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皇帝,哥罩你-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诚忻一听,原来是帮手不够,人不够找我干嘛。大宋朝不是出了名的“冗员冗兵”吗,光听饭不干活的官要多少有多少,随便挑几个不就行了。
  章惇似乎看出他的想法,接着道:“本相用人一向很严,前日在吏部翻了半天册子勉强用了一些。不过有个位置非常要紧,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想来想去也只有贤侄能担此重任,只是不知……”
  这老头太可爱了,搞了半天原来是想提拔自己,绕这么大圈子累不累啊。徐诚忻对做什么官没太多想法,只要能让他把事情做好就行,便躬身问道:“多谢韩相抬举,不知韩相要让下官补哪个缺?”
  “贤侄对商贾之道颇有章法,如能入职户部侍郎必能有所建树。”章惇故意停顿一下,一边喝茶一边眯着眼睛暗打量,徐诚忻也端起茶杯,脑子却在不停思考。
  “圣上曾把贤侄的文章示于我,本相观之颇为欣赏,可见你我乃是同道中人。”章惇继续说:“我大宋虽富甲天下,根子里却是积弱积贫,若再不变法必生祸端。这次辽人来攻,大军才动,户部便已经空空如也。国有弊政,朝中有硕鼠啊!”
  徐诚忻犹豫片刻,说:“韩相如此看重我,真是感激不尽。只是最近手上还有许多事未了,若半途而废实在可惜。要不先让我把那些事了了,到那时如果还有需要,下官一定不再推辞。”
  “贤侄啊,”章惇有些痛心地劝道:“你应该清楚我大宋的国制,一向是重文轻武。治理天下还是得靠满腹经纶的文臣,为将者虽用命疆场也只能博得一时得意。如今天下太平,圣上对你甚是倚重,贤侄须趁机为自己谋个前程,文治才是正途啊!本相为百官之首,门下之人自然不会薄待。”
  这话越说越明显,徐诚忻也听出味道来了。这不是拉帮结派是什么,那意思分明是说:你做我小弟,跟着大哥混保证吃香的喝辣的。要不然,别看你现在得意,过几年就没花头了。
  徐诚忻这种愤青,自然不肯就些服软,再说现在朝中的形势还没看清,怎么能随便去站队。就算你韩琦一党独大,可你还不知道圣上用我不仅是因为易州的那点功劳,更重要的是与女真联手灭辽。谁说为将者只能博得一时风光,用兵的时候还多得很啊。
  想到这儿,徐诚忻哈哈一笑,道:“多谢韩相指点,下官已经明白了。不过我的确还有许多事情没了,我有个脾气,事情不做完就没法换地方。不得已只好先辜负您的美意了。”
  韩琦听了也不生气,只是淡淡一笑,道:“贤侄心意已决,那也不必勉强。你我同朝为官,都是为了大宋江山、为天下百姓,殊途同归而已。”
  徐诚忻离开韩府不久,韩琦便乘着夜色上了一顶青衣小轿直奔宫门。
  景政殿内,哲宗刚刚听完范纯仁的禀告,听说韩琦来了便打发范纯仁回去了。
  “如何?”哲宗端着香茗问道。
  “回陛下,此人性格坚韧、形迹放荡、不畏权贵、无视高官厚禄。言谈之中颇有轻君贵民之意,且好武轻文,看起来其志不小,陛下须小心使用。”
  哲宗眉头紧皱,缓缓说道:“他想从军倒不是好武轻文,这点我是相信他的,只是我到现在还搞不清倒最喜好的是什么。权、钱、美女、名声、似乎都喜欢,却又似乎都不是最喜好的。你怎么看?”
  “臣……无能。”
  “罢了,你与他才见,朕不怪你,下去吧。”
  “臣告退。”
  看着章惇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哲宗自言自语道:“可控……徐诚忻啊徐诚忻,我要用你,可我却总觉得看不透你呢?”
  正沉思间,门外传来一阵轻巧的脚步声,紧接着便听到赵舒叫道:“皇帝哥哥,我明天要出宫去玩,你一定要放我!”
