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皇帝,哥罩你-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徐诚忻开怀大笑,端起茶道:“以茶代酒,请!”
  “请……”
  “咦?本多君怎么不干?”
  “呃……干干!”
  本多茄川后悔不已,看了看茶,终于一脸悲壮地举起茶,闭上眼睛狠命咽下。
  “爽快!本多君果然爽快,不如我们连干三杯怎么样?”
  “不不不,”本多茄川大惊失色,忙摆手道:“最近肚子不太好,大夫嘱咐要少喝茶、少喝茶……”
  “哦,那就算了。”徐诚忻遗憾地坐下,随即从怀中取出项兴泉送来的折扇,“啪”得一声打开,轻轻摇起来。
  本多茄川一看这扇子大惊,不禁问道:“徐大人,这桧扇……不知是从何而来?”
  “这个吗?”徐诚忻瞥了一眼手中的折扇,道:“是一位朋友从北方带来的,说是从女真人手里买来的。”
  本多茄川凑近看了看,愤声道:“果然是女真人干的,这群强盗!”
  徐诚忻奇道:“怎么回事,他们来问候你们老母了?”
  袁丁嘴角抽搐几下,忙端起茶怀掩饰,双手也是颤抖不已。
  本多茄川不太懂“问候老母”具体是什么意思,想来也不是好词。便道:“何止问候老母,前段时间国内有人来报。说是有一股不明来历的海匪袭击了壹岐、怡土郡、博多、长崎和肥前等地。他们掠夺物资、烧毁房屋、虏走壮年劳力一千余人,又把老人和儿童就地处死。惨不忍睹啊!”
  “是够惨的……”
  “大人手里的桧扇定是他们抢去的,然后再转卖给了大宋商人。现在既然已经知道是何人所为,还请大人奏请圣上,出兵女真,为我国讨回公道。”
  “好!”
  “大人同意了?”他想不到这位答应得这么干脆。
  “那是自然,常言道:打狗还得看主人面。这女真人太不象话了,一点面子也不给我们大宋,得好好教训一番才是。”
  “咳咳……是得好好教训一下。”
  “只是,”徐诚忻眉头一皱,叹道:“只是这事得稍稍往后押一押。”
  “为什么?”
  “忙啊!太忙了!”
  “忙……”
  徐诚忻遗憾地说:“你看北方战事吃紧,大宋与西夏、辽国打成一片了;西面时有番子做乱;东面又有你们的那帮刁民海匪捣蛋。本官再神勇也只有两只手,如何忙得过来?”
  “那要等到何时才有空?”
  “也不用多久,只要本官扫平了海匪便可以抽出手来了。”
  本多茄川两眼一翻,这就是说没希望了。他心有不甘,又追问道:“不知大人何时可以扫平海匪?”
  “最多不会超过三年。”
  三年……三年内女真人不知能去倭国多少趟,黄花菜都凉了。
  “徐大人,三年太久了吧。本国兵微将寡,无法在三年内抑御女真强盗。若大宋坐视不管,不仅有损天朝威仪,而且也会让其它宗属国寒心的。”
  袁丁听不下去了,道:“我们有句古话,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会不会寒心你我说了都不算,他们也不是傻子,看得出好歹来。”
  徐诚忻安慰道:“本多君,你们的事我肯定要管,虽说现在人抽不出身,但可以帮你做点事。”
  本多茄川一听以为是可以捞点好处了,忙问何事。
  “我看你们之所以打不过女真人,是武器不行。比如你刚才送我的那两把刀,对你们来说应该算是好刀了吧。但在我看来却很是一般,我随便拿把匕首都能斩断它。”
  本多一听大为不服,倭国别的东西不怎么样,铸刀水平还是有些名气的。
  徐诚忻见他不服,便叫人把那两把倭刀送回来,轻轻抽出长刀。又从怀中取出杜中师送他的匕首,对他晃了晃问道:“这是你送的刀没错吧?”
