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皇帝,哥罩你-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声令下,众士兵马上开始忙碌起来。劈柴扎营、埋锅造饭,几个士兵又扛来铁锹锄头,在徐诚忻的指挥下挖了一个足有五、六米深的大坑。然后再将那六口装满瓷器的箱子小心冀冀地放进去,为防破损,上面还架了一排树杆。
  “都小心点,这可是文物,以后可值钱啦!”徐诚忻一边喊一边暗暗发狠:狗日的黄福鑫,老子现在虽是你祖宗,也要好好整整你……
  紫瑶瞪着一双大眼睛,莫明其妙地看着这一切。等徐诚忻把事都办完了才好奇地问道:“相公,你这是在做什么呀?”
  徐诚忻脸上略带伤感,看着这片荒地说:“以后这里会造许多房子,很高很大的房子,但是这些房子不是用来住人的。”
  “房子不住人那造起来做什么?”
  “赚钱,用来帮富人们赚钱。”徐诚忻一拉她的手,说:“走,你跟我一起去拜拜我家的祖屋。”
  紫瑶听他说了些烧脑子的话,一时想不明白,又见他表情甚是肃穆也不敢多问。不过叫她拜祖宗却是心中暗喜,说明徐诚忻已经把她当成徐家的媳妇了,拜个祖先也算是进门。
  二人来到临近江边的草地上,对着一片空地郑重其事地磕了几头。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回来了。”又看了一眼紫瑶,轻声介绍道:“这是我老婆紫瑶,漂亮吧?京城……不,开封市还有两个呢,都是大美女,你们开心吧?那个……现在是宋朝,娶三个媳妇不犯重婚罪,你们放心好了……”
  转头一看紫瑶,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样,神态颇为虔诚。她双目微闭、面带娇羞、双手合什,嘴里念念有词,真把这片草地当成徐家的祖宗祠堂来拜了。念完以后,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才转头望向徐诚忻。
  “你在念叨什么呢?”徐诚忻好奇地问道。
  紫瑶面色绯红,羞道:“以后告诉你。”
  “你不说我也猜得出来。”
  “是吗,那你猜呀。”
  “刚才有没有叫爹娘呢?”
  紫瑶摇摇头。
  “那怎么成,我都跟他们说了,你是我的娘子。快叫一声,不然他们以为我在骗人。”
  紫瑶见他说得真切不敢违逆,强抑娇羞又磕了一个头,说道:“爹,娘,媳妇紫瑶给您们磕头了。”
  徐诚忻喜笑颜开,将她扶起来,找了个地方并肩坐下,跟她讲小时候的的事情。
  “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来这江里玩,十多个小孩呢。大家一起光着屁股跳下去游泳,比谁游得快,那时候江心有一大片滩头,我总是最快游到那边。”
  。……
  “相公,我看这片地方不像是造过房子的,我们会不会找错地方了?”
  “错是肯定没错的,”徐诚忻意味深长地说:“物是人非啊!”
