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皇帝,哥罩你-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呢!人呢!”
  “大饼脸”赶紧一脸痛苦地向主子邀功,说:“公子爷,你总算来,再晚来一会,我们……我们快被他们打死了!”
  李有才大怒,一把抓起他的衣襟,大喝道:“蠢才,我问你人呢?”
  “他……他们跑了,他们骑着马跑了,怕是追不上了。爷别打,爷饶命……他们好象说去杭州了……”
  跟在后面的一名捕快模样汉子皱了下眉头道:“李公子,去杭州的路可不止一条,怕是一时找不到他们了。不如我们先放过他们,从长计议如何?”
  李有才不快地盯了他一眼,这些人虽然迫于老子的面子听命于他,却也是表面一套,暗地里一套,并不诚心帮他。如今这事,如果硬叫他们去办,恐怕也只是走走过场,出工不出力的罢了。
  不过这口气实在有点难以下咽,又想起那位风骚入骨的女子,心里又爱又恨,却一时也没办法。
  “杭州是吧,我记住了。”李大公子恶狠狠地吞了口口水……
  第14章:妇女能顶半边天 '本章字数:3085 最新更新时间:2014…07…11 15:21:30。0'
  这会儿的徐诚忻已经是腰酸背痛屁股麻,早就没了刚开始的新鲜劲。好在有冯虎在边上不时的提醒指导,不然屁股不会仅仅是麻而已了。
  沈晚晴看着心疼,赶紧借口自己难受要求慢点赶路。反正大家都不赶时间,李有才那小子估计也找不着他们了,于是大家就放慢了行程,信马由缰,边走边聊起天来。徐诚忻是当兵的人,自然对军事感兴趣,恰巧冯虎又是复员军人,俩个人就有了同共语言。
  “冯大哥,你是行伍出身,你说现在最厉害的是什么兵种?”
  “自然是骑兵了,”冯虎神采飞扬地呵呵一笑,道:“进可攻,退可守,即便面对数倍于己的步兵也可一战。可知行军打仗全在一个‘势’字,虽只有几千骑兵,若齐头并进,一起冲杀过去。这人借马势,马借人威,岂是血肉之躯可以阻挡的!”
  徐诚忻虽然当过兵,但对于冷兵器时代的东西并不熟悉。不由想起以前他玩的一款叫《征服者》的游戏,里面的叉叉兵似乎是能克制游侠的。于是不解的问道:“那叉叉兵呢?也克制不了骑兵吗?”
  “叉叉兵?”
  “哦,就是长枪步兵,如果长枪戳个马腿、扎个肚子,骑兵不是废了吗?”
  冯虎点点头说:“嗯,这倒也是不行。不过要有两点,一:枪兵人数须占优势;二:须做困兽斗。若地形有可回旋余地,骑兵仍是胜多负少。只要有马就有了主动,他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或者只需纵马掠阵,慢慢蚕食。你若上前追击,他只须返身放箭,追兵是迎箭而上,放箭逆风,先机尽失。若是不追,只得由他来去自如……”
  冯虎长年在边疆守关,虽没有大战,但边境磨擦不断,可谓吃尽辽国骑兵的苦头,对个中要害也是深有了解,说起来倒也有条有理。
  徐诚忻暗暗点头,想起游戏里的蒙古骑射手打起来仗来的确非常的风骚。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控制,就算是哥特兵卫军都能让他放风筝放死。冯虎要是知道他竟是靠着游戏知识在跟他讨论行军打仗,估计要郁闷死了。
  “那要是用弓箭手怎么样?”徐诚忻又想起游戏里的诸葛弩:“以步兵守阵,弓手射箭,这个方法可以破敌吗?”