  他刚点完头,只听“呛”一声,匕首与长刀对砍,那倭刀竟直接断成两截。本多茄川大惊,捡起断刃仔细看看,又瞧了瞧徐诚忻手中的匕首,有些不敢相信。
  “不信吗?”徐诚忻笑道:“再试一把。”说完又抽出另一把倭,自然也是一刀斩断。
  徐诚忻收起匕首,道:“也难怪你不信,我这把匕首的铸造之术是不传之秘。别说你们,本朝之人也知之甚少。这次也是为显我大宋对你国的关照,我可以将此术传授给你们,你可想学?”
  这是尖端科技,能不学嘛,而且是白送的,不学白不学啊!本多茄川忙不迭的点头道:“多谢大人,想学想学。”
  “想学我就让人教你们,”徐诚忻微笑道:“考虑到这技术有些难度,你派几个最好的铸剑师傅来,学起来也快一些。”
  “这个不难,这次来大宋就带着两名铸剑师,回去后马上让他们过来拜师。”
  (1019年3月28日,有不明来历的五十多艘战船入侵日本,对马,壹岐两岛并将岛上居民全部杀光。他们抢夺物资、杀人放火,虏走1400余人,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去。当时的日本崇尚武士精神,根本没有象样的军队,一时无法抵抗。日本正史为此事记载比较郑重,史称“刀伊入寇”。因为从这次教训后,日本开始重视军队的建设。至于刀伊是哪个民族,大多数人认为是女真族,但仔细想来疑点颇多。本人不是历史学家,只能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写了。插一句:其实我也不信是女真人干的。)
  第173章 知难而进 '本章字数:3041 最新更新时间:2014…11…30 07:00:00。0'
  本多茄川走后,袁丁忙不迭地提醒徐诚忻:“徐大人有这等铸剑之术切不可传于倭人,这可是养虎为患啊!”
  徐诚忻两手一摊,笑道:“袁大人过虑了,我哪来这等奇术。”
  “那……”
  “那两把倭刀是我事先命人去敲断了,再暗暗粘上的。还好他们爱惜自己的武器没让我再试,不然非露馅不可。”徐诚忻认真地说:“倭国虽不济,但造出来的刀剑的确比我们强。等那俩名铸剑师来了,好好招待,技术没学到手决不放他们回去。”
  袁丁恍然大悟,喜道:“大人放心,下官马上着人去办。大人这一手真是……高明。”
  徐诚忻对他挤了挤眼,道:“你应该说‘卑鄙’才对,这样听起来更舒坦一点。”
  “哈哈哈……”俩人同时放声大笑。
  辞别袁丁,离开鸿胪寺后,徐诚忻回到家中。不多时,哲宗的圣旨就到了,自然就是任他为枢密副使之职,从二品大员。而枢密使之位仍是空着,哲宗也没有表态,只命徐诚忻代行枢密使权职。其中的道理一目了然:哲宗就是要让这位小舅子主理枢密院。
  一时间,朝中各官上门敬贺的络绎不绝。北宋时,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共掌天下的文武二柄。当朝宰相是章惇,掌朝政要旨,徐诚忻握军事大权,此二人统领天下文武百官,可谓灼手可热。
  整整一天,徐诚忻都忙于应付上门来拉关系、联络感情的各级官员,送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好在他多金不贪财的名声大家均有耳闻,贿赂他的人几乎没有,最多只送点小礼物意思一下。当然,上来就拿重礼砸的愣头青毕竟少见,先探探口风摸摸脾气才较为谨慎。
  吕商英做为他的下属和学生,早早得就来了。徐府的人对他也很熟悉,便留他一起吃了饭。徐诚忻要时常接待访客,他便被官燕带去书房看书聊天。
  晚饭后,总算空下来,徐诚忻却不时往门口张望,好似还不过瘾一般。
  赵舒笑道:“相公,你还嫌不够热闹吗,再来几拨人茶叶都要不够用了。”
  徐诚忻摇摇头,说:“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倒来了一大帮,真麻烦!”
