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4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这是三朝皇帝都未做到的事业。

    “飞熊团当然的称号已经有了。自然不用提了。”杨文岳道:“这一战后,枢密院会优先调配飞熊团的新兵以及陆军学院种子军官的分配工作,帮助飞熊团恢复军力。同时……”

    杨文岳卖了个关子,眼见众人巴巴看着,这才朝着朱慈烺一拱手,道:“遵照吾皇圣命:帝国军队即日起‘涅槃计划’。”

    所谓涅槃计划,实际上就是帝国军队体系要重新开始调整。

    在座的任何一人都深切明白,帝国军队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从前是没有希望,而现在,一切都有了可能。

    有赖于朱慈烺在河南的治理越发巩固,最大的难民源地终于不在产出难民。同事,又因为陕西顺军的造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被剿灭,来回鏖战的战争让当地人口锐减,客观上又降低了粮食的短缺,从而没有在酝酿大范围的平乱。

    故而,当中央政府免税的政策下达以后,陕西、山西以及河南这三个农民起义的策源地都就此平静了下来。

    没有了内乱,外敌又在遵化战役之中被朱慈烺打了一场漂亮的围歼战。国内的战争就此消停下来。

    其后,便是来自江南财源地的税赋开始经过成熟的海运体系运送入京。

    帝国的财政机器得以顺利运转,加上获鹿战役与遵化战役之中缴获的战利品,负责而今帝国财政的傅淑训眉开眼笑,难得让户部这个衙门有了几分宽松。

    在这样的基础之下,改革也有了条件。

    更加重要的是,帝国军队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这在遵化之战帝国主力只有万余人追击的现实下显得格外迫切。

    当然,要论及大明帝国的军事改革,则又不得不从1368年开始帝国的军师变革说起。总体而言,大明的军师变革从卫所军制到募兵制、京营以及边军不断演化。而一切的改革,都只是在既有基础上增加新的东西。

    碍于祖制,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拥有足够的权力以及能力可以根本性地改革军制。不过,到了朱慈烺手上时,一切显然不一样了。

    朱慈烺要全面的变革。而这一切,则要从卫所军制开始说起。

    卫所兵便是洪武年间太祖时期建立的卫所军制。卫所制的构想是来源于唐朝的府兵制度。太祖皇帝朱元璋也寄希望于卫所制度,希望可以让大明朝廷往后不费庞大军费便可以有百万大军。事实上,在大明的后来,光是云南一地,最多的时候就有20卫、3御、18(守御)所,共有133个千户所,卫军约148960人。在洪武二十三年时,大明全国范围内就一共有内、外卫547个,所2563个。足足有百万大军。

    只可惜……

    【读者群号码:。想要催更讨论剧情聊天就来这里吧!我的读者都欢迎来加哟~】


第八十二章:革新与扩军

    卫所制下的明军的的确确是不需要大明朝廷额外拨款军费的。

    只可惜,这卫所制度经历了太祖皇帝以及成祖皇帝过后,便迅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糜烂。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并非说明唐朝以后整个天下歧视军人,而是因为当兵既是没有好待遇,又做下许多坏事。

    至于作恶的原因也简单,生活贫苦。

    卫所制度在朱元璋的设想之中颇为自得。划拨一块地方,让军队和平时期种田,战争时期打仗,世世代代为军人,这个构想仿佛十分完美。有农田生产,也不需要国家负担。

    可实际上,一到和平时期,承平日久,军队的重要性就降低。军官开始侵吞土地,将军户压迫为农奴。整个卫所制度成为一个大号的农奴世界,战斗力轰然倒塌。军户也纷纷变得十分穷困。

    穷困极了,自然就有恶向胆边生的人。纵然是老实的,也会逃兵。洪武初年至洪武三年十一月,卫所制下逃亡者计47986人,因此不得不根补、勾补等方法弥补。根补即抓回逃军,勾补则由其户中以丁补,但此举既扰民又扰官,亦有军官藉此贪污,迫害百姓,使乡里间痛苦不堪。最后逃兵有增无减。

    在国朝初年之前,鉴于卫所兵不断糜烂。大明开始建立京营。

    京师京营又称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五军营分为中军,左、右掖和左、右哨。军士除来自京师卫军外,又调中都留守司及山东、河南、大宁三都司卫所马步官军轮番到京师宿卫和操练,称为班军。

    依靠抽调全国精锐组成京营的做法,朝廷保持了对北面蒙古人的攻势。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一直在土木堡之变前,大明对蒙古都是优势的一方。

    只可惜,土木堡之变,五十万京营精锐付之一炬。京营元气大伤,骨干折损殆尽。后来虽然时有恢复,但大明军力在崇祯年间已经溃散殆尽。

    尤其嘉靖年间倭寇为患,曾经在国朝初年时抵抗倭寇的沿海无数卫所毫无作用,甚至让百余倭寇横行到了南京城门前。就是原来的京营,也是不堪一用。

    而这个时候,卫所兵已经糜烂到了最惨淡的时候。最终的结果便是让卫所制度事实上成为一块脓疮,谁都不去碰他,但朝堂也再也失去了以卫所军制作为国防倚靠的打算。

    为此,大明朝堂便开始改为募兵法。戚继光用募兵法在义乌募吃苦耐劳的矿工为军,就此打造了天下赫赫威名的戚家军。

    但戚继光的强大却并非是大明开始变强,而是有赖于张居正的上台。作为戚继光朝中的奥援,张居正推行变法以后,大明罕见重新振作,让戚继光有了练兵的稳固内部条件,不会因为政治上的变动产生人事纷争,也不会因为缺乏中央支持而缺少军费来援。

