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皇帝,哥罩你-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爱卿言之有理。”哲宗目光炯炯,问道:“一旦开始攻城,你们觉得有多大把握能在一个月内攻取夏州?”
  “一个月内……”章惇犹豫不定。
  徐诚忻正想用铁卫军立威,忙道:“陛下,让臣带着铁卫军出战,臣至少有八成把握在一个月内拿下夏州。”
  “不可。”哲宗摆手道:“铁卫军是我朝精锐,留着对付辽人应该是一支奇兵。而且朕也不想让辽人这么快了解我朝火器的强大威力,让他们寻找应对之策。”
  “但如果让普通的禁军出战,恐怕伤亡太大了。”
  “朕也心疼啊,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眼下国难当头,有些伤亡也是在所难免的。你看满朝文武均反对裁军,既然不裁军自然要用他们,不然岂不是空耗钱粮?”
  徐诚忻心中一跳,听这意思怎么这么耳熟。他这是要用人海战术,用禁军的尸体把西夏堆下来啊。
  “所以朕的意思是:再调二十万大军给杜中师,加上他现存的十多万人马。三十多万的兵力,边上还有辽人相助,拿下西夏应该不是问题了吧。”
  听到这里徐诚忻终于明白了,哲宗说的这个计划不就是范斫在明州时建议的吗。当时徐诚忻厌它有“借刀杀人”之嫌而弃之不用,想不到哲宗却采纳了,看来范斫昨晚就已经跟哲宗长谈过了。又想:帝王之心果然狠毒,一句话就把十多万的将士直接推到了火坑。
  当然徐诚忻这样想也是有些过了,哲宗采用这个办法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安全起见。治理天下行军打仗,类似于这种“丢车保帅”的事情也常有发生,也是迫不得已。哲宗这样做可见他变法、抗辽决心之大,也是难能可贵的。
  章惇的脑子如此灵光,也已听出哲宗的本意。想想虽是狠了点,倒也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妙计”。他与徐诚忻不同,是个非常职业的政沼家,政治家其中有个特点就是铁血无情,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仅不反对,心中反而对哲宗另眼相看,想不到年纪轻轻的哲宗可以想出这样的良策,不由连声称赞。
  哲宗的神色也颇为得意,笑道:“此计也是经人提醒,并非朕一人所得。这次把你们叫来主要是想商量一下战后的事宜,西夏的领土我们要不要争?”
  徐诚忻暗想:原来你早就已经打定注意了,早朝上的争论不过是走走过场罢。倒是难怪了,凭我那段胡扯的故事怎么能一下子说服他呢。
  “陛下,臣以为西夏之地辽人定然志在必得,我们不宜去争。”章惇道:“原因有三,其一,我朝虽欲与辽一战但时机尚不成熟,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与其结怨;其二,西夏降地久经战火蹂躏,早已民困地荒、灾祸四起,短期之内完全成了个拖累。其三,占其城池、夺其百姓,西夏崇宗李乾顺岂肯罢休,定会寻机卷土重来,再加上辖内夏民痛恨异族,万民不顺岂能安枕?陛下本已打算即将用兵的,所以切不可再带个包袱。”
  徐诚忻道:“这话我同意,不过……”
  哲宗一副果不其然的表情,笑道:“徐爱卿有何见解?”
