追赶,只是勒兵缓缓向陈州挺进。与此同时,两淮军也6续北上,和天武军互成掎角之势。
叶应武看了一眼舆图,沉声说道:“来人,带着朕的旨意,口头嘉奖一下天武军,一概功勋,战后再算。另外告诉苏任忠,淮北国家重地,不能有失,朕此次派遣他北上坐镇,就是为了守住淮北,至于是不是进攻徐州、陈州,让他自行决断。”
梁炎午有些诧异的看了叶应武一眼:“殿下难道就不给各部一个指示?”
转过身缓缓走到桌子旁,叶应武淡淡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沙场之上,战况瞬息万变,即使是身在其中有时也难以判决,更何况朕在南京这数百里之外,况且蒙古鞑子骑兵本来就以度见长,等到朕的命令下达了,恐怕为时晚矣。”
梁炎午点了点头,叶应武说的倒是没错,毕竟现在这消息来往传达,等到叶应武的圣旨传到淮北,恐怕黄花菜都凉了。北宋开国之初对北方的几次大战,都是因为临出征的时候皇帝画好“将图”,大将作战只依靠将图作战,没有任何的变通,即使是北方金国和西夏的军队部署变化,这些大将也不敢更改命令,最后导致次次北伐都是兵多将广,最后却总是铩羽而归,最后导致整个大宋对于北伐已经不抱任何的期望。
不过话说回来,古往今来大将在外拥兵自重的情况也不是没有,甚至汉唐亡国,都和藩镇拥兵自重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这些率领精锐在外的将领,不可能没有提防的手段。
而叶应武采取的就是委派朝廷高级官员,然后将地方将领的地位、力量摆到一个高度上。上一次南征便是如此,叶应武让李芾、马塈和杨宝掌控的兵力差不多,这三个人当中谁都没有一家独大的能耐,然后又在这之上派遣了张世杰这个兵部尚书坐镇,张世杰对于叶应武的忠诚不言而喻,同时他个人的能力和军中威望也是实所共鉴,所以这三个来路各不相同、性格迥异的指挥使对于张世杰都是言听计从。
这一次叶应武也是使用了相同的办法,由从南洋返回的张世杰坐镇京中,然后主掌军事的右相苏刘义坐镇淮南,统筹两淮战事,与此同时,作为叶应武划定的重中之重——川蜀,叶应武更是毫不犹豫的派出了左臂右膀文天祥,恐怕想要压住川蜀如同犬牙交错的各部,也只能让文天祥出马了,至少有了文天祥,再加上川蜀里效忠叶应武的王世昌,叶应武还是有信心能够掌控川蜀各部走势的。
当然,这样往外派遣高级官员,也不是没有坏处,左右相先后离开朝廷,意味着参知政事6秀夫必须主持大局,同时六部也要分担部分属于丞相的工作,使得大明原本就繁杂的政务更加难以处理。
对此叶应武也并没有强求,毕竟战时不比平常,各种事务自然而然的会很繁重,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是叶应武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从翰林院和学士院,甚至御史台当中调取一定的年轻官员来负责各个部门的事务处理,从而缓解六部的压力。同时凭借着这个,叶应武也能够培育和训练年轻官吏,使得大明新的一代能够尽快成熟,并且在以后随着大明领土的增加,这些官吏能够尽快的走马上任,有效地避免上一次文天祥北伐时候少有官员可用的困境。
当然了,能够抽调的官员也在少数,毕竟翰林院和御史台现在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叶应武交给翰林院的任务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配合六扇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宣传,要告诉百姓和蒙古鞑子开战能够为大明、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少的好处,同时从道义上声讨蒙古不守信用,率先撕毁条约。
至于御史台,王爚亲自坐镇,陈宜中带着一群得力官吏披星戴月检查每天的账目,战争时期,每一点兵刃和钱粮都不容有失,更不能容忍居心叵测之人在其中牟利,所以御史台要负责把每天的账目至少核查两遍,以防任何不必要的损失。
而每天六部、御史台和翰林院都要详细描写今天的所作所为,同同时把统计出的数据上报,由梁炎午带着幕僚们处理之后,整合给叶应武,从而使得呈现在叶应武案头的,是工工整整甚至带着幕僚们建议的一排排文件,叶应武只要根据这些文件********即可。
大明这种独特的以三权分立为核心,设置类似于后世的参谋部进行统筹兼顾的规格,虽然在一开始引起了包括江万里、王爚等老臣在内的异议,不过叶应武坚持己见,这些老臣们也就没有继续争辩,毕竟这天下归根结底还是叶应武的天下,他坚持的终归有道理在其中,倒不如先让他运行来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
而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相比于前宋朝廷上每天为了各种琐碎杂事争吵的不可开交、最后一事无成的方式有很高的效率,皇帝不用再无聊的看着大臣们互相喷吐沫浪费时间,甚至所有的官员忙的团团转,根本就没有在朝堂上面对面争吵的可能,他们只需要把自己负责的这一方面的意见和处理方法写下来呈递给叶应武就好。
