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皇帝,哥罩你-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已经说过了,自然不会亏待她们。”听她对自己的称呼哲宗已经感觉到妹妹在疏远自己,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皇帝向来都是孤家寡人。见她点了点头,似乎已经认命,哲宗不禁松了口气。
  赵舒忽然起身,用微微颤抖的又手为他倒了杯茶,郑重地端到他面前,跪倒在地。哲宗以为她又要向他求情,眉头微微一皱,正要发话却听她说:“舒儿虽身为女儿家却也知道皇帝哥哥的苦处,赵氏江山、祖宗基业舒儿是帮不上忙了,这杯茶权当谢罪,请恕舒儿以往的无理。”
  她能这么说,哲宗不禁欣慰,欣然接过喝了一口。正想再宽慰几句,见她又起身倒了一杯,复跪下说:“往日里皇帝哥哥总是百般疼爱纵容舒儿,舒儿虽心怀感激却又无以为报,这杯清茶就当做舒儿对哥哥的报答,请。”
  。……
  “这第三杯……”赵舒终究是忍不住又流下了泪水,却仍是正色道:“这京城、皇宫虽大,舒儿与哥哥的情谊虽是最深的,可偏偏……偏偏生在皇室,不能如平常人家一样同享天伦实为憾事。以后……哥哥可要好生保重身体……”
  哲宗感觉这个妹妹的举止有些奇怪,以她的个性似乎不应该是这个反应,一时不能了然,只得先接过茶一口饮下。
  见她仍不起身,只是低头垂泪不禁有些心疼,便想起身搀扶。不想两腿一点劲都使不出来,挣扎几下感觉浑身都乏力,眼皮也开始打起架来,心下不由大惊。
  只听赵舒又道:“哥哥休要怪我,舒儿也是无法。舒儿并无他想,只愿一家人平平安安地过完一辈子。以后舒儿在不在京城啦,哥哥……舒儿时时挂念着您……”言语间哲宗感觉自己的双手已被她握住,几滴温热的泪水轻轻砸在上面。
  “你,你想干什么?”哲宗头不能动,感觉越来越困,勉强斥道。
  朦胧中看到一个人影从赵舒闺房的里间走出来,那人走到到他面前扶起赵舒,对他说道为:“陛下,以后哥不能罩着你了,你多保重啊。”
  完了,哲宗心中暗叫:是徐诚忻!
  第234章 告别信 '本章字数:3001 最新更新时间:2015…03…14 07:00:00。0'
  哲宗再次醒来已时过黄昏,他猛地翻身坐起,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间精致的卧房内,只是屋里没有一个人影。
  “来人,来人!”
  听到喊声,门外立即有个下人冲进来,恭声答道:“公子有何吩咐?”
  “把徐诚忻叫来,快去!”
  “徐……徐诚忻,哪个徐诚忻?”下人茫然问道。
  “还有哪个徐诚忻!”哲宗怒道:“当今国舅爷,你家老爷徐大将军!”
  下人骇然,忙道:“公子说笑了,我家老爷姓雷名锋。徐大将军不是正在北方打仗嘛,小人可没这个福气认识。”
  哲宗暗惊,细细打量了他一番,发现他言辞十分恳切,又想刚才他称自己为“公子”,显然应该不是徐府的仆人。不过这个“雷锋”是徐诚忻无疑,只是这下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徐府之内呢。
  “我这是在哪儿?”哲宗定了定神问道。
  下人笑了笑道:“公子忘了,两天前你与我家老爷在堂前畅谈人生理想,谈得开心致饮酒过量,一醉至今。这里自然是我家老爷的宅第。”
  还“人生理想”,哲宗火大,喝道:“不管你家老爷是谁,马上让他过来!”
  下人似乎早就料到他会发火,也不慌乱,仍不紧不慢地答道:“老爷在两天前就出远门了……”
  “那就叫夫人来!”