  哲宗一怔,突然明白了什么,嘴角微微一笑,道:“行,你随时都可以出去见他,哈哈……”
  第126章 忧国忧民 '本章字数:3245 最新更新时间:2014…10…14 07:00:00。0'
  离开韩府,徐诚忻一路信马由缰低头沉思,这种官场有把戏本不是他的强项,话已说到,但难免有些患得患失。
  正走着猛听有人在叫他:“开国伯请留步!”
  回头一看,竟是赵谏。当初徐诚忻不知他身份,小小地捉弄了他一番,后来才听说这位竟是润王赵颜之子。回想这位小王爷态度谦逊、处事合情合理,心里倒有些不好意思。今天偶遇自然不会再无礼,忙上前还礼,口称小王爷。
  赵谏还是一付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笑道:“真是三日不见须刮目相看,此次为大宋立下不朽之功,小王心中敬慕得紧,不知可否屈架移尊到敝府一叙?”
  徐诚忻对他倒没什么成见,宋朝的王亲都不参予政事,这中间应该不会有什么花样。交个朋友也是不错的,便干脆地随他而去了。
  润王府位于马步街东北方,地势开阔、闹中取静,门口两座大石狮,气势非凡。院内假山亭阁、花草池鱼布置得错落有致。不时有下人路过,这些下人男俊女俏,礼仪周全,真如世外桃园一般。
  徐诚忻看得暗暗叹息:尼马,这才叫贵族生活。权势、豪宅、时间、银子一样不少,这些丫环随便找一个都是美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想不长寿都难。回头想想自己的那三室一厅,简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赵谏见他不时东张西望,一付很欣赏的样子,不由微微一笑。
  不多时,二人被下人引至一间雅致的书房,说是书房,看起来比徐诚忻家的正厅还大。上首一张梨花书案,该有的东西一应俱全,而且样样华美精致,玉雕的砚滴、金铸的笔床,随便拿一样都够平常百姓活上好几年。
  下首分列着几张小案、坐榻,上面摆着一些精致点心水果。书架上整整齐齐码着几百上千本书籍,墙上挂着几幅名家书画。
  徐诚忻对古玩字画不懂也没什么兴趣,不过其中有一付仕女图,做为一名资深屌丝习惯性的多看了几眼。此女应该是个美女了,不过中国画讲究的意,画得再美在这位阅图无数之人眼里也没什么兴趣。怪只怪他明明不认识画中之人,却总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赵谏见他盯着画不放,不由心中一动,问道:“开国伯可识得画中之人?”
  徐诚忻摇摇头,笑着说:“好象认识,其实不认识,可能是在你府上的美女见多了,出现了错觉。”
  “哈哈哈,”赵谏凑趣地笑了几声,道:“小王别无他求,不过声色犬马而已,倒让开国伯见笑了。”
  “哪里哪里,你这种生活是我求之而不得的。”徐诚忻又道:“你就别一口一个开国伯了,显得生分,我听起来也别扭,好象老头子似的。”
  赵谏一听正合他意,便说:“好,咱们君子这交,你长我几岁,就称你一声徐兄。”
  “行。”徐诚忻随手拿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口,笑着说:“我可先跟你说明了,我是个粗人,琴棋书画一概不通,写诗填词更是不行,平生只好喝好酒看美女。”
  “徐兄果然是个性情中人,诗词书画不过雕虫小技,不值一提。徐兄有的乃是经世济国的大才,小弟愚钝,正有些想法要向徐兄请教,请。”
  徐诚忻歉虚几句,两人便分宾主坐下,开始聊起来。聊来聊去,徐诚忻感觉跟赵谏的话跟韩琦相差不大。无非就是:你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怎么看?对大宋的发展有什么想法?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等等。唯一不同的是韩琦要送他官位,而赵谏却要送他别墅。
  “此去城东五里,有一处宅子,乃是家父早年置办的。此宅虽粗鄙,但亭台楼阁、花草池鱼却也一样不少,占地十亩有余,已经闲置多年。待明日着人修整一番,再挑些周全的丫环下人去,望兄不要推辞。”
  徐诚忻有些迷糊了,心想你一个在野的小王爷化这么大本钱干嘛,再有钱也犯不着拿别墅豪宅送人啊。莫非……
  不能要,这是肯定的,吃人嘴软拿人手软,不想受制于人就必须管住自己的贪欲。赵谏劝说几回,徐诚忻只是客客气气地推回去。
  赵谏无法,只得不再坚持,临走时又说:“徐兄以后在朝中为官难免会遇见小人,如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我。”
  徐诚忻又是一怔,找你?