随着战争的爆,整个大明就像是高运转起来的机器,其中的每一个齿轮都没有停下来的可能,即使是自己不想动,也要被其余的齿轮推动着不断运转。
面对北方滚滚而来的朔风,大明不再昏昏欲睡,而是毫不犹豫的亮出了自己的獠牙。
这不是前宋,而是一个逢战争先的崭新朝代。
梁炎午下意识的追寻着叶应武的身影,他能够从一个临安城的落魄官吏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位置,和叶应武的赏识任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正是这位曾经的叶使君,现在的明王殿下,凭借一己之力,带着一群在前宋郁郁不得志、甚至处处被朝廷压制的人,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面对北方的强敌,尚且占据山河半壁的大明,不再是如同前宋的退缩,而是毫不犹豫的展现对于鲜血的渴望。
大明爱好和平,但是并不畏惧战争。
走到大殿门口,叶应武伸了一个懒腰,冬日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上,身后是幕僚们来往的呼喊声和匆匆忙忙的脚步声。
——————————————
文天祥还没有到达,川蜀的战争实际上就已经爆了。
和叶应武预料的大致不差,忽必烈选定的主攻方向正是川蜀,在两淮闹出那么大的动静,甚至在最重要的河洛都没有集中兵力抵御神策军,一味地采取防守,就是为了能够集中最多的兵力在川蜀打开局面。
众所周知,从北方南下只有川蜀、襄樊和两淮三条道路,因为当初蒙古大汗蒙哥在钓鱼城下殒命,所以蒙古放弃了这一条路,转而走襄阳,在忽必烈当政期间也是坚定不移的进攻襄阳,只是没有想到横空杀出的叶应武将蒙古从襄阳南下的可能性完全粉碎,又接着击败了尝试走两淮道路的南征军和怯薛军,甚至就连不切实际的从大理进攻大明腹地、从真腊牵制大明广南的可能都被叶应武无情的消除。
所以现在摆在忽必烈面前倒是很好选择,毕竟每一条道路都已经失败过了,也就没有什么好害怕和担忧的。而对于忽必烈来说,实际上他还有川蜀这一条道路没有尝试,毕竟当时战败的是蒙哥,不是他忽必烈,而且现在的大明守将是张珏和高达,不是当初那个真的有如铜墙铁壁的王坚,对于忽必烈来说,蒙哥会失败,不代表着他也会失败。
更何况从事实上来说,川蜀也是大明控制力最弱的地方,川蜀军的战力在各部当中并不算出众,而且大明的新式火器也没有在川蜀军当中大规模的列装,一旦在川蜀开打,川蜀军除了依靠险峻的地势和后方可以支援的水师之外,并没太多的优势。
这一点叶应武看的很清楚,忽必烈自然也清楚。
所以忽必烈也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从川蜀下手。
大明咸淳三年十二月廿一日,蒙古突破绵竹关外的两处营寨,兵临绵竹关下。自古以来绵竹关都被视作成都府的北面屏障,一旦突破绵竹关,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到时候就算是成都府城高池深,也难以进行长时间的坚守。
“砰!”巨大的响声在关城上回响,一块一块巨大的石弹呼啸着重重撞击在城墙上。
“蒙古鞑子哪里来的这么大威力的投石机?!”大明成都府路安抚使、川蜀军四厢都虞候昝万寿一边弓着身子,一边在一片狼藉的城墙上跑过,不断有石弹落在城墙内外,每一次石弹落地,除了掀起滚滚的烟尘,还会对城墙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
绵竹关落入明军手中实际上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虽然明白这绵竹关的重要性,不过昝万寿也没有那么多的功夫来修整关墙,再加上在之前蒙古鞑子南下的过程中,这座雄关曾经受到过战火的破坏,而且年久失修、一直荒废,现在城墙上找不到荒草,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昝万寿从军多年,也算得上是老将了,自然明白这样的城墙承受不了太久的进攻,甚至很有可能坚守不了一两天,这绵竹关就要守不住了、
虽然这石弹对士卒的伤害不大,只要看清楚了天上石弹的方向,还是能够灵活躲闪的,但是却大量的摧毁了城墙上的床子弩和飞雷炮,同时也很容易造成城墙的垮塌,到时候蒙古骑兵顺着缺口杀进来,就算是昝万寿再有两三万大军,也阻挡不住。
更何况看着城外黑压压的蒙古大军,昝万寿的心中都不清楚,到底是自己手下的兵将多,还是攻城的蒙古鞑子更多一些。
“这样打下去撑不过两天。”终于跑到一处敌台下面,昝万寿靠在墙壁上大口大口喘着气,敌台是被重点关注的地方,而通到敌台上的台阶一侧,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死角。
看着台阶上遍布的尸体,还有敌台上已经被还原成零件的床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