  “夫人们也随他一起走了……”
  “那总有个管事的吧,快去叫来!”哲宗几乎吼起来。
  “是,是,小的这就去把管家叫来。”说完赶紧闪出房门,边走边自言自语:“这位果然是个火爆脾气,幸亏老爷临走时再三交待过,不然非让他吓出病来不可。”
  不多时,一位五十多岁的小老头急勿勿走进屋内。还未开口,哲宗劈头就斥道:“混帐东西,你家老爷打算什么时候放朕……放我出去?!”
  老头一怔,奇道:“公子说哪里话,我家老爷并没拘着您啊,公子想何时走便何时走。”
  哲宗也奇道:“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
  哲宗拂袖而起,快步走到门口又站住,狐疑地问道:“我的那些随从何在?”
  老头也回过神来了,忙道:“公子的随从也都醉了,不过他们比公子醒得早些,正在偏房休息呢。听说公子已经醒了,小的已经派人通知他们去了。”
  他话刚说完,就听门外一连串的“扑通扑通”,一帮子侍卫全跪在地上,口中连称“死罪”。老头不明就里,看到这情形有些不知所措,其余的下人也纷纷驻足观望,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回宫!”哲宗阴沉着脸,走了几步突然又转身对管家问道:“你家主人没留下什么话吗?”
  老头猛然醒悟,忙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呈了上去,道:“不是公子提醒小的几乎忘了。”
  哲宗抽过信笺,二话不说转身就走,只留下府内的一干下人在那里发怔。
  几名下人过来打听,“老管家,这位公子是什么来头,看着好吓人。”
  老管家摇摇头说:“我也是刚来两天,老爷有些什么朋友完全是茫然。不过刚才好像听他说‘回宫’两个字,估摸着此人应该不简单啊!”
  “啊!不会是某位皇亲国戚吧?”
  “闭嘴。”老头忙提醒道:“雷老爷再三交待此人的事不可多问,不然会有大麻烦。如今事情已了,咱们也散了吧,一天一百两的工钱还不够你们乐的?赶紧走,走走走……”
  哲宗失踪两天,朝中并无大碍,如今天下太平,二天不上朝也是平常事。只有章惇、王修等人偶尔来找找哲宗,却也被懂事的王旭劝了回去。
  哲宗走出大门才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已经不是原来的徐府了,而变成了一座陌生的小宅园。幸好此处还是在京城之内,只是位置有些偏僻罢了。回宫的一路上并没什么差池,回到皇宫也是一切照旧,除睡了一觉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他这才略略松了口气。
  睡了两天他腹中饥饿难当,一边吃着饭菜一边忙不迭地打开徐诚忻的信看了起来。
  “陛下,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早已经离开京城,至于去了哪里我自然不会告诉你。你要是还不放心就试着找找看,反正你也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估计也奈何不了我……”
  哲宗大怒,一拍桌子骂道:“混帐东西!”把下面的小太监生生吓了一跳。
  “……造成这个局面你可要反省一下,你说哥为你办了多少事,哪位不是帮你办得妥妥当当地?我要是想做皇帝有数不清的方法,还用得着这么辛苦天天在北方打仗?算了,这些事就不跟你计较,哥来到大宋本就是个异数,当皇帝什么的是根本没兴趣。”
  等等,他这句话什么意思?哲宗皱眉想道,听他意思他似乎不是宋人。关于徐诚忻的来历哲宗曾经特意派人去查过,从杭州一直查到盐塘县。但盐塘县也不是他的家乡,再远就查不下去了。纵观此人的行为举止,虽说有些出格,但总的来说并不像是异族人。然而现在经他这么一说,细想起来似乎总有些不妥,忙接着往下看。