  “不过幽云十六州无论如何也要拿回来的。这也是当初臣与辽人约定的事,用一半夏地换回幽云十六州。”
  “不错。”哲宗点头道:“幽云十六州本是我汉人之地,而且盛产良马。若能拿回则我军再也不会缺马了。”
  三个人本来就志趣相同,只要哲宗把决心一下,其余东西基本不用多说就定下来了。然后又把兵部尚书王修、户部刘正召进殿中商议具体调兵调钱运粮等事。
  第二天,各衙门就开始忙碌起来,一道道命令发布下去,调兵遣将、征集粮草,源源不断地送往北方。而徐诚忻也开始忙开了,除了每天在衙门里批阅公文,一有空就去军器监或者铁卫军营地呆着。因为他知道,这一仗结束以后,真正的大仗才会正式拉开序幕。
  第210章 秣兵厉马 '本章字数:2914 最新更新时间:2015…01…06 07:00:00。0'
  “海聋王”去了南方后,军器监依然人才济济,这也是徐诚忻当初交待他们的:人才培养很重要。除那几个老家伙外,他们又培养了一大批年轻后生。这些年轻人斗志旺盛,又敢想敢干,特别是“海聋王”的儿子汪腾,跟他老子是一个脾气,对火器极其热爱。汪腾整天泡在火器研究所里,除了对原有的激光器进行改进,还不断冒出新点子。
  军器监的制造场正处在铁卫军营地不远处,徐诚忻从城里赶过来时正碰上汪腾在野外试炮。徐诚忻一听大感兴趣,连茶也不喝一口立即返身骑上快马直奔靶场而去。远远地就看到一伙人围在一个大家伙周围,一个年轻人正有条不紊在站在一旁指挥。
  我靠,这玩意也太大了点吧,完全出乎徐诚忻的意料。好奇心切,下马后抬腿就向那边走去。
  “站住,站住!”边上几个役兵突然发现有生人进来忙厉声喝道:“前在正在试射火炮,想要活命的就躲远点!”
  “大胆!”徐诚忻的亲兵喝道:“枢密相公在此,谁敢无礼,掌嘴!”
  那伙役兵吓得双腿一软,跪倒在地,连呼恕罪。
  徐诚忻笑着摆摆手,道:“罢了罢了,不知者无罪。再说他们也是恪尽职守,并没什么大错,起来说话。”又和言问道:“那边试得怎么样了?成功了吗?”
  一名老兵忙回道:“启禀大人,还没开始试射,大伙儿都等着呢。那边危险,请大人稍候片刻,待小的去唤他们下来拜见大人。”
  “呵呵,我来得正是时候。”徐诚忻笑道:“先不必去叫了,咱们就在这里等着,看看你们的研究成果怎么样。”
  “是。”
  荒山野外条件简陋,役兵便搬来一把破旧椅子。徐诚忻并不在意,一屁股坐下远远看着那边。
  从这边过去足有一百步距离,徐诚忻估计那门大炮的炮管足有一米直径,长至少五米。先不说杀伤力如何,这么大的玩意光运输就够伤脑筋的了。宋代又没有机车,全靠马拉人推。马倒是不缺,大不了绳子长点,马多点,问题是那木头轮子车吃得消吗?徐诚忻替他们想想也觉得为难。要是能把轴承造出来就好了……
  他正遐想,那边突然叫嚷声骤起,围着巨炮的人纷纷散开蹲下。只有一人手执火把站着没动,显然是要等着大家躲好了再动手点炮。
  徐诚忻指着那人笑道:“这人胆子倒大,试炮也不找根长点的火把,或者把药引弄长点,要是不小心炸膛了岂不要命。”
  站在一旁侍候的役兵答道:“这汪腾素来如此,只要是他自己造出来的火器必要亲自测试,倒是从来没了过意外。”
  “呵呵,这么自信……”
  “轰!”