    故而,戚继光剿除倭寇之后,得以在蓟镇就任,让戚家军得以护卫住京畿平安,蒙古人不敢南望。

    但同样,当张居正下台,朝中局势动荡以后,戚继光便只能黯然离开蓟镇,戚家军渐渐消亡,失去声息。到这时,唯一战斗力还算维持稳固的,就只有边疆军阵体系了。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九边。

    自从大明建国后,其后百余年间,退居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伺机南下,成为大明的严重边患。为此,朝廷不得不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个边防重镇,也就是后世所言九边重镇。

    因为与蒙古人的不断交锋作战,九边之中锻炼出了一批强军。尤其马芳,甚至成为一时勇将,名震边疆。

    到了大明中后期的时候,大明与蒙古议和,以互市换取暂息兵戈。就此,大明与蒙古人的敌对就此缓和。九边也渐渐因为成本过于庞大,渐渐虚弱。

    在万历末年时,辽东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造反。一开始,是朝廷不断派出兵马进剿努尔哈赤。结果接连不断的作战之下,整个东北锦州以东的地区尽数丢失。就连赫赫有名的辽镇也丢给了建奴。至此,朝堂终于以举国之力应对,而大明一方也派出了战略大师孙承宗。在孙承宗的出手下,关宁锦防线铸就。大明依靠着堡垒战术筑城推进,终于挽回了一直丢城失地的窘境。

    而这样的结果便是整个大明的军费以及军力都堆在了关宁锦防线上。

    关宁军最强,边军其次,再次便是断断续续出来卢象升的天雄军,孙传庭的秦军,洪承畴等朝堂掌控下忽起忽灭的其余军队,以及最后在原定历史上出现过的军阀如左良玉部,刘泽清部等所谓江北四镇。

    至此,也就铸就了朱慈烺穿越后的国防军事现状。

    这个时期的大明,除了关宁锦防线上的关宁军以外,京营已经衰弱腐烂,卫所制不堪一用,边镇经历了数十年失去敌人的沉沦,也已然越发不堪用。

    经历了朱慈烺到来后的大明,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裹挟边患为重的关宁军因为投降过建奴临阵倒戈,自然不敢再如何扎刺。九边军镇被李自成的顺军一番冲击亦是七零八落,收拾起来宛如牛刀切黄油,轻而易举。

    天雄军跟着卢象升战死在了巨鹿,孙传庭的秦军几经辗转亦是指令破碎,洪承畴投降了建奴等待秋后问斩。

    左良玉在安庆图谋不轨,被朱慈烺收拾去了黄泉。刘泽清的山东镇被朱慈烺拿下成了近卫军团最早扩军的壳,江北四镇还未成形就被朱慈烺碾压不知所踪。

    一切的一切都迥异于原来的历史。

    大明,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要拥有一个全新的军制。

    原本所有军事改革的阻力都消失一空。帝国的国防军事也终于有了有实际推动能力的改革。

    在杨文岳的阐述之中首先陈述了而今各军清点的情况。

    眼下大明还存在的军队,首先分为以下几个体系。

    第一:近卫军团系统。包括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飞熊团、军团直属独立炮兵营、军团直属独立骑兵营、直属于皇帝陛下的亲卫营,以及陆军医院、枢秘处、辎重营等非战斗部队。

    第二:关宁军系统。包括吴三桂作为山海关总兵的直属军队,驻扎在锦州、宁远等各处城池里的守军。这也是吴三桂与祖大寿参会的原因。

    第三:边军系统。也就是除了陷落的辽镇外的其余各处边军。包括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代表则是山西镇总兵周遇吉,宣大总督王继谟。

    第四:内陆新军。主要则是孙传庭所部秦军,以及各省巡抚组建用于剿匪的地方诸军。

    而在这一回枢密院审议提出的改革计划里,以上的四个系统将成为历史。所有军队将重新直属于中央掌控。

    在朱慈烺崭新的军制里,设想的是后世法国的经典军制。

    当然,从朱慈烺的计划提出出来的时候,便有了另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复周礼。”杨文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场上的文官们几乎都兴奋了起来。

    这可是历代儒生的G点,一按就可以焕发无数的激情与动力。尽管,他们也明白,这只是名词上的变动。

    《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鲁)三军,次国(宋虢等公国)二军,小国(齐晋陈蔡等侯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这一回,大明的军队便会按照军师旅开始重新建制。但基层的军制则不会照搬周礼,则是依旧采用了旅以下为团,团一下为营,营一下为百户,百户一下为总旗,总旗各领小旗。这一轮的建制革新里朱慈烺去除了千户的建制。实际上,百户便是连,总旗则是排,每旗便是一班。

    众人听杨文岳如此说起,纷纷便是嗡嗡闹闹了一阵。

    但很快,众人便平静了下来。

    杨文岳接下来便开始提及的是军衔制。

    一名新兵入伍,首先授衔列兵军衔。半年期满,在完成三百个识字要求后,便可以获得二等兵的军衔。完成全部识字课程并且服役半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