  算算他来宋朝也已经快二年了,现在虽然已经成功地融入了这个社会,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抗拒自己成为宋人的。闲来无事时,也常常怀念那个尽量不算如意,却又让他魂牵梦萦的二十一世纪。
  “真想带你们过去看看。”
  “相公不必忧虑,等我们都闲了,就把晚晴她们一起叫来,去你想去的地方住一段时间就是啦。”紫瑶乖巧地安慰道。
  “怕是回不去了。”
  “相公说哪里话,能来自然也就能回去。”
  “但愿如此吧……”又想:要是真回去了,晚晴她们怎么办,这么好的老婆怎么能不要?还是在这里算了,至少没人敢欺侮我。要是能把她们都带走就好了,可是,可是她们要都去了,我岂不犯了重婚罪……
  想到后来自己都觉得无聊,不由自嘲地笑笑,暗暗摇头。
  营帐虽是简陋,但这一晚却睡得很安稳,还做了一个非常无耻的梦。梦见自己果真带着大小老婆回到了二十一世纪,一帮人住在豪宅里,每天翻牌子、玩游戏。结束语是: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178章 被打劫了 '本章字数:2989 最新更新时间:2014…12…05 07:00:00。0'
  第二天,辞别了那片未来的家乡,徐诚忻又投入到伟大的复兴北宋的大业中去了。
  他在路上耽搁了这么多时间阳县的市舶司那两艘大船早就准备好了,美中不足的是那是两艘大商船而不是战船。好在徐诚忻事先申明,需要有军事目的。船厂的匠人便临时在船舷上装上了木制女墙,大约半人高,墙头有垛口用来作战时的掩护。女墙上穿孔,把棹伸出去,桨并列排布一边十根,有效地保护了船工的安全。
  徐诚忻将二百万两银子分两船装好,又从阳县海防营调了二百多熟悉水性的士兵和船工,择日出发。两只大船一前一后,驶入大海沿着岸线一路向东南前进。
  徐诚忻所在的船跟在后面,他虽有海岛上混过一段时间但并不懂航海。他手下的亲兵更是都出生在北方,别说航海,连坐船都辛苦。出海没几天,便有一大半人开始晕船,连吐带泻、苦不堪言。好在此去明州并不算远,最多六、七天就能到达。
  徐诚忻紫瑶和刘武都出生在南方,经常坐船,乘起海船来却是逍遥自在。当然出海航行他们还是第一次,个个兴奋不已,每日都站在甲板观赏海景。
  这天清晨,徐诚忻又与紫瑶站在甲板观看海上日出。天色还未亮透,灰蒙蒙地,海上弥漫着略带凉意的雾气。不多时,红日便从海里探出半个脑袋,顿时光彩四射。层层云雾被染得橙红鲜亮,如同一团巨大通透的美玉。海水也被染红了,这中间海鸥翩跹、微风举浪,实在是美不胜收。
  徐诚忻看着高兴,对刘武叫道:“快把‘死脑筋’叫来看日出,这等难得的美景岂能错过。”
  刘武笑道:“徐大哥还是饶了他吧,这几天他快把苦胆吐出来了,估计现在正抱着床脚运气呢。”
  “哈哈,这个老范,我总算知道他的命门了。”
  紫瑶在霜儿的陪伴下半倚着女墙,目不转睛地看着海面。她面带微笑,海风撩起几缕散发,霞光晒在脸上凭添一抹淡淡地金色,自有一股出尘不染的美态。突然发现徐诚忻只顾看着自己,不由奇道:“相公怎么老是盯着我看什么?”
  “你在船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边上看你……”
  “相公又说胡话了。”
  。……
  太阳渐渐地升起来,光线变得有些刺眼,海面上的雾气更淡了。徐诚忻对紫瑶说:“看一会就回去吧,海面上的风还是很凉的,小心冻着了。”
  “相公你先回去罢,我和霜儿再站一会儿。”
  徐诚忻关照几声便往船舱走去,走了几步,又对一船工问道:“到明州还有多久?”
  “回禀大人,今天晚饭着必能到达明州港。”
  “嗯。”徐诚忻点点头,对刘武笑道:“老范的苦日子总算到头了。走,咱们去看看他。”
  刘武正想说话,忽听霜儿惊叫道:“呀!好多渔船,姐姐快看好多渔船呢!”
  徐诚忻一怔,停住脚步问船工:“这里经常有渔民来打鱼吗?”
  “这个,”那船工犹豫片刻说:“小人也不知,这一带是明州辖区,小人也是头一遭来。不过现在海匪较多,出海的渔民是越来越少了。”
  徐诚忻快步回到船舷,举目远眺。
  此时太阳虽已经跳出海面,但在云层雾气影响下,视野并不开阔。在他们东面的薄雾中隐约出现了一些小船,小船行进较快,上面人影憧憧,一时也看不真切。
  徐诚忻不敢大意,马上把阳县海防营管带叫来,问道:“金管带,你看这些船象渔船吗?”