  徐诚忻的话还没说完,突然一声闷响,如头顶天雷一般响起。尽管众人都有心理准备,还是被震得面色剧变、心脏猛跳几下,耳朵嗡嗡作响。再看那边,巨炮浑身一抖,冒出一股轻烟,强大的冲击波震得地上草灰飞扬。站在一旁的汪腾似乎也没想到有这么大威力,竟被震倒在地,沾了满脸的泥灰,顿时狼狈不堪。
  “尼玛!这才叫炮!”徐诚忻兴奋地站起身叫道。
  这声巨响让他回忆起后世靶场的加农炮,而且听声音也有些相似。以前的军器监造出的火炮发出的声音是炸响,好似鞭炮声一样。但今天不同,这声音有些压抑、沉闷,这明显是气压强劲所制,可见炮管与炮弹的密封性已经大大提高。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命中率、增加了射程,也大大节省了助推用的火药。
  徐诚忻快步走到汪腾身边,见他还在地上坐着发愣,便伸手把他拉起来,替他拍拍身上的尘土。汪腾抬头看了徐诚忻一眼,不认识,但瞧这气势、这打扮似乎是个有些来头的,便笑笑问道:“请问您是……”
  后面的亲兵又想喝斥,徐诚忻摆手阻止,笑道:“你是汪海兴的儿子汪腾吧,不错不错。我叫徐诚忻,不知你父亲有没有跟你说起……”
  汪腾一听又惊又喜,忙跪下叩头,道:“原来是徐大人,家父常常提起大人,对大人是敬佩不已。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
  “免礼免礼。”徐诚忻亲自拉起他,责备道:“你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哪有象你这样试炮的。火药是很危险的东西,再有把握也得小心行事,你要出点事,你老爹还不哭死。”
  汪腾憨笑几声,道:“小的心里有谱,不会有事的。”
  “你有谱个屁。”徐诚忻笑骂道:“有谱还被震趴下了,记住喽,开炮的时候最安全的位置在是火炮的侧后方,也就是炮架偏侧的方向。你站在炮管边向,别说这等巨炮,就算是一般的炮要是炸个膛什么的,光气流就能把你杀了。”
  其实这些小知识徐诚忻早就传授下去,“是是,”汪腾忙应道:“这些小的都知道,主要是今天有些兴奋过头了。”
  “不过,这炮造得还不错,要是造它百十台,什么城墙都能把它给推平了。对了,射程有多少?”
  一名士兵忙回道:“回禀大人,刚刚丈量了一下,已经接近一千步啦。”一千步就是大约七百米的距离,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射程已经够用了。
  徐诚忻满意地点点头,走近炮管试了试温度,有些烫手。以这样的温度,再发一炮应该没问题的。不过这种巨炮想提高射速是不理智的,就算炮管吃得消高温可以连续发射,但装填火药花费的时间也必定很长。所以它的优势只能是在阵地战中,更确切点说只能用来攻城,那是绝对的利器。
  刚才发射的是实心弹,如果是炸弹距离应该还可以远些。现在最强的弓弩射程也不会超过三百步,大宋的神臂弓也就是二百六、七十步左右。超过三百步的也许有,但那都是高手难得一见,所以火炮阵地应该是很安全的。
  “不过,这么重的炮……我看至少也有五千斤了吧,你怎么运输呢?”
  “大人,这炮是可以分解的。”汪腾颇有些得意地说:“分为炮管、炮座、炮架三部分。虽然总重有八千斤,但分成三总分的话就没问题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看来你们军器监进步很快,都不用我操心啦。还可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问我。”
  汪腾早就等着这个机会,忙道:“大人,小的认为难的还是在炮弹上。那炮弹打出去爆炸时间极难掌握,有时引线干脆熄火,大人可有什么妙招?”
  徐诚忻想了想,这事的确有些为难。现在的炮弹都是在弹体上挖一凹槽,内盘引线,发炮同时点燃。引线的燃烧时间全凭估计,而且炮管内环境恶劣极易熄火。上次在易州用炮时,就是至少三成炮弹没有炸响。
  汪腾见他不语,估计是把他难住了,解围道:“此事太过难办,我们军器监的人都想遍了也解决不了,大人不必急在一时。”
  徐诚忻点点头,道:“你们能知难而上就很不错。办法是有的,可惜怕现在还做不了。”
  汪腾一惊,忙问有何办法,徐诚忻便把引信的概念说与他听。这引信虽小却聚集着大量的基础工艺和技术,依当时的条件是做不出来的。就算做出来了,也用不到这种圆形的炮弹上。徐诚忻说出来也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思考的方向,就机械碰击类的引信还是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的。他还让人找来纸笔,画了一个草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