  冯虎大摇其头,说:“此是守城之法,但敌若攻城自不会用骑兵。弓箭总不是强兵之道,就算是神臂弓也只能杀敌于二百多步而已。区区二百四十步,骑兵转瞬即至,到时弓箭手只能引颈而戮。”
  徐诚忻想想也的确如此,此时他们好象是在以兵论战,心中有些不服,不由低头思考起来。忽然心中一动,想道:宋朝应该发明火药了吧,只是不知道有多少应用到了军事上……
  于是试探道:“那么火药呢?那个……火枪……”
  “火药?”冯虎一愣,道:“那玩意如何能打仗,吓唬人罢了……”
  果然如此,徐诚忻叹了口气,说:“这个,火药现在还没有用来打仗吧?”
  冯虎想了想说:“倒是用过几次,听管营将军说:前些年有一参将突发奇想,以桐油薰中空斑竹,外缠韧带。内置火药,锐石铁珠,管尾开小孔以米糊棉线为引,点火即可发射。”
  徐诚忻一听,大是兴奋,连问效果如何。
  冯虎摇头笑道:“杀敌不行,不过声响惊人,一开始把辽军战马吓得乱了了阵脚,倒是起到点作用。后来,辽人常以爆竹驯之,辽马闻而不惊,自然也就没人再用它了。”
  一阵失望过后,徐诚忻倒也释然,如果宋代就发明了火枪,历史就不是这个样了。
  “难道辽人的骑兵就没有破解之法了?”徐诚忻不服的说。
  “那倒也不是,辽人有骑兵,我大宋也有骑兵。若想破阵杀敌,骑兵才是王道啊!”冯虎感叹道。
  此时,坐在车里的沈晚晴也耐不住寂寞,探出头来说:“可惜的是,我大宋的骑兵根本不能与辽人相比。”
  冯虎有些失落的点点头说:“沈姑娘说得没错啊,辽人本是马上民族,人善骑、马善跑,我大宋与其交手向来是少有胜算。”
  沈晚晴摇摇头说:“辽人善马本是不错的,但我大宋人口众多、物产富足,若能施良策、兴马政,练出一支纵横天下的铁骑也并非难事。只是……”她抬头突然发现两双眼睛正好奇的看着自己,不由得脸上一红。
  “只是什么?”徐诚忻非常好学的问道。
  沈晚晴是个很有见解的人,只是在这个社会里向来是男尊女卑,她一个女孩子,说出来的话从来不会有人当真。而徐诚忻不仅愿意跟她讨论,而且从来不会轻视于她,沈晚晴虽然只和他相处了一个多月,却越来越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了。
  “只是我大宋向来重文轻武,兵者,凶器也,若战事一起,则国库空、民怨起。不到万不得已自是不可轻言,所以武备松弛,马政不兴,此其一也。澶渊之盟之后,朝廷即以‘守内虚外’为军政国策。虽边境常有摩擦,但不动筋骨,除此之外再无战事,不求破敌国,但愿固守保全,宁可岁币赂之,乃民心军心之所向,此其二也。”
  “有此守弱之心、之策,岂会有强兵道。再说这骑兵,兵乃国之本,马为甲兵之本,大用也。我大宋本有牧监十四处之多,内外监及诸军有马三十多万。如今呢,优质牧场或沦为辽土或废停,现只留下四处,便是这四处也是名存实亡,此其三也。试问现如今何来群牧司?何来马政?又何来大宋铁骑?”
  往年这些话她也经常与父亲讨论,父亲说起来也是一腔忧恨,可恨自己人微言轻,不能上达天听,不过是发发牢骚而已。今天说起来自然是条理清晰,娓娓道来,竟把俩个大男人说得一愣一愣地。本来她还想接着说兵政的,一看他们的表情倒不好意思再说了。
  “人才啊!”徐诚忻惊呼道:“姐姐应该去当个官才对啊,肯定比现在的宰相强多了。”
  沈晚晴俏脸一红,说:“你胡说什么,韩相乃是天科进士出身,学富五车,当世大儒,岂可与他相比。再说,哪有女子当官的。”
  徐诚忻不肖地说:“那有什么,学问好可以当老师,但不一定能当好官。女子当官嘛……那是早晚的事,你可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可以做到,有个伟人曾经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
  沈晚晴一愣,问道:“这话是谁说的?”