  赵谏明白他的意思,施施然说道:“家父虽赋闲在家,但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一般的事情还是可以帮你谋划谋划的。”
  徐诚忻恍然大悟,连声称谢。
  辞别了赵谏,徐诚忻急急往回赶,他还真担心又会有哪位老大来拉他去聊天。
  此时,晚晴早就回家将一切安顿好。报社的生意一如既往,早有伙计送来帐目让她查看。月儿则忙着与温氏姐妹分享购物成果,一屋子的人虽不同姓却也其乐融融。
  晚饭后,一家子在堂上边聊天边等着一家之主,结果徐诚忻没等到却等来了吕商英。
  吕商英在这次秋试中名列第七,关键是他的策论与徐诚忻一脉相传,很得哲宗的赏识。再加上他曾经在盐塘县衙门处理公务近一年,工作经验还是很丰富的。不过做京官总是有别于地方官,哲宗也想先让他历练历练,便让他补了起居舍人这一缺。
  起居舍人是职位不高,主要是用于记录皇帝的言行,处理一些相关的文字事宜。兼职的称为“同起居注”。事关皇上的身前身后的毁誉荣辱,这种官要求非同小可,从来只选文采宏富、品学兼优的馆阁之士来担任。
  同时这个职位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常常与皇帝在一起,乃皇帝的近臣。吕商英的文采自不必说,哲宗用他主要还是看重他的治国方略。估计在这个位置上也呆不了几年,就可以去某个要紧部门当一把手了。
  吕商英一到,温氏姐妹忙避嫌下去了,官燕是晚晴的结义姐妹,也算半个主人,就没走。月儿送上茶水在一旁侍候。
  一年不见,吕商英还是那付一丝不苟的模样,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口称师母,倒让官燕大感意外。一谈之下,但见吕商英言谈举止无不合乎礼法,态度不亢不卑,显得一身正气。官燕也是奇了,这么一个品学兼优的儒雅文士怎么会拜徐诚忻那小子为师,不禁有些愤愤不平。
  整整坐了三刻钟的时间,徐诚忻才姗姗来迟,吕商英忙迎上来要行拜大礼。徐诚忻一把拉住,笑骂道:“你少跟我来这套,走,去书房咱哥俩好好聊聊。”又吩咐月儿道:“送些酒菜来,尼马这一路过关斩将费了不少口舌,食物都消化完了。”
  月儿扑哧一声,忙下去准备。晚晴见没自己事,便又开始去查看生意了。
  书房内,吕商英清楚这位都是的脾气,不敢太拘谨,直接找椅子坐下。徐诚忻忙不迭地问起冯虎的近况,才知道这小子干得也不错。他虽是个粗人,但也不笨,边上又有吕商英不时提点,对治理县城是越来越顺手了。其实只要没有太多的想法,做官也不是太难的事,这一年多下来倒在当地博得个不错的名声。
  唯一让他头疼的是沿海倭寇越来越猖獗了,冯虎狠练民兵,也击退、击杀过不少。不过大海茫茫,倭寇来去自如,真是让人防不胜防,一进也想不出根除的法子。
  “操他妈的小日本,”徐诚忻骂道:“哥早晚过去灭了他们。”
  吕商英道:“倭寇来去自如,已经渐成气候,他们杀人越货手段极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