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皇帝,哥罩你-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诚忻忙道:“陛下不必放在心上,我做这事并不是为了封赏,只是想着让我们大宋强大起来。听说辽人虽是得了岁币仍常常来抢杀边民,我们一味防御也不是个办法,终要给他们点厉害尝尝才行啊。”
  “澶渊之盟!”哲宗恨恨地说:“这一直是父皇的一块心病,朕曾经在父皇的灵位前发誓,定要剔除这一辱宋之约。”
  中国历史上签定了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做为一个愤青是最难以忍受的。徐诚忻想不到哲宗年纪轻轻就有此决心,不由大加赞赏,也站起身说道:“陛下的想法与微臣不谋而合,没说的,只要陛下看得起我,就算当个小兵我要跟辽人干一仗。”
  “好!”哲宗意气风发地说:“咱们君臣同心,定能干出一番名垂青史的事业来!”
  第66章:晚晴出马 '本章字数:3074 最新更新时间:2014…08…15 07:00:00。0'
  晚晴见他们俩个一付惺惺相惜的样子,也是暗暗高兴。有了皇帝的赏识,相公未来的道路会走得顺畅很多。
  徐诚忻却没考虑这么多,他是过来人,最清楚宋代是个文弱的国家。那“亢兵亢官”是出了名的弊政,朝廷养了一大帮吃闲饭的官和上百万不打胜仗的兵。当然他也清楚导致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说到底还是赵氏家族出于对自己皇位安全的考虑。
  自太祖皇帝通过陈桥兵变取得政权以来,就一直非常忌惮军队的控制权问题。“杯酒释兵权”只是个开始,后以“武人跋扈”为由,将统兵权与发兵权一分为二;接着又实行武将的轮换政策,使“兵无常将,将无常帅”。这样一来兵变的机会是大大减少了,但军队的战斗力也大打折扣。
  再加上宋朝开国以来就“重文轻武”,文人地位非常之高,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不因言获罪”。文人向来轻视武夫,向往过安逸舒服的太平日子。他们嘴皮子又厉害,谁要是敢轻言兵事,必群起而攻之。这么多年下来,就算是皇帝有什么开疆拓土的野心,也早被他们的口水给淹没了。所以,现在的文科状元可以闻名天下,而武科状元则鲜有出头之日。
  哲宗皇帝年纪轻轻,总是有些血性的,对于那张龙椅还没有象他的祖先那样考虑周全。但他对父亲那种知难而上,改革弊政的决心和勇气大加赞赏;而对于祖父宋英宗创下的所谓“清明盛世”并不以为然。可恨的是,高太后一直霸着实权不肯放手,将父亲与王安石辛辛苦苦创下来的变法成果一一抹杀。
  更可恨的是,那帮老臣早已习惯了不把他放在眼里,只听命于高太后的旨意。哲宗皇帝只有默默地忍受这种被轻视的煎熬,而心中的愤懑是越积越深,急着想要找到一个出口发泄。他要告诉世人:我不是傀儡,我是皇帝;我不是平庸之君,我可以干出一番前无古人的千秋大业!
  他开始寻找帮手,但是并不容易。文人的地位很高,又有高太后站在前面,没有人需要从他那里得到好处。所以,他只能从武将和失意的文官那里下手,杜子骞之父杜道忠以及杭州知府程大人、章帆便是他物色了好久才开始经营的内臣。
  这次又横空出现一个徐诚忻,此人的才干是他看重的。而更关键的是徐诚忻的政见与他父亲宋神宗的变法极其相似,这简直是天生的盟友。他不想再等了,他要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开始创建自己的梦想。
  杭州的行动,让他损失了一位程大人。这次失败让他思考了好久,使他认识到想要在政界立足、哪怕是区区一任地方官也极其困难的。章帆的胜利让他有些意外,徐诚忻的表现更是让他刮目相看。
  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无人愿意涉足的军队,杜子骞此行的目的,于其说是侦察辽人,还不如说是摸边军的底。他急需要一场重大的胜利来建立自己的威信,也许这是一个机会,他跃跃欲试。
  “徐诚忻,”哲宗皇帝语气坚定,缓缓地说:“我想建立一支新军,一支听命与我又能战无不胜的铁军。”
  “好注意!”徐诚忻劲头十足地回道:“现有的军队弊病太多,修修补补根本不行,不如另起炉灶。一来可以树立标杆;二来也可以让他们感到压力。如果干得好,也许可以影响全军,大大增加军队的战斗力。”
  “不错。澶渊之盟不能世世代代成为我大宋的负担,我与辽人之间必有一战,我们须早做准备。”哲宗沉吟了片刻又说:“只是……这新军如何建法,我却全无把握。”
  徐诚忻想了想,说:“组建军队无非是两样东西,一是钱,二是人。不知陛下想建一支多大规模的新军?”
  “当然是越大越好,可是这需要大笔的银子,这确实是有些头疼。户部的钱不好要啊,太后对钱抓得很紧,就算我开口了,估计最多也只能讨得十万两。”
  “十万两,”徐诚忻低头算了算说:“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数量我们可以慢慢扩大规模。只是十万两银子的确是少了点,造一支火枪大约需要二十两银子。十万两只能造五千支,再加上弹药、军饷、粮草等开支,缺口很大啊。”
  哲宗叹了口气,说:“这开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可是一个无底洞。如果把它归于兵部管理倒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这样一来这支新军也不能称之为新军了。”
  徐诚忻忙道:“陛下切不可把它交给兵部,钱的事我们慢慢想办法。只要我们将来打几个胜仗,我想户部也不敢不给我们银子。”
  “看来这事又要拖上一阵子了。”哲宗有些沮丧地叹道。
  晚晴见他们情绪有些低落,犹豫了一上说:“陛下,我有个想法不知成不成……”
  “哦,快说说看。”俩人都用万分期待的目光看着她,晚晴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一定管用,”晚晴笑笑说道:“我觉得求人不如求己。相公在杭州时只用区区几千两银子,化了一个月时间就赚回了本钱。如今我们在京城,人多店多,本钱也多,不如……”
  徐诚忻不待她说完就一拍大腿说:“不错不错,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又转头对哲宗说:“陛下放心,给我两个月时间,至少让银子的数量翻个倍。”
  哲宗听了一惊,问道:“赚钱竟是这么容易?”