  “这个……他叫毛泽东……”
  沈晚晴与冯虎都奇怪的问道:“毛泽东……我怎么没听到有这么一个伟人?”
  徐诚忻含含糊糊地说:“他啊……是我家乡的名人,离这儿有点远,你们没听过也不奇怪。”
  “哦!”
  俩人哑然一笑,想必这毛泽东定是某个小城的乡绅秀才之类的,算不上什么大人物。
  徐诚忻怕他们接着追问下去,赶紧把话题扯开,又跟冯虎聊起行军打仗、谋略布阵起来。这冯虎算起来也只是个军中小校,让他上阵杀敌是行的,但一说起行军布阵就有些免为其难了。
  而徐诚忻毕竟是个半吊子大学生,现代社会信息量空前膨胀,只要你有兴趣,什么都可以查到。再加上他当过兵,军队里会有些培训,自己又有些兴趣。平时也经常与战友们争论各种战略战术,古今中外的战例都略有研究,什么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一些研究成果随手都可以读到。于是,接下去就成了他一个人的秀场了。
  在吸取了前面毛泽东问题的教训后,他本着轻环境重思想的套路。从中国古代的知名战例到现代的冷战思维;从闪电战到攻城战到登陆战;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战略战术。什么阵地战中的运动战、运动战中的阵地战、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
  一顿胡侃海吹之后,他终于满意的看到:大家都对他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因为徐诚忻不善骑马,一伙人停停走走,如游山玩水一般,一直到了天色渐黑才堪堪赶到杭州城外。
  此时的城门之下竟是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而且大多是从城里往外赶的引车担筐之人。一时之间将城门堵得严严实实的,不要说马车了,就连徐诚忻的马都进不去。大家只好和其余的进城者一起耐心地等在门口,等了一会,见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心中不免有些焦虑起来。
  “这位朋友不必担心,不到亥时,城门是不会关闭的。现在为时尚早,我们只需等稍片刻即可进城。”
  徐诚忻回头一看,见一青袍小伙骑着一匹黄膘马正神定气闲的立于身后。徐诚忻见他浓眉阔口,双目炯炯有神,虽算不上一名帅哥,却是英气逼人,卓而不群,真是比帅哥还耐看。见惯了现代男人秀气的面相,这哥们儿的确让他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15章:女朋友是什么意思 '本章字数:3291 最新更新时间:2014…07…11 10:22:06。0'
  徐诚忻见左右无事,有个人来找他聊天正合心意,便朝他笑笑说:“hi,你好。你也要进城吗?”
  那人见他虽言谈举止有有些怪异,却感觉亲切友好,当下也不在意。笑着回应道:“是啊,今天外出游玩走的有些远了,故而来迟。正好碰到了乡民出城高峰,不过用不了多久便会空下来。这位兄弟想必是刚从外地来杭州,不明就里,难免会有些担心。”
  “担心倒是没有,只是以前在家乡常常碰到塞车,心里总是有些烦燥。”
  “塞车?”
  “哦!就是车马堵着路。”
  年轻人释然一笑,说:“原来如此,这杭州城虽说人口众多,倒也不必为‘塞车’心烦。只早晚一次,均为渔夫菜农进城易市而来,罢市而归,大约一顿饭的功夫就结束了。”
  徐诚忻见这些人大多都拎着蓝子,偶尔有几个挑着担子赶着牛车的,不由好奇的问道:“他们卖都是自己种的菜、自己抓的鱼吗?”
  年轻人怪道:“自然是自己种的菜自己抓的鱼,不然从哪里来?”
  徐诚忻摇摇头叹道:“唉~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怎么能赚得到钱呢,怎么能发展经济呢?”
  那年轻人虽没听懂他说的话,但看他样子显然是有些另有想法,不由问道:“莫非朋友精通商贾之道?”
  徐诚忻不好意思的连连摆摆手,说:“谈不上精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