  “实话跟你说吧,其实哥是从未来世界穿越过来的。就是因为我来自未来,所以我清楚许多事情。清楚高太后哪一天死,清楚枪炮怎么制造,也知道辽对宋的危害。不仅是辽,其实真正的危险是女真人和其后的蒙古。我本想把他们都扫平了,你却总扯我后腿,所以这事儿只能交给杜子骞他们去办了,希望你不要再去怀疑他们了,不然损失的是赵宋王朝和天下百姓。这事我只告诉你,信不信随你,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这些话完全超出了哲宗的认知范围,连着看了几遍,又思前想后一番,最后不得不把这事往神鬼方面去联想。
  “我也不知道做这些有没有用,做得对不对。我只知道我是汉人是中国人,不想被外族欺侮。至于以后的事情就靠你自己了,不过政治制度使然,一个王朝的覆灭总是在所难免的,我最欣慰的是借赵颜之手把倭国给灭了,我觉得这是我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另外还有些忠告要给你,就当做是我的临别赠言吧……”
  接着徐诚忻又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段,都是关于在制定法律、整治官场、发展经济、壮大军力上的一些建议。这些东西以前徐诚忻也不只一次地提起过,哲宗倒也不算陌生。最后还有三点是信中特别注明要他当心的。一是让他无论如何要支持北方的战事,这关系到大宋的国运,而且只要朝廷不掣肘,战事必胜;二是给哲宗私人的建议,请他克制房事,小心“马上风”。
  看到这里哲宗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心想你徐诚忻管得也太宽了,连这事你也要插手?不过从字里行间也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的关切之意,再想想前面的话,也不敢全当它是耳旁风。
  第三件事是请他千万别把皇位传给赵佶,此人只适合当个艺术家,实在不能从政,不然国家是要让他败光的。
  “一派胡言!”哲宗一拍桌子骂道。
  恰巧王旭上来,倒把他吓了一跳,忙止步不前。
  “何事?”哲宗斜了他一眼道。
  “启奏圣上,时辰不早了,不知今晚圣上想让哪位妃子来侍寑?”
  哲宗犹豫片刻,没好气地说道:“今晚不用谁来啦,朕一个人睡。”顿了顿又说:“以后你也要多提醒朕,红颜祸水,当少碰为妙。”
  “遵旨。”王旭又补上一句,“圣上英明。”
  “英明个屁!”
  这没来由的一句粗话把王旭怔得呆了一下。
  这件事从头至尾太过荒唐,哲宗自然也是闭口不谈,除了他无人知道内情。京城百姓只知道徐府里的人突然都凭空消失了,朝廷又派人把宅子重新收了回去。至于徐府的人也没人知道去向,但这么重要的人家出了事岂会不被人关注。一时间京城里谣言四起,后来发现原在北方指挥作战的徐诚忻也不见了,朝臣们写了不少折子请哲宗彻查。
  哲宗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一通调查,自然是一无所获。如此沸沸扬扬几个月以后,这事就成了一件无头公案,已经没人说得清是怎么一回事。
  所幸北方战事捷报频传,女真族在杜子骞诸军的强攻下终于告破。同时,范斫带二万精兵不出数月便拿下高丽全境,大宋疆土再度扩张。不日,杜子骞带着部队又挥师北上,向徐诚忻所说的蒙古境内挺进。朝廷之中又生不少话端,然而这一次哲宗却并没下旨收兵,而是命军器监配合兵部加紧训练新兵以防万一。至于这个“万一”是何种意思也没有说得清楚。
  第235章 寻人启示 '本章字数:2811 最新更新时间:2015…03…15 07:00:00。0'
  六月天,正是扬州出盐的季节,大街小巷一片繁忙。自徐诚忻整顿扬州的盐,新任扬州知府牛畋奉公持法,基本取缔了私盐。这里的盐商都以官府出具的盐钞为凭贩盐,盐业也算走上了正途。没有了私盐虽不再有暴利,但相对与其它行业乃是很赚钱的行当,区区一个盐行伙计一年的收入都可以养活一家人。
  商业发达,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自然就有滋生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