  晚晴笑道:“赚钱本来是不容易的,但我家相公诡计多得很,赚起来就容易了。”徐诚忻听了洋洋得意,全当是她在称赞自己了。
  “好,那你就尽力一试吧,等等……”哲宗突然皱起眉头说:“不行啊,你现在大小也是个官,当官怎么能经商?”
  徐诚忻一想也是,这可怎么办,二个人一筹莫展。想来想去最后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晚晴,晚晴莫明其妙地笑道:“你们看我干什么啊,我再也没有注意了。”
  哲宗道:“这已经是最好的注意了,只是朕想让你来做这件事,成不成?”
  晚晴愣了一下,又看看相公,见他也是一付期待的样子,犹豫道:“我倒不是不愿意,只是我一个妇道人家……”
  “妇女能顶半边天嘛,你忘了?”徐诚忻鼓励道:“以你的能力完全不成问题,再说我也可以帮你出出注意,并不是完全不管你了。”
  哲宗也说:“还有我也可以帮忙的。”
  其实晚晴自小就心志颇高,只是身为女子一直被各种恪守妇道的教条压制着。自从跟了徐诚忻,她的性情越来越自然,感觉一直压着她的那些规矩正一点一点地离她而去。徐诚忻早就看出她的本性,才会想到把这件事交给她。
  看着皇帝和自家相公如此诚恳地目光,晚晴感觉到一种心花怒放的兴奋,稍一犹豫便点头说:“那我就尽力试试吧。”
  “好!”徐诚忻端起茶杯道:“我以茶代酒,祝娘子马到成功。”
  哲宗也举着杯子道:“马到成功!”喝了一口茶,他又说:“晚晴姐姐只须放手去做,有什么难办的事便来找我。要把这事办好了,将来朕也要封你一个官当当。”
  把晚晴兴奋得双颊绯红,赶紧谢了皇帝,又说:“别的难处倒没有,只是需要一间大点的房子,最好在热闹一点的地方。”
  哲宗想了想,道:“这个好办,马步街何清源的宅子已经被朝廷抄收,现在还空着。回头我去打个招呼,将它赐予你便是了。如今你也是在为朝廷办事,我想那帮老臣也不会有太大意见。”
  马步街可是整个京城里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绵延十余里,再也没有比这儿更好的地段了。俩人一听自然是大喜,有官家这个大靠山,办起事来果然轻松。接着大家又商量了一些具体事项,经营模式已经有现成的了,只需要从杭州等处抽调几名骨干过来就可以动手了。
  大家正聊得开心,赵舒突然从外面推门进来,嘴里嚷着:“哥哥,时辰不早了,再不去外面逛可就没时间了。”
  哲宗的心情不错,事情也谈妥了,便笑着站起身说:“行,舒儿难得出来一回,那我们现在就出去逛逛吧。”
  于是一伙人告辞了晚晴,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徐诚忻自然是要陪同的,不然他也不放心。
  跟女生一起逛街自然少不了购物,赵舒虽说长在京城,但皇宫外面的世界却陌生得很。看着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兴奋不已,银子对她来说根本没有意义,便开始疯狂购物起来。
  哲宗十分宠爱她,只是笑吟吟地跟在后面权当散步。只是苦了那些跟班的,两个太监一个宫女手上大包小包满满的,最后连徐诚忻也不能幸免。也不知道是不是赵舒故意整他,竟买了一只大缸让他抱着。
  徐诚忻彻底郁闷了,你一个公主要这玩意做什么,又不会腌咸菜。
  第67章:又是你! '本章字数:3094 最新更新时间:2014…08…16 07:00:00。0'
  最后倒是哲宗有些看不下去了,便让范斫叫了辆马车在后面跟着。所有赵舒买来的东西都往车上一扔,大家终于算是解放了。
  赵舒却还是兴致勃勃的,拉着哲宗东看看西瞧瞧,一付要将马步街逛到底的架势。徐诚忻无聊透顶,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陪女生出来逛街了。
  无聊中他便想找人吹吹牛,那宫女太监都跟在前面忙着照顾,付钱的付钱、收货的收货,偶尔还要侃侃价。只有那范斫紧守自己的职责,落在后面谨慎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随时准备拔刀砍人。
  徐诚忻并不知道他如此敬业,只当他也是闲得蛋疼,就上前去搭话。
  “范兄你的老家是哪里?”
  。……
  “范兄平时有空都喜欢干些什么?”
  。……
  “范兄你好深沉啊,呵呵……那个,不知你对当今江湖形势有何见解呢?”
  范斫终于被他的执着感动了,转头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说:“范某当差从不言语,徐大人自便吧。”说罢转回脑袋又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全当对方是透明的。
  徐诚忻热面孔贴了个冷屁股,多少有些不自在,干笑几声说:“如此专业,甚好甚好。”心里却大不以为然:工作干到你这种状态还有什么人生乐趣,瞧你那一张石板脸,会有哪个妹子喜欢你……
  大伙又逛了一段,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勾栏棚子,上面有两个人正和着丝竹声又舞又唱。台下围着一圈人看得津津有味,叫好声不绝于耳。
  因为这种宋杂剧的历史并不算长,也就是京城比较常见,别的地少很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