  金管带不敢胡说,定睛看了一会,待它们更近了些才道:“大人,这些不是渔船。一则速度太快;二则船上人太多;再说此时正是撒网时间,哪会急着往回赶。”
  “马上警戒,把士兵们都叫上来做好战斗准备,同时警告前面的船。”徐诚忻叫道。眼睛仍盯着那些小船,小船越来越多,粗略一数至少有十三、四条。
  紫瑶与霜儿吓了一跳,忙问怎么了。
  徐诚忻安慰道:“那些不是渔船,只是为防万一做些安排。你们回里面休息一会儿,放心吧,我们人多船大,就算是海盗也奈何不了我们。”
  待她们离开甲板,船顶的信号兵已经挥动牙旗将命令传送过去。
  “刘武,把能扛得起枪的兄弟们都叫上来,那些海防营的士兵没打过仗,我们还得靠自己。”
  刘武赶紧下去召集他的亲兵。甲板上金管带也正忙着集合士兵,安排他们到船的各处布防。他们平时多以劳役为主,别说打仗,出海的机会都难得碰到。一时间大家慌乱不堪,甲板上人来人往忙得人仰马翻,惹得徐诚忻眉头大皱。
  此时,那些小船更近了,在霞光的照耀下一柄柄钢刀闪着白光,看样子他们果然是海盗。
  “都别乱!自己管好自己的位置,听命令……那些船工干嘛呢!管你自己划桨,打仗是人家的事,你起来干什么?想当靶子不成?说你呢……”
  刘武一边喝斥一边回到徐诚忻跟前,担忧地说:“徐大哥,还有二十多个亲兵能打仗的都叫上来了。可是前那面只船上都是些役兵,不知他们能不能挡住,看样子他们乱套了。”
  “马的,怪我太粗心了,当时应该分一半兵力去那边才对。”徐诚忻懊恼地骂道:“想不到这些倭寇胆子这么肥,这么大的官船都敢劫。”
  “让他们停下来等着,我们快靠上去。好歹那边也有一百多人,居高临下再怎么也能抵挡一阵的吧。”
  刘武忙叫道:“大家快用力划,靠过去!”
  对于水战大家都不熟悉,只能凭感觉实施。事实上古代的水战也没多少花样,多以撞船、撞舷,远程靠弓箭,刀盾兵负责防御及船只靠近后的“跳帮”格斗。现在虽有几杆火枪,但所起的作用与弓箭相距不大,无法对船只造成损伤。
  话虽如此,那些倭寇也是第一次见识火枪的厉害。一声巨响过后,这暗器来无踪去无影,只见几个同伴“扑通扑通”栽下水,吓得哇哇大叫。火枪虽然吓人,但倭寇都是在刀口上舔血过日子的,仍不逃跑,只是举着破木板拼命划船靠近。
  “给他们来点痛的,CTM的小日本!扔霹雳弹!”
  霹雳弹虽没有现代的手雷强,但它是片伤,而且几乎没法躲,只要它掉进船必有伤亡。
  一通乱响,马上有三只小船被炸出几个洞,海水咕噜噜往里灌,船上的倭寇非死即伤,还一、两个幸免的直接跳进水中逃命。余下的几船倭寇见状大惊,急忙调转船头。也是因为士兵们首次在船上做战,扔弹时大失准头,不然哪有那么容易逃走。
  另一艘船却没这么好办了,船上都是役兵,虽识水性却不会打仗。一开始还能仗着船大抵一阵,一旦倭寇靠近便已经乱了方寸。手里的弓箭也不知往哪里射,瞄也不瞄直接发出去,基本都落在水里。
  倭寇用的是长弓重矢,杀伤力比较大,但射程只有区区五十步,远没有宋军的远。可惜宋军的箭术实在太烂,竟让他们顺顺利利地逼近。
  “啪啪啪”几声,几支尾部带着绳索的箭矢钉在船舷上,那头小船用力一拉,倭寇便飞速靠近。没用多久,一船船倭寇便冲上大船,另外这边被徐诚忻赶跑的倭寇也来捏软柿子,将近一百人的倭寇一下子涌上了大船。
  倭寇的凶狠嗜血人人皆知,一看上来这么多倭寇,宋兵顿时吓坏了。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