  “相公想让谁来啊?”
  正这时,管家来报:“兵部尚书王修前来拜贺!”
  徐诚忻一听大喜,跳起来就往外走,一边说道:“总算来了!”
  兵部虽权限不大,但尚书的品轶与徐诚忻相当,他来得这么晚也是有道理的。王修在任时间并不长,是哲宗亲政后刚刚提拔上来的,自然为官较为小心。
  “王大人亲临寒舍,真让下官受宠若惊啊,快请!”徐诚忻的官场话越来越溜了。
  “恭贺徐大人左迁至枢密副使,真是可喜可贺。下官与徐大人同朝为官又一起统领兵政,理应前来道贺,请请请。”
  二人客客气气地寒喧片刻便一同走进内厅分宾主坐定,下人上茶,一起端起喝了一口。徐诚忻今天也不知喝了多少茶,现在就是让他喝乳前龙井也觉得淡出鸟来了。不过,陪饮也是一种礼节,只是可惜了那些好茶叶。
  王修缓缓放下茶盏,面带微笑,道:“徐大人真乃国之柱石,力扫辽军、联兵抗西夏、南下扫贪惩腐,近日又计除叛军。加上大人身份尊崇,这枢密使的职位确是实至名归,众望所归啊!”
  “王大人,是枢密副使,不是枢密使哦。”徐诚忻忙纠正道:“下官才疏德薄,做个副使已经是勉为其难,王大人过奖了。”
  “徐大人年纪轻轻,得高位却谦让有礼,果然是人中龙凤。大人现虽屈就副使,实则枢密院已归大人统领,假以时日这枢密使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那就承大人吉言了。”徐诚忻不想再跟他啰嗦这些客套,他是一个喜欢讲效率的,便直接将话题一转,说:“王大人,如今咱们虽不在同一个衙门办公也算是同个系统了。前段时间圣上交待我一些事,我正想找时间跟你商量商量呢。”
  “徐大人有话请讲。”
  “首先就是我们铁卫营的扩编,此次铁卫营立了首功,圣上甚是满意,所以允许扩至十万。本来这事不敢劳动王大人,但圣上已经将铁卫营归于兵部。我虽兼着铁卫营主将却无权行征募这事,所以还得麻烦兵部来办这事了。”
  王修早就等着他开口,道:“此事圣上已经嘱咐过了,大人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兵部自当全力配合。”
  “那我在这儿就先谢谢了!”徐诚忻心中的石头放下一半,说道:“当初建铁卫营是本着宁缺勿滥的精兵之路,但兵虽精没有数量也是不行的。要打大仗还是靠人多,十万大军,如果都是精兵足可横扫天下。现在铁卫营只有一万五千,再征募八万五千已是不易,而且又得符合精兵的标准。”
  “徐大人希望用多少时间完成此事?”
  “最多一个月,十万人马全部到位。”
  “一个月?!”王修一愣,摇头道:“此事绝无可能,光征发募兵令下达州县就要化去月余,再加上造册登记、查役、体检、输钱、押京诸事,最快也得三个月。而且用三个月募集的兵丁也不一定符合铁卫营的精兵要求。”
  “所以我想从现在的禁军当中挑选,不知这样行不行得通?”
  “从禁军中挑选?”王修又是一怔。
  “不错。从禁军中挑选士兵有两个好处:一自然是可以在一个月集齐人数;二是不必再耗费朝廷的银两。禁军本来就数量庞大,朝廷养了上百万的兵好多都是一辈子没上过战场。虽有些懒散的恶习,但他们都懂得军纪军规,适应一段时间我还是有信心将他们练成精兵的。只是不知道这样做行不行得通,有没有什么难处。”
  王修想了想道:“军中常听人报怨我朝的兵政:‘兵无常将、将无常帅。’这本来是个弊病,但对于做这事来说反倒成了一个好处。各军将帅三年一换,对手下兵士的好差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反正到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